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韩礼德语气的人际功能的框架下,文章对《约伯记》中的祈使语气小句的人际意义作出解读揭示蕴含在约伯苦难中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探讨《浮士德》在人文精神这个重要主题上与《圣经·约伯记》的内在联系。就形式而言,《浮士德·天上序幕》摹仿了《约伯记》的故事情节,使得诗剧得以在《圣经》背景下展开;就思想而言,这种摹仿是为了更加突出人文精神这一主题,二者在对上帝的绝对权威、绝对公正的大胆质疑、对个人品行、自身价值的肯定、维护以及个人精神的最终归宿等方面都有诸多相似之处,同时又体现出因时代因素造成的本质差异。  相似文献   

3.
福克纳的长篇小说《我弥留之际》在结构上与巴赫金的复调理论有极大相似之处,表现在主体性的建立与瓦解、对话性的外化与内隐、共时性的破碎与拼接以及未完性的终结与开启四个方面。在它们的相互碰撞中,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对《我弥留之际》的解读产生了显隐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叶前后,日本学者三泽铃尔称"屈原完全应该视之为传说性的人物"的"屈原否定论"一出,即在我国楚辞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学者们大多从屈原及其作品的不容否定出发,对其进行了批驳。本文舍却这场争论的是非曲直,从约伯和《离骚》抒情主人公个人生命意识的觉醒角度出发,对两篇巨著的主题进行再比较,认为《约伯记》和《离骚》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所同者为约伯和屈原都怀揣着对人间绝对公义的执着追求;所异者为在这种追求遇阻之时,约伯最终为自己找到了现世的出口,屈原却只能以毁灭肉身来抵达精神的彼岸,希求在另一个精神天国中去实现自己的人间理想。  相似文献   

5.
史铁生是中国当代最具哲学气质的小说家,《务虚笔记》已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小说,它是哲学。但同时也是诗,是音乐。史铁生在这里建构了一个复调的多声部的世界来探讨爱情、命运、自由、平等、背叛等形而上的生命命题。通过贯穿全书的大型对话和微型对话,史铁生为我们展示了人性的丰富和复杂。  相似文献   

6.
7.
复调理论是俄国哲学家、文论家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最早提出的。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威廉.福克纳的著名短篇小说《献给爱米莉的玫瑰》进行重新解读。解构这篇小说的写作方式,印证了复调小说理论的某些观点——对话,主体性,环境描写和叙述时间。  相似文献   

8.
复调理论贯穿了20世纪西方文论史,始于巴赫金,由萨义德来谢幕。巴赫金的复调理论是对话性思维,是作者、主人公的对话,侧重作者与作品;萨义德的对位法是联系性思维,是东方与西方的对话,侧重读者和世界:二者在认识论上都基于客体的主体性,二者在方法论上都向文本外部拓展,注重事物间的联系,重视社会分析、历史溯源、同时性共存。但二者在东方观、体系性和破立之道上存在分歧,萨义德的对位法从三方面发展了巴赫金的复调理论:挣脱欧洲中心倾向,放眼东方;打破整体性系统,关注局部;摧毁权威,有虚无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9.
现代奥地利著名犹太小说家约瑟夫·罗特(1894-1939)于1930年出版了小说《希约普---一个普通人的故事》(Hiob. Roman eines einfachen Mannes)[1],其从标题到内容、从谋篇布局到人物形象塑造,与圣经故事《约伯记》(Hiob)存在着明显的互文关系。理解作品中体现的宗教元素,有利于把握罗特对于20世纪初东欧犹太人信仰和生活的思考,他内心对于自己犹太身份的态度及其在普遍意义上对人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巴赫金复调文论的独到魅力就在于其有机要素的组建整体性和文本多样化中的自由统一性,这种魅力主要表现在:独立的超时间观、内聚焦型的叙事视角、以主人公意识为核心的对话模式以及有机性和聚合性的演变关系链。这种互补共存的嬗变轨迹对传统小说的创新革命、对现代小说的拓展和延伸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小说文学体裁的叙事格局在复调文论不断进化发展的启发下终于获得了无限更新的现实可能性和持续前进的理论依赖性。  相似文献   

11.
锺惺是晚明<诗经>文学研究高潮中涌现出的一位具有代表性的"诗学家".他提出了"<诗>活物说"的理论,并以此为导向,揆之性情,参之义理,对<诗经>作了别开生面的评点,在<诗>学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有力地推动了<诗经>文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圣经.约伯书》是古希伯来智慧书中的一卷,讲述了撒旦挑唆上帝降灾难于义人约伯而考验约伯的故事。闻知约伯的悲惨遭遇,他的三个朋友来安慰他,却使他受到更大的情感伤害。这个故事中充满对话。本论文运用语用学理论解读了隐含在言语下的说话人意图,并结合"会话原则"分析了约伯和他的安慰者之间交际失败的根源及上帝和约伯交际取得成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常频词汇——“信念”是各学科领域相当重要的研究话题。而对于什么是“信念”,目前却缺乏普遍而统一的理解。文章从哲学、经济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视角出发,对“信念”内涵进行回顾与解读,拟从交叉学科中“信念”内涵的独特界定和视角探寻“信念”内涵的共性。同时,以数理实证研究和案例实证研究的研究方法分别对“信念”的测量方法进行整合归纳。研究发现:各学科视域下“信念”内涵不仅各具特色,赋有个性,且存有包含目标、理论基础、逻辑性以及与行为相关联的共性;与此同时,“信念”量化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信念”测量方法研究仍需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代中国的信仰危机问题,不少学者企图通过重塑宗教信仰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可是"敬鬼神而远之"的儒家文化传统决定了这条道路对中国恐怕是行不通的。鉴于中国古老悠久的以道德信仰为核心的文化传统,可以考虑根据风险社会的时代需求建立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道德信仰体系,加强道德信仰教育,把道德教育从规范认知教育水平提升到信仰培育高度,以便从根本上解决信仰危机问题。  相似文献   

15.
马氏罗(A.H.M also)认为人类的多种需要分为生理、安全、社交、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级,这五种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教职工通过正常的工资收入,在生理、安全、社交三个方面的需要已基本能得到满足,而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必须通过象岗位津贴这种有效激励制度来满足。马氏罗的层次需要理论为高校岗位津贴制度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实践中也能较好地得到运用。  相似文献   

16.
本土化信念:我国教育理论本土化之前提性动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教育日渐全球化与国际化的今天,教育理论本土化不仅是中国教育学发展的重要命脉,更是几代教育研究者所一直为之奋斗的目标.中国的教育学在国际教育研究中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摆脱尴尬的失语地位、打破跟随他人进行研究的被动局面.究其原因这固然与教育学自身根基的薄弱不无关系,但如何打破教育学发展的种种扞格,解决教育理论发展的现实困境,把本土化提升为教育理论本土化的一种信念希望能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文心雕龙》的风格理论体系包括十个范畴。其中作为美学理想的范畴有“风骨”和“隐秀”,作为基本风格类型的范畴有《体性》八体。作者刘勰是参照《周易》数理阐明这些范畴及其相互关系的。其中“隐秀”、“风骨”相当于阴、阳二仪,所以在书中作了专篇论述;其中“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八体则分别对应于“乾”、“坤”、“震”、“艮”、“兑”、“离”、“巽”、“坎”八卦,所以统一列入《体性》篇。“雅与奇反,奥与显殊,繁与约舛,壮与轻乖”的分组关系表明,刘勰构建风格学体系之时,是以文王八卦序列为模型的;而其理论基础,则是主要由《周易》表述的古代宇宙哲学。  相似文献   

18.
从圣经看美国总统就职演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一个基督教信仰浓厚的国家,美国新当选总统就职时,都要手抚《圣经》宣读誓言,然后发表就职演说。为了唤起民众接受并支持自己的施政纲领,就职总统大都在演说辞中浓墨宣扬基督教思想文化,引用《圣经》典故格言,效仿《圣经》文体风格,以使演说威严、庄重,更具感召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