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关于道德的阶级性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者都承认的。但对于如何理解这种阶级性,则需要深入探讨。至于道德有没有共同性,亦即在阶级社会中各阶级之间有没有共同道德问题,学术界的分歧则是很大的。有些同志把道德的阶级性和共同性绝对对立起来,好象谁一谈道德的共同性就是否认道德的阶级性,因而把共同性观点斥之为反马克思主义的修正主义谬论。本文想就这些问题,特别是道德的共同性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阶级的人们之间,是否存在共同的“人性美”这种审美观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弄清楚:在阶级社会中,除阶级性之外,是否还存在着某种共同的人性。有的同志一谈到阶级社会中人性的共同性,就“谈虎色变”,怕被人说成是搞资产阶级人性论。实际上,这是一种不必要的顾虑。在我看来,资产阶级人性论有两个特征:一是只承认人的自然属性,而不承认人性的根本点是人的社会性,二是把资产阶级的特殊的阶级性冒充为各个阶级共有的人性。我们同资产阶级人性论,当然要划清界限。不过,采取简单化的办法,根本否认阶级杜会中有人性的共同性,那也是不符合实际的。长期以来,流行着这样一个观点:人性就是阶级性。持这种观点的人说,这是毛泽东同志讲的。毛泽东同志果真是这样讲的吗?让我们来查对和研究一下原文吧。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有没有人性这种东西?当然有的。但是  相似文献   

3.
<正> 在近年来的人性问题讨论中,绝大多数人不同意以前流行的那种庸俗社会学观点,就是用阶级性去否定人类共性。但有不少人又进而认为,既然存在着人类共性,那末,就应该理所当然地承认超阶级的人性也是存在的。如有些人认为,“没有抽象的人性的提法是不对的,没有超阶级的人性的提法也是片面的”。(见《学术月刊》一九八一年第一期:《一年来若干学术问题讨论综述》)还有人这样明确地指出,那种认为“根本不存在超阶级的共同性”的“看法”“是不符合实  相似文献   

4.
道德缘起条件的哲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缘何存在?人为何有德?这是现代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也是社会道德建设的理论支撑。本文从人的生理特性、人的心理特性、人活动的倾向性、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性的完善、个体的社会化这六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从道德哲学上为当代人的道德实践提供理论论证。道德的缘起是多种要素的有机统合,其中,人的自然属性是不可或缺的诱因。它预示,伦理理论的确证不能脱离人性和人的实际生活,伦理规范的推导要合乎人性原则、效用原则、心灵原则。由此,道德才有生命力,才不会被人们悬搁和抛弃。  相似文献   

5.
<正> 关于道德的阶级性问题,是伦理学上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过去人们往在把道德的阶级性同它的共同性,完全对立起来,似乎坚持道德的阶级性,就必须否认各种阶级道德中的任何共同性。这是一种绝对化的理解。近几年来,在学术讨论中,许多同志正确地指出了坚持道德的阶级性,并不排除它的共同性;但是,也有不少同志却又把道德的这种共同性,同道德的阶级性并列起来,把共同性理解为非阶级性。道德的共同性,是道德的非阶级性吗?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一点浅随之见。  相似文献   

6.
<正> 道德产生的土壤即基础究竟是什么,这是任何伦理学说都需回答的问题。伦理发展史上的唯心主义伦理思想家,把道德的基础归之于抽象的“理念”、观念”、“良知”或“神”的启示。旧唯物主义伦理思想家认为,抽象的“人性”或人的自然本性是道德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则认为社会经济关系体现出来的利益关系,才是道德产生的土壤、根源即基础。对于道德基础的这一马克思主义规定,使伦理思想体系的建立,道德的起源、本质的阐释,奠定在科学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7.
人是具有自然属性的(有时也被称作自然本质),马克思主义也是承认这点的。问题是如何看待,如何评价。有的同志认为人的自然属性是最纯洁、最高尚的,因为它表现了人不加“修饰的本来”面貌,是人所固有的,没有经社会因素的干扰,因而是最纯真的了。在他们看来,一谈到社会,就掺杂着虚假成分,是对人固有的纯真本性的破坏。这些同志断言,人的本质就是人性,“人性就是人类共同性”。他们提出,探讨人的本质就是要寻找人类最基本、最原始的一般共同点。有人甚至认为这共同性是固定不变的,人作为人,不管时代、地区、民族和阶级的区别,都有一些永恒的本性;自然是和社会文化对立的,因此这种永恒不变的共同本性就是自然属性。有人直截了当地对“人性”下了个定义——人性就是人类自然本性。笔者对这些看法不敢苟同。我认为,只有正确评价人的自然属性,才能把人的本质问题的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推进一步。  相似文献   

8.
<正> 房延军和李三怀同志《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人道问题的探讨》一文(发表于1981年3月19日《解放日报》〈新论〉),对周原冰同志阐说不能矫枉过正,不能把人性人道强调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人性和人道》一文提出异议。拜读之后,感到两位同志的论点还有商榷的必要。房延军和李三怀同志认为:周原冰同志说费尔巴哈把人只看作是“纯生物界的‘自然人’”是不对的,认为费尔巴哈是承认人的社会性的。理由是费尔巴哈也谈到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甚至直接讲到“社会的人”。但是,他们又承认费尔巴哈“没有从人们现实的社会联系和所处的生活条件去具体考察。”我们认为,作者的这种立论是矛盾的。首先我们要问的是,我们所理解的社会性是什么样的社会性?如果认为只要讲到人与人的关系就是承认人的社会性,那么任何人,甚至包括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神的本质的一些宗教神学家,也是承认人的社会性的,岂独费尔巴哈而已!但是,马克思主义所理解的以及我们在理论讨论中所讲的属于起码常识的人的社会性,是有其确切涵意的,那就是认为人的活动本身是一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今天的马克思主义 ?对这一问题的争论与人们肯定马克思主义中存在着“非科学”或“超科学”的成分相关联。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品质 ,但又不是科学主义 ,它是以存在与应当、科学与伦理的统一为其鲜明特征的  相似文献   

10.
人性论科学体系的建构和研究者的使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性依其能否言道德善恶的性质,分为两类。一类是不能言道德善恶的,如知情意、眼鼻耳等等,是心理学等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学等科学的人性概念。另一类是可以言道德善恶的,亦即人的伦理行为事实如何的本性,如同情心和妒嫉心等等,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伦理学的人性概念。作为伦理学对象的人性就是人的伦理行为事实如何之本性。但是,伦理学的人性论不仅研究伦理行为事实如何之本性,而且研究伦理行为应该如何之本性。因为伦理学就其根本特征来说,乃是一种规范科学或价值科学而不是描述科学或事实科学。它之所以研究人的伦理行为事实如何之本性,只是为了从中———通过道德目的之善恶终极标准———推导出人的伦理行为应该如何的道德价值,从而制定与其相符的优良道德规范。因此,伦理学的人性论的研究对象包括三部分:人的伦理行为事实如何(人性事实如何)与人的伦理行为应该如何(人性应该如何)以及二者之中介:道德目的、道德终极标准(人性应该如何之标准)。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初期的人性问题讨论有其社会发展的背景,其内容涉及对人性内涵的界定、人性的共同性和阶级性的关系问题、人性的异化和复归以及与其相关的人道主义问题等.这一问题的讨论于改革开放后伦理学研究来讲,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同样对现实的道德建设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的光辉哲学著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总结了哲学斗争和三大革命实践的经验,提出了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科学理论,它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重大意义,这是大家一致承认,没有什么不同看法的。但是,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否也是唯物论的重大问题,是否也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则有不同的意见,从一开始就存在分歧。  相似文献   

13.
事物的矛盾法则,亦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承认不承认这个法则,是区别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宇宙观的关键所在。承认对立统一与否认对立统一这两种见解的对立、斗争,在人类认识史中,是从来就有的,它贯穿于人类认识的全部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对立统一的理论,在人类认识史上起了一个伟大的革命变革。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由于缺乏客观前提,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哲学家提供彻底的、唯一正确的对立统一的理论。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科学日益发达,马克思主义以前关于对立统一的理论,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发展史表明,人类关于对立统一的认识也在大体上逐渐走向正确和深刻,尽管这条道路是异常曲折复杂的。因此,回顾一下马克思主义以前人类认识史上关于这个问题所经过的曲折复杂的道路,将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理论的正确性,从而更严格地遵循这个伟大理论办事,随时警惕自己,不蹈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思想复辙。马克思主义以前西方哲学史上关于对立统一的理论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大时期:一是素朴的、自发的辩证法占统治地位的时期,这就是古希腊罗马哲学家的辩证法;二是资本主义早期,在这个时期里,形而上学占着统治的地位;三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以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当然,这并不是说,在每一个时期中只有一个单纯的方面、一种见解存在。事实上,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承认对立统一的见解与否认对立统一的见解这两条路线的斗争,贯穿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中。  相似文献   

14.
市场伦理发展的自然逻辑与人性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春晨 《河北学刊》2003,23(3):84-89
市场伦理是与自由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价值体系 ,没有自由的市场社会环境 ,也就没有市场伦理。市场伦理的发展有其自然演进的逻辑 ,随着市场及市场秩序的自发形成和发展 ,市场伦理也随之发生演变。在市场中活动的人们所具有的伦理情感和道德心理 ,是市场伦理发展的人性基础  相似文献   

15.
道德主体问题在近年来成为伦理学界论争的热点之一。有关道德主体的论争,大略都集中在道德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及主体作用这两个方面。然而人们若不能真正了解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主体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主体,即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和把握道德主体的基本特征和类分,也就不可能真正弄明白主体在道德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本文侧重道德主体的基本特征及类分的论述,或许还能有益于澄清在道德主体问题论争中的某些是是非非。 一 道德主体是人,关于这一点对大多数的伦理思想家及工作者而言,应该说已经是一个无须赘言的共识。然而,作为一个道德主体的“人”,究竟是一个抽象的主体,还是现实的主体,以及人作为道德主体的特殊内涵应该是什么?对于这一更深层的问题的认识,则各  相似文献   

16.
费震建同志在《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初探》一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人性论的任务是科学地解释人性。那么,作者是怎样科学地解释马克思的人性论呢?作者在《初探》中对人性的解释,我把它归纳为四类。一,“人性是追求自由的”,“思想上渴望自由、行动上追求自由,就成了人的根本特性”,“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历史上跟随社会关系的变迁而逐渐发展、丰富起来的种种具体特性,都是由‘追求自由’这一根本特性而生发出来的”。作者把“追求自由”作为人性的唯一的全部内容。二,“人之所以成为人,正在于他有追求自由的特性”。根据作者的解释,人不是由劳动创  相似文献   

17.
一  任何民族的伦理传统的根源都是与一种关于人性的看法相关联 ,一个民族对人性的反思越久远 ,越全面 ,他的伦理传统就越丰富 ,越成熟。伦理与人性的这种联系在中国表现得最为明显。“伦理”是现代汉语的词汇 ,来源于日文 ,是对现代西文ethic(来源于希腊文ethos)一词的翻译。但古汉语中的“人伦”与“伦理”一词的意义相对应。“人伦”就是现在所说的“人性”与“伦理”的结合 ;两者相互依存 ,没有人性 ,也就没有伦理 ;而没有伦理 ,人类就不能生存 ,任何人性 (包括人的恶性 )也都不能维持。因此 ,中国古代思想家特别关注对人性的思考。在…  相似文献   

18.
作家的世界观对创作方法起着指导与制约的作用,这是毫无疑问的。可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有没有能动作用?古典作家的世界观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之间有没有矛盾?一些同志认为承认二者之间有矛盾就是修正主义观点。我则认为在肯定世界观对创作方法起指导与制约作用的前提下,应该承认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能动作用,古典作家的世界观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之间,存在着矛盾的关系。在文艺史上确实有世界观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有矛盾关系,有很多现实主义战胜了作家思想上的偏见的生动事例。对这些事例,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早已进行过科学的总结。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伦理学界有一个热门的命题,即“道德是人的需要的产物”.一些同志认为,应该在道德问题上突出人的需要,并依据上述命题,重构中国的伦理道德学说,笔者认为,这里讲的“人的需要”,其实只是一种抽象的、个人的需要.这就使“道德是人的需要的产物”这个命题发生了歧义,而且由此会引伸出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可见,有必要就人的需要与道德的关系作出马克思主义的释义.  相似文献   

20.
人性问题,是人们长期苦心探索的一大论题。自古以来,诸家论争,莫衷一是。在马克思主义以前,对人性的探索,虽然也为创立科学的人性观提供了某些有价值的见解,但是就整体而言,终究都未能脱出历史唯心主义的窠臼。只有在马克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