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环境成本内在化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芳 《晋阳学刊》2002,11(6):23-24
WTO从本质上说是一个贸易竞争的国际制度。在这一背景下,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决定必须将环境视作一项生产要素,并且通过市场将它的价格机制反映出来。贸易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要求在环境立法中将环境资源的使用费用纳入生产成本核算,也就是说,要实现环境外部成本内在化,从而加强国内环境保护,提高国际竞争力,协调环境保护和自由贸易,促进可持续发展,使我国在国际绿色贸易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2.
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成本内部化是协调环境与必然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手段。本文提出了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内涵,阐述了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理论依据,并设计了一个包括政府、社会和企业在内的实现体系,以期将环境成本纳入企业的日常经济核算,从而正确引导社会消费,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扬 《理论界》2010,(9):30-34
一国有关环境的政策及法规会对国际贸易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环境政策法规已成为新的贸易壁垒,引起诸多贸易纠纷。如何平衡环境保护与推进贸易自由化促进经济增长的需求,是WTO急需解决的难题。WTO争端解决机构所处理的关于贸易与环境利益冲突的案件中,以环境保护为名义的单边贸易限制措施与国际多边自由贸易规则的矛盾是一个显著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李慧 《理论界》2004,(4):253-254
当今世界上有两股潮流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一是全球贸易自由化,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就标志着国际贸易自由化和全球化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二是环境保护,自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是环保议题的蓬勃发展。但近年来,却屡屡发生贸易与环境相冲突的问题。因此在国际社会生活中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合理的调节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就是试图探讨环境保护与自由贸易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李妍辉 《河北学刊》2012,32(1):154-157
环境金融的出现,是对传统金融业的突破和创新,其实质是通过政府配额与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将环境负外部性内部化从而实现环境利益经济化的过程。中国和世界一样,都面临着以环境为发展成本的巨大代价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重挑战。目前的国际交易规则基本上是由发达国家发起制定的,要在与发达国家的利益博弈中得以保全,创建中国的环境金融市场就显得尤为迫切。有市场的存在就离不开法律的调整,而要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环境金融法律制度,首要问题就是研究并制定国际通行的立法原则。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国际环境贸易趋势的基础上 ,从国际环境市场占有率与贸易竞争指数的角度对我国环境贸易的现状进行分析 ,进而从国际比较和实证分析中得出加快我国环境贸易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GATT/WTO下环境保护 ,以及由此所带来的一系列与贸易相关的问题已为各成员方高度重视 ,现有GATT/WTO规则中有关环境问题的条款亦成为炙手可热的研究重点 ,但其研究结论各异。事实上 ,从经济分析法学的层面分析环境保护问题 ,不难发现环境成本内在化是各成员方 ,尤其是主要发达国家制订环境保护具体措施的主要理论依据 ,其存在的合理性证据源于GATT/WTO相关规则。  相似文献   

8.
多边环境协定与多边贸易协定的矛盾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一些国家在采取多边环境协定规定的贸易限制措施时,以保护环境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从而影响了多边贸易协定作用的发挥。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消除贸易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就成为国际社会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环境产业与对外环境贸易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晓华 《东岳论丛》2003,24(2):47-48
环境贸易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加快对外环境贸易发展已刻不容缓。要根据国际市场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国情 ,对发展中国家开拓以末端污染控制 ,治理以及洁净生产技术为内容的环境物品与服务的出口 ,对发达国家 ,进一步开拓资源加工型 ,劳动密集型的生活消费类绿色产品出口。  相似文献   

10.
论WTO体制下的单边环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环境与贸易”的关系的讨论中,WTO体制下的单边环境措施是一个焦点问题,各国就单边环境措施的性质及其合法性判断标准等问题始终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以单边环境措施作为一种保护环境的方法并非一种完美的方案,现有对单边环境措施的约制规则与机制也并非是完备和有效的。在现实国际政治、经济和法律的环境下,单边环境措施也许是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一种较为可行方案。WTO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完善现有的约制规则,进一步加强单边环境措施与WTO规则的协调性,以消解单边环境措施与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与潜在冲突。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 ,环境问题也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为了保护自身的环境免受污染 ,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来限制进口。然而有些发达国家打着环境保护的幌子 ,实际上是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通过环境壁垒限制发展中国家的进口 ,对全球化的贸易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我国如何在绿色壁垒盛行的国际环境中 ,扩大对外贸易 ,占领国际市场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国出口产品本质上是在出口生产这种产品所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能源密集型产品是中国出口贸易的大宗商品,其生产又是中国工业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中国作为环境资源极为稀缺的国家,大量出口此类产品会导致中国在贸易中实际获取的比较利益比账面上获得的少,从而使中国应得的比较利益发生扭曲。由于环境影响往往具有隐蔽及难以用货币计量等特性,我国能源密集型产品出口贸易的环境代价长期被忽略。但随着环境容量资源的相对稀缺性日益增强,我国此类产品出口的环境代价日益凸现。矫正这一比较利益"扭曲"的有效途径可包括:(1)调整要素比价,改变目前我国资源低价、环境无价的价格体系不合理现象,逐步使我国出口此类产品的价格包含资源和环境的代价。(2)更好地运用清洁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3.
论环境保护对WTO规则的挑战及其应对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高速发展 ,贸易中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WTO在与环境有关的贸易规则及实践运作中的缺失 ,正受到环境保护的严峻挑战。本文首先具体分析了环境保护对现行世界贸易组织原则的多方位冲击 ,然后提出一些“绿化”WTO多边贸易规则的建议 ,以期发挥WTO在未来协调贸易自由化与环境保护关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陈柳钦 《阴山学刊》2007,20(4):93-99
产业集群的交易论强调,企业空间行为是由其内部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交易特质决定的。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一个劳动分工深化、交易效率提高的过程。产业集群作为中间性组织形式之一,其存在和发展不仅可以用交易费用理论来解释,而且产业集群本身又可以降低交易费用。产业集群是一种能够有效降低交易费用的"新制度"形式。  相似文献   

15.
针时武安市环境污染现状问题,着重研究利用经济规律和经济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环境政策,法律和法规,强化利用经济手段,实现环境治理和社会化运营,通过市场机制来迫使污染源主动节约,治理污染,以减少武安的污染来源.因此,在武安市开展污染环境排污权交易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宾晖  ;翁孙哲 《理论界》2014,(10):68-73
加拿大由于其联邦体制,环境权力由联邦和省分享。联邦和省都有贷款人环境责任的立法。立法中对控制的概念没有提供具体的指引,需要基于公共政策进行考虑。贷款人担保债权与依据省环境法的行政命令产生的清理费用存在优先权冲突,应根据利益平衡确定孰先孰后。  相似文献   

17.
外贸代理作为一种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方式,从理论上说,不同于过去外贸收购制的买断卖断.外贸代理制不仅能够充分发挥代理双方各自优势,还能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外贸代理制作为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1984年就在全国开始推行.但代理制推行10多年来,困难重重,举步维艰,推而不广,成效甚微.其症结在于我国推行外贸代理制的法规不健全,代理不规范,而且代理双方对外贸代理制认识不足,因而缺乏积极性,为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贺然 《兰州学刊》2010,(10):117-121
贸易自由化是WTO的一个根本原则,劳工权益保护是一个基本的人权问题,双方的冲突由来已久。劳工权益保护的价值要高于贸易自由化的价值,但要反对以劳工权益保护为名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中国是WTO的成员国,也是国际劳工组织的创始国之一,应当在协调贸易自由化与劳工权益保护的冲突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