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国内非法移民问题日益突出,导致移民法案改革的问题不断升温。在美非法移民总数达1 200万,对美国社会总体影响利大于弊。美国民众和社会团体对非法移民看法存在分歧,美国国会内部和布什政府对移民政策也存在不同政治倾向。参、众两院近期分别通过不同版本的移民法案。布什政府采取措施严打非法移民,同时主张非法移民合法化。进一步加强移民与边界执法,允许非法移民有限度合法化的温和法案有望获得通过。  相似文献   

2.
美国目前有800—1000万的非法移民,其中墨西哥非法移民占了600万。2004年1月布什总统提出临时工计划,旨在解决非法移民问题。布什再次当选后,又一次提出该计划,并承诺把移民改革放在重要日程上。本文拟从历史的角度,结合当前美国社会的具体情况,探讨布什计划的可行性,以及美国移民政策的症结和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美国国会专门提出一项因私法案,准备给魏京生先生办绿卡。这件事引起很多人的浓厚兴趣。借这件事,给大家谈谈因私法案是怎么同事。 一般来说,国会通过的法案,都涉及到多数人的利益,这种法案称因公法案。如果国会所提出的法案,只涉及一个人或一家人的利益,这种法案,就叫作因私法案(PRIVATEBILL)。 因私法案由来已久,自美国建国后,就一直有因私法案提出交国会通过。因私法案的提出,一般有3种情况:第1种是由于历史原因,美国对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移民标准和名额。如中国,移民指标比较少,如果一个人要移民来美,他所有的条件都符合,恰恰是中国的名  相似文献   

4.
目前,居住在美国的外籍居民多达3700万,其中将近1/3并未获得美国政府的许可;在1100多万未经许可的外籍居民中,大约2/3在美国从业。2006年,布什总统曾提出一项议案,建议“在劳资双方自愿的基础上,美国雇主聘用外籍劳工从事美国人不愿从事的职业”,但该议案并未被共和党主导的国会通过。那么,这一提案是否真能通过人道的方式应对非法移民问题,又能否切实解决非熟练工人的就业问题呢?或许,这一提案会重蹈20世纪墨西哥短期合同工计划(导致当前墨西哥移民在美国蔓延)的覆辙?  相似文献   

5.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亚裔美国人是美国的少数民族,美国对亚洲移民政策随着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其明显的特征是更加苛刻和带有强烈的种族歧视  相似文献   

6.
美国于1997年4月1日开始生效的《非法移民控制与移民责任法案》被许多人恰如其分地称之为“本世纪最严厉的移民法案”。该法案不仅对非法入境和非法居留的外国人做出了极端严厉的惩治规定,不仅对申请政治庇护的法律程序做出了相当紧缩的改革,而且对于已经取得绿卡的合法移民来说,如何保持绿卡也成了更为棘手的问题。 首先,根据新法,如果绿卡持有人离开美国超过180天,就有可能被视为有意放弃绿卡。更有甚者,即令绿卡持有人离开美国不超过180天,入境口岸的移民官员也有权质问绿卡持有人是否有意放  相似文献   

7.
赵岩 《21世纪》2010,(1):12-13
当美国人费解,中国父母为何一定要“拥有”好学区的住房,才能让孩子就近入学;中国人恐怕也很难理解,美国公立学校为何向年幼的“非法移民”敞开大门;2009年3月,替这个非法社群排忧解难的“梦想法案”(DreamAct)走进了美国国会。  相似文献   

8.
试论美国建国以来移民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是一个由移民及其后裔所组成的国家。美国历史上 ,其移民政策的演变可分为三个阶段 :其一是开放移民阶段 ,在这个阶段 ,美国政府奉行来者不拒的政策。其二是限制、排斥移民阶段 ;在这个阶段 ,美国政府不仅对移民在总量上限制 ,而且排斥来自于亚洲的移民 ;第三阶段是限制和选择阶段 ,这一阶段 ,美国政府不仅继续在总量上限制移民 ,并从中挑选对美国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9.
从《排华法案》看美国移民政策中的种族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种族主义思想可以追溯到美国宪法,其承认南方黑人奴隶制的合法性,反映出种族偏见。该思想在19和20世纪曾经导致了大量名目繁多的歧视性法案,引发了1882年至1965年的反移民时期。本文以《排华法案》为个案,从《排华法案》的历史成因、引发的争议、造成的社会影响和撤销法案的实质等角度分析美国移民政策中的种族主义本质。  相似文献   

10.
美国移民政策动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2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外来移民对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移民政策因而成为美国社会机制的一个重要层面。美国移民政策的制定与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相关,政策动因各具特色。基于提供平等人权与促进经济发展两个根本动因,美国确立了鼓励移民的立国思想。此后,美国的移民政策经历了自由开放、限制与选择、限制松动、全面改革几个时期以及21世纪初的局势突变阶段,其动因特点分别为经济动因至高无上、种族主义兴风作浪、政治动因十分突出、政治与经济动因并重、国家安全成为重中之重。这一演变反映了美国移民政策的实质。  相似文献   

11.
袁建华 《21世纪》2001,(11):33-33
当许多人决定移民加拿大后,都会有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那就是应该委托移民公司办理呢还是自行申办移民?很多人认为移民公司比较专业、有经验,委托办理比较稳妥;也有些人指出身边依靠自己申请移民获得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为什么要去花几万元钱呢?还有人认为到北美去闯荡就是一个自我奋斗的过程,如果连申请移民都要委托专业公司而不敢自行申办,那么干脆不要去了。这么多说法到底哪一种对呢?我们且不要下结论,还是分析一下自行申办与委托移民公司办理的区别吧。首先,自行申办与委托移民公司办理在加拿大移民的处理政策上没有区别…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社会文化的发展与来源多样的移民历史有着深刻渊源。好莱坞作为美国大众文化的代表,自然从诞生起便与美国社会的多元移民文化密切相关。世界各地不同种族、民族、文化背景的移民直接参与了好莱坞的塑造和发展过程,并因此在其发展初期及20世纪三四十年代黄金时期便奠定了其全球性的特征。虽然早期好莱坞银幕上的移民形象仍呈现出定型化、他者化和符号化的异国形象特征,但多元开放的移民文化和移民经验不仅参与塑造了美国国内不同背景移民对于美国作为一个国家整体的认同,同时也为好莱坞的全球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推动了美国文化价值观的全球传播,进而吸引世界各地移民源源不断来到美国,形成一种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早期华人移民美国的动因,既可从宏观层面,运用推拉理论来分析中国和美国两方面的因素,也可从微观和中观层面,运用新古典主义学派移民理论、新经济学移民理论、网络理论和累积效应理论来考察家庭和侨乡社会等不同层面的因素.从宏观层面来看,十九世纪中后期中国广东的社会动荡、经济萧条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民众移民的推力,而此时美国西部黄金的发现,以及后期美国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所提供的工作机会和较高的待遇,是形成珠江三角洲地区民众移民的拉力.从中观层面来看,早期广东移民形成的移民网络和累积效应对此后排华法时期侨乡民众克服各种障碍,源源不断地移入美国创造了中国其他地区所没有的条件.从微观层面来看,早期珠江三角洲地区民众移民美国,是他们规避风险,谋求跨国利益最大化的一种行为.  相似文献   

14.
美国是一个由移民及其后裔组成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采取不同的移民政策。犹太移民作为美国移民的一份子,不同时期曾不同程度地遭到排斥,尤其是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至20世纪20年代的40年里,300万犹太人的拥入,引起美国各阶层的重视。由于他们自身较强的民族性和事业上的成功引起美国人的嫉恨,以及此期间复杂的美国国内形势和动荡的国际局势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在20世纪20年代使反犹在美国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5.
高端人才和非法移民,是美国新移民法案力图解决的问题,事实上,这也证明了美国自9·11以来对外国移民的恐惧正成为过去式  相似文献   

16.
日本向美国大陆及太平洋岛屿的早期移民可以1908年君子协定为界,划分为1885年至1907年的劳务输出型移民与1908年至1924年的家庭定居型移民两个阶段,而导致日本人移民美国的主要原因是便利的地理位置和时代背景、经济利益的驱使、政治避难、逃避兵役、移民机构和同乡亲友的诱导.美国的第一代日本移民的经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亚裔移民等少数族裔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艰难性.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与各移民输出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变革以及移民网络与移民文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外来移民于战后60年代起掀起了一次涌向美国的新浪潮。新移民的类别更加多样化,教育水平呈现出两极化的特征,在居住模式上呈现出集中与分散并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美国是一个基本上由移民组成的国家,其文化发展史就是移民不断涌入、相互撞击、相互融合的历史。从早期殖民时代到二十世纪的今天,移民潮或急或缓,始终没有间断过。“美国人”这个概念是随着美国诞生而产生的。如今,美国的疆界已定,而美国人的定义难写。究其原因,就在于其移民来源的复杂性及其文化的多元性。本文就美国社会的移民同化与文化多元化理论作简单介绍,或许对国内研究多元一体格局的中华民族文化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移民扶贫不单纯是一项经济工作,它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对移民扶贫成本的分析是移民可行性的重要依据。移民成本应包括经济成本、心理成本、环境成本和文化成本等,任何一方面的成本过高,都会影响移民扶贫的有效性。我国的贫困人口分布在全国集中连片的几个地区,移民扶贫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成本也不尽相同。忽略移民成本这一客观事实,任何主观善良愿望的移民扶贫决策都难以取得理想的结果。通过对江西省遂川县深山区移民扶贫的成本问题分析,认为扶贫移民不仅要考虑经济成本,还要考虑环境成本,要把心理成本、文化成本降到最低,在移民扶贫过程中忽视传统文化,对人的心理造成伤害的移民决策是不慎重的。  相似文献   

20.
英国《1968年种族关系法》是威尔逊政府"限制—融合"移民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该法案的颁布主要缘于《1965年种族关系法》的局限性导致移民权利在多方面受限或受损.其主要内容是扩展前一部种族关系法的适用范围与扩大"种族关系委员会"调查种族歧视的权限.工会的反对是该法案在立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该法案维护了移民的基本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