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辽代佛教信徒的信仰活动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供养行为。钩沉辽代考古实物资料和石刻文字资料发现,辽代佛教信徒所供养的对象为“佛”(诸佛造像、佛塔舍利)、“法”(各类佛经)、“僧”所谓之“三宝”;施供之物品种类繁多,但以香花灯烛及衣食等为主;供养人的身份、地位各不相同,分布于辽代社会各个阶层;供养模式,多为夫妻与子女等“合家”供养,亦有邑社众人集体供养者;供养人为表示对佛的虔诚,往往还绘、刻自己的形象,置于被供养对象侧旁;供养行为的终极目的,或为赎罪灭苦,或为祈福消灾。  相似文献   

2.
碑版文字释读错误,除石质风化,文字泐蚀和俗讹别体繁多的主要原因外,还有不明文化词语,不察历史人物,忽略典章制度等因素.《辽宁省博物馆藏碑志精粹》是一部集图录、释文和研究为一体的重要碑刻文献著作,为历史、民族、民俗、语言、书法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材料.对照碑刻拓片,校正释文,归纳碑铭释读中应注意的历史文化问题,可以在方法论上对碑志铭文的释读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3.
据《辽史·地理志》丰州条载,辽天德军与丰州同置一地,即都在今呼和浩特地区;而同卷“天德军”条又载,辽天德军的地理位置与唐天德军完全相同,都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期明安川一带。而据《辽史》所载,辽代并无二个天德军设置,所谓“天德军’即“天德军节度使”,辽代仅此一机构。那么,辽代天德军的地理位置究竟在何处?笔者通过对辽初史料的稽查,核对与考证,有理由认为,辽代天德军的地理位置应与辽代丰州同治,因而,《地理志》“天德军”条,显系舛误。  相似文献   

4.
欧阳修散文中,碑志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欧阳修的碑志可说是“庆历”风云录,“系乎治乱”文。它全面地反映了庆历新政前后北宋政坛上围绕革新进行的激烈斗争,借碑志系统地宣传了革新的思想。这些碑志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叙事方式以及文章布局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具的特色。欧阳修的碑志是中唐、北宋中期事实上存在着的变法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辽代法律制度一直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学术史的梳理发现,学界对辽朝法律制度的研究集中在契丹习惯法、辽代犯罪与刑罚制度、辽代法律制度的特征及辽代法律的意义与影响等几个方面,研究范围不断拓宽,研究内容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6.
以往对辽代行政制度的研究,多侧重于中央而忽略地方,本文则着重论述了辽代地方行政制度。比较系统地论析了辽代地方行政机构设置的基本情况:官吏设置、职权范围、隶属沿革及历史特点等。比较了州县制和部族制,审视了辽代地方行政制度与前代相关制度的异同,揭示了辽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历史渊源及民族特点,展现了辽代统治者为适应多民族、多种生产关系并存的历史条件而推行的“一国两治”政策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7.
元好问一生至少写了近百篇碑志文字,其中有90篇保存着铭诗。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数量。尤其是这些铭诗的写作突破了碑志文字尚实和尚简的局限,感情真挚,笔法灵活,叙事、抒情、写景、状物、记人均各得其宜,且各体兼备,填补了他诗歌创作体裁样式方面的空白。本文即从碑志文字的源流发展中,论述了元好问碑志铭诗的文学成就,弥补了元好问诗歌研究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检索出土辽代石刻文字发现,辽人墓志铭作者在书写志主“性格”及与其相关的“姿容”“行为”及“命运”等内容时,大多从“模式化”和“写真”双重视角切入,交替映现“性格”关联“姿容”,“性格”支配“行为”,“性格”影响“命运”等文本景观。但其中也有些书写内容属于溢出常态之外者,需要稍作辨析或说明。  相似文献   

9.
胡琳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2):51-52,86
辽代的历史与佛教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辽代现存文献中,有很多都是碑铭文、造寺建塔等的题记,这里面绝大部分的内容都和辽代的佛教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反映了佛教在辽代社会中的真实面貌。在这些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出,辽代的佛教更加注重宗教性的一面,宣扬因果循环、关心生死问题、劝导人们潜心皈依佛教等形式方面的问题,有着明显的世俗化倾向。而对于佛教的理论以及内心体验方面的关注则相对较少,这是辽代佛教的一个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0.
前言在《辽史》记载中 ,常常出现“斡鲁朵”(中原音wo -lu -du①)一词。“斡鲁朵”在蒙古语中的意思为宫殿、阵营 ,是ordu的音译 ,在突厥语中意为宫殿、城郭 ,是orda的音译。② 在汉语中 ,把北方游牧国家君长的居所称为“牙帐” ,这大体上是斡鲁朵的同义词吧。在《辽史》里 ,把斡鲁朵 (以下为了与其它游牧国家的情况相区别 ,辽的ordo称为斡鲁朵 )当作“行宫”、“宫卫”的同义词而使用。③ 斡鲁朵是辽朝的中枢 ,把握其实际情况 ,在理解辽代国家体制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辽史》卷 31《营卫志上》有关于辽代斡鲁朵的…  相似文献   

11.
儒家思想自传入起就受到辽代统治者重视,经过历代统治者推崇而不断发展,并对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有关辽代儒家思想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儒家思想在辽代的传播背景、阶段、传播途径以及对辽代社会产生的影响等方面。从研究现状来看,更侧重于对其所产生影响进行分析总结,总体研究逐渐具体化。但相对而言,对于传播背景及阶段的研究相对薄弱,尚存争议,有待于进一步探析。  相似文献   

12.
辽代的城镇分布体现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研究当时的城镇分布状况,对了解辽代人们的生产生活状态有很大帮助。赤峰地区辽代城址的发现为了解辽代行政建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2007年6月7日至20日,年逾古稀的刘凤翥先生在赤峰学院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讲学活动。内容涉及“契丹文字的创制”、“契丹文字的失传”、“契丹小字资料的最初出土和初步研究”、“国外对契丹小字的研究”、“研究契丹小字的新高潮”、“契丹小字资料介绍”、“契丹大字资料介绍”、“契丹大字研究概况”、“日本国爱宕松男教授解读契丹小字方法之剖析”、“解读契丹文字与深化辽史研究”、“契丹大字‘应历碑’为金代墓志说”、“契丹文字中辽代双国号解读的历程”、“已经解读的契丹小字语词”、“部分契丹小字的原音字音值之构拟”、“契丹小字墓志解读举例”、“契丹大字墓志解读举例”等专题。  相似文献   

14.
针对辽代功臣制度研究不足的现状,以《辽史》等文献资料为基础,充分利用了辽代的汉文石刻材料。结果表明,辽代功臣制度呈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功臣号授予方式包括“初赐后加赐”和“赐后改赐”。得出如下结论:辽代的“功臣”被赐予社稷大臣、属国的国主、耄年和致仕官员以及功勋后代;一般情况下,带有节度使身份的官员才有被封赐功臣资格。  相似文献   

15.
“一国二制”是契丹辽朝“因俗而治”政策的历史表现,它形象地概括了契丹国家早期的历史形态;但以往的研究中,却往往以这种“分治”的现象来论定契丹辽朝的国家体制为多元化形态;本文结合对辽代人口生活方式、文化接收系统等方面发生的历史变迁,对“一国二制”这一形式作了深入探讨,揭示其发展特征,从而认为,南北政治体制的兼容并蓄、杂揉发展,是契丹国家体制发展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16.
辽代治边有其鲜明的特色,疆域宽广,民族、部族众多是“因俗而治”的治边思想产生的客观基础。“因俗而治”在政权机构上的体现就是北、南面官制,在对少数民族的治理上则体现为属国体制和部族体制,在对不同区域的管理上,则有东丹国的设置和西北、西南招讨司的设置。辽代中央治边机构主要是北面官系统中的各种机构,地方治边机构主要有西北路招讨司、西南路招讨司,并为金代所沿用。边防城是辽代边疆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在张说现存碑志中,官修碑志为奉敕为三品以上的重臣或皇亲国戚而作,《姚崇碑》为其最为特别之作。该碑在类型化的颂美之外,采用异常简写碑主族出、世系与乡邑,不写亡妻,运用皮里阳秋的笔法暗讽姚崇的孝心等方式表达“微言大义”,使其碑志由注重实用性向偏重文学性转变。私修碑志则是应朋友、亲戚、同僚之请而作,《贞节君碣》为其早年的代表作。该碑运用小说笔法、选择典型细节等方式,使模式化的碑志逐步成为生动形象的人物传记。这些变化体现了张说“实行”“素心”的创作理念,展现出文学性、个性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中有两处文字长期被误读 :“余意甚恶”和“彼戟手遥应曰”。其实“戟手”是骂人的动作。这并非李清照用词错误。赵明诚在江宁知府任内的“缒城宵遁”事件 ,使李清照深感失望。因此 ,正确的解读是 :“余意其恶”的“恶”字就该被注音为“w敶” ,解释为“讨厌” ;而赵明诚也明白李清照的讥讽之意 ,故而才会有“戟手遥应”这种骂人的举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辽史》的记载,并结合考古出土的文物,对辽代骆驼的来源和用途进行了剖析和论证,认为辽代骆驼的来源主要有战争掠夺和属国、属族进贡两种方式,而辽代骆驼的用途主要有驼运、骑车、驼载、驾车、纺织、捐官等,以此最终说明骆驼在辽代社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公主是辽代女性中的特殊阶层,拥有很多方面的特权。封赏制度则是公主特权的一种。这种制度不仅为她们提供了稳定而丰厚的经济收入,而且对辽代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终辽一代,对公主的封赏制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辽朝政权的更迭变化而变化。对辽代公主封赏制度的探讨,理清其发展变化,探求其影响,对研究辽代政治制度、经济生活以及妇女地位等问题都会有所增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