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四运动时期,湖南是思想最为活跃,反帝反封建斗争最为彻底的省份之一。青年毛泽东同志当时是湖南学生界的领袖人物,始终站在运动的最前列。他主编的《湘江评论》(湖南学联刊物》和七期以后的《新湖南》(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学生刊物),宣传新思潮,批评旧社会,敢于向一切反动落后势力挑战,成为非常出色的革命刊物。《湘江评论》和《新湖南》分别出至第五期和十二期后,为湖南反动军阀迫害停刊。反动派愈迫害,革命者的名字愈受人景  相似文献   

2.
杨华 《云梦学刊》2016,(4):115-118
《左传》一书极富文章技巧与经验价值。仅从起结来看,就生出许多法门,有总起法、有直起法、有突起法,随处写来随处作结,起、结变化无方,出人意表,而又结构完固,余韵无穷。  相似文献   

3.
本来,“长江《读书》奖”的评选是读书界的一件幸事。但大概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评奖竟然评出了一个“《读书》事件”。据笔者作为一个局外人的观察,这个事件有三个相互关联的内容,一是有人评判这个奖有失公允,基本上是《读书》自己的人(编者和作者)给自己评奖,谓之创“中国学术腐败之新高”;二是由此引发了一些人对《读书》这两年来立场的不满,使之成为宗派的刊物;三是对《读书》的批评引发了一场斯文扫地的人身攻击。在香港的《读书》作者、“长江奖”评选委员会委员甘阳在没有弄清楚批评他的文章作者的情况下,用典型的“文革”…  相似文献   

4.
赵蕾 《河北学刊》2023,(1):109-114
1930年代以《青年界》杂志为代表的文化启蒙力量通过阅读世界传播现代文化,以“新”文化而“新”青年,是对五四新文化启蒙传统的传承与发展。其突出特征表现为:服务青年的平等意识,塑造青年的问题思维,开放融合的文学景观,成就青年的文学导向。返观1930年代文化语境,文化高压对启蒙空间的禁锢,对新文化启蒙的精神传承及“启蒙”与“救亡”主题的裂变成为造就时代文化启蒙图景的重要因素,也说明了“救亡”与“启蒙”两大主题在中国现代发展进程中的“一体两翼”关系。  相似文献   

5.
我们党的群众路线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与其贯穿着人的价值的全部内涵分不开,充分体现和深刻发挥了人的价值意义."一切为了群众"是人的目的价值的充分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核心;"一切依靠群众"是人的手段价值的充分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基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人的价值实现的方法选择,是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灵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民为本,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更加充分体现了人的价值内涵,是新世纪衡量中国共产党人全部工作新的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6.
赵永振 《理论界》2008,1(4):19-20
从《江泽民文选》可以清晰地看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大体上经历了酝酿(1989年6月-2000年1月)、提出并走向戍熟(2000年2月-2001年7月)和丰富发展(2001年8月-2002年11月)这样三个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20世纪30年代,随着中国农村复兴运动的高涨,农村合作运动进入“极盛时期”或“农业合作社数量猛进和性质有所变更时期”,并在社会界特别是知识界引发了一场关于“中国合作事业发展速度问题”的讨论。而当时重要的舆论媒体天津《大公报》或发表社论及报道或刊发有关人士对这一问题的评论文章,积极参与了这一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探讨,其讨论目的在于为中国农村合作事业寻找一条可行之路并以此复兴农村、振兴民族。这既是一场理论学术争鸣,亦是一种基于农村合作实践的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8.
是"食"重要,还是"性"重要?在短篇小说<丈夫>中,沈从文以一个边缘人的姿态,以独有的"凤凰情结"及人生经历,以平和、淡远、隽永的手笔,将这一直接关系到生存与家庭的大话题作了沈从文式的诠释.作者落笔虽轻,但却有力、浓烈,表现了沈从文独有的艺术风格和"凤凰情结"在其创作上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社会建设的目标是同时兼顾可欲和可行、也即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好社会”;“好社会”应兼顾、平衡、协调社会整合(共同体的追求)和个人的自由与尊严.要兼顾、平衡自由和共同体,第一,必须在理论上澄清自由和共同体这两种价值的关系,特别是要论证说明,自由和共同体是可以互相支持的力量,而不是纯粹对立的双方;第二,必须在实践上处理好三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层面的问题,即制度(体制)层面的问题、结构层面的问题和心理层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张然 《东岳论丛》2023,(1):114-120
作为舶来品,文图理论需要在现代表意理论上开辟中国资源和路径,其与中国古典文论的比较研究便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文心雕龙》的“写气图貌”说正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口,它与文图理论在文学发生论、言象意关系、视知觉审美理念等方面皆有相通之处,具备深入比较的前提。刘勰认为作者苦心孤诣将自然图景转换为文学图景的最终目的,绝非止于如在目前、栩栩如生的形象展现,而是这鲜活形象背后的“文外之重旨”;转化的关键则是依靠“状溢目前”的秀句来组成“情在辞外”的隐篇,从而让读者可以在“辞外”的想象空间中二次创造出那本源于自然中鲜活的万事万物。在刘勰的理论体系中,文图理论成立的内在逻辑是“物—情—辞”,具体过程是“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审美效果是“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  相似文献   

11.
通过基于"图形-背景"理论角度对相声《败家子》的分析,文章研究了相声《败家子》中的社会文化背景,当时言语背景和故事讲述背景三个背景因素;分析了其中的语音图形、词汇图形、语义图形、语篇图形、语场图形,从而解读相声《败家子》中图形的构建过程,阐述了图形凸显于背景、制造幽默的创作原理,不仅为相声创作提供参考而且还为相声语言的欣赏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2.
《读书》2014年第1期刊登了张维迎先生的《社会合作的制度基础》一文,其中说:“产权是一个自然权利,高于国家、高于政府,产权制度其实先于国家、先于政府而存在。有没有普世价值?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普世价值,全世界人都遵守的普世价值。”(第63页。以下凡引此文只注页码)  相似文献   

13.
《定势》篇的"势"范畴及主旨是"龙学"研究中的难点。范文澜的《文心雕龙注》对《定势》篇主旨及理论地位作了深入探究,指出《定势》的主旨是"别体",是确立"循体成势"的原则,并首次指出《定势》与"论文叙笔"的紧密联系,从而不仅使《定势》篇与"论文叙笔"的作意明朗化,也指明了《定势》篇在《文心雕龙》中不同寻常的理论地位。  相似文献   

14.
陈强  李诗雅 《学术论坛》2012,35(8):30-32,38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的深刻变革既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动力和活力,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和矛盾;社会冲突、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了社会的常态。解决好群体性事件,把社会冲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成为了当前的一个重大主题。政府应借鉴现代社会冲突理论及其"社会冲突正功能"观点,结合我国实际,找到缓解社会冲突的对策,进而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广东陆丰乌坎事件是一个好案例,值得分析。  相似文献   

15.
《琼州学院学报》2015,(4):98-103
香港占中事件的爆发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存在负性情绪的群体发起抗议时的强大力量。占中群体的诉求由最初要求实现普选自由到最后的港独,无不表达了对大陆甚至对祖国的不满。而这种不满究其原因是香港对大陆的偏见,包括了暴发户土豪素质低下等标签化的词语。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的视角来解释香港对大陆的偏见,及偏见形成的过程与原因,有助于加深两个群体间的认同与理解,减少群体间的摩擦与隔阂。  相似文献   

16.
现代性问题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焦点问题之一.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并没有提出和使用过现代性概念,但却形成了分析和批判现代性的科学逻辑.马克思时代的现代性虽然与我们所讨论的现代性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着本质区别,但却为我们思考和研究一个时期以来现代性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7.
《纲要》分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依据,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线索和理论突破,指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意义。深入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必须有效地发挥《纲要》的重要作用,以《纲要》为线索,全面、系统地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春秋后期吴楚两国争雄是春秋时期霸权迭兴历史上的重要一章。以往学者对于吴楚争雄多关注吴国破郢入楚这样非常重大的事件,而对于有重要影响的州来之争却很少注目。上博简《吴命》篇所揭示的相关内容使人们对于州来之争这个尘封已久的历史事件有了重新审视的机会。《吴命》简的内容可补相关史载之不足,其重要价值,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9.
作为和歌理想和审美情趣的“有心”论,其实质是以超凡入圣的佛教禅理意识去规范“发乎恋情”的传统歌学本体。然而,“有心”理论的超脱性,又造成了其中观念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这种现象,体现了日本传统文化的多元交错与异质同体的特征。这些特征,体现出日本文化个性,形成了与中西文化截然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性别研究的相关理论出发,结合《孽子》这一部小说,分析了文本中“奔跑”这一行为所包含的特殊寓意。指出了在《孽子》中一首一尾两处“奔跑”的不同,这种不同凸显了边缘文化对待自身的多重建构以及对待主流文化的抵抗。“奔跑”这个动作不仅仅是逃避、释放身体本能,更重要的是它表达了对真正平等的期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