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白日是李白人生中的重要元素,也是李白诗的明显特征,他十分钟情于白日。白日组象入诗,表现出鲜明的美学特征,他的天真浪漫主义因白日的照耀而更加耀眼。  相似文献   

2.
李白的诗歌从它一问世起,就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并在其后漫长的岁月中,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在更加广阔的地域中传播开来。恢宏的气势、豪迈的风格馈张的夸谈、瑰奇的想象与大唐盛世紧密相连.是盛唐之音最为直接的体现,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普遍认识。实际上,李白诗歌正是在他的诗歌美学思想的照耀下,才散发出辉耀古今的风采。  相似文献   

3.
李白是自我意识强烈的浪漫主义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最容易受“隐含作者”支配,脱离最初的诗题构思行文,使诗歌呈现出违背初衷的状态,形成“跑题”现象.不管什么诗题、题材,作者总要借他人之酒,浇自家胸中之块垒,要么表现人生的伟大志向、卓而不群的独立人格,要么表现自己的人生不如意、有志不得伸的激愤、孤独和痛苦,形成独具特色的抒情艺术.可以说,“跑题”现象在李白诗作中有很好的体现,研究李白诗歌“跑题”现象,对提升李白诗歌认知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5.
李白诗歌中的"玉"物象多达三百多处,究其原因,中国几千年的玉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李白的诗歌创作,使其作品诗歌深深地烙上了玉的影子。  相似文献   

6.
李白与苏轼具有相似的性灵与气质,故其皆追求“自然”的审美风格。然李白之“自然”是由其浓烈饱满之情凝聚而成,是“清水出芙蓉”,具有朝气、生命之美;苏轼之“自然”乃“虽物赋形之流水”,蕴含了旷达、超然的生命智慧,充满知性理趣,具有澄澈空明、平淡流转之美。  相似文献   

7.
8.
李白是否是胡族,历来颇多争议,他创作的诗歌中,有在胡风炽热的长安创作的,也有大量关于胡地人情风物、民俗风情、边塞战争的描写,李白在长安的政治生活受权贵打压排挤被边缘化的时候,李白对自身的定位便是陇山人。长安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陇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段,李白被“赐金放还”归于陇山,他此后创作的很多诗歌热情讴歌和描写胡地风物,更是丝绸之路上民族交流与文化融合背景下的真实写照,这也是促使其诗歌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李白诗歌中有许多鲜明的意象,如山、水、月、酒、柳、船、云、星等。这些意象描写生动,寓意深刻,是诗人生命意识和文化特质的重要载体,也是其独特人格意识、卓越生命体验的再现。通过对李白诗歌中频繁出现的"星"意象进行分析,探讨其与中国古代星象学的联系,进而剖析"星"意象与诗人的人格意识间的深刻联系。  相似文献   

10.
李白诗歌的真与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的生命力在于讲真话。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学著作,都必须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必须抒发作者自己的真情实感。好的文学作品,总是作者用生命谱写出来的心曲。唯其情真,它才动人;唯其理真,它才能鼓舞人们前进。美只能存在于真善之中,它与假恶是完全无缘的。小说戏剧散文是这样,诗尤其是这样。现实主义的作品是这样,浪漫主义的作品也是这样。 李白的诗歌是以浪漫主义著称的。但他浪漫主义的丰富想象,完全是建立在现实主义真实的基础上。他敢讲真话,好抒真情。他的诗“奇思涌溢,想人之所能想,说人之所不敢说,自有诗人以来,敢于冲破一切拘束,大胆写出自己要说的话,破浪直前,无  相似文献   

11.
李白诗歌的运动审美感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他对动态意象的选择和加工;他把握事物动静关系的新奇角度;他对杂言句式的不平衡组接;他对句子内部结构的着意安排。诗歌的运动气势有助于李白表达思想和抒发感情。  相似文献   

12.
“气”:李白及其诗歌的最大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是李白及其诗歌的最大标志,析而论之可分为仙气、狂气、义气、骨气、奇气、酒气、豪气、逸气、怨气等.这些"气",既相区别,更相联系,甚至从某种角度说难分彼此.它们相互渗透,共同氤氲出李白这一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上千古奇人的独特性、神异性和不可再生性.透过这些"气",李白才显得那样的光芒四射和丰富多彩,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晕染出盛唐文化的绚烂.  相似文献   

13.
晁补之的诗风调近唐,不类宋格,气韵上也有华藻秀外、清骨惠中的特点.他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经历也与李白有许多相似之处,其诗歌有许多近似李白的特点.然而,晁补之对李白诗歌的接受其实是零散且无意识的,纵使外在相似,精神内核上却不尽相同.因此相比诗学李白,诗近李白才更切合晁补之的诗歌接受特点.  相似文献   

14.
从太白诗作看,他对现实对人生的态度是:对之只当作一种把玩,一种游戏,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为之牺牲自己的自由与快乐。这就使得李白自身的存在和他的诗歌,在现实世俗世界中,都只能作为一种形象出现,而他的介入现实也只是一种意识的努力,他的诗歌始终摆脱不了第三者的形象和声音,并成了他塑造自我形象的手段,是一种试图证明自己的存在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考察李白诗歌的用韵情况,首先应分别其诗的体制,即严格地区分近体和古体。但在一些研究资料中,对李白诗体制的分别不完全相同,古、近体诗的数量说法有异。从近体诗最讲究的平仄、对仗等方面分析了存在差异的原因,指出依据什么标准、哪一家之说是问题的关键;同时认为出现这样的差别是正常的,无论依据哪一家之说,只要缜密、系统地进行分析、研究,取得的结果都是可信的,对研究李白及其诗歌、研究汉语语音史、诗律学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李白对建安以后的诗歌采取总体上否定,具体上肯定的态度。他对鲍照特别推崇,常自比鲍照,古人对李白与鲍照诗歌的继承关系多有提及。李白领悟鲍照诗歌豪迈深沉的气势,受鲍照诗歌强烈的主观色彩影响。鲍诗写妇女题材中有气骨;鲍诗的语言奔放流畅,自然俊发;鲍诗的结构起句突起、收句陡收,中间疏放;鲍诗想象奇妙,意象奇异。凡此种种,皆被李白继承。李白有不少诗与鲍诗的继承关系明显,更有不少名句从鲍诗化用而来。李白学习鲍诗是由于二人的性格相近,遭遇相近,有相近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17.
李白与李清照诗歌的共通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的李白以诗擅名一世;南北两宋间的李清照主要以词的成就为人们所称道,她的诗流传下来的不多,但却更能面向广阔的社会现实,雄放宏大,“奇气横溢”①,也不可小觑。值得注意的是,李白和李清照这两位生活在不同时代的异性作家,在诗歌创作的领域里,却有着惊人的共通处。本文试就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两个方面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李白先世徙居碎叶,其家族可称为“离散家族”。李白家族的这一特点,导致了家族谱牒的坠失,也引起后人对其家世记忆的质疑,但李白有关其家世的记忆,不仅出于他本人对其家族世系的确信,同时也与其家族回归后文化寻根与文化认同心理密切相关。由此,其家族先世杰出人物的个性与功业,也就潜在地影响了其“英特越逸”个性气质的形成,而这种个性气质,又进一步成为其诗歌多“奔逸气”与不受羁勒、天马行空艺术特征的根基。李白的家世记忆,不仅于认识其家族特征颇有价值,对于解释诗歌史上的“李白之谜”也大有助益。  相似文献   

19.
真正的历史意识只有当人们穿越时间的屏障开始解释活生生的人时才得以存在.李白特别善于以同一空间景物的变化,来显示时间的无情、抒发人世沧桑的感慨.李白在对历史进行清醒反思的时候渗透着强烈的现实精神.在许多诗歌中,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纷至沓来,交错辉映,不同的命运对照、反衬,历史的规律和人生的感悟从历史的碰撞中流露出来.李白不少具有历史意识的作品,是对于民族精神的更新、重铸.这类诗歌表现出一种博大、激越、浑厚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20.
李白诗歌善于把有序与无序的、简明与复沓的、舒缓与"迅快"的等各种节奏,营造成独特的语言秩序,如视角的快速转换、意象的偶然并置、杂言的句式变换等等,使我们领略到诗歌语言之节奏的无穷魅力.形成这种魅力的主要审美依据,首先是诗人内在纷繁复杂的思想情感与诗的节奏旋律的和谐统一;其次是李白诗歌的节奏源于其"天机俊发"的思维方式;其三,李白精于音乐舞蹈,有利于他对诗歌节奏的把握;其四,李白强悍的主体意识、旺盛的生命力与独特的浪漫气质,使他自然地与盛唐时代的艺术精神相沟通,使其诗具有不可预计的情感抒发,不可模仿的节奏音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