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能够在游戏化的情境下感知哲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发展其多元思维力。本研究在儿童哲学视角下,从绘本刺激物的选择、提问方式的变换和设置哲学故事思想实验等三个方面探究启发幼儿多元思维的策略:一、巧选刺激物启发幼儿多元思维;二、变换提问方式启发幼儿多元思维;三、设置哲学故事思想实验启发多元思考。  相似文献   

2.
所谓视角(或称视点,聚焦)是叙事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也就是叙述人(故事的讲述者)是站在怎样的位置上讲述故事或叙事角度是随着哪个人物的视点而变化.叙事视角是建构叙事虚构作品的基础.不同的叙事媒介决定了小说叙事和电影叙事在叙事视角运用上的差异,从而导致了不同的叙事效果.本文以小说<红高粱>与电影<红高粱>为例比较分析了小说与电影的叙事视角问题.  相似文献   

3.
余红艳 《民族学刊》2023,(9):135-144+167
中华民族经典故事具有的民间性、故事性、世界性和文化共通性等特质,赋予其鲜明的国际讲述与传播优势,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传播学是中华民族经典故事研究的重要视角。中华民族经典故事的国际传播优势体现在交流的民间性、故事的传奇性和文化的共通性三方面。从国际传播视角,中华民族经典故事可分为文化同源类、文化共通类和文化相异型民间故事。中华民族经典故事承载着中华优秀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理解中国的重要载体与民间路径。中华民族经典故事国际传播应以提升中国国家形象、讲好中国故事为宗旨,在国际同类型故事的交流传播史基础上,深挖故事元素,传播中华民族精神;提升转化能力,重视故事比较视野;培育传播主体,创新精准传播模式,从“传播什么”“如何传播”“谁来传播”这三大方面增强中华民族经典故事的文化感染力和文化传播力。  相似文献   

4.
李丽 《中国民族博览》2016,(12):171-172
《大话西游》堪称传统西游题材影视改编的后现代主义巅峰典范,继其之后,《大圣归来》以全新的视角对故事人物和故事情节进行了再创造,是对文学经典《西游记》的又一次成功颠覆和解构。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间故事的源头纷繁复杂,宗教文化在其间起了重要作用。刘守华先生在民间文学研究领域较早关注宗教文化与民间故事的关系,在近三十年时间里,以系列论文和专著形式,以跨学科研究的视角,对道教传说、佛经故事等宗教文学与民间故事之间同源异流、不约而同、交流影响等复杂的关系进行资料翔实的比较、剖析与论证。《道教与中国民间文学》和《佛经故事与中国民间故事演变》在出版后,产生广泛影响,屡获荣誉,也表明民间文学与宗教文学领域的交叉研究还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6.
当代神话学的立场和追求,是进一步打破在世界神话学领域盛行的对远古时代和语言文字媒介的迷恋,自觉地以动态和开放的视角,特别是在整体时间观和互文之网中,重新理解神话与神话学。建构以整体时间观为基础的当代神话学,区分“被叙述时间”和“叙述时间”,有助于打破长期盛行于神话学中的“向后看”的状况和远古与当下、原始与现代的时间区隔,在完整的时间链条中洞察神话的本质和生命力。在动态而开放的互文之网中研究当代神话的生成及其被建构为相关传统网络中新结点的动态过程,关注神话的跨媒介性和媒介的能动性,将更深刻地展现神话生生不息地传承和变迁的动力机制。如此,神话便不再只是静态定型的故事文本,而是不断动态生成的叙事过程;神话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便从追溯远古的静态定型的故事文本,转为探究处在时代语境、各类文本交会处以及与媒介形式互动中的特定当代文本的生成过程。这样的神话学,才能够真正揭示神话不断穿越时间的屏障、从古至今触动人心的奥秘。  相似文献   

7.
"羊尾巴儿子"类型故事以<拇指般大的儿子>、<山羊尾巴儿子>、<尾巴儿子>、<鹿尾巴儿子>、<耳朵般大的儿子>、<羊羔尾巴儿子>、<绵羊尾巴儿子>等多种形态流传于蒙古民间,是蒙古族中流传较广的故事类型之一.文中对蒙古族"羊尾巴儿子"类型故事的十二篇异文进行母题比较研究,概括出该类型故事的三个类型变体,从而归纳了其基本类型.通过对蒙古族与其他民族同类型故事主要母题的比较研究,阐述了蒙古族此类型故事的发展与演变,并探讨了一些母题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超脱》是一部融哲学、文学、心理学、社会学的一部存在主义影片,通过一位代课老师的生命故事,揭示出教师、学校、社会、家庭乃至生命的困境,本文从心理学视角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解读,以期对中国教育者、受教育者或管理者些许启示,影片表明,通过阅读,可以给与受教育者以灵魂涤荡与警醒,找寻自我、回归自我、重塑自我是教育的目的,也是人性的回归,最后,作者提出走出教育之困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研究数字故事地图的历史人文内涵,是将纸介故事文本中的民俗要素作资料整合,编制数字故事地图,开展故事民俗和民众精神文化研究的一种途径.数字故事地图建立在故事类型理论基础上,从故事文本中提取故事地名作为主要的制图要素,通过故事节日等相关联民俗要素取得史料联系和历史联系,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故事地名、历史地名、节日地名、今地名等不同类型地名之间的转换,以此整合民间文艺资料.  相似文献   

10.
1980年代以来,学界对清代提督的研究集中于人物、制度、相关史料的整理论述三个方面,并且近年来的研究更加关注对新史料的解读,在官方史料与民间史料相互考证的基础上,对已有论证进行纠正与补充,研究视角呈多面化。从提督制度的研究看,已逐渐纳入职官制度史的视角下,学者们通常结合绿营、兵制、地方行政制度、军事史进行阐述,但因史料零散,对清代提督群体的系统研究目前尚未得到学界重视,缺乏对具体性问题的突破性成果,值得进一步全面研究。  相似文献   

11.
《大话西游》堪称传统西游题材影视改编的后现代主义巅峰典范,继其之后,《大圣归来》以全新的视角对故事人物和故事情节进行了再创造,是对文学经典《西游记》的又一次成功颠覆和解构。  相似文献   

12.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人不一定能够使自己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那些“老西藏”们,正是如此。在庆祝西藏民主改革40周年的时候,长篇小说《雪域》出版了,这是作者蔡英同志奉献给西藏人民的一份最好的礼物。作品一开篇,就在读者面前展示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一个曲折动人、感人至深的故事。小说的故事情节不复杂。60年代末,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的汉族学生韩朝阳,自愿到西藏,在某县从事畜牧兽医工作,后来担任县政府牧业科副科长。正当这个年轻的大学生满怀热情,决心献身于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壮丽事业时,史无前例的“文化大…  相似文献   

1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卡斯达温”是藏族传统的民间舞蹈,该舞蹈粗犷豪放、气势恢宏,是古代时期当地人民出征或御敌时所举行的仪式舞蹈,蕴含着高昂的生命情调和仪式性。通过非遗保护的研究视角,运用田野调查对“卡斯达温”三大流传区域的扎窝乡朱坝村进行调研,结合对传承人跳舞的观察和口述记录,研究发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卡斯达温”的舞蹈语汇研究现状缺失;舞蹈语汇融入于仪式活动的全程;舞蹈语汇中记录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传承。由此可见,研究和保护其舞蹈语汇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读不懂中国农村、中国农民,就读不懂中国。《林村的故事》一书以田野调查的方式展现了福建厦门市郊的林村在1949年后所发生的社会变革。其在1989年以英文版问世以来,被许多研究中国人类学的教授列为学生必读书目,并成为西景书社少有的几本学术性畅销书之一。本文从社会调查方法论视角出发,探析《林村的故事》写作特点与所使用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分析该书在以林村为研究个案过程中运用的调查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15.
张三丰传说虽然主要流传于湖北武当山地区,但其实在镇远古城,历史的沉淀下张三丰的故事流传也许更加丰富,这些故事充当着历史的见证,记述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心理情感、政治状况等,对于更加深刻地了解镇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向世界讲好西藏故事肩负着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对外塑造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形象、争取对外反分裂斗争国际话语权的历史使命。建国之初的英文外宣期刊《中国建设》的涉藏报道对此作出了有益探索。该刊西藏报道的国际传播策略包括以民间主体传播信息、以受众需求为导向、通过议程设置引导舆论、以人民视角展开叙事、善于运用平衡报道等。这启示我们,要注重发挥多元话语主体的对外传播功效、主动设置西藏外宣议程、构建涉藏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发挥网络空间短视频生活化叙事优势、发掘蕴含于西藏治理中的价值叙事以向世界讲好新时代的西藏故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人类学研究中国社会的民族志方法、市场体系理论、民间宗教等范式的反思,结合人类学对中国社会的应用性,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思路和视角,如将人类学的社会意义培育于公共空间之中,关注人类学的宇宙观等,并就田野工作的方法、经验及研究选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熊燕 《民族学刊》2022,13(11):102-107, 152
九隆传说是西南地区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族源传说。本文以历时性的研究视角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唐代流传于洱海地区的九隆传说所发生的演变,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在唐代,为了遏制吐蕃的扩张,唐太宗支持蒙舍诏统一洱海地区建立南诏,成为了唐蕃之间的缓冲地带。与此同时,在以蒙氏为中心的社会结构下,九隆传说也出现在了南诏蒙氏的祖先故事中,它超越了祖先故事的范畴而具有了政治功能。作为在唐蕃两大政权之间生存的少数民族政权,中原文化对于南诏产生了很强的辐射与影响,由于南诏统治者对汉文化的认同,九隆传说也成为南诏协调与唐政治关系的纽带。同时,由于佛教在洱海地区的传播,九隆传说又被纳入到佛教文化体系之内,成为统治者统一部酋文化、建立文化认同的工具。文章认为九隆传说从早期的单一线性叙述到唐代演绎成为粘着了多种文化因素的故事体系不仅是由于统治者的政治操弄,也是多种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原文化、佛教文化和本土文化都对其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巴渝区域视角,对土家族“非遗”民俗音乐文化进行研究,以巴渝区域的民俗音乐为主要研究对象,坚持以史为主,史论结合的立论原则。通过对史料的甄别,择选出巴渝区域最具代表性的喜花鼓、哭嫁歌两种不同类型的乐曲,以此为范例,对该区域内的民族音乐进行梳理及研究。以此得出该区域内的民俗音乐,是培育该区人民民族认同及共同意识的载体。该区域内的民族音乐,产生于人民的交流及交往当中,是历经民俗文化变化而转化而成的结论。并且探讨出该区域内的民俗音乐,对于中国音乐发展史、中国民俗文化的变化史研究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美国电视剧《权利的游戏》的热播,越来越多的人就此电视剧的故事内涵及人物内涵进行了分析研究,也有人对剧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过分析研究,但很少有人分析该电视剧所隐含的女权主义倾向。本文以《权利的游戏》剧情为依托,对剧中所涉及的各个家族势力及掌权者的变化进行了简要阐释,从而说明剧中所体现的女权主义。这为研究该剧提供了较新的视角,有利于丰富对该剧的研究,从而引发人们对热播电视剧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