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思维与常规思维相比较具有新的特征.批判与继承是创新思维的基本前提;标新与立异是创新思维的革命灵魂;多维与超越是创新思维的基本功能;想象与联想是创新思维腾飞的翅膀;学习与借鉴是创新思维的基本条件.改革开放需要我们破除传统思维,树立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2.
关于联想,流行的看法是:“联想属于形象思维。”例如,在两本书里竟有几乎一样的说法:“联想统属于想象之内。……想象、联想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它们都凭借(于)形象(的)思维。”除了括号里两个无关宏旨的虚词,其余毫无差别。类似的例子很多,不再一一抄录。 人们或许偏爱“形象”,因而把联想完全纳入“形象思维”之内。但是这种归纳,却未必能找到科学上或事实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论不同艺术形式元素的组合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艺术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将不同的形式元素加以重组。组合方式主要是增附组合、同类组合、邻近组合、异类组合。不同的艺术形式之间可以互补,也可以适当嫁接。心理学上讲的“远距离联想”就是一种将不同艺术形式元素组合创新的思维基础。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联想主要凭借形象思维,通过有形的物象之间内在的联系,架起一座“桥梁”,使人们在认识、反映事物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联想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调动以往的生活经验,接通思路,对事物进一步认识分析后创造出来的艺术想象。一般来说,联想有四种类型;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相似联想,关系联想。日本心理学家高木朗认为:“连接物象的联想,是记忆的基本要领”,“记忆的基本规律,就是把新的信息与已知的事物进行联想。”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联想就没有记忆。联想根源于生活实践,也和人…  相似文献   

5.
关于创造性学习的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创造性学习是经心理学界长期探索而提出来的。创造性学习一般认为是西方两种心理学理论的产物 ,一是布鲁纳的发现学习 ;二是吉尔福特的创造性思维。在学习理论上 ,按不同的学习方式 ,可以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奥苏伯尔曾把接受学习分为意义接受学习和机械接受学习 ,发现学习分为独立发现学习和指导发现学习。创造性学习正是在发现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等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创造性学习一词来自创新学习。创新学习是与传统的学习方法 -维持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到 80年代初 ,重视使用“创造性学习”概念 ,探讨学生创造性学习 ,是…  相似文献   

6.
联想是由一事物到另一事物的思维过程,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方法.联想是回忆旧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思维活动.通过广泛的联想,往往能另辟暖径,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主要包括接近联想、形似联想、类比联想和退相联想四种联想方式.l接近  相似文献   

7.
在关于形象思维的讨论过程中,出现了两种针锋相对的主张:一种主张是以认识规律代替思维规律,强调无概念(抽象)就无思维,从而以概念斩断了形象过程;另一种主张则是阉割认识规律,把“形象思维”视为普遍规律,强调“形象”与“思维”的结合”过程就是认识的全部过程,从而以“形象”斩断了思维过程。如按照认识规律代替思维规律论者的主张,则是否认艺术反映生活有其特殊的方式和规律,因此也就否认以艺术方式掌握生活的思维类型的存在,于是艺术也就不存在了;如按着“形象思维”独立论者,思维用艺术方式反映生活则无需通过认识过程,客体的形象可以自然进入思维过程中,展开“形象思维”运动,因此也就否认了思维反映生活的特征即辩证性,因之思维也就没有了。在这场争论中前者是以一般取替了特殊,实质是以偏概全,是主观主义的。对前者之否定有疑义的并不多。而对后者至今尚无相悖者。“形象思维”独立论者  相似文献   

8.
联想思维独特而又奇妙 ,巧用联想思维 ,可以使文章鲜明生动、意蕴深广。联想思维有多种模式 ,写作主体应区别认识并实践运用。文贵创新 ,联想思维同样也要大胆突破 ,克服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9.
联想是创造能力的构成因素之一 ,在化学教学中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1)引导学生从横向思维到纵向思维的联想 ;2 )引导学生从顺向思维到逆向思维的联想 ;3)引导学生从发散思维到聚合思维的联想。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 ,学习英语需要刻苦努力和毅力 ,也需要方法和技巧。联想是学生学习时必须养成的一种学习技能 ,联想能力的强弱可以反映出一个学生的素质。我们常常可以发现 :联想能力强的学生在学习时思维灵活、思路广阔 ,学得生动活泼且效果好 ;而联想能力差的同学则思维比较呆板、思路狭窄 ,学得吃力费劲且效果差。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教学实际 ,通过以下一些途径对此进行培养。一、归类联想归类联想是指在学习中把某一特定方面的一系列知识点加以归并 ,使其相互间的联系凸显出来 ,以便于从整体上对知识体系进行把握。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  相似文献   

11.
李树广 《新天地》2011,(7):84-84
中学生初读一篇作品后,头脑中大多形成以直觉感知为主的印象,“联想”是这个阶段心理活动的主要方式。如果学生坚持用联想思维学习、整理各类语文知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12.
要解决学生作文“假、大、空”的现象,必须首先引导学生走近生活,培养对生活的感受能力。生活感受能力的培养,一是要在阅读中陶冶心灵,敏感神经,拥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二是要调动感官观察生活,捕捉生活的细节,善于联想和想像,注重理性思维的训练。  相似文献   

13.
读写活动是一个具体、抽象、综合的复杂思维活动,必须对读写对象进行更深入的观察、体验、研究、分析,必须借助于科学的思维方法,综合运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才能收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效果。要把握思维规律,必须重视思维方法的培养。联想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联想,顾名思义,就是要“想”,还要“想”得“像”,那就是须经过合理的思维,使得要写的对象,或者说是一种艺术形象,既合乎生活中的实际,又比生活中的原型更集中,更突出,更感人。刘勰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  相似文献   

14.
几何这门学科,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可要学好几何,发展人的思维,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下面举例说明如何运用联想来发展思维:1横向联想,在一题多解中发展思维横向联想指的是在不改变条件和结论的情况下从不同的角度求得解答的联想。例:如图1,已知:凸**c中,点D是BC边上的中点,点E是AD的中点,BE的延长线交AC于F。求证:FC=2AF。联想1:本题在三角形中已知有中点,自然联想到过中点添加平行线,应用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及推论,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知识来解决。证:(以下都是简证)过点D作DGI【BF交AC于…  相似文献   

15.
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为“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思维活动,离开了思维,任何能力都难以形成和发展,而思维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因此,在素质教育的21世纪的今天,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从素质教育 ,到创新教育 ,再到中学语文教学从传授型教学向创造型教学的转型 ,这是新的时代的要求。中学语文创造型教学应定位在“在获得新知中学习创造” ;中学语文创造型教学的入口是“以实践为中心组织教学” ;“培养创造思维与创造想象能力”是中学语文创造型教学的重要内容 ;“全方位调动动机因素、情意因素以及智慧因素”是中学语文创造型教学的正确途径 ;“学习滋养法、讨论激发法、每天思考法、科研培养法”是中学语文创造型教学的科学方法 ;中学语文创造型教学还要把握“扬弃适应性 ,发展个性”这一核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联想与想象”的教学 ,探讨了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问题 ,旨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8.
科学联想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相关事物的思维活动。按照科学联想的性质和特点的不同,科学联想可分为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类比联想和因果联想四种类型。科学联想是一种重要的科技创新思维,加强联想能力的训练是提高联想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思维导图是一种利用图像和联想进行放射性思维的工具.它把人脑中的隐形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人们思考、交流和表达.英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就是对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图式或概念框架与新的知识图示进行比较和判断,对新知识进行扬弃之后将其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这个过程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我们把思维导图体系引入到英语学专业高年级的听说课程教学实践中,结果表明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至于创新,更是难上加难。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心理学上认为:“创新思维是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写作中的创新思维正是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概括、分析、综合,借助一系列的联想、想象,从而创造出文章的过程。笔者在创新写作教学实践总结出“三提高”“四方法”,与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