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黄远生与范长江是我国新闻史上两位杰出的记者,两人都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新闻通讯。文章从世界观、从业经历、业界影响、新闻思想、新闻通讯五个方面对两位名记者进行了比较研究,以使我们在学习两位前辈记者时获得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论索绪尔和萨丕尔的语言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索绪尔和萨丕尔这两位著名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由于所处的历史时代和背景相同,在对语言的看法、研究途径、研究重点等方面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其侧重点和贡献却也有所不同。将两位语言学家在语言研究的若干方面作一比较,有助于加深对他们理论体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肖邦、李斯特两位钢琴艺术家在欧洲浪漫主义钢琴中有着典型的代表意义,他们两位的钢琴作品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具有较强烈的民族气息,但是不同点也有很多方面,本文主要对两位音乐奇才不同的创作风格进行比较,研究两者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4.
阿Q与王龙分别属于鲁迅和赛珍珠笔下的人物,文章从剖析两位人物形象着手,探讨两位作家在人物塑造和对人物本质的把握方面的相似性,并通过对两位作家生活经历和思想背景的比较,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鲁迅与钟理和是不同时空条件下的两位作家,但在乡土情结、“国民性”、“出走”母题的表现方面却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分析比较两位作家之间的异同,既可以加深对两位作家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对于20世纪海峡两岸文学的整合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索绪尔和萨丕尔这两位著名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由于所处的历史时代和背景相同,在对语言的看法、研究途径、研究重点等方面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其侧重点和贡献却也有所不同。将两位语言学隶在语言研究的若干方面作一比较,有助干加深对他们理论体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当代作家莫言多次坦陈美国作家福克纳对自己写作生涯的启发和引导,两位作家在作品主题、写作旨意和写作技法等多个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本文从写作影响和写作发生的角度对两位作家的写作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8.
<红字>中的赫丝特与<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是世界文学史上两个著名的文学典型.在基督教文化语境中,她们是以"夏娃"为原型的形象.但由于对两位作家产生影响的宗教流派不同,使其宗教内涵有所差异.同时又因为两位作家共同的人道主义情怀,他们都通过两位女性形象对传统基督教的某些方面进行了修正、批判和超越,殊途同归地走向了一条探索人性之道.  相似文献   

9.
把字句和主动宾句是两种不同的句式。两式在句法、语义和语用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在句法方面,两句式结构成分的位序不同、介词“把”的有无不同、结构功能不同;在语义方面,两句式突显的关系不同、语义重心不同、动补结构表示的因果关系不同;在语用方面,两句式的焦点不同、视点不同、对NP2的指称性要求不同、出现的语境不同。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国唐朝诗人李商隐和英国玄学派奠基人约翰·邓恩的比较,发现两位诗人虽异域千秋,但在各自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个人生活经历以及艺术创作手法三个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颇具可比性。此比较为深入理解、客观评赏两位诗人的作品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为了挖掘萧红与迟子建两位女作家作品风格的成因,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作家自身的童年经验和特有的童年情结,以及作品中体现的作家纯粹、真挚与美好的价值取向和追求等方面着手,对两位女作家儿童视角小说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童年对作家创作的影响深刻而巨大。  相似文献   

12.
残雪和卡夫卡是东西方两位重要的现代主义作家。他们抛弃传统的写作观念和写作技巧,呈现给人们没有时间、具体地点,有时甚至没有合理情节的小说作品。通过对两位作家作品在结构、内容和语言风格等方面的比较,探讨其形成原因,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两人的作品其实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解读他们的作品其实就是一场心灵之旅。  相似文献   

13.
布鲁纳(J·S·Bruner)和加涅(R·M·Gagne)是英国颇有影响的两位同时代的心理学家。他们不仅致力于学习理论等方面的心理学研究,而且还据此从事于教学理论的探索,形成各自完整的教学理论。本文试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对这两位著名心理学家的教学思想作一简要比较,并谈谈我们的粗浅看法,以期对深化我国目前的教学改革提供某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勃洛克和戴望舒是俄中两国象征诗派的代表,两位诗人虽然在诗学思想上都直接或间接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潮的启发,但是在各自的文学与文化语境及诗人本身的差异中走出了不同的"象征"之路。通过对两位诗人在诗学传统、诗学立场、诗学观念三方面的平行比较,析出其诗学理论的同源异质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分析宗教题材在《大师和玛格丽特》、《断头台》中的运用为切入口 ,探讨两部作品在反映现实、表现主题方面的异同 ,并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了两位作家各具特征的宗教观。宗教题材的运用 ,为两位作家开拓了新的创作领域  相似文献   

16.
本文质疑了张爱玲、苏青文学创作对今天女性作家创作所呈现出的负面影响 ,并从三个方面剖析了两位作家文学创作中存在的局限和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从两位散文家的创作思路、表达方式以及关注的社会热点三个方面来进行对比 ,去探寻两位作家各具特色的散文创作轨迹 ;去梳理两位作家在散文创作上的艺术成就。张爱玲的散文 ,处处透露出一种美感、机智与博学 ;苏青的散文则给人一种“一针见血”、“鞭辟入里”和融于社会的感觉。两人散文的艺术风格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8.
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曾有两部作品被称为日本僧侣中国旅行日记之双壁,[1]这两部作品就是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和成寻的《参天台五台山记》。这两部作品不仅详细记录了两位高僧在华巡礼的行历,而且还记录了当时中国社会各方面的情况,是我们研究中国唐代和宋代的珍贵资料。两位高僧都曾朝礼过山西的五台山,他们在时间上相差224年,因此,对这两部作品的对比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了解到中日两国在两个时期的前后差别。以五台山为中心,从两位高僧来华的方式、目的和巡礼五台山的路径、内容对这两部作品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普希金与莱蒙托夫是19世纪俄罗斯诗坛最伟大的两位抒情诗人。他们所处时期相近,但创作风格有较大区别。通过从诗歌的题材、格律、语言和基调方面进行分析.试图找出造成两位诗人创作区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在近代诗歌史、诗歌理论史和经学史上,林昌彝都是一位重要人物。特别是他的《射鹰楼诗话》在保留鸦片战争时期爱国诗人的诗篇方面更是意义重大。郭嵩焘更是近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他是第一位驻英大使,同时在军事、政治方面也有诸多贡献。林昌彝与郭嵩焘之间有过两年的交往,学者对此有所忽略。虽然二人交往时间不长,但对各自的研究,还是颇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