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俄国文学的独特旗帜,普希金、果戈里等一些俄国文学大家都"小人物"上有过深入的研究,他们把小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本文将对小人物形象的来源与发展做一深入了解,以期发现小人物形象所具有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2.
宗教、艺术与哲学同属于意识形态范畴,都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精神追求的产物.十七世纪的欧洲是人们开始摆脱蒙昧,走向理性的时代.这一时期有奢华夸张的巴洛克艺术,也有理性自然的古典主义艺术.巴洛克艺术的盛行,与欧洲的宗教有着密切联系;而古典主义艺术却受到古典主义理论的影响.本文以十七世纪欧洲文明为例,简要分析艺术与宗教、哲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俄国形式主义是俄国文坛的一个流派,兴盛于1915年。这一流派将形式推至极高的地位,提出了"陌生化"的概念,并对文学与艺术的内容与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于俄国乃至世界的影响都是极为巨大的。  相似文献   

4.
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大都取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向性和指导意义。此类文学作品必然蕴含作家的思想倾向,即作家对这一现实的态度、思考及评判。以白居易、巴尔扎克、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文革"时期文学,古今中外四个时期文学为例,通过比较、分析、论述,从而得出文学反映现实与作家思想倾向之间互为表里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新古典主义提倡“纯音乐”,尽量使听众将注意力放在音乐本身,而不是借助音乐以外的手段,它更注重器乐体裁.这些特征其实在古典主义早期就已经具备了的,在20世纪,作曲家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个性将他们与现代人的思想感情融合,再加上现代的作曲技法,对其进行再创造.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对音乐的要求和观念发生了变化,开始追求一种简朴、实在、理智的语言,并从古典主义中找到了他们所需要的样板,将之加以再创造,于是具有新古典主义的音乐就诞生了,可以说,新古典主义是从古典中来,又回到古典主义中去的.  相似文献   

6.
赵基旺 《安家》2006,(6):65-66
打出欧洲古典美学别墅旗号的麦卡伦地让人不由心生好奇,"欧洲"很好理解,但无端端强调一个古典又是何意?要知道"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等等概念在北京的别墅市场早已被推出过.同时,纯欧式别墅与中国大地独特的文脉的矛盾通过媒体早就被炒得沸沸扬扬,麦卡伦地能突破这个怪圈吗?  相似文献   

7.
《安东诺夫卡苹果》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布宁,他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是俄国重要的作家。在布宁的很多作品中,"庄园"这一文学形象随处可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庄园"形象是俄罗斯民族与作者自己的象征。  相似文献   

8.
《新德语文学学导论》与"文学学"《新德语文学学导论》(Einführung in die Neuere deutsche Literaturwissenschaft,2007)深入浅出地介绍"文学学"(Literaturwissenschaft,文学科学)这门以文学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现代学科,介绍"文学学"的各种研究角度和各个理论方向,介绍文学的各类体裁,介绍描述修辞学、风格学和诗学的基本理论,探讨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  相似文献   

9.
果戈里是俄国优秀的讽刺作家,讽刺戏剧《钦差大臣》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果戈里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展现了沙皇俄国的阴暗历史,用讽刺手法展现了当时社会官僚的丑恶嘴脸,用幽默讽刺性的手法批判了俄国的贵族生活。强有力地揭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黑暗、腐朽。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对俄国文学甚至于世界文学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钦差大臣》的发表,标志着果戈里现实主义的讽刺艺术的成熟。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弗兰肯斯坦》在文学体裁上一直被认为是哥特式浪漫主义小说和科幻小说。学术界普遍探讨的是《弗兰肯斯坦》作为科幻小说体裁上的革新之处。本研究将结合托多罗夫等关于奇幻文学的观点,从体裁上分析《弗兰肯斯坦》作为奇幻文学所体现的奇幻特征,从故事的整体框架、奇幻文学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奇幻话语和奇幻主题等方面,显示出《弗兰肯斯坦》作为奇幻文学的倾向和特点;有利于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理解《弗兰肯斯坦》的体裁及奇幻效果。  相似文献   

11.
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以丰富的色彩.醇厚的韵味,浓郁的斯拉夫民族特色,绚丽多彩的演奏技,表达了俄国革命前所表现的那种巨大的失意和伤感,是传统的古典主义曲式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2.
诗歌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璀璨的星星,一直闪烁着它耀眼的光芒。它具有的"言志"和"缘情"功能,使得它一直是古代文人士大夫最热衷、最常用的文学题材。王勃作为初唐四杰之首,他的诗歌在风格转变、体裁运用等方面有开拓意义,根据他在不同时期的经历,从诗歌中一窥其心境和人生态度的变化从而浅析其诗风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作为日本古典文学体裁的一种,物语文学凭借其特殊的风格和内容形成独具一格的特色,是日本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由丰子恺翻译的《落洼物语》是该体裁的代表作品,它不仅深刻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对后世具有警醒作用。本文针对《落洼物语》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解读和评价。  相似文献   

14.
高尔基是俄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学的代表,他的作品是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列宁称高尔基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权威"。《母亲》是高尔基极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也是无产阶级工人形象的代表,本文将通过分析作品《母亲》,来对高尔基的文艺观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进程才逐步的走向成熟,19世纪俄国文论和批评作品对于中国新文学的影响很大,以鲁迅为代表的进步中国作家批判的吸收和借鉴了苏俄文学,进入十九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苏两国的关系趋于紧张,文学领域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80年代中期以后,中俄文学又有了新的变化,"回归文学"开始被引入中国文坛。中国的当代作家们从"回归"的俄罗斯作家身上体会到的是个性精神自由。俄罗斯文学对于中国文学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中俄特殊的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俄文学的交流,中国文学对于俄罗斯文学的摄取也是必然的,并显现着极为明显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6.
契诃夫是俄国十九世纪伟大的文学家、小说家与戏剧家,更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之一。在契诃夫的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都是有着现实意义的,对当时的俄国社会制度、思想文化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抨击。本文将针对契诃夫笔下的女性形象,并对俄国社会中的女性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19世纪俄国的关税改革进程中,1850年的改革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打破了禁止性关税的长期统治地位,开启了温和保护关税政策的新纪元。改革既有对外贸易的压力,也受到国内政策和财政状况的影响,但最关键的出发点是为了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俄国史学界对此次改革的动机和特征持不同的观点,对其评价也褒贬不一。  相似文献   

18.
哥特一词源于古老的条顿民族,文艺复兴时期被用来指称象征"黑暗时代"的建筑风格,后在浪漫主义的背景下,哥特又作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应运而生。其情节恐怖、刺激,甚至会有鬼怪、超自然现象的出现。英国的勃朗特姐妹,美国的埃德加·爱伦·坡都是熟练运用哥特传统的代表作家,他们的作品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哥特传统推动了英美文学的发展,仍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陈星 《炎黄世界》2011,(6):71-73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由于与俄罗斯欧洲部分相距遥远,加之清政府闭关锁国,19世纪的俄罗斯人民对中华民族和东方文化知之甚少。19世纪后半期,俄国国内鼓吹“东进”的沙文主义情绪甚嚣尘上,出现所谓的“东方派”——竭力宣传俄国人和亚洲人无论在血统上、思想上和文化上都有传统的亲密关系。  相似文献   

20.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手法,以表达理想、描绘自然、抒发人的真实情感为主要创作特征。浪漫主义是在古典主义之后广泛流行于西方的文学思潮,在浪漫主义旗帜的影响下,一大批英美文学家创出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展现了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画卷。研究英美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差异,可以有效指导文学创作活动。本文首先对英美浪漫主义文学研究现状进行回顾,进一步从英美浪漫主义文学的起源、特点、内容、形式、创作方法等方面对英美浪漫主义文学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差异与共同点,从而说明英美浪漫主义文学对当下文学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