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者根据对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已有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成果的了解以及亲身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的体会,认为,从《马氏文通》至今,中国国内汉语语法研究不少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学者面对语言事实,加之严谨的学风潜心研究所获得的,而更多的研究成果是在学习、借鉴国外语言学理论、方法的基础上产生的。当代各种语法分析理论和方法,对推动和促进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起了积极的作用。这些理论和方法也各自有其局限性。在汉语语法研究中,对于不同学派、不同方面的种种研究分析理论与方法,应坚持多元论,应善于吸取各家各派、各种理论方法中之合理成分,为我所用。语言学科的发展要求我们,我们也有责任,在以汉语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创建原创性的语言研究分析的新理论、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胡裕树教授,笔名胡附,安徽省绩溪县人,1918年生,1945年毕业于暨南大学,留校任助教。1949年来复旦大学任教。70年代曾去朝鲜工作三年。1980年至82年兼任中文系主任。1983年应邀去日本,在大阪大学、关西大学等校讲学。  相似文献   

3.
1978年再版的胡裕树《现代汉语》修订本,对原版语法部分作了一些修改与补充,这使该书在原有基础上又提高了一步,不少高等学校采作教材。但尚存在一些小问题值得进一步考虑,如自身体系欠完整,少部分论述与例证不能照应,少部分概念还阐述得不够明确。现在举例说明如下: 该书315页说,主谓谓语,主谓谓语句的主要类型有三种。一种是由动词性谓语句演变而来的。试比较: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中的几个问题--"禁止"是否能构成兼语句、后置主语与称呼语的区别、"他什么都会"之类是否是"宾语前置"、"啤酒"之类的词是否是一个语素等.  相似文献   

5.
我从1959年进入复旦大学陈望道教授主持的语言研究室起,就踏上了语言研究之路,至今已经是整整50个年头了。在这50年里,我的研究涉及语言理论、语法、词汇、修辞、方言等领域,主攻语法。已出版《三个平面的语法观》、《语法理论纲要》、《汉语句子的多角度研究》、《语法述要》、《动词研究》、《动词研究综述》、《汉语动词  相似文献   

6.
本文列举汉语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目前对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研究的总体情况:1.语法形式是在组合中产生的,是语法意义的外部标志;2.目前的研究在两方面方兴未艾,一个是隐性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另一个是"三个平面"理论中的形式和意义研究;3.语法意义具有层次性。  相似文献   

7.
高更生教授与现代汉语研究高更生教授,山东省莱阳市人,1960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任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山东省语言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语法研究会理事长。1985年被评为省优秀教师,1992年被评为全国语言文字先进工作...  相似文献   

8.
汉语言是中国几千来年一直传承的文化,它是人们沟通的方式,是一种和外界交流的基本技能.但是,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之处就在于同样的一句话在不同的场合和表达的方式不一样的情况下意思也会发生改变.近年来,汉语的语义已经成为多个学科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在针对现代汉语的研究中,许许多多的语言学家、学者或是其它流派对其都有着高度的关注.语义的转向成为了现在语言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的转向.语言的语法研究中的主要问题莫过于语义的取向问题,这关系着语言的规范,在现当代的语法研究中日益凸显出较为重要的地位.语义研究成为语法研究的转向潮流,大有发展之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作者1981年在日本讲学时的一份讲稿。文中所论,大都是针对一些日本朋友的提问而发的。本文曾在日本《中国语》杂志1981年8月号上发表。  相似文献   

10.
语法化研究所采取的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及其取得的成果大大促进了汉语的词法和句法教学,打通了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语法之间的壁垒。这样既促进了语言学科的繁荣发展,提高了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汉语水平。  相似文献   

11.
论汉语的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张世年一、引言我国语法研究涉及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相结合这一方法论问题,始于结构主义语言学已被引进并在一定范围内得到应用的50年代末期。继关于词类问题、主语宾语问题、单句和复句问题三场大讨论之后,1959年6月,一场以《中国语...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提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说明 (一)为了说明客观存在的自成体系的语法单位、语法规律,语法工作者必须制订一套反映作者的观点的自成体系的语法术语和分析方法,即“语法学体系”(简称语法体系)。语法体系可分学术语法体系和教学语法体系。两者的好坏可以拿科学性、简明性、继承性、实用性四者去衡量。科学性就是要求这个体系能做到妥贴、协调,即术语和分析方法都符合语言实际,不削足适履,而且理论严密,前后一贯,基本上既无遗漏,也不前后矛盾。这是两种体系都应追求的,但是教学体系更要讲求简明性、继承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林祥楣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语法部分(1991年版)作了简评。在肯定其优点的基础上,指出了一些欠妥之处,如“双主语”、“无主句”、析句方法等语法体系方面的问题,分析错误、在述前后矛盾及举例不当等。  相似文献   

14.
王力先生汉语语法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在于,首先,他创建了自成一家之说且比较系统、完整的现代汉语语法新体系,包括以意义和功能为标准的词类划分、"三品说"理论的借用以及基于汉语语法特点的句法观.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语法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其次,在借鉴普通语言学的基础上,注意发掘汉语语法自身的特点,其中尤以变换分析的思想和对比观意义深远.第三,重视古今语法之间的联系和演变.开创了汉语语法史研究的新思路.第四,对代词问题的处理以及汉语语气系统的划分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从而开阔了汉语语法研究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5.
自上世纪70年代起,格语法理论便在汉语语法研究中得以运用。该文简要回顾了海外华人语言学者、中国大陆汉语学者以及计算机学者关于汉语格的研究成果,并指出格语法理论对于语义的关注,正好契合了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而讲究意合的特点,因此我们应该将“格”作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汉语历史语法研究的不断深入,离不开汉语历史语法研究理论与方法的支撑和指导。文章对目前汉语历史语法研究中经常运用到的语法化理论和“重新分析”等研究方法作了扼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我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开始了关于汉语语法研究,但直到1898年才出现第一部系统的汉语语法著作《马氏文通》。之后,汉语语法才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被人们进行探索,研究。我国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马氏文通》发表以前,第二阶段是《马氏文通》发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第三阶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一  相似文献   

18.
郭绍虞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学者。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和汉语语法修辞等领域中的学术或就蜚声国内外。他一生艰苦治学、奋斗不息的精神,经常激励着年轻一代。(一) 在不久前举行的庆祝郭绍虞执教、著述七十周年的茶话会上,人们看到前来祝贺这位老教授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有年逾八旬的老博士,也有二、三十岁的小青年;从与会者的发言中,人们更知道,这位老教授的著述洋洋洒洒,能列出一张长长的清单。但是,许多人并不知道,就是这样一位“桃李满天下”、“著作等身”的老学者,却是在自学的道路上搏斗过来的。  相似文献   

19.
徐通锵先生“字本位”理论的提出,不仅是对百年来汉语语法研究和实践中“印欧语的眼光”的彻底否定,同时也昭示着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转向:实现了向“异质”语言研究的深刻转变;重新解释了汉语编码系统;提出了语义语法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黄伯荣、廖序东两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修订本)是近年来一部较好的高校现代汉语教材(以下简称教材)。正如一些专家所指出的,“这部教材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吸取了科研的新成果,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编写体例和内容都符合教学的要求”(教材《编写和修订说明》),是一部科学性和实用性都比较强的教材。不过笔者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还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这里谈的是教材语法章里的一些问题。现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