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散文一度来异常兴盛,但自余秋雨以来还未出现另外的特别成功者。这种奇特的现象不由得我们反思文化散文的特质。本文以为,文化散文是新时期以来的新文学现象,它随着教育普及和生活富裕而出现的新文学需求而发生,具有一定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表现形式。对余秋雨的个案分析也印证了这种状况。面对新的文学现象,文学批评必须从过去雅俗的二元对立中解脱出来,调整姿态。而文化散文的兴盛,也预示了介于原先雅俗之间的文学领域以后将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余秋雨散文的剖析 ,着重探讨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层面。分析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从历史、现实、未来等多个层面对中华文化进行的追溯、反思、求新 ,以及对中华文化深蕴的生生不息的原动力的点揭  相似文献   

3.
《理论界》2015,(8)
上世纪90年代,余秋雨以井喷式的创作态势连续出版了《文化苦旅》《行者无疆》等多部散文集,而且一经面世就风行一时,成为文坛一大热点。当然也同时引起了"有很多历史知识错误"等非议。经过了近十年的冷却,作为普通读者,仍然有绝大部分深深受到其散文人文魅力、艺术魅力的吸引。通过全景式扫描余秋雨山水游记散文,可以发现,其散文的文化内涵,可以用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说参禅三境界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概括;其艺术魅力可以说是通俗而不流俗;而余秋雨现象的文化含义则可以用"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来形容。"看山不是山"的人文魅力主要体现在文化意蕴、历史哲思和现实批判等方面,其艺术上的通俗而不流俗主要体现在文字通俗易懂,易轻松阅读;题材宽泛深广,易引起共鸣;交融知性与感性等方面。而余秋雨散文的文化现象之所以说是"看山仍是山",乃在于他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散文创作内容、方式,是他洞悉生命、世事之后主动选择的对自己生命感悟力的解放,并以此对大众文化普及的担当。  相似文献   

4.
余秋雨散文的人生意识邢跃余秋雨是一位卓越的艺术理论家和文化史学家,也是一位当代散文大家.他近年来发表的系列散文《文化苦旅》及续编《山居笔记》受到了人们普遍的推重。他的散文,具有很强的思想力度,丰厚的文化内涵,深沉凝重的历史感,熠熠闪光的哲理品格,劲健...  相似文献   

5.
当文学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大量文学作品发行后被搁置在书店乃至发行部的橱架上而几乎无人问津时,余秋雨散文的畅销的确很令文学界为之气盛。不少评论家因此认为,余氏散文是中国现当代散文史上的又一座高峰,有人说余秋雨散文“使广大读者不能不惊叹:散文史上真正的大家出现了”(田崇雪《大中华的散文气派——余秋雨散文从(文化芳旅)到(山居笔记)印象》,《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3)。笔者不想妄论余秋雨是不是真正超拔于文学史之上的大家,但认为评论界对余秋雨散文尚未给予准确的价值定位,对余秋雨的某些误区乃至危机也注重…  相似文献   

6.
余秋雨散文特色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秋雨散文特色浅析高航文化散文,是近年来散文园地里盛开的奇葩,它以高远的历史眼光探视人类发展的足迹,观照国家和民族的过去与未来,表达了一种民族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心态,引起了海内外学人的广泛注目。余秋雨便堪称这方面的大手笔,他在国内外讲学和考察中写下的系...  相似文献   

7.
阴山学人     
《阴山学刊》2013,(2):2
曲慧芳内蒙古赤峰市人,1964年10月生,汉族,文学学士。1983年考入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1987年毕业分配于包头教育学院中文系任教,主要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写作等课程。2000年并入包头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为包头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讲写作、散文创作研究、萧红研究等课程。近年来的主要学术成果有:《不同意识形态下的散文创作——秦牧、余秋雨学者散文思  相似文献   

8.
每一种文体的发展史都联系着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它反照出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和审美趣味的变化.选择文体就是在选择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对于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写作来说,选择散文这种文体就意味着女性主体面对琐碎平庸的日常生活所坚守的先锋姿态;而在女性散文的终极意义上,则是言说方式与生命形式的等同,从而使散文写作超越文体限制,达到自由之境.  相似文献   

9.
《新学术》2007,(5)
本文针对当下中国散文的变革实际,从原生态散文提出的必要性及其应当具备的写作姿态,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其中,对散文的叙述方式、散文的源流及其发展方向都进行了较为深刻的观察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余秋雨的越人气质潜在地契合了散文的内在特质,这成为其成功的基点;深厚的传统文化意蕴,在秋雨散文中体现为史论式大散文的文体建构和“雅俗共赏”的文化建构,契合了世俗审美心理。而其理性精神使秋雨散文提高了品位的同时,也损害了散文的“灵性”特质,最终导致了秋雨散文的模式化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