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自治区是祖国的一个重要畜牧业基地。这里牧场广阔、水草丰美、畜牧业资源富饶。在全自治区一百四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有一半以上是宜于发展畜牧业的天然牧埸。在牧区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各民族牧民大约有五十万人,其中绝大多数是蒙古族人民。自治区的农区、半农半牧区的广大农民,也有经营畜牧业的良好传统。畜牧业生产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国家和自治区工业化与发展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经济,同时又是蒙古民族和区内一部分其他少数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经济。因此,  相似文献   

2.
一九五八年秋季,我国广大的少数民族牧业区,也和农业区一样,普遍建立了人民公社,实现了牧业区的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化的五年,是广大牧区发生深刻变化的五年。五年来,牧业区人民公社在发展畜牧业生产、加强牧区基本建设、增强民族团结等方面都显示了巨大的威力,给牧区各族人民带来了无限好处。牧区畜牧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是人民公  相似文献   

3.
一、畜牧业地区概况 畜牧业地区系指草原畜牧业为主的地区,位于我国北部和西部边疆,从大兴安岭西部往南,沿阴山、贺兰山西北、祈连山东麓和青藏高原;包括12个省、自治区(请看表一)的266个牧区、半农半牧区旗县,总面积达36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7%左右。其中,内蒙古、西藏、青海三省、区牧区面积分别占本省、区总面积的66%、81%、96%;新疆、四川、甘肃三省、区牧区面积占本省、区总面积的30%以上。  相似文献   

4.
我国少数民族牧区和山区拥有广阔的草原、草山和丰富的牧草、牲畜品种资源,具备发展畜牧业的客观优势和巨大潜力。我国牧区草原有43亿亩,南北方山区草山、草坡有10亿亩,总共有53亿亩草场,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强,居世界第三位。草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省、自治区的蒙、藏、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鄂温克等民族地区。牧区少数民族经营畜牧业有悠久的历史,牧业是这些民族的主体经济。全国有230多个牧业县和半牧业  相似文献   

5.
我国牧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西部、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北部、青藏高原、祁连山以西、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全国共有牧业县(旗)119个 ,半农半牧业县(旗)147个。牧区面积360万平方公里 ,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37 %。内蒙古、西藏、青海、新疆4个省、自治区的牧区面积分别占本省、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66 %、81 %、96 %和50 % ,四川、甘肃两省的牧区面积各占本省土地总面积的30 %以上。1987年全国牧区工作会议以来 ,我国牧区坚持“以牧为主、草业先行、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方针 ,不断深化牧区改革 ,积极推行草…  相似文献   

6.
畜牧业是民族地区的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也是牧区人民生产生活和生产资料的主要来源。本文通过对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阐释及畜牧业的多功能性的分析,提出了民族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天高云淡,草丰水碧。在这畜牧业金色的季节里,笔者能有机会参加最近在哈尔滨市召开的北方畜牧工作会议,亲耳听到来自牧区和半牧区的报告,像奔驰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上……我国北方牧区和半牧区,从金色的阿勒泰到茫茫的呼伦贝尔,从巍巍的青藏高原到著名的六盘山下,大多地处少数民族地区;而畜牧业经济,又是当地少数民族经济的基础。因此,畜牧业生产不仅关系到各族人民吃、穿、用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巩固边防、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青海省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绿色屏障区域,长江和黄河的发源地就在于此,在全国的生态地位十分重要。青海省天然草地资源相当丰富,天然草地总面积约为3637万公顷,占全国草地面积的9%,草地面积在全国各省份中居第4位。凭借有利的草地气候资源,青海省分布有大量从事牧业生产的牧区,包括青海省6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的全部区域,共有26个纯牧区县市和4个半牧区县,畜牧业是这些地区的支柱性产业。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牧区主要分布在蒙古高原东部、鄂尔多斯高原和大兴安岭以西、阴山山脉南北,那里有着广阔而丰美的天然牧场。在这辽阔的草原上,以蒙古民族为主的各族人民,长期从事着畜牧业生产,牲畜头数占全区牲畜总头数的三分之一以上。牧区的畜牧业生产,在历史上主要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产方式,虽也有半定居游牧或定居地区,但为数不多。这种游牧经济,由于主要是利用天然牧场場放牧,可以用相对少量的劳动力,经营头数众多的牲畜,进行大群管理,成本低,收效快,并且牧民有着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因而具有一定的优点。但是,由于游动放牧不能进行生产性的基本建设来抗御自然灾害和开展多种经营,因而这种畜牧业生产不能不具有很大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同时,单纯的游牧生  相似文献   

10.
我国少数民族牧业区具备着发展畜牧业生产的优厚条件,是我国畜牧业生产的重要基地。九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由于牧业区有关党委正确地贯彻执行了党在牧业区的各项方针政策,已使得广大牧区的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使牧业区大踏步地前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全国已进入全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新形势下,少数民族牧业区的任务主要是:在继续完成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彻底完成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实现牧区人民公社化,力争高速度地发展畜牧业生产,积极进行牧区的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加速牧区的社会主义建设,把牧区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新牧区。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自治区成立45年来,千里草原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畜牧业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由靠天养畜向建设养畜的转变,生产稳步发展.自治区的成立,改变了依附于自然、靠天养畜的局面.特别是自1987年开始,在占全区牲畜69%、占全区草原面积85%的38个易灾旗县进行的以解决牲畜"温饱"为目标,以水、草、料、棚、加为重点的"防灾基地"建设,使畜牧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现在,全区人  相似文献   

12.
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从额尔古纳河到额济纳河,东西约有二千四百多公里;从万里长城到国境线:南北相距五百到一千公里不等,是一个狭长的地带。太阳从东方升起,约需一个半小时才能照遍全区。在全区一百四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有一半以上是适宜发展畜牧业的天然牧场。在牧区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各民族牧民大约有五十万人,其中绝大多数是蒙古族人民。过去内蒙古牧区分布的情况,比现在还要大得多,但至少从清朝晚叶起,则已和今天相差不远了。根据当时人的报道:漠南蒙古东部的锡林郭勒一盟五部和昭乌达盟的巴林、札鲁  相似文献   

13.
当你来到辽阔丰美的内蒙古草原,不论是额尔古纳河畔,也不论是贺兰山下,你可以看见牛羊遍野,可以听见歌声荡漾,到处呈现一片繁荣幸福的景象.这都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给草原带来的.在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经济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全区140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有一半以上是牧区,有35万蒙古族人和一部分达斡尔、索伦、通古斯族人从事着牧业生产.自治区实行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到目前为止的不完全统计,牲畜总数达到  相似文献   

14.
西藏民居建筑刍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次多 《中国藏学》2004,(1):80-83
根据不同的地势、自然环境、植被种类和生产劳动方式,西藏高原西北地区多为牧区,广大的东南地区多为农区和半农半牧区,东部地区基本为林区.千百年来,以藏族为主体的高原各民族,以农区、牧区、林区的分布方式进行生产生活,因此,这三个区域的建筑也就形成差异,各具特色,本文主要从这三个区域入手,对西藏民居建筑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当前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的畜牧业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并有效地发挥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是牧区各少数民族人民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拟就牧区生产关系问题谈点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农业部和民族事务委员会于四月二十五日至五月十四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联合召开了全国牧业区工作会议。这次会议主要是讨论有关牧业区发展畜牧业生产的问题。在这次会议上,各地参加会议的同志一起学习了党的有关政策,着重地讨论了牧业区和半农半牧区畜牧业生产的方针、政策、增产措施以及有关的科学技术问题,总结交流了各个地区的先进经验。毫无疑问,这次会议对于进一步建设国家的畜牧业基地,稳定、全面、大力地发展畜牧业生产,将是一个有力的推动。  相似文献   

17.
国土面积占全国56%、人口总数占全国23%的西部地区中,青海、西藏、内蒙古、新疆4个省、自治区的牧区面积分别占本省、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96%、81%、66%和50%,四川、甘肃两省的牧区面积各占本省土地面积的30%以上。如此大的牧区面积大部分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因此,牧区的发展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和西部少数民族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西部牧区发展了,西部少数民族以及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就成功了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18.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的天山北麓,面积三万四千多平方公里,是一个牧业为主的半农半牧区。这里居住着哈萨克、汉、蒙古、维吾尔等十三个民族,将近五万人口。一九五四年九月成立了自治县,到现在已整整十年了。十年来,自治县的畜牧业生产,由于贯彻了“以牧为主,农牧结合,多种经营”的方针,积极进行水利、草原建  相似文献   

19.
通榆县位于吉林省西部,是个半农半牧地区。全县面积有八千四百五十多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一百八十八万多亩,草原七百三十六万亩。这里居住着汉、蒙、满、朝鲜、锡伯等民族,共有人口十八万二千七百多人,在少数民族中,以蒙古族人口较多,他们长期从事畜牧业生产,并有丰富的经验。现在,全县共有十八个半农半牧的人民公社。建国以来,在上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执行了党在农村、牧区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党的民族政策,顺利地实现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特别是一九五八年以来,在党的总路线、大跃进、  相似文献   

20.
青藏畜牧业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自治区与青海省同处青藏高原,各为我国的五大牧区之一,在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活动中有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在畜牧业方面,两地的草资源结构、畜群结构、生产方式已及畜牧业生产者的生活方式及文化内涵都十分接近。从表面上看,西藏自治区的草场面积和牲畜总量均超过青海,在人口总量上又远远小于青海。但是,近年来西藏的畜产品却不能自给,需要从周边省区调入,其中有近半数的牛羊肉、酥油需从青海凋入,笔者在西藏的主要牧区——那曲调查时发现,连牧民都有购买外地酥油的现象。由此看来,青藏两地在畜牧业生产的深层次方面必定有许多相异之处,拙文将在这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