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自2004年第一所孔子学院的建成以来,经过近10年的发展,孔子学院开始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孔子学院的建立标志着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中国梦"又向前跨越了一步。文章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孔子学院与"中国梦"之间的关系:一是传播中国文化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梦想;二是孔子学院的建立对实现中国"文化梦"起到了哪些作用;三是如何让我们的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非洲孔子学院具有成长快、规模大和办学效益好等突出特点。在提供优质的汉语教学同时,非洲孔子学院日益成为中非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其优化发展对建设"一带一路"、构建国家软实力和"讲好中国故事"有重要意义。但是,非洲孔院目前在师资结构、办学方向、文化传播三个方面急需拓展和完善,未来可从扩展资源依赖体系、加大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和增强跨文化传播能力三个方面进一步提高孔院品牌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3.
于方洲 《现代妇女》2013,(11):14-14
自2004年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接近300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孔子学院已然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全球品牌。那么,中国政府兴建孔子学院的意图究竟是什么?有人认为孔子学院对于国家软实力建设有很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孔子学院与中国对外提升软实力没有太大关系,而为了达到教授汉语的目的,就更只是官方的说辞而已。文章从理论与历史出发,阐释了软实力的双重涵义.  相似文献   

4.
逸阳  李辉 《职业》2007,(19)
一家日本网站日前登载题为《身高与美貌,信仰外表"力量"的中国》的文章称:"说到美貌和身高,在日本人中总会有所顾忌,但在中国却堂堂正正地作为一种‘力量’来考虑,尽管那是天生的。"文章分析说,中国的用人单位在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孔子学院作为中国对外推动汉语教育与中国文化传播的平台,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促进文化交流,孔子学院总部每年组织"三巡"活动,为海外孔子学院提供文化支持。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是海外巡演中深受观众喜爱的一种艺术。本文结合海外巡演的武术节目设计的思路,从武术节目的编排、巡演活动的思考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6.
逸阳  李辉 《职业》2007,(25):20-21
一家日本网站日前登载题为《身高与美貌,信仰外表"力量"的中国》的文章称:"说到美貌和身高,在日本人中总会有所顾忌,但在中国却堂堂正正地作为一种'力量'来考虑,尽管那是天生的."文章分析说,中国的用人单位在招录秘书、公关等职位的工作人员时,都把"美貌"作为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燕赵都市报》4月8日的文章称,在义乌打拼多年的温州老板林如新开办的施粥摊坚持了65天后,却在无奈中谢幕,原因是卫生监督部门指出施粥人员没有健康证,卫生得不到保证。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经济学人》"中国想要什么"("What China wants",The Economist,Aug 23rd 2014)的系列文章,从经济的神话、文明的冲突、历史的终结几个方面逐一回应并反驳了西方媒体和学术界对中国的误解和偏见,并由此在文末指出,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原生力,中国要赢得世界更多的尊重,首要的任务还是要重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公关周刊》近日发表文章,盛赞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欧洲期间在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的演讲,称其为中国的"伟大沟通者"。《公关周刊》网站5月2日刊登福莱国际传播咨询公司全球公共事务部主席墨博(Bill Black)的署名文章,点评习近平欧洲之行成果。墨博在文章中说,习近平近日成功访问欧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国际文化软实力合作与竞争并进,一方面,世界文化融合,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强,一方面,世界各国文化软实力激烈竞争。顺应合作与竞争的潮流,孔子学院应允成功建立并且快速发展,不单单推广汉语言教学,还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孔子学院是我国"走出去"的一项重要外交策略,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最好体现,促进了我国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力和发展力,为我国树立了良好积极地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11.
天下事     
怎么看待"赞美中国"的热潮美国《新闻周刊》称"2008年属于中国",《外交》杂志则认为"中国崛起是21世纪上演的伟大戏剧之一",还有人称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消费国"。此外,法新社、英国《独立报》、日本《读卖新闻》,甚至韩国《朝鲜日报》等,在今年新年之际也纷纷刊出"没有中国,世界该怎么办"、"2008年,中国元年"等惊人标题。至于来华访问的各路官方、非官方人士,更是把"大国地位"、"中国崛起"等习惯性地挂在嘴边。  相似文献   

12.
《大学》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作品,是宋明理学发展的重要文献,《大学》系统的阐释了儒家思想,《大学》内容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思想价值。都说儒学是中国人思想、行为的源泉,中国人信奉"儒教",那么了解儒家思想就是从经典著作中所了解,《大学》是古文,但其中的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  相似文献   

13.
美国金融危机——重新认识美式资本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尔街日报有篇文章称《中国年轻人重新认识美国式资本主义》,报道以深圳的盐田港为例,说明美国金融危机如何影响中国。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深化,曾被视为中国人模仿对象的美国经济制度显得满是瑕疵,许多中国人对美式资本主义有了新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科院发布《2012年产业蓝皮书》称,中国当前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处于第一位。同时,中国已迈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2011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为4260美元。对此,一些网友公布了自己的收入,为自己拖了国家的后腿感到"羞愧"。  相似文献   

15.
据《环球时报》报道,中国西藏地区的一份宣传小册子上将克什米尔地区与缅甸、尼泊尔等并列的做法触动了印度媒体的敏感神经,不仅有印媒将此看作是中国"折磨"印度的证据,有的还上升到军事对抗的层面,称"印度军队已做好准备,将给中国军队一个教训"。  相似文献   

16.
有媒体称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折射了国际政治格局的微妙变化,即美国已不再是唯一主角。德国《金融时报》则认为,中国在这次会议展现的强势作风,见证世界新秩序的诞生。德《金融时报》称,尽管美国总统奥巴马一向被称为世界上最有权力的人,不过为了避免会议破局,他还是得离开会议中心两次,到中国总理温家宝下榻的旅馆和他亲自谈。知情人士透露,温家宝在奥巴马第二次来访时,还让他等了超过半小  相似文献   

17.
正4月15日《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北京举行首映式,首映式上首度公布了部分精彩片段。从播放的内容和艺术风格上来看,《舌尖2》借鉴了电影类型片的创作手法,有些桥段会让人联想到公路片,有些片段有武侠片的影子。当天的片花播放了上海"铲刀帮"运用"蓑衣刀法"实现"整鱼脱骨"的利落画而,让人对《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播放,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18.
燕舞 《现代交际》2005,(2):56-59
《直话直说的政治》是薛涌的美国政治笔记,如今正摆在书店的显著位置;一本杂志把他选为"影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50人"之一,称之为"当今中国大陆媒体上的第一个职业评论家"。 阵阵掌声中夹杂着质疑。《中国图书商报》的批评文章语露微讽:"不能不感慨当代媒体造人的能力,是媒体和媒体时代共同促成了薛涌的冉冉升起。" 实际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内地读者转述美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趋势的持续加深,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越发密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股申办孔子学院的热潮。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全球共开设了476所孔子学院以及851所中小学孔子课堂,而在国内,中国传统文化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紧密结合,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安家落户。本文就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意义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西方地理大发现之前,中国明朝郑和的庞大船队,已让中国与这个古老大陆建立了联系——至今在非洲东海岸还能遇到自称郑和船队后裔的非洲人。与此后西方殖民者的屠杀和奴隶贸易完全不同.中国人在非洲出现—开始就只是传播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