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冰青 《公关世界》2023,(12):55-57
博物馆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入,各地陆续建立了非遗馆,很多农村地区建立了乡镇民俗博物馆。乡镇民俗博物馆在农村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作用明显,是非遗传播的第二课堂,为非遗传承提供了路径和空间,有效促进文旅融合,进一步促进了乡村振兴。乡镇民俗博物馆发展有很多路径,例如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民俗文物征集和科学研究;展厅充分运用多媒体,展示方式多样化;配套完善的宣传教育;展馆建筑和展览要体现鲜明的地方特色等。  相似文献   

2.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简而言之,博物馆一般都是以物为载体,最终面向的对象是人,来传递某种文化。然而在当代社会,非物质的文化遗产越来越多被人们所关注,博物馆的载体也就不再仅仅是实物,也包含了非物质的精神文化层面的东西,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如何保护,继承和发展,就成为了当代博物馆所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博物馆作为文无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传承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文化传承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博物馆的保护是必要的。下面,就把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关系展开来讨论下。  相似文献   

4.
郭姗姗 《公关世界》2023,(16):117-11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其具有较为丰富的美育价值。在高校美育教学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民族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高校美育之间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本文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高校美育之间的联系性,以美育课程、美育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切入点,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美育中的融入路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中国传统村落、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绩溪县湖村为例,关注如何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来促进传统村落这一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首先分析了湖村村落物质空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接着阐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与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关系,再梳理政府、企业和社区三个层面村落物质空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结合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的湖村物质空间发展策略,最后提炼出构建"人—村—遗"一体化的发展策略、完善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加强以生态博物馆理念为核心的村落内涵建设及建设以特色产业为媒介的多方参与体系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展示民族魅力,体现民族情怀的重要载体,保护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应该具有的一种公民素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用或者说引用到旅游业中,一方面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使更多的民众通过旅游了解到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意义,另一方面这一举措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温州人杰地灵,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历史悠久,具有浓厚的温州文化气息,但是面临保护困难、传承后继乏人等诸多问题的困扰,使其保护传承工作进展缓慢,有些甚至已经永远留在了博物馆的橱窗里。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等方法对温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解当前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期望通过考察学习,对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有更深刻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丰富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高职语文教学提供了优质的课程资源。以甘肃为例,分析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将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职语文教学的可能性,探索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职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途径,促进大学生对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汲取知识,从而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也为高职院校传承和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9.
为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工作的顺利开展,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积极参与保护工作的同时,整合科研和信息保护技术方案,打造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系。并从保管制度、普查工作、系统记录、宣传机制、组织模式等方面入手,落实合理性的实践规划,从而进一步推动高校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博物馆作为一种面向全社会的,具有广泛教育性的非盈利机构,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内涵,有些还兼具遗址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的功能。本文以吉林市满族博物馆为例浅谈如何更好的利用资源优势,丰满的、活跃的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保定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从系统的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体育项目进行探讨,以期为促进保定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提供有效的对策支持。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艺术精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衰退,渐行渐远。本文分析当前沈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且给出针对性的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快的背景下,有不计其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随时都可能消亡。地方高校对于传承和保护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独特的优势,其应该肩负起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肩负起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历史使命和应尽的职责。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如何面对传统,如何在现代化的今天,将"非遗"纳入新教师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图书馆为弘扬和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和加快对地方传统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整理的步伐。高校图书馆通过不断收集、整理和保存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资料,为满足读者的多元化的精神文化层次需求和推进浙江文化强省建设作出一份贡献。如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富含魅力和特色的金华婺剧剧目,进行收集整理研究。在研究对策上采取婺剧剧目按剧种六大声腔系统,分别是婺剧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剧目文献进行梳理和归类排列。  相似文献   

15.
别金花 《城市观察》2011,(3):110-115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人类精神的家园",应该加以珍视。在保护的基础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进行适当旅游开发。本文以大都市上海为背景,廓清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优势、作用、影响,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走入大众视野,焕发出盎然生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双赢"。  相似文献   

16.
《职业》2017,(15)
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近日,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轻工分院2017艺术节在轻工分院开幕.本次活动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并结合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的学风、校风、专业特色,为学生、老师及社会各界人士呈现出一场精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化技术的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传承方式日渐式微。智媒时代,为响应"十四五"数字化强国的号召,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效能,采用了个性化推荐算法,增强文化传播面,营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利用热点追踪技术、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扩大非遗的传承主体;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始生境,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以推动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18.
高校落实非遗教学及其活动,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重要步骤,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措施之一,非遗教学对大学生全面发展有不可代替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上海、福建、河北、河南、重庆等地部分非遗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加强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烨  李跃 《城市》2021,(5):61-70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重要举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区关联性特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区域协同发展效果更佳.笔者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对象,从内生和外生两个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区域协同的动力机制进行阐释,对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特征和协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区域协同价...  相似文献   

20.
曹兴华 《现代妇女》2014,(8):356-357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是当前我国民族学、民俗学、旅游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甘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甘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认为通过动态与静态相结合、针对不同类型采用不同开发模式以及保护性开发等路径对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旅游发展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