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星晨 《现代妇女》2014,(9):329-329
新中式风格不是纯粹的元素堆砌,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事物,让传统艺术在当今社会得到合适的体现。首先要知道新中式风格是什么样的传统的中式风格。新中式风格首先要明确其设计的装饰元素特点,而后抓住它的精神思想内涵和设计要点,才能掌握其在室内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旅馆及其建筑设计对现代酒店中的中式设计有很大的影响,文中首先简述了中式风格酒店的发展史,然后根据其特点,介绍了几种现代酒店中的中式风格设计.  相似文献   

3.
当下的世界早已全面进入数字化信息时代,各国的艺术文化相互交流渗透,全球一体化所带来的文化消费观念迅速普及,传统文化体系被平面化,民族品格淡化。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平面设计如何在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中找到平衡点,树立文化阵地观念,保持民族精神,是我们急需探讨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当前流行的简约主义设计风格为切入点,分析研究简约主义和中国传统元素的特点、发展趋势及联系等,意在将两者结合运用到平面设计中,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对传统纹样的重构,衍生既有民族特色又符合时代发展的平面视觉元素。  相似文献   

4.
中式风格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和底蕴,在室内设计中深受大众喜爱。然而面对当下的现代生活,传统的中式室内设计已显陈旧而不合时宜。本文将探讨如何让中国传统室内设计元素得以改造,撷取其精髓;如何让东方之美在现代室内设计中长盛不衰,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5.
刘玉兰 《职业》2014,(29):162-163
中国传统装饰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国动画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本文从装饰的起源看动画,对传统装饰的风格进行分析,再从动画中寻找风格之美,提出中国动画必须"拿来"继承和创新,修炼一种传统之美。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的世界,平面设计的风格越来越注重对于本土文化的运用。通过对本土文化内涵的探索,继承与发展本民族的文化和传统,从而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这对于当代平面设计师来说,显得格外重要。本论文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日本平面设计的发展、日本传统文化的禅宗观念、武士、艺妓以及传统名俗和绘画等方面对进行简要分析并指出日本民族传统文化在日本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平台玩具是近年来兴起于西方的一种成人玩具,也是一种新兴的设计表现形式。中国的平台玩具发展至今,尚未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风格。所为平台,既是空白空间,可供设计、涂鸦;亦是媒介,可表现内容、传达信息。本文将从平台玩具设计和传统文化传播的角度,论述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于平台玩具的设计。在设计出有中国特色的平台玩具的同时,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
了解欧式风格设计的特点,及其在我国室内设计中的发展水平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欧式风格融入我国传统文化之中,使欧式设计风格更加贴切人们的生活。把我国浓厚的文化气息与西方的设计理念相融合,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也渐渐受到国内外设计师的喜爱,本文首先介绍现代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现状,其次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最后提出设计师应当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艾佳 《安家》2007,(2):331-332
传统文化回归,中式别墅受宠 曾有专业机构做过调查,从别墅市场的消费来看,愿意选择欧陆风格的消费人群已经回落,而愿意选择中式风格的消费人群比例则在稳步上升.有数据显示:中式别墅正在进一步分割别墅市场的蛋糕,本土文化也在这悄然生变的市场格局中得到回归.地产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和艺术性,决定着这种回归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剪纸动画植根于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之中,是中国动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动画赢得了荣誉。《金色的海螺》等剪纸动画的制作,风格各异,极具民族特色,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动画的表现手段,增强了中国动画的表现力。剪纸动画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及风格,意在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并对其继承和发扬,本文仅就剪纸艺术对其动画产生的联系来展开论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剪纸艺术是如何进行创新运用于动画的创作,进而使剪纸动画短片看上去已经完全不同于过去的皮影和剪纸样式,使其形式感强。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包容性、开放性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内容的相通,使二者有了契合的可能。另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二者的紧密联系,有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民族形式,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价值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董琼华  李化树 《现代交际》2023,(9):102-109+124
明代书院所蕴含的德育思想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明代书院德育主要包括文本内容、书院规训等内容,采用学贵得之心、省察克治、事上磨炼、随分所及等道德修养方式,具有举业寓于德业、学随资质和社会风俗与礼仪相结合的特点。认真研究与继承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书院精神所蕴含的优秀德育思想,对当代道德教育人才培养、完善德育理论与实践等起到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历史,才沉淀出了中华的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强烈的继承性、民族性和历史性,并且对当代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更制约着我国教育的发展。但是,当代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判断力却比较缺失,尤其是关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很多人忽略传统文化能为我国现代的发展带来的益处。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融合的世界,各种价值观都充斥着人们的生活,我们在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时候一定要不断进行反思,从其基本内涵入手,分析中华传统文化能给当代世界的发展带来的价值,在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能仅仅是延续传统文化,更要将传统文化进行转换,在继承的基础上,再进行创造,使得中华传统文化真正得到传承和发展。因此,对于仅仅从民族情结和利益的得失出发而对传统文化继承的想法一定要摒弃,而应该全面而理性地审视中华传统文化,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开创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立足于科学发展观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现实渊源和历史借鉴,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平等。本文首先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进行了相关阐述,并叙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特征,最后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进行了相关阐述,力求为文化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15.
典籍是承载了中国5000年传统文化的巨大宝藏。典籍英译是中国文化传播的核心力量。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典籍英译会具有一些特点。为了更好地达到中国典籍向外国传播的效果,典籍译本应该与原文意义相当,风格相称。本文以赵彦春教授的《英韵三字经》为例,从翻译策略与形式内容方面来分析典籍翻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历史上龙纹形象的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象征了皇权与威严,但在现代设计中,设计者继承传统龙纹的同时,又突破了传统龙纹的象征意义,以一种纯粹的图形和龙纹本身的文化内涵的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17.
方文山是中国华语乐坛"音乐文学"的创作才子,他以独树一帜的文字,促发了歌词创作的革命,在他的笔下,歌词不再只是单纯地用于娱乐大众,这更是一种文学现象。他将李清照《词论》中的核心观点,融入到当代歌词的写作中,体现了对古典诗词的继承,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贡献颇大。本文将从内容的主情致、尚故实,风格的尚文雅、巧铺叙、尚浑成两个方面,来阐述方文山创作过程中对李清照《词论》中核心理论的秉承。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丰富博大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已经得到了中央和社会各界广泛重视,高职高专院校应在继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其应尽的职责和功能。本文从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及基本特征入手,阐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引领作用,分析了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存在的文化失范现象,围绕高职高专院校如何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就高职高专校园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9.
吴洁 《安家》2011,(10)
店主们的“情有独钟”,成就了上海众多迥异的风格家居。 Mu Gallery的店主Stella深知东西方在家居装饰方面的巨大文化差异,偏爱将两种文化融合,重新设计适应现代生活空间的新中式家具。Cocon Decor的店铺里,可见法式浪漫、北欧极简、和式含蓄。呈现了注重品质、不拘风格的审美趣味。1930年代的上海老家具始终不乏人青睐.湖南路上的“摩登上海”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风格的剖析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1994,(1)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中国山水园”被称为世界造园史中的三大体系之一,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现代园林是一项巨大的自然与社会相结合;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生态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系统工程。我们要继承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手法,运用有生命的各种观赏植物和山水、小品建筑等进行艺术的组合和配置,使一定的空间形成一个适合于人们生活、生产需要和文化艺术享受的环境。本文仅通过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风格的剖析,对现代园林艺术风格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