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继红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0,47(5)
在先秦典籍中,名分、名、分是三个具有关联性与差异性的范畴,名与分是解读先秦儒家名分思想的两个基本维度,墓于以等级分殊为内涵的秩序建构这一价值目标,先秦儒家以名作为秩序构建的原点,以分作为秩序认同达成的一种价值路径.所谓先秦儒家名分思想,实乃以一种整体性的视角把握名与分.基于这一视角,便可以体察到涵蕴于名分的一条价值进路:由分殊而和谐.而促成这两种目标之间渐进转换的中介环节是:以二分性为特点的名之双方皆能各谨其分. 相似文献
2.
由于现代技术的人文缺失,技术人文维度与技术科学维度的疏离即"不和谐",造成了现代技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种种危害.通过论述"尽物知天"与"仁爱万物"的"和谐","忧患意识"与"经世致用"的"和谐",注重整体直觉体悟与"悟性"技术思想之间的"和谐",阐明先秦儒家人文精神与技术思想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关系层面的高度"和谐",对于现代技术危机给予了"和谐"的理论消解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刘晓燕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4)
通过对先秦儒家与伊斯兰文化典籍的研究发现,两种思想文化在称谓上、世俗生活中蕴含着强烈的和谐思想.先秦儒家与伊斯兰文化正是将这种思想渗透到政治生活、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的各个方面,构建了人际和谐、社会和谐、生态和谐的理想蓝图. 相似文献
4.
肖焕云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60-64
和谐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是人类的永恒追求,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对和谐思想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和”成了妥善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身心、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总法则。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主张“天下大齐”,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主张“仁者爱人”,追求人与人的和谐;在人的身心关系上主张,“修身养性”追求人的身心和谐;在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主张“协和万邦”,追求邦交和谐。先秦儒家关于和谐思想的论述对于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红叶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8,(2):81-84
天人合一、人伦和谐、中庸之道是先秦儒家和谐思想的主要体现。这种和谐思想对于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借鉴先秦儒家和谐思想的合理成份,有利于协调民族地区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对于协调民族关系,解决民族矛盾,实现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范明华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4)
"和谐"作为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最初主要是从音乐的和谐转换而来的,它的含义可以从多个层面去理解.儒家所说的"和谐"是以宇宙的和谐为逻辑起点,以个体的道德自律为心理前提,以礼乐制度的建立为维系手段的社会和谐.这种"和谐"只是建立在封建等级制基础上的一种道德理想,它本身有着难以克服的历史局限.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来说,所谓和谐社会的建构,仅仅依靠道德自律和道德教化是不够的,只有先从改善民生、健全民主与法制入手才是根本的出路. 相似文献
7.
先秦儒家主张教育应当培养受教育者形成仁道理想、独立意志、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和真、善、美统一的人格 ,而受教育者理想人格的培养则主要是通过反求诸己、情感体验、主体实践、自我超越来实现。先秦儒家的人格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德育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赵川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4-57,70
近年来,各地“见义勇为”的感人事迹屡见不鲜,感人至深。经笔者研究认为,早在先秦时期,儒家学派便形成了这一思想,孔孟荀从“义”、“勇”、“见义勇为”三方面着手,比较完备地建构了早期儒家见义勇为的思想理论体系,对后世影响极大,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9.
仁爱思想是先秦儒家及伊斯兰伦理文化的核心与基础。儒家提倡亲亲为仁,克己为仁,施行仁政。伊斯兰倡导敬爱安拉,仁爱互助,平等博爱,关爱自身。儒家之仁与伊斯兰之爱既有一定的相似性,也具有区别。二者相互融合,能够协调人际关系,促进家庭和睦与稳定,增强民族团结和凝聚力,形成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0.
尹长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1):35-37
先秦儒家特别注重道德教育,本文阐明了儒家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以及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并就其对现实的意义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刘益梅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32-135
每一时代都有自己的理想人格,它体现一个时代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体现着做人的方向和人格的标准。在古代士人的人格建构中,道家思想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道家认定天道自然无为,把人从传统的天命论中解放出来,主张强调人性的自然性和真实性,把人的本质归于自然、素朴、无为和虚静。因此道家主张的是自然主义的理想人格。本文通过对先秦道家理想人格的建立依据及其实现路径的探讨,可以看出,先秦道家通过对理想人格的塑造,为社会制定了许多道德和政治规范,强化了人的道德良心,启发人的理性,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变成人的内在心理要求,从而达到整合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先秦时期“和”的音乐美学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香沛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17(6):89-91
音乐的美学观是音乐审美的一个哲学观点论题,各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论述,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中国古代的音乐美学观是非常丰富的,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的音乐美学观对后来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众多的音乐美学观中,其核心是对"和"的论述.其中涉及方面有政治、宗教、自然、齐家治国平天下、伦理道德、修身养性等. 相似文献
13.
罗运胜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9(2):30-32
沅水中游地区的人口迁入早在战国时就已经开始了 ,经过秦汉、南北朝、唐宋等时期 ,至明代 ,沅水中游地区的移民已经确立了汉族在河谷盆地内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4.
追求真善美统一的理想品格,一直就是先秦与古希腊哲学家所孜孜追求的理想目标。本文从文化精神品格的内容、修养方法以及理想人格的生成上对先秦与古希腊的人生精神品格作出比较研究,从而使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中西方“尽善尽美”与“至真至善”的精神品格的内涵,以期使我们在两种不同文化品格的对比中建立一种更加完善的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15.
“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科学命题。这一命题的提出,不仅表明了党对建设和谐社会理念的进一步提升,而且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党内和谐的内涵及其与社会和谐的内在联系,从而进一步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增进党内和谐,并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6.
从《礼记·王制》看先秦时期的社会救助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尽忠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5(1):69-72
《礼记·王制》对先秦时期的社会救助思想和救助制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括和总结,涉及到积蓄防灾、养老和残疾人救助等方面。这些有关社会救助的思想和主张在当时已得到了实施,并对后世传统社会救助思想和救助制度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较为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西汉前中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一次历时较久的全民性的历史大反思,学术界称其为"过秦"思潮。这种思潮主要经历了从"论秦之过"到"倡汉之功",从"攻守之势"到"君民关系",从"法术治国"到"崇尚黄老"的三次转变,深刻地影响着西汉初年的政治格局、思想文化,其意义深远,对于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不乏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8.
清代江南地方官府对商业秩序的整治——以碑刻资料为中心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日根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05-112
在清政府建立良好商业秩序的政策导向下,江南地方政府在对商业秩序的整治做了大量积极的努力:禁止勒索外地商人,清理地方黑恶势力,禁止侵犯他人商标权,安置失地居民,处理公共事务,官府出面缓和劳资矛盾。这些措施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为江南经济的繁荣提供了必要的保障。过去我们较关注商人自身躲避商业风险和建立商业秩序的努力,但实际上清代各级政府对商业秩序整治的作为往往是决定性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