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有效融合高冲突证据,在总结已有D-S改进算法(CID-S)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基于证据加权融合的改进D-S目标识别算法(NID-S).该算法充分考虑了待融合的两证据源与其他证据源间的关联关系,根据相似度矩阵非负对称的性质求取各证据源的相似度、可信度等特征,进而利用证据源的可信度进行加权平均求和,得到不同证据源对各焦元的支持度,并将其作为一组中心值;然后构造相似度函数,并计算不同证据源中的各焦元信度赋值与其对应焦元的中心值的关联程度,从而确定参与产生矛盾信息的焦元的可信度;最后,在局部冲突信息再分配的基础上,给出改进的D-S组合规则.并与D-S算法、已有改进D-S算法进行仿真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无论是在相对好的探测环境还是强干扰的环境下,本文所提出的改进D-S算法的目标识别结果均优于D-S及其已有改进算法,且是一种实时性好、抗干扰能力较强,适用范围广泛的目标识别算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D-S证据理论的冲突证据融合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证据进行冲突检验及修正弥补了D-S证据理论在处理冲突证据时的不足。采用了加性策略对事件进行排序的方法,找出证据支持最大的q个事件,就是最有可能是识别结论的q个事件,对其进行冲突检验及修正。解决了D-S证据合成方法组合冲突证据时出现的问题,保证了非冲突证据的有效合成。通过仿真试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排除干扰,得出了符合实际的组合结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容量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证据理论的机场动态容量预测模型。该模型依据机场最大容量构建识别框架,以专家预测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发生的可能性为证据,建立基本可信度分配,利用Dempster合成法则融合各种动态因素对机场容量的影响。实验数据分析表明,该模型运算结果合理,可以为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特征融合人体检测算法.该方法首先使用harr-like特征方法和HOG特征方法提取人体特征,然后利用后验概率密度函数,估计出两个基本概率分配函数,最后应用D-S证据理论中的合成法则,将两个特征的分类器进行融合决策.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在Inria数据集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满足了一般工程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合理准确地描述证据之间的相似性,是证据有效合成的前提。针对现有方法在度量证据之间相似性时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度量证据间相似性的新方法。首先将Jaccard系数矩阵分块归一化并引入余弦相似度模型,根据证据间相似度对证据源加权平均,最后利用Dempster组合规则进行组合。该方法突出单元素焦元在计算证据间相似度时的重要度,在对含有多元素焦元的证据合成时可靠性更高。仿真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效地处理冲突证据,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度函数的新方法.设计了一个证据信度函数,并用此函数来计算证据之间的后验权重分配.给出了先验权重和后验权重的合成方法,从而得到最终权重分配.采用最终权重对现有证据进行加权平均,并采用Dempster-shafer组合规则进行融合,从而得到最终融合结果.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考虑的因素更全面、适用性更强.实例表明,该方法能够比其他方法更快、更有效地识别出目标.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刑事诉讼中辩护律师的证据调查权无法得到保障是司法实践中的一大难题,新律师法虽然对辩护律师的会见权、阅卷权、调查取证权等方面进行了修改,但是司法实践中却呈现出新的困境,使得修订法律的立法本意无法得到实现,如何进一步完善辩护律师的证据调查权便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我国刑法、民法、行政法领域,出现了一种"打擦边球"的特殊取证方式,即刑事中的诱惑侦查、民事中的陷阱取证、行政执法中的钓鱼执法。这些取证方式因为存在合法与非法的争议,造成了整个司法实务适用的不确定性。民事案件中,在用尽正当手段仍难以取证的情况下,应当在一定范围内允许陷阱取证。这在我国立法、司法实践及理论上都得到了肯定。但为了防止更多的私人违法收集证据影响整个司法体制和社会的良性运转,借鉴国外立法及司法实践,可依据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同时参照刑事诱惑侦查的成熟理论,在民事诉讼中承认善意机会提供型证据的证据能力,区分不同情况讨论恶意诱发型证据的证据能力。具体实践操作中则要求行为人必须遵守有关陷阱取证的基本原则,如目标明确性原则、利益相关者原则、行为适度性原则、最后手段原则;同时,赋予法官审查诱惑性证据的证据能力的自由裁量权,让检察院适当、适时、适度地参与到民事诉讼中来,赋予原告立案预备登记权,被告对非法陷阱取证的异议权;此外,还应当完善相关的制度建构,如建立完整的保证当事人取证权的制度、建立完整的规范陷阱取证适用程序和诱惑性证据可采性的制度、建立完善的着重保障权利人利益的公证制度、建立完整的企业信息披露与监督机制。这样有利于平衡加害人、受害人之间的权益,最终达到公平、公正的目的,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9.
针对中国现行立法中对于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规定过于粗略的问题,采取抽象分析的方法,从言辞证据、实物证据排除非法证据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分析结果表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是衡量一个国家人权保障和对公民权利制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衡量一国刑事诉讼法完善与否的标准之一。这一规则的确立是中国法制建设的新的里程碑,对有效维持控制犯罪与保护人权之间的平衡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BP神经网络组和DS证据理论的信用风险评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BP神经网络和DS证据理论,将其有效地结合应用于商业银行的信用评估中。该方法通过对信用风险的输入数据特征进行分类,建立BP网络组,对网络组的输出,建立对于各类信用度的基本概率分配函数,最后利用DS证据理论融合,从而实现信用风险的最终决策。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决策层信息融合的实现方法和算法,探讨了将Dempster联合规则推广到多源信息时取消中间联合过程的归一化计算问题,推导出了改进算式。应用于无损检测,用超声波等三种传感器对一铸件进行无损检测仿真实验,结果证明能够提高检测速度与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12.
网络著作权侵权证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著作权侵权证据多属于电子证据。普通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等可采性标准,同样也适用于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的电子证据。著作权人在网络环境下属于举证困难的弱势群体,应当按照互联网管理的相关规定,准确地分配举证责任。数据电文要达到真正具备证据法律效力并能被法律所采信的标准,则必须符合一定的法律规范并且辅之以一定的技术手段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存在基础价值理念错位、片面追求诉讼效率而牺牲实体公正、具体制度设计严重脱离国情等缺陷,这些缺陷导致证据规则在实施过程中遭遇困境。证据规则应树立发现真实的基础价值理念,对举证时限、举证责任的分配、非法证据排除等具体制度作出符合国情的修订,以保障证据制度发现真实之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孤证不立”是近现代学术研究的基本原则,然而当代文学史料具有不容忽视的“当代性”。“毛罗对话”、“关于《古船》的指示”、多多的“白洋淀诗歌”与“路遥转让工作名额”事件,均为文学史孤证,却能在史实晦暗难明的情况下,显现历史真相的冰山一角,成为撬动历史真相的第一把“杠杆”,具有不容替代的文学史价值。一条孤证引发证实与证伪的学术讨论,将被埋没的史实钩沉出来,就是孤证的独特价值。“证实”孤证,给还原历史史实以有力的启迪或深刻的暗示,循着孤证线索建立完整的证据链;“证伪”孤证激发人们钩沉历史真相的兴趣,开辟出另一番学术天地。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应该直面孤证,当孤证尚孤之时,给予孤证足够的尊重和宽容,不能用简单的真假判断将孤证封杀在摇篮里。对待孤证,既要坚持“孤证不立”“孤证不举”的学术规范,亦当充分考虑当代文学当代性、现场感,采取“孤证不废”的策略,建立符合当代文学研究实际的史料学态度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非法证据违反了证据的合法性原则,但违反证据合法性的并非都是非法证据,对于这些证据不能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简单的予以排除,在检察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环节可以采取合法的转化手段予以补救.  相似文献   

16.
关于构建我国传闻证据规则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闻证据规则是关于证人出庭作证问题的一项重要证据规则。针对我国目前证人出庭作证难的严重问题,笔者建议,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确立有中国特色的传闻证据规则和完善各项相关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7.
作为以电子形式存在并借助电子设备为人们所感知的、用作证据使用的材料,电子证据具备诸多独特的技术性特征,其收集程序有异于传统证据。多样化的技术类型使电子证据呈现出丰富的具体形态,而常见电子证据的收集主要包括:封闭计算机系统中电子证据的收集、网络电子证据的收集和通讯电子证据的收集三类。不同类型的电子证据对收集程序有不同的要求,只有采取相对应的收集手段,才能确保电子证据收集的即时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