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择何种广告叙事模式能够获得最佳的传播效果是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不同人称叙事广告对受众态度及行为意图影响的研究结果相互矛盾,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叙事广告对受众态度及行为意图的影响及潜在的调节因素。研究结果发现:合并受众态度和行为意图为一个结果变量时,广告第一人称叙事比第三人称叙事更能够提高受众的态度并且引发更高的行为意图;将受众态度和行为意图作为两个结果变量时,第一人称比第三人称叙事能引发受众更高的行为意图,但在受众态度方面没有差异;品牌拟人化、情境效价调节了广告叙事对受众态度和行为意图之间的关系。研究在探讨不同人称叙事对传播效果影响这一核心问题的基础上为后续研究廓清了视野,同时也为企业进行品牌宣传及危机公关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在对外宣传中一些词语的翻译问题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得到国外受众的认同。翻译,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译语中找到与原语相对应的话语。由于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汉英语言互换过程中很难找到“完全对应”的话语,比较理想的结果是“近似对应”,就是找到为读者所熟悉或容易理解的话语,在信息和受众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实现信息传播的真实意图。  相似文献   

3.
广告语与幽默语的顺应性特征有显著的可比性。广告语是通过顺应受众、"投其所好"来达到目的。顺应受众是显性的"褒扬的"顺应过程;使受众顺应广告语者的目的、产生购买行为则是隐性的顺应过程。幽默语的特点是:幽默制作者有意违背或不顺应受众或听者的预期,这是一个显性的不顺应过程;而通过某种"线索"或"关联"(即隐性顺应因素)引导受众朝意想不到的或隐性的意义上思考,这个意义就是幽默制作者的意图,这是一个隐性的且具备"贬损性质的"顺应过程。广告幽默语具备广告的特征和幽默的顺应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通过考察中国人口网的信息传播现状,认为其信息传播多为自上而下的宣传,少平等温和的互动,没有发挥网媒的优势,传播方式还处于传统媒体信息网络化阶段,缺乏有效的信息传播手段和技巧。为此,运用传播学理论探析增强人口计生信息传播效果的手段和途径,认为在人口计生宣传中有效设置议程,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并注意新闻信息的涵化,有助于正确引导计生舆论,提升计生政策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5.
宣传是一种目的性极强的劝服性传播。检验宣传质量的高低 ,主要应依据宣传的效应 ,也即受众在多大程度上接受宣传者的意图并付诸实践。根据对宣传的传播过程的考察 ,分析宣传效应与传播要素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并以此来探讨提高我国宣传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舆论引导是我党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党报的舆论引导到网络舆论监督,舆论引导已经从人类社会特殊历史时期才出现的重大的思想和理论变革运动转变为社会发展的普遍化、常规化、常态化的内在要求。在多媒体并存的新格局下,舆论引导的内在发展要求是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保障受众的知情权,加快传媒集团顺利转型、及时转换思想观念,加快以"受众本位"为理念的新闻传播平台的建设,让政府、媒体、受众三方在舆论引导新格局中和谐共处,在更深层面上则体现为现代文化模式对传统文化模式的突破和更新,通过文化创新完成对社会现实的文化形态的整合和理性重建。  相似文献   

7.
为了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传媒界一直在奋战,尤其以央视的《新闻联播》、各省市卫星频道的电视新闻节目为主宣传阵地。然而,这种"主色调"的电视新闻节目,在当今受众媒介素养不断提高,受众主动性、积极性日益提升的形势下,显然难以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效果。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应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改变传统的主要依靠消息类电视新闻"单兵作战"的策略,强化电视新闻杂志节目、评论节目在深度解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引导舆论与社会正能量等方面的作用,加大对社会主流价值观"潜移默化"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8.
林凌 《东方论坛》2012,(4):62-68,73
遵循网络舆论引导规律是提高网络舆论引导效果的基本原则。必须转变强行管理观念,避免简单删帖、网下抓捕等行为,消除网络意见对立。坚持以受众为中心,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正面引导为主的原则,全面服务网民。基于网络技术特性,创新网络管理观念,兼容并包,实现网络文化多元化。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的宣传是通过荧屏实现的.一个电视台要达到理想的荧屏效果,除节目内容、质量、频道形象策划、包装策划等外,新闻节目编排至关重要,编排得当,有利于提高信息的传播,更好地吸引受众,引导舆论.  相似文献   

10.
“意见领袖”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4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传播学者保罗·拉扎斯费尔德提出了"意见领袖"的概念,他认为:对于媒介所播的信息和观点,有部分受众会积极接受,并加以再传播,这些人即为"意见领袖";而另一部分人则主要依靠与这些"意见领袖"的接触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今天重新起用"意见领袖"这一概念,旨在论析媒体能够反映、影响、组织社会舆论,以取得社会思潮与情绪的统一化,使社会公众遵循既定的社会规范与社会目标,从而真正实现新闻传播引导舆论的社会职能。  相似文献   

11.
“距离”是大众传播中媒介组织建构现实的关键.过去我国政府控制突发公共事件传播时,主要基于拉开传播空间与发生场所间距离来实现.微博客兴起后,有力地消解了这种距离,当事人得以站出来与受众及市场化媒体一道再现现实,这对政府舆论控制与引导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消解了的传播距离下,政府及传媒应通过主动开设微博等方式来加强对传播距离的积极建构,在资讯传递外与民众共享意见,平等交流与对话,妥善回应民众关注热点,努力引导好社会舆论.  相似文献   

12.
舆论二字在我国古籍中早已出现。舆论即民心民意 ,实指公众意见 ,大众传媒对政府工作、公民行为发表意见是舆论监督。舆论导向关系党的工作的全局 ,关系人民的根本利益 ,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引导舆论是新闻最主要的功能。要把握好新闻舆论导向 ,新闻记者应该成为党的思想工作者 ;要改进新闻舆论工作 ,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切实做好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 ,尤其要把握好社会新闻的导向问题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相似文献   

13.
舆论对于战争具有重要影响,刘邦作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深谙此道,注重引导和控制舆论走向。楚汉战争中,刘邦能够取得最终胜利,与其善于利用舆论战术有着密切关系。起事之初,刘邦利用迷信,神化出身,通过发挥舆论传播的影响力,构建其领袖地位的合法性,吸引众人追随。起事之后,借舆论宣传之力,树立其"宽大长者"、"仁慈爱民"的光辉政治形象,实现收揽民心之目的。对峙之时,从道德层面声讨项羽,使之成为众矢之的,达到控制舆论之目的,并为发动战争寻求舆论依据。决战之际,刘邦再造舆论,瓦解项羽军心,挫敌锋芒,最终取得胜利。与之相对,项羽则轻信谣言,不辨真假,猜忌臣下,人才流失,民心丧失,舆论倒向刘邦,终致失败自杀。因此,赢得战争,不仅需要雄厚的军事实力作为后盾,更需要舆论宣传中的精神征服,对舆论的成功运用是刘邦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14.
新闻媒体确立受众反馈信息意识,是实现其社会效果与价值的关键。现代新闻媒体由读者概念扩展成受众,传播运作方式由媒体本位转为受众本位。媒体应重视受众参与新闻媒体的文化传播进程的权益。  相似文献   

15.
政治认同是公民对国家政治诸要素所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归属感。心理期望作为政治认同的内隐机制,从需要因素看,可分为自发性政治认同需要和引致性政治认同需要。而对需要的满足,则取决于主体的自我政治期望和社会政治期望的契合程度及运行路向。现实问题往往因对期望的认知错位而产生各异的政治认同距离进而给个体和政府等带来心理压力。如何把这种压力保持在一定的安全阈值范围内而使政府和个人在期望心理供求方面处于大体均衡,成为优化政治认同效果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传播时代,面对民意喷涌与市场竞争,市场化党报创新出深度报道这一独门利器。在新媒体环境下,处于转型期社会的市场化党报深度报道也受到宣传逻辑、市场逻辑、新闻逻辑等多种制约。市场化党报在深度报道领域深耕探索,在两舆论场互动中呈现出民本化报道趋向,在市场化导向下也催生出以中性题材、故事化讲述为主的报道模式,在新闻呈现方面,“受众观”驱动下实现了版面形式从易读到悦读的蜕变。  相似文献   

17.
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构建与传播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必须坚守宣传舆论阵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宣传舆论阵地,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既遵循信息传播的客观规律,又体现了中国宣传事业迥异于西方传媒业的历史逻辑与现实使命。党在革命历史时期的宣传工作呈现出全局宣传、全党宣传、全媒宣传的特征:在工作布局上,注重跳出部门划分的局限,将新闻宣传工作融入全局工作中;在行动机制上,贯彻“全党办报”思想,鼓动每位党员投身到群众宣传工作中去;在媒介形态上,综合运用印刷、口语媒介等全媒传播手段,探索新的传播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更需要坚定历史自信,从党的宣传动员工作史中汲取经验。新时期做好宣传舆论工作,要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同时,以变应变,顺应传播、国际格局的深刻变迁,坚守中国式现代化的宣传舆论阵地,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8.
在各种舆情热点事件中,微博意见领袖对舆情烈度、指向、效果都产生了强烈影响,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网络力量。若要对意见领袖形成正确认知,则必须聚焦于其群体及个体,看他们如何进行身份想象及公共表达。通过借助有关“身份”与“社会认同理论”,结合具体案例对网络上一些意见领袖的言语和行为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其身份想象的一般路径进行探讨,认识到这些意见领袖是通过个性化叙事与连贯性的表达、与粉丝或相近群体之间的驳斥竞争来获得普通网民的认同,从而塑造其领袖身份并形成影响力。作为舆论领袖本身应当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合理利用自己的舆论力量,而作为后台监管平台以及普通粉丝又该如何科学地对这些舆论领袖进行管理监督的方法,为营造出一个真正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究竟如何实现最有效的口碑传播?关键点就落在意见领袖这一环节上:找出目标受众里真正的意见领袖,激发他们向其他受众传播。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一个公关事件或信息的传播在宏观上可分前期策划、中期传播、后期监测这三个阶段。笔者认为,在三个阶段中,人们在对舆论的理解上常犯张冠李戴的错误,往往把一些非舆论的东西误指为舆论。笔者以为,新闻舆论是新闻传播者(记者)模拟社会公众对新闻事实的共同评价及其一致性意见。作为新闻的有机组成部分,公关传播则是实现模拟社会公众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笔者认为,公关从业者在从事公关传播时应该建立一种“公众心态”,以社会传播的思维去开展工作。在这里公关从业者所起到的是模拟社会公众的角色,我们称之为“公众心态”。我们一方面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