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才流动规律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流动是人出自自我的实现的需要和对于比较利益差异的追求,在既有认识的基础上的变换活动。人的流动受客观的、外部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决定,因而是有规律的运动。通过频繁、复杂的人才流动现象,总结人才流动规律,对于研究人才流失、人才配置等人才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正是从这一思想出发,通过分析资料,从不同的角度总结出了人才流动的六个规律——规律一:从地域的角度看,人才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流动,由中国西部地区向东南沿海流动。在世界范围的人才争夺中,发达国家充分利用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所能提供的优厚待遇、环境,吸引了大批…  相似文献   

2.
人才,是企业、地区发展的基石,是国家参于世界竞争的核心优势。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人才流动国际化、人才竞争国际化,国家之间“抢人”、“挖人”的“人才大战”已经演变成没有硝烟的世界大战。什么是国际化人才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向往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这是人之常情,因此,人才流动就成了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道风景。众所周知,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从宏观上说有利于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从微观上说,它符合人才要求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的愿望和用人单位对各类型互补人才的需求,因而适度的人才  相似文献   

4.
正世界正在进入人才流动全球化的时代,而人才引进是全球人才流动的最高表现形式,它不仅推动着本国人才资源国际化的进程,也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活力与国际竞争力。我国有计划、有组织的人才引进活动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后,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方针,人才引进工作得到了飞速的发展。30多年来,我国先后总共引进海外及境外人才数百万人次,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海外人才支撑。中国的人才引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走出了一条极具中国特色的引才之路,初步形成了"五个为主"的特  相似文献   

5.
美国著名的管理大师汤姆·彼得斯在《追求卓越》一书中总结出来的长寿企业所共有的八大属性,其实就是站在不同的角度重点论证了“人”的因素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他看来,“人”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和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所在。因此,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对优秀人才的竞争。随着人才竞争的加剧,人才流失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困扰着各级企业。那么怎样有效进行企业人才流失管理呢?一、树立正确的人才流动观念对人才流失的看法决定其做法。因此,要想正确处理人才流失问题,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流动观念。按照系统生态学理论,系统只有在开…  相似文献   

6.
郭佩德 《人才瞭望》2009,(10):38-38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河南省人才流动和人才市场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优异成绩。 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大力加强“人才公共服务、人才市场”两大体系建设.逐步形成了机制健全、功能齐全、服务规范、统一高效、监管有力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7.
兴邦之要,惟在人才。离开了人才,加快发展、追赶跨越将无从谈起。计划经济时代,各地人才基本上是“自给自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同其它商品一样,具有流动性。人才流动遵循价值规律,从大局上讲,人才流动有利于人才这一资源合理有效配置,使人才这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但作为欠发达的地区,在目前“人才的争夺战”中,如何吸引人才、留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国正面临三大“人才难”的困扰:一个是巨大的人才缺口,一个是人才流动率极高,再有就是人才结构面临巨大挑战。如何有效物色和使用外籍人才?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油田企业的野外工作性质和艰苦的工作环境,决定了在当今人才流动比较活跃的形势下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安徽采油厂作为江苏油田的一个开发生产单位,过去由于没有针对人才工作创造好的环境,没有在拴心留人的机制上做过细的工作,在引进人才方面一直是困难重重,急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人才流动的特征是:国际间人才流失严重;国内人才流动失衡。据此,我们认为遏制人才外流趋势,扭转人才分布失衡的局面,实现人才的合理、有序、高效流动,已经成为决定我国经济建设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也直接改变我国人才资源的再配置格局,关系到人才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最终影响到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与和谐社会的建立。在目前阶段,我国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围绕~个目标,搭建两个平台,完善两大机制,落实三项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环球扫描     
子家 《人才开发》2006,(5):62-63
英国是一个人才“来去自由”的国家,不限制人才流动:一方面国家的人才往外流;一方面又大量引进国外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的技术人才,获得了成功。本期《环球扫描》摘编的英国首都伦敦的人才管理制度,很有特点,但愿能为读者起到开拓视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罗瑞荣 《人才瞭望》2006,(10):23-24
常言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流动不断增多。正常的人才流动有利于社会、企业和个人多方利益: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人才流动是从战略全局上充分利用人才,从战略未来上更好地培养人才的重要措施,具有巨大的心理功能和社会效应:对人才个人而言,人才流动可以充分发挥人才的价值,实现人尽其用:对社会而言,人才流动有利于形成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气,充分发挥人才的效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然而,我国特殊的现实情况决定了人才流动还存在着一些体制方面的“绊脚石”,阻碍了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损害了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3.
未来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谁赢得人才谁就赢得成功,这已成为企业的共识。那么在这个人才流动频繁的社会,企业怎样才能留住自己需要的人才呢?让人才在工作中感到快乐,他才会为了明天更大的发展而留在你的企业里。一项研究表明:一个人“乐在工作”有三大要素,分别是能力、价值观和人生志趣。在这三大要素中,人的终身志“选”,即选才,选天下英才称其职。第一步,趣是最重要的因素。俗话说,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只有感兴趣才能使他在长期的工作中得到无穷的快乐和不竭的动力,相比之下,物质方面的刺激就变得短暂而无力。因此,…  相似文献   

14.
“说起来重要,排起来次要,用起来需要,忙起来忘掉”是现在人们对于人事档案的写真,“人事档案无用论”正在流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流动频率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为“社会人”,然而,许多人把档案转到人才中心后一去不复返,有的干脆怀揣档案去了天涯海角。突然之间,人事档案好像不重要了,失去了作用,“弃档族”日增,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一个时期,笔者每与朋友聚会,或多或少总会谈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谈论这个话题,大家是兴奋的,兴奋中还充满期待:期待着与之配套的政策法规的出台;期待着人才鉴定标准和人才测评体系的建立;期待着在单位之间、部门之  相似文献   

16.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没有人才的企业是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而人才与企业整体发展之间矛盾也越来越深化,导致企业人才流动频繁,因此,企业怎样留住人才,扭转人才流失的局面是其急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此,笔者以此为出发点,从人才的重要性、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进行简单的分析,以此来促进企业解决有关人才方面的问题,促进企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据新华社电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人才工作决定》)公开发表之际,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负责人就如何学习贯彻《人才工作决定》,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18.
叶尚志 《人才开发》2004,(2):1-1,4-5
最近以中共中央召开人才工作会议、胡锦涛同志讲话、决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发布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为标志,把人才工作提到关系全党、全国大局的战略地位,导入历史上空前重要、规模广大、大力开拓的新阶段。中央率领全党,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精神,从当前国际形势和国情实际出发,紧紧抓住人才强国战略这一关键环节,带动其他各项工作,协调推进,坚持贯彻,必将大大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加快健康发展,前景辉煌,大有希望。  相似文献   

19.
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是新时期我国人才工作的宣言书,是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动员令。它为我们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建设宏大的人才队伍指明了光辉的方向。 把握科学的人才观,必须首先深刻了解其丰富的内涵 认真学习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文件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的人才观主要包括以下观点: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的优势的观点; 人才存在于群众之中,人人都能成才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世界人才流动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望着已经过去的2007年的背影,你会发现世界人才流动出现一些新动向,围绕经济发展这个热点,世界各国政府、企业的人才政策都有新规出现。中国、印度等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发展中国家,由于需求旺盛,对世界人才的吸引力始终保持领先的地位,经济发达的国家为了留住人才也在不断出台新的规定。在一个多极化的和平的发展环境里,世界各国为了发展和保持优势,人才流动及国际化已经成为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