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方渔民为了将捕获的沙丁鱼卖出高价,将鱼连鱼槽一道运回港口,然而,除了一位渔民成功地带回活的沙丁鱼,其余的渔民都失败了。后来人们从他的鱼槽中发现了秘密——在沙丁鱼中放了一条鲶鱼……由于鲶鱼的出现,充满危机感的沙丁鱼怕成为鲶鱼腹中之物,遂紧张而快速运动,反而使沙丁鱼得以成活。  相似文献   

2.
兰景 《百姓生活》2010,(5):53-53
多吃鱼肉能护心,因为鱼肉富含Ω-3脂肪酸,能减缓血管炎症反应、减少动脉硬化危险。不过,鱼的烹饪方法决定吃鱼是否营养。烹饪鱼保持Ω-3脂肪酸的最佳方式是清蒸和水煮,而不适当的方法是油煎。  相似文献   

3.
食盐的妙用     
苏菊 《老友》2016,(4):47
食盐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不过盐除了可以作为调味品外,还有很多妙用。1.很多人都喜欢吃鱼,但是会发现在清理时,鱼的身上有一层黏液,非常滑手。其实只要在鱼的身上涂抹一些食盐,再用水冲洗掉,就可以洗掉鱼身上的黏液了。2.开封了没有喝完的牛奶,容易变质。在没喝完的  相似文献   

4.
翟文 《百姓生活》2008,(4):55-55
鱼美国心脏学会推荐多吃鱼,尤其是鲑鱼、鲭鱼和长鳍金枪鱼之类含脂肪较多的鱼,每周至少吃两次。这些鱼富含Ω-3脂肪酸,能减少患冠心病的风险。大豆最近研究人员发现,大豆、豆奶、豆豉之类的豆制品,可以降低人体内的总胆固醇含量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同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长命百岁早就不是梦想。美国"奥兹博士网站"最新载文,刊出美国著名医学博士穆罕默德·奥兹总结出的让你活到100岁的10个简单习惯。1.吃点红色食物。紫色卷心菜等十字花科蔬菜有助于抗癌,甜菜根有利于血压稳定。2.每天一杯红茶。喝红茶是英国人的习惯,也是伊丽莎白女王保持老年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每天喝一杯红茶有助于保持健康,延年益寿。研究发现,喝红茶可以使心脏病患者生存率提高28%。  相似文献   

6.
很多人爱吃海鲜,盲目认为吃鱼有益,甚至不可一日无鱼。然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最近一项研究发现,包括金枪鱼、鲈鱼、鳕鱼、墨西哥湾生蚝、大比目鱼、罐装金枪鱼、旗鱼、鲨鱼、黑斑鳕等海鲜中含有超量水银。长时间过量食用,易使体内积聚大量水银,从而埋下水银中毒的危险。水银中毒的病症包括头痛、疲乏、焦躁、情绪低落、失眠、手颤、脚水肿、口齿不清、步态不稳、四肢麻木、全身痉挛、精神失常、口腔溃烂、呼吸有金属气味,情况严重的还可导致视力、听觉及肾功能受损。专家建议,为避免水银中毒的危险,可在吃鱼时搭配吃些西兰花、西红柿、…  相似文献   

7.
《阅读与作文》2007,(8):36-36
糊涂活了26岁。被生活误导了27载。小学时候不喜吃鱼,爸爸对我说:“孩子鱼吃得越多能让人变得越聪明。”我置若罔闻。一次老妈做出了很有特色的火培鱼,我与老爸协定:吃一条5毛钱。结果,当月老爸的私房钱宣告破产。从此以后,我见到鱼就想吐。大学里。我自以为禀赋过人,主动把鱼让给学友们吃,并以老爸之语戏谑。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源管理》2014,(4):52-52
清淡饮食为主:由于老人和儿童的抵抗力较弱,建议老年人要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多饮水。尽量以清淡饮食为主,不要吃葱、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可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物,以利于身体排出粉尘微粒,如柠檬、橙子、猕猴桃、青椒、白菜、土豆、牛奶、鸡蛋、菠菜等。可适当多吃一点豆腐、牛奶及鱼等。因为蛋白有提高抵抗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实验者用玻璃板把一个水池隔成两半,把一条鲮鱼和一条鲦鱼分别放在玻璃隔板的两侧。开始时,鲮鱼要吃鲦鱼,飞快地向鲦鱼游去,可一次次都撞在玻璃隔板上,游不过去。过了一会儿工夫,鲮鱼放弃了努力,不再向鲦鱼那边游去。更有趣的是,当实验者将玻璃板抽出  相似文献   

10.
问:我患有老年黄斑病变,有人建议我多吃鱼,不知吃鱼与此病有何关系,请介绍一下。答:此说法可能基于最近《眼科学文献》刊登的文章。该文章称,吃鱼肉能预防因年龄增长而引起的眼部退行性疾病——老年黄斑病变。研究显示,每周吃两次鱼的人患老年黄斑病变的概率比不吃鱼的人要低36  相似文献   

11.
正嗓子干了吃几颗润喉糖,防心脏病吃点鱼油,这些你最常用的养生方法,在专家眼里,可能只是最普通,而且效果也很一般的做法。哪些才是好做法?来看看专家的!1.吃鱼油不如吃鱼鱼油一度被神化为预防心脏病的"神油",其实,在心内科医生眼里,防心脏病,降低心血管病死亡率,吃鱼油,不如吃鱼。一个原因是,目前关于鱼油是否能降低心血管病死亡率,研究结果并不一致,鱼油是否有保护心血管作用,还有待研究。另一方面,每周至少吃2次  相似文献   

12.
陈思 《百姓生活》2008,(8):47-47
误区一:高蛋白多多益善。正确观念:蛋白质充足不过量,保证均衡营养。民间认为,产后气血大亏,需要大补大养,因此主张坐月子应该吃得越多越好,而且多是鸡鸭鱼肉蛋和甜食。产褥期比平时多吃些鱼禽  相似文献   

13.
牛奶的妙用     
刘玉春 《老友》2014,(2):46-46
正牛奶营养丰富,其用途不仅限于食用。我们若了解了牛奶的诸多用途,便可使其成为生活上的好帮手。解冻鱼肉冷冻鱼若采用普通方法解冻,吃起来口感比较干燥和粗糙,还有一股异味。如果将冷冻的鱼放在牛奶里解冻,这种天然的保湿剂能恢复鱼肉的水分和味道,吃起来口感更好。  相似文献   

14.
1.鱼吃得越多越好鱼的脂肪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故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增强记忆、保护视力、消除炎症颇有益处。但食鱼并非多多益善,鱼的脂肪酸中含有一种物  相似文献   

15.
《百姓生活》2008,(9):51-51
多吃鱼胜于多吃药长期吃富含长链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的鱼类,对于心血管病人所产生的保护效果,近年来已被许多学术研究所证明。特别是吃那些生活在寒带水域的深海鱼类(如鲑鱼、鲔鱼等),不仅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还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达52%以上。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我们一家三口都属猫,特别爱吃鱼。这也难怪,我家的餐桌上是顿顿少不了鱼。或许是鱼吃多了,我发现妈妈、爸爸和我也慢慢地变成了一道道鲜美的"鱼头宴",这不!你瞧!"鱼头宴"上桌了……  相似文献   

17.
近日,英国科学家发现,防止胆固醇水平增高,不但与所吃食物有关,还与进餐次数有关。研究者提出,如果能把一日三餐的食量分成四餐、五餐或六餐来吃,对降低胆固醇更有利。研究显示,每天进食6次的人与常规进食3次的人相比,血液中的胆固醇要低5%,患心脏病的危险也较低。研究还发现,少吃多餐的人不管体重如何、运动量大小、吸烟与否,胆固醇水平都较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营养部主任孙孟里建议,在每天总量不增加的情况下,吃4—6顿饭是比较合适的。老年人尤其需要一日多餐,因为他们活动量较少,胃肠蠕动缓慢,消化吸收功能也有所下降,所以一次摄入食物…  相似文献   

18.
一、南方大口鲶的养殖在秧苗返青后,每亩可放规格10厘米的大口鲶鱼种50尾,搭配其它家鱼200尾,每亩可获大口鲶成鱼30公斤以上,其它成鱼100—150公斤。1.饲料投喂:饲料有蚯蚓、动物内脏等。一般日投饵2次,即清晨6:00左右一次,下午5:00再投一次。2.鱼病防治:发现病情后,将全部鱼种集中,用20ppm 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5分钟,将鱼散开后换新水,第2—4天用  相似文献   

19.
第八句话     
我是个不善言谈的人,对陌生人是,对朋友、对家人也是。从小店门脸里的、校园路边的公用电话,到宿舍201电话卡,到现在的手机时代,我与家里的通话一直保持着7句话。第一句:吃饭了没?回答总是吃了,或者正吃,或者是饭正做着。第二句:吃什么了?如果正吃、没吃,就变化成在吃什么、做什么了。第三句:多买点儿肉和骨头、鱼什么的,注意营养。  相似文献   

20.
王申 《老友》2010,(5):63-63
1.保护大脑:随着年龄增长,大脑灵活程度下降,患老年痴呆症的危险增加。为此,应多吃抗氧化食品,如杏仁、绿色蔬菜,以及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可以每天吃1000毫克的鱼油来补充。另外,做一些能同时活跃左右半球大脑的活动,如填字游戏、走迷宫等。中年后的人每周运动不少于两次,每次至少20分钟。这可将老年痴呆症的发生概率减少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