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宋代文人的笔下,杖是一个经常被言及的对象。宋人笔下之杖名目繁多,而杖的材质、拿法、使用时所搭配的“行头”、使用环境、所做之事又有一定的类型偏向性。在宋人有关杖的描写中,寓含、附着了非常丰富的文化、审美心理信息。由“杖文学”的演变,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文人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审美意识、创作风尚的发展走势,看到其中所发生的选择性继承,由此也可让我们由小及大地看到文学史发展演变的相关作用因素。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文人的杖,也储存着一部文学史,一部审美观念史,一部人生哲学史。  相似文献   

2.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语出《论语·微子篇》:“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篠。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注家一般认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丈人斥责孔丘好逸恶劳。这种解释是不大妥当的。其一,“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语为褒义而非贬义。关键在于其中的两个“不”字。人们大都认为这两个“不”字均为否定词,其实不然,它们均属于语气词。“不”字作语气词的现象不仅在《论语》中有,而且在《诗经》、《易经》、《左传》等书中也屡见不鲜。正如清代训诂学家俞樾说的那样:“古人有用‘不’字作语词者,不善读之,则以正言为反言,而于作者之旨大谬矣”(见《古书疑义举例》)。“四体不  相似文献   

3.
杖·古代尊老制度及相关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宝明 《东南学术》2002,(4):166-168
杖 ,在中国古代是一种表明身份的器物 ;并因此形成的一种尊老制度 ,即“赐杖”制度。由于古代有着尊老的赐杖制度 ,所以杖的文化内涵里有尊贵、甚至是神圣之意。产于四川的筇竹杖尤其受到尊崇。由筇竹杖还曾引发出张骞发现出使西域的新道路的一段文化历史佳话 ,就更赋予它非比寻常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汉包咸注:“丈人云不勤劳四体,不分植五谷,谁为夫子而索之耶?”刘宝楠《论语正  相似文献   

5.
先秦墓上建筑的性质素有寝、堂两种说法。用作陵寝。便是墓主灵魂饮食起居之所,内设“衣冠几杖象生之具”;用作享堂,则是举行祭祀典礼之所。“古不墓祭”和古有墓祭是以上两种意见分歧的焦点。考之殷墟墓上建筑及殷代社会的情形,似乎对于当时这类墓上建筑还不能下一个界限分明的定义——是寝或是堂。不论当时取何名目,弄情其功用乃是我们的真正目的,当然其性质也就不言自明了。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的农时管理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认为,决定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有三:土地、人力和天时。《管子·牧民》说:“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天时、地利都要人去务,所以这里实际上包括了三者。《经法·君正》将三者结合起来,分析说:“人之本在地,地之本在宜,宜之生在时,时之用在民,民之用在力,力之用在节。知地宜,须时而树(种),节民力以使,则财生。”《吕氏春秋·审时》精辟地说明了三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谈到秦末农民起义,常引用一段重要史料:“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这段话生动地反映了陈胜吴广商谋起义时的内心活动。然而,对其中“死国”的“国”究竟何指,历来解说不一。有的把“国”解释为“起义”,有的解释为“政权”或“国家”,有的则笼统地意译。我认为,这些解释不确;这个“国”应是“楚国”的简略语。  相似文献   

8.
历史不止一次地证明,诸雄争立,最后的胜利者,往往就是善致人才、善用人才者。曹操是一位富有远见的政治家,对于历史的经验与教训,认识更为深刻。重视人才的罗致和使用,是曹操获得重大成功的条件之一,也是他思想中的光辉点之一。 一、“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 靠什么得天下?曹操与袁绍起兵讨董卓时,有过一次对话,袁绍问:“若事不辑,则方面何所可据?”曹操反问道:“足下意以为何如?”绍说:“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操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寥寥数语,反映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观和战争观。袁绍如愿以偿,占有冀州,为冀州牧,兼有冀、青、幽、并之地,地不可谓不广,亦不可谓不固,但刚愎自用,不善网罗人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北方的蒙古族,有一种高帽,名叫“顾姑”。“顾姑”,亦作“姑姑”“固姑”“故姑”“署署”“故故”等,是元明时代蒙古族妇女所戴的一种头冠。这种头冠,在我国史籍中,最早的记载当见于南宋赵珙1221年后写成的《蒙鞑备录》一书。他描述所见“顾姑”的情貌是:“凡诸酋之妻则有顾姑冠,用铁丝结成,形如竹夫人,长三尺许,用红青锦绣成,珠、金饰之,其上又有杖一枝,用红青绒饰之。”这里,赵琪所说的“竹夫人”是古代的消暑器具,即竹几。竹  相似文献   

10.
“在无所妨碍时,人口按几何级数增加”的观点,并非马尔萨斯的独家之言,我国古代学者也早有论述。最早把人口与生活资料联系起来考虑的,是我国战国时期推行“变法”的商鞅。他首先提出了人口与土地必须在数量上保持平衡的论点。他虽然与管仲、孔子等先于他的政治家、思想家一样,主张大力增加人口,并采取了“徕三晋之民”的具体措施①,但同时又明确指出:“民过地,则国力寡而兵力少;地过民,则山泽财物不为用”②,反复强调“民胜其地者,务开;地胜其民者,事徕”,③即主张二者要平衡。稍后一些的韩非,则最先看到了人口增长快于财货增长的现象。他说:“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女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  相似文献   

11.
袁宏道(1568—1610)崛起于晚明文坛,高擎反复古主义的旗帜,使当时文坛出现了新的生机。如果说,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核心的“公安派”是当时文坛新思潮的领袖,而袁宏道则是“三袁”中的灵魂。他提出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是“公安派”的理论纲领。他还身体力行为实践这个主张作出榜样,有力地推动了文坛的思想解放和创作的繁荣。他那清新婉丽的山水诗文,是他作品中的精品,为人称颂。散文大家张岱指出:“古人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时则袁中郎。”袁宏道可与郦道元、柳宗元相媲美,可  相似文献   

12.
“道可逆,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管锥篇·老子王弼注》(下称《管》)论云云,基本属“名可名,非常名”,未属“道可道,非常道”.按如以《道德经》而论,则道与德对;道客观,德主观.如以本章而论,则道与名对;道为实,名为虚.全书论道文字,除本章而外,宜重视二五章与一四章. 二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云云描述“道”,一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云云描述“道纪”,皆可解“道可道,非常道”,非仅解“名可名,非常名”也.二五章“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马王堆帛书本无”周行”一句,似有重视圆心更胜于圆周之象.如以四章“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参之,则“独立而不改”甚是,周天法非究竟也.一四章之“执今之道”,马王堆帛书甲乙本皆作“今”,河上公、王弼诸本作“古”,当以“执今”为是,执今御今而能知古始,是即“道纪”.知“道纪”则古今时空,皆可变化,“迎之不见其首,随之而不见其后”,首尾皆消解,通古今也、严复评首章曰:“常道、常名,无对待故,无有文字言说故,不可思议故.”《管》谓“道”为言辞,名为文字云云,且悬搁象数格物  相似文献   

13.
试论玄学中“自然”的儒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二宇在先秦就已出现.最早见于《老子》中,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在先秦大都为道家所谈及,儒家则大多避而不谈.《论语》、《孟子》中皆不见“自然”.而“自然”在《老子》中则出现了,《庄子》中出现了七次.道家的“自然”含义主要有二:第一指天然的、万物的本然状态,“以辅万物之自然,而非敢为也.”第二指无意识、无目的、无为无造.“莫之命而常自然”“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自然”是道家手中的一张王牌,用以反对儒家.儒家积极入世,道家则遁归“自然”.老子把“自然”和道联系起来,“道法自然”,而道和仁义是相对的,“大道废,有仁义.”庄子亦云“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他说,古代之人“在混芸之中,与一世而得澹漠焉”.当时“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人虽有知,不得用之,此之谓至一.”当时的人们“莫之为而常自然.”至是后来的人们破坏了这种“自然”,出现了圣人,发展出了仁义,才导致了人与人争夺,社会混乱.因此道家主张绝圣弃智,遁归“自然”.  相似文献   

14.
“廷杖”考     
“廷杖”,就是皇帝在殿廷、朝堂之上杖责臣下。“廷杖”究竟始于何时?明代朱国祯云:“廷杖始于唐玄宗时。”“又起于隋。文帝本纪称殿庭挞人,此其徵也。” (《涌幢小品》卷12廷杖条)《明史》在卷95《刑法志》中又云:“廷杖之刑,亦自(明)太祖(朱元璋)矣。”张善诚同志在他的《评忠君道德》(载《哲学研  相似文献   

15.
目前,有些卫生间的臭气较重,尤其气候转暖时,臭气熏天。大家都知道要使卫生间中的臭气不散发出来,最简单的办法是加“盖”,这样,臭气可大大减少,还可节省冲洗水。可是,这个“盖”加在何处最为合适却要很好地考虑。最常见“盖”是加在卫生坑的顶面,进行覆  相似文献   

16.
面对高校学子维护自身权利而引发的纠纷时。领导、辅导员各自采取不同方式来化解矛盾的功效不一。究其原因,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教”方式已不符合高校现代管理的宗旨,相反以“游戏”手段来解纷则是一种崭新尝试。从能动性、权力、媒介和心理学等层面比较“说教”与“游戏”,可以发现后者比前者更具优势。这一创新方法,也许不具有普遍意义,但并非不具有可借鉴性和可操作性,而为高校教育管理提供启迪性思维。  相似文献   

17.
近读关锋、林聿时两位的“《道德经》中的道和物的关系”一文(以下简称关文),感到有可商之处,特提出愚见来请教。一、“道”不是脱离物而独立存在的关文说:“作为宇宙本体的‘道’和物都是对立的,处于相反的地位的”,“道则是脱离物而独立存在的”。愚见正好相反。如关文所引: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二十五章)是道有“周行”和“独立”的两面。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三十四章)道是无处不到的。道者万物之奥!(六十二章)道是万物之主。道既无处不到、无处不在,而为万物之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没有一个类似于西方“上帝”的存在而在精神领域里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读书人眼中,宗教信仰并没有世俗的功名重要,只是作为一种实用工具适时地使用一下,或者是失意时的排遣情怀的精神寄托。大多数人对其抱着“可信可不信”,“信则有,不信则无”的态度,把“神”看作人类观念的延伸而不是一种实在。在精神领域信仰这个“可有可无”的中间地带的两边是两个极端——经验理性与神秘主义。一边是极端的理性,将“上帝”与“神”推倒在一边,不允许其占有一席之地;一边却是极端的神秘,蔑视人类的理性,相信不可知的“…  相似文献   

19.
<正> 王夫之曾经指出这样两种偏向:“流俗滞于物以为实,逐于动而不反,异端虚则丧实,静则废动,皆违性而失其神也。”但如果这个运动着的物质世界在时空上只是有限的非永恒的,那末“虚则丧实,静则废动”未可斥之为毫无依据;如果只是无限的永恒的,那末“滞于物以为实,逐于动而不反”亦可顺理而成章。王夫之注意到这两种偏向,不满足于一般地谈论物质及其运动,而是从时空观上阐叙他对宇宙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纹茂”是黎语的一个特定词汇。解放后 ,随着学术界开展对五指山腹地 (相当今通什市辖区 )“合亩制”的研究工作 ,“纹茂”便频繁出现在有关“合亩制”研究的论文、论著和报刊文摘上。黎语原称“纹茂”意即“家族”。笔者就“纹茂”的确切含义于此加以考析。“纹茂”是汉字记黎语 ,为音译。其确切含义可理解为 :直译可译为“种姓” ,意译则有两种情况 ,通俗译之可译为“姓氏” ,从民族学角度上译之则应该是“氏族”。以往人们把“纹茂”当“家族”解 ,这也对 ,但不太贴切。氏族是“以血缘关系结成的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经济单位。”① 这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