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席勒、田汉都是富于时代感的戏剧家,田汉的戏剧创作接受了席勒的影响,从主题的选择到题材的处理都可以看出席勒的影子。田汉对席勒的接受经历了漫长的几十年,从“浪漫主义诗人”到“为自由而战的人”,到“民主与民族自由的战士”,田汉视阈中的席勒形象随时代环境、政治形势而变化。在处理审美与政治的关系时,田汉与席勒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席勒以审美的形而上功能构建理想的政治国家,田汉直接“为集团吼叫”,为政治呐喊,让政治凌驾于审美之上。  相似文献   

2.
席勒的美学思想最早就是从戏剧美学的论述开始的,他的几篇关于戏剧的专论主要探讨了戏剧的社会地位、审美本质、审美功能,并最终把戏剧与人性的内在本质联系起来,把戏剧作为改造社会、传播知识、完整人性的最重要的社会机构,把戏剧视为人类精神的最高产物。席勒特别强调了戏剧的"教育人和教育民族"的特殊使命,为德国启蒙主义要求形成"德意志民族"的历史使命进行了戏剧美学的论证。  相似文献   

3.
席勒是德国伟大的诗人、戏剧家、美学家,晚清时期席勒便走进了中国人的视野。近现代中国的席勒研究主要集中在美育理论、戏剧思想、生平与作品简介三个方面,席勒接受呈现出选择性过滤、中国式改编、镜像式想象等功利化倾向。席勒之所以被接受,是因为席勒的人文理想与救赎之道契合中国的现实需求,席勒对美育功能的伦理定位符合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心理。但是,文学以审美为主导价值,仅从功利的、道德的观点看待文学,难免使审美失美,使文学迷失其内在价值与独立性。  相似文献   

4.
席勒一生没有写过一部喜剧作品,也没有一篇喜剧专论论文。他有限的关于喜剧的论述和阐发,却形成了西方美学史和文艺理论史上最为独特的喜剧理论和喜剧美学理论。席勒认为,从戏剧的题材和对象上来看,悲剧应该高于喜剧;然而,从戏剧的表现自由来看,喜剧应该高于悲剧。喜剧是美的心灵的表现,喜剧可以使人保持心灵的自由,喜剧使人趋向更高的目的。喜剧的目的一旦达到,就可以使得一切悲剧成为多余。席勒的喜剧理论和喜剧美学理论结束了古典形态的贬抑喜剧性和喜剧艺术的喜剧理论,让喜剧性和喜剧艺术得到了应有的地位、崇高的目的和伟大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末,奥尼尔戏剧在经历了三四十年代的译介高潮和五六十年代的低谷期之后,重新出现在中国读者和观众的视野中,并形成了第二次译介高潮。该时期产生的汉译本对中国的文学界、戏剧界以及读者和观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奥尼尔戏剧的汉译本,原文为特殊的文学样式---戏剧,且部分译本被多次搬上舞台,其受众可大致分为读者与观众;按译本实际产生较大影响的标准,又可将读者进一步分为译者和知识界。以译者、知识界和观众的分类,可以对20世纪末奥尼尔戏剧汉译本的接受情况进行全面的考察。  相似文献   

6.
在英国学者苏珊·巴斯内特的戏剧翻译理论中,"可表演性"原则一直是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但是,作者本人对这一术语的认知却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变化。从1980年出版的《翻译研究》使用此术语,到1998年成书的《文化构建》放弃使用此术语,体现了她对戏剧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通过梳理苏珊·巴斯内特不同历史时期对于"可表演性"原则的表述,分析了作者此一转向背后的深层原因,廓清了国内学术界对于"可表演性"概念的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7.
作为舞台演出的主要受体,观众的理解和接受的效果对于戏剧演出的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联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最佳关联性及其所强调的语境效果都和戏剧翻译中观众的接受程度具有极大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因此,本研究把关联理论中的最佳关联性与戏剧翻译中观众的接受程度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对萧伯纳的三幕剧《芭芭拉少校》的两个中译本各自采用的翻译策略的对比,从观众的最佳接受效果的层面,来探讨为使观众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应采用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试论戏剧翻译的标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译文的使用目的决定了不同体裁文体的翻译应遵循不同的翻译标准。本文分析了戏剧翻译的特点,提出戏剧翻译应以功能对等为原则,以原语和译语观众能获得大体相同的反应为标准,并探讨了为达到功能对等需对译文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9.
运用德国戏剧符号学家Manfred Pfister的戏剧语言“多功能性”理论,对戏剧话语所隐含的六大功能:指称功能、表情功能、诉求功能、寒暄功能、元语言功能和诗学功能作分析研究,指出戏剧翻译者要注重对源语和译入语在语言功能方面的差异研究,最大限度地再现戏剧源语言信息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主要莎剧译本在方言翻译方面存在的问题,论文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出发,将莎剧方言划分为地域、社会、时代、个人和舞台方言五大类,采用文本对比的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提出莎剧中方言翻译的原则:凡莎士比亚用来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烘托戏剧效果的各种方言,在译本中应尽可能体现,旨在让读者明白不同语言变体的社会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戏剧翻译,从理论上分别对巴斯奈特的文化转换,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奈达的灵活对等原则进行了论证,指出了前两者的弊端和后者的优势,并结合戏剧本身的社会性和英汉翻译的实际,对灵活对等在戏剧汉译中的有效性进行了例证。  相似文献   

12.
论戏剧翻译的原则和途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剧本是戏剧翻译的主体,它既是舞台演出的蓝本,又可作为文学作品单独阅读。但剧本的阅读与上演是两个不同的方面,因此,戏剧翻译只遵循文学翻译一种途径是不现实的,应根据不同目标群而形成多种途径。  相似文献   

13.
14.
戏剧的二重性决定了戏剧语言的特点:口语化,动作化,性格化,含蓄化和富于修辞。奈达曾经说过:翻译就是翻译意义。戏剧翻译尤其如此,舞台演出的即时性,视听性和无注性决定了观众对戏剧意义的即刻理解。在戏剧翻译过程中,为了让译文接受者和原文接受者获得同样的反应,首先要保持语用对等。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含意理论、语境理论三个方面论证了语用学理论与戏剧语言的相关性及语用翻译对戏剧翻译的适用性,希望对戏剧翻译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梳理了巴斯奈特前后矛盾的戏剧翻译观。1985年之前她受到戏剧符号学研究的影响,重新审视戏剧翻译,认为戏剧翻译的评价标准是“可表演性”。然而,1985年之后,她又推翻了自己的观点,认为戏剧翻译者应该着重研究戏剧文本中的语言和副语言成份,而不是空洞的、缺乏定义的“可表演性”。对此,作者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从戏剧舞台艺术的视听性出发,以《茶馆》英译本为例,论述了戏剧对白翻译在语音效果、塑造人物形象和推进故事情节发展三方面的特征,同时探讨了这三个特征在具体文本中的表现及应用,其目的是指出戏剧翻译有着不同于一般文学作品的特殊性,为译者在具体翻译中应持有的原则和方法提出参考。  相似文献   

17.
略论"五四"时期外国戏剧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由于启蒙运动和新文学的迫切需求,文学翻译得到高度重视,戏剧翻译当属其中,并在某种程度上是为当时的政治服务的,达到了启蒙民众、救国救民的目的,也丰富了对戏剧体裁的掌握。五四时期戏剧翻译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既包括当时进步知识分子追求民主自由等观念的政治背景,又包括一定的文化背景,即中国文化、文学、文学观念均处于转型期,对戏剧翻译的需求应运而生。“五四”时期戏剧翻译的主要特点有:作家在翻译外国作品时均采取了颇为“自由”的翻译手法;他们所选取的外国作品主要以浪漫主义为取向;这一时期的作品均取自西方一流文学大师的作品。“五四”时期外国戏剧的翻译产生了重要的历史意义,无论从艺术形式或思想内容而言,中国现代剧作家的戏剧都从翻译中获得了创作灵感,并将这一外来影响和本土创作结合起来,从而奠定了自己的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18.
作为功能翻译理论创始人之一的莱斯,在其《翻译批评——潜能与局限》一书里提出翻译策略的选择和翻译批评都必须基于分析原文的文本类型。本文旨在阐述该理论的发展历程,以及我国翻译界对不同文本类型翻译的情况介绍。  相似文献   

19.
语用预设与百科知识以及语言使用者的风俗、信仰等文化因素息息相关.在戏剧翻译中,语用预设显在地制约着观众(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在<上帝的宠儿>、<茶馆>中,译者在戏剧独白和戏剧对白的翻译中创造、移植或突显语用预设,以保障戏剧语言内交流与外交流的通畅,从而使观众(读者)获得欣赏文学作品的乐趣.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戏剧的功能、对象、语言特点等方面的分析,指出戏剧翻译与其他文体翻译有诸多不同之处.在归纳讨论目前翻译领域有关翻译标准的基础上,提出戏剧翻译的参考标准.认为戏剧翻译的诸多难事可归为两类,即句法层面和文化层面上两大类难事,并佐以实例归纳出戏剧翻译之相关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