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7个笑死的人     
《阅读与作文》2008,(4):21-21
1.卡尔卡斯(希腊预言家,前十二世纪) 卡尔卡斯是特洛伊战争时期希腊最出色的预言家。著名的特洛伊木马就是根据他的提议而建成的。一天当他在栽种葡萄藤时,另一个正在闲逛的预言家正好从这里经过,他预言卡尔卡斯决不会饮用他自己种的葡萄所酿成的酒。后来葡萄熟了,并酿成了葡萄酒。卡尔卡斯特地请那位预言家一起来享用。正当卡尔卡斯举起杯子准备喝的时候,这个预言家又重复了一遍他的预言。这使卡尔卡斯感到滑稽,不禁大笑起来。可能是笑得过分剧烈,他突然感到窒息,喘不过气来,接着就停止了呼吸。对卡尔卡斯死因的另一种说法是,他在一次预言比赛中因未能正确地预言一头母猪能生几个小猪而气死的。  相似文献   

2.
神秘的废都     
佚名 《今日南国》2014,(5):60-60
特洛伊(Troy)神谕指引的黄金城——公元前8世纪,希腊盲诗人荷马围绕着一座城市特洛伊与一个美女海伦,写下了两部伟大的史诗《伊里亚特》与《奥德塞》。轧多少年来,人们只把它们看作为神话。  相似文献   

3.
一在古老的希腊神话里,就流传着拉奥孔父子三人被毒蛇咬死的故事。约在公元前十二世纪,特洛伊国王的儿子帕里斯借出使希腊之机,拐走了斯巴达国王的妻子、全希腊最美的女人海伦(传说她是天帝宙斯和莉达的女儿)。于是希腊调集精兵十万,由阿加门侬统帅,渡海远征特洛伊。战争进行到了第十个年头,双方死伤无数,但希腊军仍然未操胜券。这时希腊军中的奥德赛(一译俄底修斯)献了一条智赚特  相似文献   

4.
近看罗马     
《北方人》2006,(10)
古罗马诗人奥维德这样歌唱过:“早在朱庇特出生之前,阿卡迪亚人就在这个地方定居。他们比月亮还古老。”奥维德所说的“这个地方”,就是指位于罗马市中心的巴拉丁(Palatin)山丘。它是罗马城的摇篮。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追述一下这座“永恒之城”最早的来历吧。传说在遥远的古代,特洛伊王子访问希腊,诱走了倾国倾城的皇后海伦。希腊人因此而大怒,集结队伍涌向特洛伊,战争持续了9年之久。最后,希腊人采用木马计攻克了特洛伊城,并放火焚烧了这座繁华的城市。爱神维纳斯的儿子埃涅阿斯背着父亲安基塞斯,率领少数市民逃出了火海。他们经过千辛万苦,跋涉到了现在意大利西海岸台伯河河口的拉齐奥地区,在那里建立了一座新城,命名为拉维尼奥城。  相似文献   

5.
《社区》2009,(23):50-51
希腊阿陀斯,这个男人岛,除了那些古老的修道院,还有“女人禁入”的规定。据悉,自1060年以来.阿陀斯制定了“禁止女人上岛”的法律,可谓是名副其实的“男人国”。  相似文献   

6.
在云端 《社区》2013,(14):37-37
在风景如画的新西兰南岛上,有一个叫斯第尔的大家族。斯第尔先生总共有九个孩子,最让他骄傲的是其中八个是儿子。  相似文献   

7.
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30—470年)是古代希腊最卓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他出身于小亚细亚的商业城邦爱非斯的贵族家庭里,不满奴隶主的贵族政治,放弃官职,隐居山野,与小孩玩骰子,吃草根树皮,后得水肿病而死。赫拉克利特的著作是《论自然》,相传它分为“自然论”、“道德论”和“政治论”,存放在爱非斯的一个神庙里,可惜没有保留下来,现在只有残篇一百三十余条。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希腊神话中宙斯劫持欧罗巴,赫拉虐待伊娥,雅典娜和赫拉因为没有得到金苹果而报复帕里斯王子,积极促成特洛伊城的覆灭等希腊神话故事的分析,论证了神的妒忌心理的存在进而说明神具有人性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9.
《哈姆莱特》中的反面人物克劳狄斯并不是什么暴君,因为他缺乏暴君最基本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历史上的暴君有三大特征,即疯狂发动战争、横征暴敛和草菅人命.这三条价值标准都同克劳狄斯挂不上钩。因此,克劳狄斯只是一个历史转型期的阴谋家和野心家形象。他的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的行为价值标准.事实上开启了后代文学中屡见不鲜的野心家形象先河。  相似文献   

10.
青岛科技大学与美国特洛伊大学王子学院进行联合办学,学生分别在青岛科技大学和美国特洛伊大学分校一王子学院(马来西亚校区)学习,并最终获得美国特洛伊大学的学士学位。  相似文献   

11.
特洛伊考古一百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H. 什里曼发掘特洛伊以来, 西方学界对特洛伊战争的定年与定位人言言殊, 迄今争论不休, 其原因在于: 荷马本人在其史诗中并未言及特洛伊战争发生的年代与地点, 而考古发现又均为没有任何文字载记的遗存。“信古”者利用考古遗存和其他地区文献中的相关记载来论证特洛伊战争; “疑古”论者基于原始记载的缺乏, 从根本上否定了史诗作为信史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12.
莎士比亚于一六○二年创作的《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是他的第一部悲喜剧。这里所说的悲喜剧既不同于带有喜剧成分的悲剧,也不同于带有悲剧因素的喜剧,它的独特戏剧冲突使它成为一个独立的美学范畴。莎士比亚的三部悲喜剧(《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终成眷属》、《一报还一报》)应该同他的历史剧、喜剧、悲剧、传奇剧并列,成为他的戏剧的第五种类型。关于莎士比亚悲喜剧的历史考察和理论探索,已有另文论述。本文试图通过对《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的艺术构思、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的分析,研究莎士比亚悲喜剧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3.
在希腊斯巴达的考古发掘工作,是现代考古界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据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的底斯的记载,公元前五世纪时,斯巴达是希腊世界的首要政治势力,以其严酷的尚武精神出名,在建筑方面却无大的建树。当罗马帝国的势力控制了希腊之时,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在希腊化时代,斯巴达已经成为一座繁荣的城市,有了环城的城墙。到公元一、二世纪,据当时的作家波桑尼阿斯讲,斯巴达有了规模宏大的民用建筑。自19世纪,斯巴达卫城的遺址已经为人所知,但到本世纪初,人们对希腊—罗马遗迹的科学考察才起步。  相似文献   

14.
托玛斯·史特恩斯·艾略特(ThamasStearns Eliot,1888——1965)是现代英美诗歌中开创一代诗风的先驱,亦是极有影响的现代派诗人、评论家和剧作家。艾略特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一个富有文化素养的家庭。他一生的兴趣极为广泛,哲学、中世纪史、比较文学、法文、德文、拉丁文、希腊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著名女作家考琳·麦卡洛继《荆棘乌》后,1998年又推出另一力作《特洛伊之歌》。如果说《荆棘鸟》是一曲凄婉的爱情悲歌,《特洛伊之歌》则是一支雄浑悲壮,令人回肠荡气的英雄交响曲。作者用现代军事眼光对古老的神话重新演绎,从战争的动因、战争法则、战争的智性取向到对英雄的刻画都加入了更多的理性思维和审美技巧,使得特洛伊之战焕发出了时代光彩。  相似文献   

16.
巴门尼德的存在范畴的提出既是希腊语言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哲学自身发展的逻辑结论。他的存在既不是物质的东西,也不是精神的东西,而是最普遍最抽象最一般的类似本质的哲学概念。存在范畴的提出实现了希腊哲学的转变,标志着哲学本体论的开始,直接影响后来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入木三分     
《阅读与作文》2008,(11):6-6
此语出自唐·张怀璀《书斯:王羲之》。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因他曾做过右军将军,所以人们又称他办王右军。王羲之的书法,称得上冠绝古今。他的字秀丽中透着刚劲,历代书法家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所以人们学习书法都以他的字作范本,古帖中最著名的有《兰亭序》、《黄庭经》等。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腊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与南斯拉夫、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等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交相辉映,互相促进,使整个巴尔干半岛成为焚烧德意法西斯的“火药桶”。巴尔干人民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作出了重大贡献。希腊共产党领导下的希腊民族人民解放军给德意法西斯的打击是十分沉重的,希腊人民的武装力量经常牵制着30万左右的法西斯军队,据统计,至少有14万法西斯匪徒是在希腊被消灭的。希腊人民经过长期的武装斗争,依靠自身的力量,把德意法西斯赶出了国土,解放了全部领土。希腊人民也象  相似文献   

19.
希西阿德(公元前八世纪末至七世纪初)是彼阿提亚的农民,其父由小亚的丘米迁来,住阿斯克拉。父死之后,希西阿德的弟弟伯尔塞斯依恃当地统治者(巴西勒斯)的势力,要争夺本分以外更多的财产。为了说服他的弟弟,他写了一部教谕诗《田功与农时》。这部史诗反映了希腊奴隶制城邦形成初期的某些社会情景,特别是彼阿提亚小农经济的情况。他把人类历史分为五个时代: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黄铜时代,英雄时代、铁器时代。在希西阿德看来,各个时代的情形是每况愈下的,他自己所生的时代即铁器时代最不好。这反映了当时已经开始的平民与贵族斗争中的小农情绪。他们把原始时期当作理想的黄金时代,反映了他形而上学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神奇的洞穴     
《阅读与作文》2014,(7):64-64
希腊亚各斯古城有一个无底的洞穴,每天要“吞噬”3万多吨海水,却从未向外溢出。有人认为海水可能从下面流向周围的湖泊里,便将无数的红色塑料颗粒灌入洞穴,然后,在周围的河流、湖泊里寻长塑料粒的踪迹,但每次考察均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