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云 《现代交际》2010,(9):69-70
李煜用他的词为人们营造了一个极为浓厚的悲剧氛围,同时也为自己编造了一个苦苦寻求灵魂归宿的精神世界。李煜的词中表现出了很浓郁的佛教意识。本文试图从李煜词的悲剧意识、空虚梦幻的心理感受以及对消解苦难的努力的角度再读李煜词。李煜不仅有皈依佛教的虔诚,更有着词人对人类、对宇宙的终极关切,这是一种执著于探索生命的永恒、自由的文学和人生的态度。正是这样的探索和态度而不是他的亡国之悲叹造就了李煜词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独有的价值和风景。  相似文献   

2.
李煜的后期饱受亡国之痛的折磨,身心遭受巨大的痛苦,反映在作品中李煜的后期词体现出“字字泣血”的特点。他运用比喻白描等手法流畅的抒发心中的苦痛,形成和前期描写宫闱之中享乐安逸生活截然不同的风格。李煜的后期词在词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3.
李煜、李清照同属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两人的命运也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本文主要探究李煜、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4.
李煜后期词的悲剧性,具有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审美价值。探析其后期词的悲剧特质对当代人欣赏借鉴和感悟生命悲剧,均具有较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公元978年,南唐后主李煜降宋后被软禁东京开封。第三年的中秋之夜,做皇帝无能、为词人无双的李煜,仰头望明月,低头思故国,满腹丧权耻,一腔亡国恨,凝集成千古绝唱:“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宋太宗赵匡义读此词,认为李煜怀念故国,存复辟之心,乃下密旨,在酒菜中暗施“牵机药”。李煜食后全身抽搐,呼吸困难,一代词人命归黄泉。所谓:“牵机药”就是中药马钱子,又名番木鳖,为马钱子科植物云南马钱的干燥成熟种…  相似文献   

6.
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而且是一种思维和行为方式,是一个在同一个"理想认知模式"(ICM)内用一个概念实体作为工具,为另一个代表认知目标的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途径的认知过程。本文利用Radden,G&Z.Kovecses提出的转喻的七种典型ICM,探讨了李煜《虞美人》中的转喻类型及其在本词中表达情感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周振华 《现代交际》2010,(11):92-92,91
李煜作为一个葬送江山的皇帝何其失败,但他在南唐词的创作上又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中国诗词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研究其作品艺术特色,探究其生平与创作,对认识李煜词的文学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伍振戈 《老年人》2004,(12):49-49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晚唐五代词人温庭筠(飞卿)、韦庄(端己)、李煜(重光)三人的词进行比较分析,评价说:“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秀,从语言的审美艺术角度看,指“篇中之独拔者也”,即篇中形象鲜明、秀美俊丽、光彩照人之处。王国维的  相似文献   

9.
时光 《现代妇女》2008,(11):54-54
《醒也无聊醉也无聊》纳兰性德著白巍注释北京出版社$15.8"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知道纳兰性德是因这首词的开头语,才知原来在李清照李煜之外,还有一位造诣如此之深的大词家。"人生若只如初见"这情深浅出的一句话,让人回味无穷。往事如风,红尘一笑,只留下初见时的惊艳、倾情,忘却那背叛、伤怀、无奈和悲痛,这是何等崇高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0.
公元975年,宋朝军队攻破南唐京城金陵,南唐国主李煜“肉袒而降”。次年正月,李煜及随从近千人被押往宋都汴京。  相似文献   

11.
后周显德三年(九五六年),周世宗亲征南唐的淮南,至显德五年,完全占据了南唐江淮之间的土地,兵临长江。南唐主李煜求和,将江北的十四州六十县全部割让,划江为界,向后周称臣,在国内去帝号,称国主,用后周的年号,降到了一个属国的地位。赵匡胤代周建宋后,李煜继续保持恭顺,每年上贡大量金银土产。  相似文献   

12.
陈廷焯以"深厚"与"沉着"之语精准地概括了少游之词于身世的感伤与其词所流露的闲雅情思,少游词是最为深厚,最为沉着之词。少游将身世之慨于词作之中真情流露,其情感虽是愁怀郁结却又并不直言,形成了怨诽不乱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汉语中,"XX门"族词被人们快速地复制、传播和使用,并广泛应用于各类新闻媒体报道的标题之中。以"XX门"族词为研究对象,从语义内涵、语义使用范围和语义特征三个方面阐述了"XX门"族词的演变,并在此基础上对"XX门"族词进行了语言认同分析,进而得出了笔者对其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4.
汉语、韩语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有许多相同的语言现象,诸如"同形词""同音词""逆序词"等。随着历史变迁,很多语言现象在各自国度的语言环境中、文化土壤里生长着、变化着。本文选取中、韩语言中一类独特的词汇现象"逆序词"作探索对象,从"逆序词概念"、"逆序词探讨的范畴"、"逆序词数量比较"、"逆序词读音比较"、"逆序词词义比较"和"逆序词词性比较"六个方面对中、韩语言中的逆序词进行研究,探寻二者的异同点,为中、韩语言学习、词汇研究等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刘宁 《现代交际》2014,(11):32-33
本文首先考察了"吃"和"喝"两个词语在普通话以及某些方言中的使用特征,进而确定了区分两词的最重要特点。随后本文分析了环境对这两个词使用的影响。语言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变化的,因此今天语言的使用情况是以过去发展为基础的,在第三部分本文简述了两个词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王士禛词作虽然沿云间步履,呈现艳丽之风。其词论著作《花草蒙拾》也是读《花间集》和《草堂诗馀》后掇拾而成。但是王士禛受南宋词家张炎词论影响的痕迹明显。这体现在王士禛词论中"雅正"观念的运用,对"清空"之作的推崇,对句法、字面的锻炼,强调词的创新,以及对咏物词的看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李煜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相似文献   

18.
词,始于南梁代,形成于唐代,五代十国后开始兴盛,至宋代达到顶峰,成为一种完全独立并与诗体相抗衡的文学形式。宋词从类别上又被分为两大派别,分别是"豪放派"和"婉约派",前者开创自苏轼,后者则始于"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据王学初《李清照集校注》,李清照存词43首,在数量上虽然比同时期许多大家学者相去甚远,但是在熠熠生辉的两宋词坛却也是不容忽视的存在。李清照作为"婉约之宗",其词耐人寻味,而在这数量不多的词中,我们稍加思考不难发现,李清照的词,尤其是其后期创作的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满纸皆愁"。可见,"愁"与李清照本人以及她的词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好吧"一词作为应答或者承诺的口头用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被频繁使用,同时随着词义范围的扩展,"好吧"被赋予了多层新含义。本文分析"好吧"在各种不同语境中的使用情况,并探讨"好吧"一词广泛传播的成因及其在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孙丹 《现代交际》2012,(1):209+208
成语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成语同义词的广泛存在更增加了习得的难度,并且大多未得到明确区分。本文基于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选取"半斤八两"和"不相上下"两词作对比分析,试图区分两词并作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