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互联网全面进入Web2.0时代,新型社交媒体已成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网民正在参与网络内容的生产和文化氛围的创造。在中医药国际化的战略下,中医文化传播也迎来此新的平台。本文以传播学角度对中医在英语国家社交网络的热点进行研究,愿能为中医文化传播的良性发展及传播角度调整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科技迅速发展和科技兴国战略的进一步落实,作为新知识新形势新文化载体,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了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全新社交方式也逐步发展起来。微博、微信、贴吧等全新媒体app取代了传统的书信、电话、报刊和杂志等交流方式,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的普及,使得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更加容易,也大大的解决了传统共青团组织工作地点狭小、宣传方式死板单一的弊端,因此,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看待问题要运用辩证法,一件事情的出现有其坏处,就必有其长处,诸如此类的新媒体平台的出现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去利用它。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吸收新文化、创建新体系、适应新形势,刻不容缓。我们要立足于微文化不断发展的现实条件,认清共青团当下工作中的问题所在,利用好微文化给我们带来的机遇,使得高等学府的团建工作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方法林 《职业》2014,(33):37-39
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形成了新型的网络社交和传播方式,影响和丰富了人们的社交手段,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本文探讨了微信公众平台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模式构建和实践,分析了将微信公众平台引入教学中的作用和需解决的几个问题,以期促进微信公众平台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和智能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互联网成为新的发展潮流,随之各大网络公司不断推出产品抢滩这一高地。在这其中,微信火了,2年时间,用户突破三亿,45次版本升级,微信为用户带来着一个又一个惊喜。那到底什么是微信,微信缘何会如此成功?本文我们将通过对其产生的大环境以及其传播特征、传播模式等方面的了解来分析其传播优势,由此洞悉其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越来越高,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网络进行学习、办公和社交。微信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社交平台,它的多功能和多元化使其成为当下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这一背景下,使用微信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服务成为一种可能。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微信这个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创业环境和就业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真实的创业模式,真正形成创业思维和创业理念。  相似文献   

6.
微信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产生并兴起的一种媒体社交工具,它已渗透到当今社会之中,随着网络的发展,作为传播与保存人类文明成果的图书馆也利用微信开展了信息服务。本文就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的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当前,随着互联网为平台移动终端的兴起,微信等社交软件展现出其强大的影响力,迅速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以微信公众账号为代表,个人和机构借助微信的传播,展现出的舆论影响力不容忽视。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微信公众账号无疑提供了融合发展的一种可行思路,在这方面,很多传统媒体已经作出了有益尝试。作为传统媒体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因为其传播信息、传播环境、传播机制的特殊性,对微信公众账号这一新兴传播渠道的利用,还不够充分,应该从传播内容重新打造、传播环境重新建构、传播机制重新把握出发,充分利用微信的传播优势,打造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账号,提升学术传播效果,拓展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武术的传播先后经历了人际传播、纸质传播、广播传播、电影传播,直到如今的网络传播等具体的传播媒介。互联网络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化沟通传播手段,与传统的媒体传播方式有着极大的不同。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对武术文化的网络传播途径、特点、功能以及内在逻辑进行了研究,梳理出武术网络传播的脉络途径,并对武术文化的未来发展走向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微信弱关系社交是新型的社交方式,使得大学生社交方式变得多元化,对大学生的强关系社会交往起到补充作用,从而对其生活与学习起到帮助作用。但是,个别学生有过度沉湎于弱关系社交之中不能自拔的现象,大学校园中有利用微信软件技术漏洞进行违规与非法活动,学生微店的规范性与标准性也亟须提高,这些都是微信弱关系社交的消极作用。应当促进微信社交软件进一步提高安全技术水平,提高校园网络管理水平,促进学生正确对待网上社交方式,培养学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推动网络安全法规的制订。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兴起的网络社交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日常沟通交流方式,对社会群体的社交行为影响显著,相关研究也有很大跟进发展。以下主要从两方面入手来对已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1.社会环境如网络社交软件发展与普及度、周围人网络社交普及度等因素对网络社交偏好水平的影响机理与程度;2.网络社交偏好水平与现实人际交往水平的"跷跷板"效应,及前者为后者带来的利与不利影响。通过对已有研究的综述,进而提出一些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寻找一些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时代的发展,网络的覆盖,手机的普及带来的是各种软件的兴起,微信作为手机之中集交流、购物、移动钱包等为一体的即时通讯软件,以不可阻挡之势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交习惯,大学生作为高文化水平,勇于接受新知识的群体,是微信使用的中坚力量。微信的出现对我国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便利,实现了高校学生工作的完善和创新。本文以微信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分析以微信为背景对高校教育以及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并提出相对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作为时下最具代表性的虚拟网络社区,微信朋友圈是对当下真实人际社交的一种直接体现,它呈现的是用户个体的"自我"世界,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朋友圈的互动关系催生了新的生活方式,它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之间的人际互动方式和信息传播方式,朋友圈"微生活"背后更隐藏着巨大的商业机遇和挑战,这种新型的生活方式不仅给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体验,同时也颠覆了大众传统的社交理念。  相似文献   

13.
王帅  抗雷  乔波  陈明艳 《现代交际》2014,(4):213-214
随着PC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以其高效快捷等特点迅速成为人们交流交往的新途径。社交网络的出现,为人们的网络交往提供了开放化、多样化、专业化的平台,使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交往行为成功的移植到网络平台上。大学生在网上所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社交软件、社交网站、微博等网络交流方式已在大学生之间十分盛行,且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和交流载体。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分析、线上问卷调查等几种方式,对北京地区三百多名不同高校的在校大学生的网络交流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社交软件(QQ、微信为代表)和社交网站(人人网为代表)的确方便了同学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相比于短信和电话通话费用,交流成本也明显降低。在好友组成方面,QQ和微信好友主要由现实中的同学朋友和家人组成,社交网站(人人网为代表)好友主要由现实中的同学朋友以及同一学校和地区的好友推荐为主,微博好友则多为具有共同兴趣和观点的陌生人或者组织团体组成。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研究介绍网络小说这一种新兴大众文学,并以传播学的视角来分析其快速发展的必然性,客观分析网络小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解决方案,推动网络小说健康繁荣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交际用语形成自身相应的特点。本文通过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相关知识,即从地域方言、社会方言、性别差异等角度来分析社交网络言语社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微信作为当前影响力最大的即时通信平台,其朋友圈的社交功能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大学生的交往行为,本文利用"网络虚拟田野考察法"调研微信"朋友圈"对大学生交往行为产生的具体影响,并据此针对性地提出了在微生活方式下大学生交往行为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背景下,依托于网络技术的社交平台不断增加,为人们获取和传输信息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微信就是其中备受欢迎的一种。利用微信本身的信息传输和沟通功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上讲具有良好的可行性。而对于高校而言,利用微信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解决一些关键问题。本文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微信的可能性出发,就微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施策略进行了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公关世界》2016,(6):42-45
最近发布的《微信数据化报告》中谈到这样一句:社交网络成为第二大新闻渠道,渗透率超电脑电视;促成用户微信分享新闻三要素:价值、趣味、感动;微信公众号、自媒体,改变了媒体舆论场权重配比。众媒时代,信息传播架构将被社交媒体消解和重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交网络(SNS)的发展以及网民队伍的迅速扩大,社交网络的蓬勃发展将话语权正式放归到大众手中,广大青年群体成为社交网络中文化参与和文化创作的中坚力量,若能对青年群体辅以正面引导,大众文化的质量将上升到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社交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主要的交流阵地,它对大学生群体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移动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群体社交呈现圈子化特征,社会情绪处于纠结状态,社交心理上"技术依赖"取代了"情感依赖",更容易形成意识形态的链条。在移动社交网络平台下,要从媒介技术层面、文化心理层面、人际交往层面和意识形态层面加强对大学生正能量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