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已日益成为困扰社会、高校、毕业生个人急需解决的问题。从自身和外部角度看,高校就业困难群体主要有专业能力弱、就业心态不好、专业太冷门、性别遭歧视等类型。该群体的形成,既有经济发展速度变缓、劳动力供给失衡的原因,又有人才能力培养滞后、高校职业指导不足、毕业生综合素质欠佳等原因。要解决这个难题,应该提升高校职业指导团队水准,开展预防性的职业指导,创新服务形式和平台,实施系统、持久的个性化指导。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宜兴市近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资源状况进行了汇总分析,基于高校扩招、毕业生总数众多的大背景,对当前宜兴市毕业生就业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就当前如何推进宜兴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进行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与企业产品的市场营销有着十分相似的特征和过程。将营销理论引入高校就业指导是提高工作效率和毕业生就业率的有效举措。本文把营销理论与中国人民大学的实际相结合,从宏观理论走向微观实践,探析营销策略在具体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4.
从C IS的视角入手,提出了高校管理的品牌战略,分析了其与治理、文化的关系,并运用CSI勾画了对这一战略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5.
关于高校学报实施品牌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我国加入WTO、期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高校学报实施品牌战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扩大社会影响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使品牌战略得以实施,必须改革目前的管理体制,变手工作坊式的生产为现代化大生产,全面提升学术质量;必须正确理解办刊宗旨,切实将为社会服务作为学报的使命与职责,充分发挥学报在高校教学科研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必须全面提高编辑素质,尤其应注重选题策划与决策能力、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的养成,大力彰显学报的个性与特色。  相似文献   

6.
当今高校品牌战略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品牌战略在企业的运用由来已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打造名牌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高等学校长期以来都是在政府的主导下,没有企业的市场风险,因而缺乏品牌意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及教育市场的日益开放,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高等教育市场化现象越来越明显,高校已经进入"竞争时代"。树立品牌意识,创造和拥有品牌,增强自身在未来竞争中的实力,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校品牌是我国高校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7.
阐析了目前影响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提出应树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强调以就业为导向,增强学科专业设置的职业针对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改革,突出人才培养特色,打造一支了解市场需求的专业教师队伍,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8.
西部民族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应注意做好就业工作全员化、就业队伍专业化、就业指导全程化、就业服务信息化、就业渠道多元化的“五化”工程。  相似文献   

9.
毕业生就业市场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关键因素,地方综合性高校应立足校情,克服困难,努力构建和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从而引导毕业生多元化就业,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0.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不仅关乎个人成长发展,更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和谐稳定。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2020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造成了一定冲击。就业岗位供给不足、就业焦虑易于滋生、求职战线不断拉长、就业观念相对滞后是疫情期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态及心理。辅导员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责任人,必须进一步明确自身责任担当,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心理疏导员”“观念引导者”和“精准服务者”。  相似文献   

11.
以宿州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近四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已毕业学生的就业期望和就业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期望与就业现状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学生的就业观念过于绝对。针对这些问题,从内外部因素分析原因,并结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期望,提出相应的建议,为解决今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中国的民营企业得到很快的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解决就业的重要力量,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民营企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特别是当前国际市场生产力已经处于过剩状态,所有开放市场经济国家都不同程度地进入卖方市场,今天的市场环境留给我们的机会已经不多了。在这种新情况下,企业取胜的主要手段已不再单纯以产品本身来竞争,还包括品牌的竞争。有统计数据表明,企业70%利润来自品牌,可以说,未来市场竞争的主要形式将是品牌的竞争,品牌战略的优劣将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出奇制胜…  相似文献   

13.
《劳动合同法》实施已经对地方性高校大学生就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地方性高校因自身发展中的"短板"因素使《劳动合同法》冲击性影响突显,致使其就业困境加剧。针对于此,地方性高校必须以就业市场和地方发展需求为导向,调整人才培养方式,提高竞争力;大力开拓就业市场,扩大品牌效应;加强就业观念引导;加大就业法制教育和法律帮助力度,以化困境为机遇。  相似文献   

14.
15.
本研究以贵州省六所高校的475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步骤分为开放式问卷调查、问卷预测和正式施测三步。方法:经探索性因素分析,问卷由缺乏生涯规划压力,家庭及背景压力,社会环境压力,能力不足压力和个人心理素质压力五个因子构成,共计34个项目,累积解释率为56.66%。问卷总体及各因子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介于0.81—0.8...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生的就业创业意愿、就业创业期望及学校就业创业服务指导的效果等调查表明,该校毕业生继续深造的愿望强烈,就业期望值较高,就业区域较为集中,学校就业服务质量较高,但就业指导工作有待加强。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经管类大学生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环境中依然处于弱势。通过对南京市四所高校的经管类大学生开展调查,得出以下结论:经管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需要加强;其就业优势体现在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专业设置的不合理、社会实践经验少、社会资源支持力度不够制约其就业水平;经管类大学生青睐的工作是那些有较大发展机会、薪资福利水平高、稳定性较高的工作,经管类大学生期望就业服务机构在提供就业信息、搭建与企业交流的平台方面多做工作。这为高校提高经管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就业服务水平,从针对性、科学化、人性化方面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例,通过对该校近三届毕业生就业的地域流向进行调查,分析了理工科高校毕业生地域流向的三个特点及成因,并就如何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从区域流动视角分析毕业生就业问题,有利于理解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地区性结构矛盾,为优化高等教育区域布局提供决策参考。研究使用高校毕业生问卷调查数据,以西部地区作为主体分析高校毕业生跨区域就业流动问题,将生源地、就学地和就业地联系起来,重点讨论两类毕业生的跨区域就业流动,即西部生源到中东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和中东部生源到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研究发现,毕业生确定单位的签约率存在东高西低的趋势。西部地区属于人才净流出区域,西部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人才绝对数差距逐年拉大。西部高校的大部分毕业生愿意留在西部工作,西部生源毕业生和在西部就学的毕业生更可能选择留西部就业。  相似文献   

20.
从我国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型的发展方向,客观评估贺州市区域现行就业体系与就业水平,从而提出构建区域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与地方经济、社会经济发展良性循环体系的总体思路和基本框架,认为区域高校必须围绕产业发展布局,做好创业就业人才培养规划,提高教学质量,大力推进校企联合办学,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和创业就业模式;地方政府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