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州人杰地灵,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历史悠久,具有浓厚的温州文化气息,但是面临保护困难、传承后继乏人等诸多问题的困扰,使其保护传承工作进展缓慢,有些甚至已经永远留在了博物馆的橱窗里。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等方法对温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解当前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期望通过考察学习,对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有更深刻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面对亟待保护的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书馆等文化事业机构有责任发挥积极作用,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责明确纳入其职能中,具体可以从为专项遗产立档保存、确保有关资料的完整与安全并促进利用,档案资料的支持和确认、建立传承(人)档案、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开展大普查工作、宣传与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来考虑。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化技术的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传承方式日渐式微。智媒时代,为响应"十四五"数字化强国的号召,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效能,采用了个性化推荐算法,增强文化传播面,营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利用热点追踪技术、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扩大非遗的传承主体;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始生境,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以推动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4.
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实践者,在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延续、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民间,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并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活态传承下来,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文化生存土壤日益改变,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随着传承人年老,面临消亡危机。因此,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对非遗传承人开展抢救性保护工作应成为非遗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中国传统村落、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绩溪县湖村为例,关注如何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来促进传统村落这一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首先分析了湖村村落物质空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接着阐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与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关系,再梳理政府、企业和社区三个层面村落物质空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结合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的湖村物质空间发展策略,最后提炼出构建"人—村—遗"一体化的发展策略、完善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加强以生态博物馆理念为核心的村落内涵建设及建设以特色产业为媒介的多方参与体系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曹冰青 《公关世界》2023,(12):55-57
博物馆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入,各地陆续建立了非遗馆,很多农村地区建立了乡镇民俗博物馆。乡镇民俗博物馆在农村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作用明显,是非遗传播的第二课堂,为非遗传承提供了路径和空间,有效促进文旅融合,进一步促进了乡村振兴。乡镇民俗博物馆发展有很多路径,例如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民俗文物征集和科学研究;展厅充分运用多媒体,展示方式多样化;配套完善的宣传教育;展馆建筑和展览要体现鲜明的地方特色等。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快的背景下,有不计其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随时都可能消亡。地方高校对于传承和保护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独特的优势,其应该肩负起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肩负起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历史使命和应尽的职责。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如何面对传统,如何在现代化的今天,将"非遗"纳入新教师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简而言之,博物馆一般都是以物为载体,最终面向的对象是人,来传递某种文化。然而在当代社会,非物质的文化遗产越来越多被人们所关注,博物馆的载体也就不再仅仅是实物,也包含了非物质的精神文化层面的东西,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如何保护,继承和发展,就成为了当代博物馆所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此项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其中。通渭作为甘肃省的文化强县,由于交通不便,受到现代化冲击影响较小,因此留下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而在当前我国文化事业迅猛发展下,加强通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十分必要,有助于减少文化遗产流失,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心。本文就通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相关内容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下,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党和政府在群众文化事业方面的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增强。由于群众文化的特性,致力于群众在参与文化活动过程中陶冶情操,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间文化。因此,群众文化工作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群众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最终必将在百姓群体中传承发展。因此,文章就群众文化工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内容展开分析,在了解具体意义所在基础上,尝试着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助力我国的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宝贵遗产,伴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归结到群众文化范畴,  相似文献   

11.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间生活实践中诞生,贯穿于中华文明发展历史,最终必将回归群众生活实践中保护传承。在当前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事业背景下,应该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并积极渗透落实到群众文化活动中,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激发群众参与热忱,在丰富文化活动体验,满足多元文化需求的同时,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本文主要依托于优秀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背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传承民族文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满族文化的特点以及几项国家级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的现状的具体情况,经过实践、探索,对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问题,做一个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13.
亓秀鋆  董蓉  邹传军 《职业》2016,(32):33-35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学校课堂教学作为普及、兴趣课程已经成为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重要阵地,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作为育人阵地的技工院校在技能培养方面的侧重性与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方面有融合共通之处.本文以湖北省民间工艺技师学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楚式漆器髹饰为例,从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与技工教育的融合方面探究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4.
博物馆作为一种面向全社会的,具有广泛教育性的非盈利机构,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内涵,有些还兼具遗址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的功能。本文以吉林市满族博物馆为例浅谈如何更好的利用资源优势,丰满的、活跃的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可供开发的文化旅游资源,应对其进行开发经营和管理,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从而使其能够传承后代永续利用。本文结合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开发的实际,探讨如何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的旅游胜地,探寻文化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双赢。  相似文献   

16.
红山剪纸作为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赤峰红山文化代表性的体现,笔者通过对红山剪纸的调查,以红山剪纸的传承与保护入手,通过其发展历程、特点以及现状保护尝试探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7.
寿斌杰 《职业》2016,(18):40-41
中国几千年的古老文明以及多民族多元化的文化生态,使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重大课题。浙江省宁海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硖石灯彩正面临失传的危险,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本文就中职学校“省级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创建进行分析论述,提出必须从培养继承人入手。中等职业学校顺应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不仅是中职学校本身专业细分和服务社会的需要,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拥有众多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全国许多戏剧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切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戏曲的传承与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对传统戏剧的保护。对于构建传统戏剧保护体系,首先就是要了解戏曲文化的独特性、艺术性和生命力,以及各个剧种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的差异性,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方案并且加以实施。保护戏曲文化遗产应遵循针对各剧种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分类保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动态保护、在系统环境下进行整体保护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李烨  王庆生  吴静 《城市》2014,(1):66-69
正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化生存的提出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公约》中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被各群体、团体、有时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被誉为"人类的精神家园",它的传承与保护对于维持文化多样性和连续性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在全球化席卷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我国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也取得很多成就,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仍然不容乐观.因此必须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制定保护措施,并利用各种途径进行文化传承,才能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永久流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