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研究了一个制造商通过传统零售渠道销售产品的同时开辟网上直销渠道,采取混合双渠道来销售产品的供应链渠道结构。从分析消费者效用出发,建立了双渠道环境下需求依赖价格变化的需求函数,运用博弈论建立决策模型。结果表明制造商在保持传统渠道的同时,开辟电子渠道将导致传统零售商的市场份额减少,利润降低,引起渠道冲突。为了解决混合双渠道的冲突和协调,设计了批发价加电子渠道价格的合同实现了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通过改进的收入共享契约不但实现了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而且实现了开辟电子渠道后供应链各成员利润的帕累托改进,从而实现了供应链双渠道冲突的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双渠道VMI供应链中,假设制造商和零售商分别处于领导者和追随者的地位,考虑了制造商通过联合促销协调供应链上下游的策略以及双渠道需求之间的搭便车效应,以此为背景建立了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并通过拉格朗日乘数法求解出了制造商的最优发货策略和零售商的最优定价与促销策略。研究发现制造商开辟网上渠道直销产品后,零售商缺货时间比例增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制造商承担促销成本的比例,双渠道之间的搭便车效应对供应链成员的决策和利润有显著影响。另外,双渠道的需求越不稳定,则制造商开辟网上销售渠道后获利越高,同时零售商的利润越低。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对模型中主要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  相似文献   

3.
存在差异性产品的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存在差异性产品条件下,网络直销渠道与传统零售渠道并存的双渠道供应链系统的协调问题.分别建立了存在单一产品的双渠道供应链需求模型和存在两种差异性产品的双渠道供应链需求模型,并分析了两种情形下供应链最优协调策略,最后进行了算例分析,探讨了网络渠道接受程度、产品差异性程度参数对于供应链及其成员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渠道供应链中差异化产品的引入将导致供应链系统利润减少,但更高的产品差异程度能够给Stackelberg博弈占优的制造商带来更高的利润.  相似文献   

4.
基于改进收益共享契约的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需求具有价格敏感性条件下,结合双渠道供应链的特点,研究了双渠道供应链中的两种协调方式,即传统分销渠道与电子直销渠道之间的协调及上下游节点之间的协调。首先,制造商将电子直销渠道所得收益按一定比例分享给零售商。其次,制造商提供给零售商一个较低的批发价格,而零售商将其在传统分销渠道的收益按一定比例分享给制造商作为补偿。从而构建了能够实现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收益共享契约模型,给出了实现双渠道供应链协调时,契约参数取值范围的计算公式,并进一步探讨了双渠道供应链完美共赢协调存在的条件。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设计的收益共享契约模型对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生鲜农产品双渠道营销模式是供应商的最佳选择,如何发挥双渠道优势,实现渠道共赢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以供应商主导的双渠道供应链为研究对象,考虑新鲜度衰减且扰动需求和供应商保鲜努力,对比分析集中和分散决策模型,论证构建协调模型的必要性。从渠道合作和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出发,设计两部定价契约、批发价协调契约和由成本分担与补偿策略构成的混合协调契约,三种契约均能在一定范围内有效实现供应链协调,提高各成员的利润。最后,对比分析所设计协调契约以认识其本质,并通过数值分析验证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李媛  赵道致 《管理评论》2014,(1):159-167
在供应链低碳化背景下,研究了具有公平偏好的制造商向零售商提供两部定价契约的供应链协调问题。分别讨论了零售商是否具有公平偏好的情况,通过模型求解得到实现供应链协调的契约参数及利润分配方案。研究发现,当仅有制造商具有公平偏好时,两部定价契约可以实现供应链协调;当制造商和零售商均具有公平偏好时,在竞争型渠道中,特定参数制约下两部定价契约不能够协调供应链,而在和谐型渠道中仍能协调供应链,制造商占有的渠道利润随零售商公平偏好的程度而不同。  相似文献   

7.
考虑创新补偿的双渠道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子商务环境下,以创新降低物流、库存等分销成本是零售商赢得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渠道和谐与利润最大化驱使下,策略性创新补偿成为制造商的首选策略.本文在传统分销与在线直销价格竞争下,构建模型并研究了上述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问题.研究发现,单独利用创新补偿能实现制造商与零售商收益的Pareto改进,却无法达到供应链整体最优,设计了使渠道协调的两部定价合同.  相似文献   

8.
考虑渠道权力结构的闭环供应链定价与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集中式和分散式决策的三种渠道权力结构下闭环供应链的定价问题,比较各种情况下定价和利润的差异,并运用二部定价契约探讨了不同渠道权力结构下闭环供应链的协调方法。研究表明:MS与RS情形下闭环供应链的总利润相同且低于VN情形;随着产品替代系数的增加,新制造和再制造产品的价格均提高,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均增加;随着回收努力程度的提高,两种产品的价格均提高,而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均减少;运用二部定价契约可通过主导方或借助第三方有效协调闭环供应链。  相似文献   

9.
针对双渠道供应链中展厅现象将加剧传统渠道与电子渠道的价格竞争问题,利用消费者效用理论,以存在展厅现象的差异化定价策略为基准,分别设计能够消除展厅现象的一致性定价策略和限价策略。研究结果显示相比差异化定价策略,一致性定价策略可以减轻传统渠道与电子渠道的价格竞争,并总是对零售商有利,但当顾客到传统渠道麻烦成本较高和批发价格较低时,也将有利于制造商;此外,双渠道供应链成员是否选择限价策略,依赖于传统渠道与电子渠道的价差,随着价差的降低制造商与零售商的利润都将提高,特别当两个渠道的价差较小时,限价策略可以有效降低价格竞争,从而促进双渠道供应链成员达到双赢状态。  相似文献   

10.
基于零售商线上线下销售与消费者退货并存的双渠道供应链,构建考虑退货的双渠道供应链定价模型以及考虑跨渠道退货策略的双渠道供应链定价决策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对比,研究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下的零售商最优定价策略以及总利润的变化情况,同时分析在不同退货策略下顾客偏好以及退货率对零售商定价和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零售商渠道的最优价格设置与顾客对渠道的偏好成正比,与退货率成正比。当顾客对某一渠道偏好程度高时,分散决策下的利润要高于集中决策,并且随着该渠道退货率的提高,这种利润差距会进一步扩大,因此零售商应实施分散决策的渠道策略,鼓励线上线下两个渠道进行竞争,从而获得更大的收益。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对于一般的服装产品,提供跨渠道退货服务的零售商总利润更高,在一定条件下跨渠道服务水平的投入会增加零售商的收入,但这种投入应该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并保持服务与顾客回报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供应链协调是提高供应链整体利润、改善供应链各方利益的根本手段.旨在探讨生产商具有生产规模不经济特性的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策略.给出了集中决策下双渠道供应链的市场价格与整体利润,以及分散决策下批发价契约与收益共享契约的设计方法.提出了协调度的概念,即契约使供应链协调的程度.证明了批发价契约的协调度小于1,不能实现供应链的协调;而收益共享契约的协调度等于1,但相对于批发价契约,收益共享契约不能同时改善零售商和生产商的利润,导致收益共享契约不可实施.为找到双渠道供应链可实施的协调策略,提出了带固定补偿的收益共享契约的设计方法和用纳什讨价还价协商模型确定固定补偿的方法.结果表明,该契约的协调度等于1,并且相对于批发价契约能同时改善零售商和生产商的利润.另外,研究还表明:生产不经济的弹性系数与销售价格成正比、与供应链的整体利润成反比,并且不同渠道间的竞争越激烈,双渠道供应链的销售价格和需求反而越高,双渠道供应链的总利润也越高,并且,带固定补偿的收益共享契约同样可以协调线性成本下的双渠道供应链.最后用算例验证了本文结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在"线上下单,线下取货"的BOPS模式下进行了供应链主体的定价与服务合作决策分析。研究发现:1)在零售商主导的结构下,单位补偿契约可以实现合理的利润分配,且向上销售产品的批发价格将不会影响BOPS产品价格、服务决策和最优利润;2)在制造商主导的结构下,批发价格契约可以有效实现服务合作,单位补偿值可影响定价与服务决策继而影响主体间利润分配,且当单位补偿值为0时,供应链总利润最大;3)制造商主导下的供应链效率高于零售商主导下的情形,呈现的双重边际化效应较不明显。研究结论对商家进行全渠道实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新零售模式下,本文针对双渠道生鲜供应链,考虑供应商与传统零售商之间的物流合作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价格整合情形,基于消费者效用理论,综合考虑价格和产品新鲜度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共同影响,建立整合前后的定价和协调模型,采用线性补偿契约与收益共享契约进行协调,得到相应的最优协调策略。通过最优决策量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三种不同程度渠道整合情形下生鲜供应链个体以及供应链系统的最优定价决策以及最优利润水平。研究发现:线上线下的物流合作会使对线性补偿量具有强势决策权的传统零售商在利润分配中占优;在进行物流整合的基础上,各供应链成员是否应开展价格整合,取决于消费者对产品时效性要求的高低以及其自身的讨价还价能力;对系统来说,渠道整合可以扩大消费者群体,提高供应链的总利润。  相似文献   

14.
补偿激励下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合同设计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针对电子商务环境下传统零售与网上直销并存的双渠道模式,在促销-价格敏感需求与促销补偿激励等条件下构建了模型,分析、比较了集中式与分散式决策下供应链最优的促销投入、促销补偿投资与定价策略,研究了促使双渠道达成协调的合同设计.研究发现:单独利用两部定价合同不能有效地协调双渠道供应链;而两部定价合同与促销水平补偿合同的组合能够实现供应链协调和渠道成员双赢,且满足这种条件的组合合同有无穷多个.  相似文献   

15.
在网上直销、网上分销两种双渠道供应链系统中,引入消费者对产品检验与评估需要时间和检验结果为假概率的敏感系数、区块链单位验证费等参数,在不采用和采用区块链技术两种情况下对比分析了双渠道供应链定价和渠道选择策略。研究表明:当采用区块链技术时,直销模式下的制造商利润要高于分销模式,直销模式下的传统零售商利润要低于分销模式,直销模式下的供应链总利润高于分销模式;在直销模式下,采用区块链技术的制造商利润、传统零售商利润和供应链总利润都高于不采用区块链技术;在分销模式下,当制造商引入区块链技术一次性需支付的固定费用较小时,采用区块链技术的制造商利润、传统零售商利润、网上零售商利润和供应链总利润都要高于不采用区块链技术。  相似文献   

16.
农超对接双渠道模式下,考虑保鲜努力投入、实现渠道共赢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以农超对接双渠道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为研究对象,设计无主体保鲜努力投入、合作社保鲜努力投入以及超市保鲜努力投入三种情境。首先对集中式决策下三种情境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保鲜努力水平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其次分别对各情境集中式决策与分散式决策进行比较,构建不同契约模型实现供应链利润优化与协调;最后通过数值分析验证其有效性。结果表明:(1)合作社或超市投入保鲜努力较无主体投入时,供应链总利润更优,且供应链总利润与保鲜努力水平呈正相关关系;(2)补偿一分享契约、保鲜成本分担补偿契约、两部定价契约可分别有效实现三种情境下供应链利润协调。  相似文献   

17.
渠道冲突环境下的闭环供应链协调定价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销售渠道和回收渠道均存在冲突的情形下建立了闭环供应链博弈模型.首先,在分散化定价决策下研究了闭环供应链中的节点企业为了取得各自最优利润,如何确定自己的批发价、零售价、废旧品的回收价和回收补贴价格,以及分析了销售渠道冲突和回收渠道冲突对节点企业定价决策和利润的影响.然后,以集中化定价决策下的均衡结果作为基准,提出了一个改进的两部定价契约来实现闭环供应链的协调,以弥补分散化决策的效率损失.最后,运用算例的方法,进一步分析和讨论了渠道冲突对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制造商和零售商收益比,以及闭环供应链渠道运作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考虑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将产品商誉和减排量作为状态变量构建微分博弈模型。文章首先讨论了不同渠道结构下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均衡策略,随后探讨了广告合作-减排成本分担契约对供应链协调性的影响,最后通过算例对模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产品商誉轨迹随时间变化呈现多变性,而减排量轨迹则具有单调性。与单渠道相比,双渠道下零售商的广告努力和利润下降,而制造商的减排努力和利润增大,只有当传统渠道市场占有率较高且制造商竞争较小时,制造商单渠道的利润才高于双渠道,此时制造商将不会开设网络渠道。广告合作-减排成本分担契约可以实现制造商、零售商和整个供应链系统利润的帕累托改善,且消费者低碳偏好和品牌偏好越高,制造商和零售商越有动力达成合作。  相似文献   

19.
针对产能约束下的双渠道供应链,考虑实际中常用的直销优先分配产能的策略,基于Stackelberg博弈研究制造商(领导者)和零售商(追随者)的定价决策,刻画均衡解并深入分析直销优先策略下产能约束对双渠道供应链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不同产能水平下,制造商对两个渠道的依赖程度会发生变化。当产能短缺时,其利润主要源于直销渠道;而当产能相对充足时,其愿意分享更多的产能以换取零售渠道上的批发利润,且此时增大产能可能会损害制造商的利益。对零售商而言,当产能短缺时,其采用高溢价来弥补获得较少产能的劣势;当产能相对充足时,其采用薄利多销的策略来获取更多的利润。当产能过剩时,双方的利润不再受产能的影响,且产能过剩对双方而言不一定是最好的情况。研究结论为制造商的定价与在双渠道中的产能分配策略选择提供有益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20.
针对酒店过度依赖在线旅行社(online travel agent, OTA)导致佣金不断上涨和其建立直销渠道产生高运营成本问题,通过建立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酒店直销单渠道、双渠道及OTA单渠道三种结构的渠道选择策略、定价策略和OTA最优佣金率决策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当运营成本与佣金率较小时,双渠道策略占优;当运营成本较小且佣金率较大时,直销单渠道策略占优。当运营成本较高时,OTA单渠道策略占优且与佣金率无关。对于OTA而言,设置高佣金率未必产生更多利润。在确定最优佣金率时,应考虑酒店直销渠道运营成本、酒店行业佣金率上限及消费者对酒店直销渠道偏好程度的影响。此外,当运营成本较低时,供应链均衡策略为双渠道策略,否则为OTA单渠道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