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才瞭望》2008,(12):60-60
请问:在实践中,很多企业在招用新员工时往往会要求应聘者进行一些实际操作,如操作机器、操作机动车等,以确定该应聘者是否具有实际操作经验,在招聘考核时如该被考核者不幸发生伤亡事故,是否属于工伤?  相似文献   

2.
只有勇于挑战,才能与成功结缘。一家知名的医药企业招聘科员,有数十名应聘者参加了面试。面武不久,几位先参加面试的应聘者阴沉着脸从招聘办公室走出来,沮丧地说:“招聘条件太苛刻,没有大学文凭和两年以上从业经验者,一概不收!”在门外等待  相似文献   

3.
张宝 《人才开发》2005,(7):23-24
电子招聘是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通过互联网或内部网发布招聘信息,经过信息处理后,初步确定所需岗位人选的过程。它是人力资源招聘的重要途径与手段。人员招聘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寻找求职者,约见应聘者,录用应聘者。有的电子招聘站点提供的服务只涉及第一个阶段,有的涉及前两个阶段,有的则涉及全部三个阶段。相关的三类站点分别为求职公告板(job boards)、应聘者跟踪系统  相似文献   

4.
面试。是招聘或录用单位在接到应聘对象的个人简历材料之后,让应聘对象参加的面对面的考试考查以及个人职业性向测试等项活动,它是招聘录用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面试中,不论是面对一个考官还是多个考官,其所采用的基本形式都是面对面、一问一答或多问一答,来考查了解应聘者的基本情况及内在素质等信息,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对话。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其本质就是一种口头作文。  相似文献   

5.
微软公司招纳人才的“绝招”:──使公司高层领导参与招聘。如果高层人士对招聘漠不关心,那么其他人就更不会重视招聘工作。──负责招聘的人员应时常参加各部门的业务会议,这样可以使他们对人才的需求了士叫旨掌。──面试时,上午教给应聘者一些新如识,下午则提出与之相关的问题。──应聘人员是否能正确地回答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她)是否能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如果一名新雇员工作不到一年就辞职,人事部门应搞清他(她)离开的原因。象微软公司的其它方面一样,这个软件巨人的人才招聘系统也具有很多神秘之处。据说,在面…  相似文献   

6.
韦合炼 《人才瞭望》2016,(4):136-137
面试是应聘者通向职场的必经之路,通过面试就等于应聘者的一只脚已经踏入职场.为了考核应聘者,各用人单位人事部门在招聘前都要制定一个完整的面试方案,一般的招聘分为三个部分:挑选简历、组织初试、组织复试.但有些单位为了挑选更优秀中的人才,还会有比较独特的招聘方式.用什么形式的面试取决于一个用人单位面试方案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面试是人力资源招聘与录用环节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面试的结构可将面试划分为非结构化面试、结构化面试与半结构化面试。其中非结构化面试的最大优点就在于考官和应聘者之间能敞开心扉进行谈论,易于应聘者发挥。但它最大的缺陷就是考官面试主观性太强,信度和效度较低。结构化面试则是事先准备好面试问题及评分标准,在对应聘者进行面试时,以方便考官对不同应聘者进行比较。但它有可能局限了面试者和考官谈话的深人性。半结构化面试则趋于这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8.
时下,一些企业在选择人才时,不考虑企业实际情况,一味贪求高学历,使原本在实际工作中高中生、中专生就能胜任的工作,偏要招聘本科生、研究生来做,致使许多单位出现了大才小用、高能低用的人才浪费现象。苏北某市一食品公司招聘推销香肠、烧鸡、牛排骨业务员时,居然一律要求应聘者必须具备大学本科学历。  相似文献   

9.
刘帅 《人才瞭望》2009,(7):54-56
行为面试法是通过了解应聘者过去实际经历的事件,来预测其未来表现的一种面试方式。其预测效度已经被招聘专家广泛接受,但是,如何根据应聘者的口答进行评价则是一个难题。笔者所在公司通过对多年面试经验的总结,提出了通过应聘者所述事件的深度、广度和时空三个维度来全面立体地评价应聘者的思路和方法。我们称之为识人三棱镜。  相似文献   

10.
《人才瞭望》2006,(3):40-41
常听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朋友提到,在招聘环节应聘者经常会问:“我所在的岗位将来在公司中的发展前景如何?”从中不难看出职业生涯发展已经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1.
时下,人才市场异常活跃,为调剂社会人才资源供需起到了良好的桥梁、纽带作 用;然而,人才市场也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虚假招聘人才现象。这种现象值得警惕。 挂“羊头”卖“狗肉”,愚弄求职者。今年3月,武汉某公司在《人事信息报》上刊载招聘广告,招聘采编记者20名,月工资1500-2500元左右。这则诱人的广告吸引了无数应聘者,不少“记者”被录用了。23日,公司开始向应聘者“抖底”,称无论何岗位,都要先搞一个月的推销,然后再分配。“记者”成了业务员。公司让他们推销的产品是一种汉字输入软件,叫“阴阳码”,一…  相似文献   

12.
招聘     
某大公司招聘人才,应者云集。经过三轮淘汰,还剩下11个应聘者,最终将录用6个。第四轮总裁亲自主持面试,奇怪的是,面试考场出现了12个考生。总裁问:“谁不是面试的?”坐在最后一排最右边的一个男子站起来,说:“先生,我在第一轮就被淘汰了,但还是想参加一下面试。”在场的人都笑了,包括站在门口看热闹的那个老头子。总裁饶有兴趣地问:“你连一关都过不了,还来这儿,又有什么意义呢?”那个男子说:“我只有一个本科学历,一个中级职称,但我有11年的工作经验,曾在18家公司任过职……”总裁打断他的话,说:“你的学历…  相似文献   

13.
编辑,你好:我在应聘某公司文秘职位时,因担心失去竞争优势,遂隐瞒自己已经怀孕两个月的事实,在《应聘信息登记表》上填写了“未孕”。之后经过笔试、面试,我被录用入职。近日公司发现我应聘时隐瞒怀孕的情况,以我欺诈应聘为由,决定解除与我的劳动合同。请问:公司的做法对吗?陆航航读者:其一,《关于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第二条规定:“依法禁止招聘环节中的就业性别歧视。各类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拟定招聘计划、发布招聘信息、招用人员过程中,不得限定性别(国家规定的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等情况除外)或性别优先,不得以性别为由限制妇女求职就业、拒绝录用妇女,不得询问妇女婚育情况……”  相似文献   

14.
隆意 《人才瞭望》2008,(10):51-52
面试是招聘企业与应聘者之间建立关系的方式之一。企业需要通过对应聘者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态度和动机等进行考察,来决定应聘者与招聘岗位的匹配度:而应聘者通过面试,一方面可以更直接、更深入地掌握企业发展情况及其对应聘者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面试向企业展示自己的特点和潜在价值,为自己工作机会的获取和未来职业的发展打开窗口。因此,可以说面试是满足招聘企业和应聘者各自需要的一个平台,对双方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报载某公司招聘推销员,特选左转右弯的某大厦某层某号房,负责招聘的三名男子坐在房内聊天。一名应聘者敲门后推门进去,出现了“三句半话”的招应聘对话。 “请问这是×公司的招聘办公室吗?”“你搞错了,这里不是。”应聘者出门看看房号,又走进来说,“时不起,招聘启事上写的就是这里呀”。“哦,可现在还没到面试时间呢。”“那我可以坐在这里和你们聊聊吗?”应聘者又问。“别等了,要招的人已经满了。”招聘者似乎是关门的回答。应聘者未就此罢休,说:“可是招聘启事上的截止时间是明天,请听听我的自我介绍,给我一个机会,我会回报你们一个惊喜。”听完这应聘者简洁明了的话语。三名招聘者相视一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人才作为一种资本在人才市场上流动频繁,招聘也日益增多。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许多人才招聘新观念,是值得人事经理们认真思索的。选好招聘工作人员招聘者是未来雇员接触的第一个组织代表,招聘者形象实际上就是组织的形象。应聘者往往根据招聘者的印象来评价该组织。招聘者穿着得体、富有涵养,是其组织管理严密、团结向上的最好说明。调查表明,应聘者喜欢具有下列品质的招聘者:诚恳、热情、友好而富有同情心。有些招聘者在与应聘者面谈时,居高临下、机械呆板、敷衍塞责,使应聘者认为该组织死气沉沉、缺乏朝气,从而失去加…  相似文献   

17.
西方的一些跨国企业在招聘人员时,基本上按下面三个程序进行: 一、初步面试。通常由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主管主持进行,通过双向沟通,使公司方面获得有关求职者学业成绩、相关培训、工作经历、兴趣爱好及对有关职责的期望等直观信息。同时,也使求职者对公司的目前情况及公司对应聘者的未来期望有个大致了解。面试  相似文献   

18.
《人才瞭望》2008,(4):101-102
苏轼曾写道:“人之难知,江海不足以喻其深,山谷不足以配其险,浮云不足以比其变。”对这句话张小姐有深切的体会。张小姐在一家IT公司担任招聘主管,主要职责之一就是考察和评估前来应聘的人员,为各个岗位招聘和选拔有胜任力的人选。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应聘者,招聘到更加适合岗位的员工,公司年初刚刚引进了人才测评,每位应聘者都要做一套测评试题。  相似文献   

19.
招聘新理念 站在比招聘本身更高的角度来看待招聘的原则,大致有这样几个新理念:1.对应聘者坦诚相见。招聘人员需要给应聘者以真实、准确、完整的有关职位的信息,这样才可能产生雇员与企业匹配的良好结果,从而带来比较低的雇员流失率。其作用就相当于给应聘者打“预防针”,应聘者进入企业发现企业负面情况以后也不至于有太大的不良反应。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让应聘者进行自我筛选,如果他了解了企业真实情况以后,认为不满意,可以自行退出招聘过程。与这种新理念对立的做法是:HR部门好不容易找到合适的人,部门领导也很满意,招聘人员生怕让到手的大鱼跑了,于是拼命给他灌  相似文献   

20.
潘家永 《人才瞭望》2006,(11):102-102
请问:我公司一年前在人才市场招聘一名财会人员,当时明确要求应聘者应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和本科学历。李某持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和某大学会计专业本科文凭前来应聘,被录用后与公司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前不久,公司发现李某的专业技术能力与其职称明显不符,调查后发现其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是假的,遂以所签的劳动合同无效为由将李某解雇。李某不服,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给付提前解除合同补偿金,均遭到我公司的拒绝。请问:持假职称证书所签订的劳动合同有效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