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礼产生于上古时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统治阶级利用礼维护统治,礼的形式和内涵在这一进程中也不断丰富和发展,殷周时期礼慢慢向世俗化转变,而到了先秦时期礼乐崩塌。孔子正处于这一分崩离析的社会之中,他力图通过恢复三代之礼而平社会之乱。孔子为礼注入了新的元素,礼包含了仁的思想,恭、敬、和、俭则是礼的原则,礼的主要作用是密切伦理关系,进而改善社会关系,最终调整政治关系。  相似文献   

2.
拱手礼是中国传统礼仪的重要部分,本文通过分析拱手礼、叉手礼和鞠躬等礼仪规范,讨论拱手礼在礼仪体系中的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礼”在《论语》中被提到非常高的高度。孔子甚至用“礼”来给“仁”下定义。孔子把“礼”当作“为仁”的前提,克己复礼成了“为仁” “归仁”的标志。人们的一切视听言动都要建立在“礼”的基础上,并以“礼”为准则。  相似文献   

4.
传统礼仪不断承袭和演变,今天的礼仪,以及今天我们对礼仪的理解,都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都受到了"礼"和"仪"在"礼仪"结构中权重关系变化的很大影响。回顾中华礼仪走过的历程,总的来看,经历了"先礼后仪""仪礼交融""繁礼琐仪""删礼减仪""重仪轻礼"几个过程。如何看待今天越来越明显的形式化礼仪?我们有必要先从历史上"礼""仪"的相互关系开始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国泱泱大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自周初制礼作乐,在制度和文化上都奠定了后世发展演进的基础。儒家六艺中又以礼为第一位,传承至今,构筑了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中国礼文化。而礼文化中礼义部分成为政治制度的基石,礼仪则成为人与人之间、家族与宗族之间、群体与社会之间、民族之间、中外之间社会交往的礼法规约、禁忌习俗。   中国人的生活,常以礼为指南。在实践礼宾待客、拜贺庆吊、酬酢宴饮以及馈赠赏赐等等社交活动时,无不奉行以礼相待,崇尚“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来必报之以礼,往必答之以礼。拜访礼就是最常应用…  相似文献   

6.
钗钿礼衣在唐代作为一种命妇服,也是一种归嫁礼服,色彩艳丽,雍容华贵。本文在唐代钗钿礼衣的社会背景、文化基础上,研究钗钿礼衣所体现出的服饰特点,从钗钿礼衣的款式、色彩、配饰等设计元素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分析视觉形象。  相似文献   

7.
社坛文化是中国礼制文化的一部分,礼是社的内涵,社则是礼的载体。以广西L市N村为例,对社坛文化与家庭女性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女性并不总是处于"助祭"地位,她们在家庭礼文化与社坛文化的传承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是社坛文化功能通过家庭女性得以发挥;二是女性在社坛雅社活动中发挥着行为主体作用;三是女性在礼文化与社坛文化的交汇传承中既是"育礼者",又是"传礼者"。  相似文献   

8.
广府地方志中所载的丧葬礼,大多是遵循《朱子家礼》或者丘濬仪节。这两者与《仪礼》都有所不同,都是在根据社会发展的情况下,对《仪礼》进行简约、变通,使得平民百姓亦能以其为参考,据其而行丧葬礼。本文主要通过《朱子家礼》、《家礼仪节》和《仪礼》的比较,得出这三者的异同处。说明前两者比后者更加简便,而成为丧葬礼通用礼仪。广府丧葬礼遵循《朱子家礼》或《家礼仪节》,据这两者可以知道广府丧葬礼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9.
骆潇 《职业》2008,(2):14-16
提到职场送礼,人们可能会想到:贿赂、拍马屁、不正之风等等……职场上不可“无礼”,职场也需要礼尚往来: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礼,上级与下级之间的礼、同事之间的礼……礼是一种联络感情、表达真挚情谊的重要沟通方式。  相似文献   

10.
没有哪个中国人能做到一辈子不过节送礼,那么如何送礼、该怎么送礼也就成了我们的一个难题。真有“礼到用时方恨少,一到过节就犯愁”的感受。过节送礼的经济考量“今年过节送啥礼?送哈礼呀,送哈礼,送礼只送……”,这算是最近几年来最红红火火的广告片段之一,如今就连三岁小孩都能将它倒背如流。然而,送礼的人有没有从经济学的角度来  相似文献   

11.
中·韩两国均受儒家思想影响,在传统丧葬礼上有很多相似点,如"祖上崇拜"思想体现的便是儒家的"孝"思想。但由于丧葬礼中也受本国的土著信仰或受其他宗教的影响,两国丧葬礼也有所不同。本文从对色彩和数字的不同意识比较两国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荀子的"隆礼重法"思想是一个以"礼"、"法"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先秦文化生成时期的一个思想精粹。但是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荀子的"隆礼重法"思想仍对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书强 《现代妇女》2014,(4):297-297
"礼"、"孝"是儒家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两个伦理范畴,儒家认为"礼"本乎天地,人应该遵守人伦、等级的规定,"孝"则具有"经天义地"的维度,这里面,"礼"、"孝"不单单涉及社会伦理道德价值,可以说更是将视角延伸到了如何对待人与自然的生态问题上,"礼"提供了一种行为范式,而"孝"则提供了一种道德依据,这对今天生态问题来讲无疑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建红 《职业》2007,(30):45-46
礼仪教育对于一个人来说,是立足社会、成就事业和获得美好人生的基本条件.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知礼、讲礼、用礼是礼仪之邦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亲吻礼是新疆塔吉克人的日常礼仪。每天,塔吉克女郎挑着泉水担子行亲吻礼,亲吻时不丢水担子。塔吉克的礼仪文化,是跟帕米尔高原的大自然融合在一起的。数千年来,塔吉克人在帕米尔高原上生活,她们的亲吻礼已成为独特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6.
《职业》2008,(4):20
商务送礼讲究艺术和技巧,从时间、地点一直到选择礼品,都要费人心思."利"和"礼"相连,往往是"利"、"礼"相关,先"礼"后"利",有"礼"才有"利".很多大公司在电脑里有专门的储存,对一些主要关系公司、关系人物的身份、地位以及爱好、生日都有记录,逢年过节或者什么合适的日子,总有例行或专门的送礼,借以巩固和发展公司和客户的关系网,确立和巩固公司的商业地位.  相似文献   

17.
礼者,敬人也;仪者,仪式也。礼,是对人的尊重,仪,是礼的表现形式。因此礼仪就是指律己敬人的行为规范,也就是按照礼的要求来节制和规范人的行为。律己敬人的关系是则是通过律己,达到敬人的效果。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全面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礼仪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学习礼仪教育可以正确地引导大学生的学习、交往、沟通和求职,正确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材。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礼仪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在惯常的视域之中,"礼"常常被指认为独属于儒家的理念,这不免遮蔽了先秦诸子的丰富性。探析老子的"礼"观念,试论其对"礼"的看法,并从中挖掘传统的思想财富。在三代"礼治""礼乐文化"等观念建构"政治合法性"的深远影响下,在春秋以降"礼崩乐坏"、诸侯征伐的历史背景下,"礼"是老子用于回应时代传统、在否思中重建"政治合法性"与"政治秩序"的重要哲学概念,具有丰富的历史意蕴。  相似文献   

19.
荀子是战国中晚期儒家重要代表人物,继承儒家"礼治"思想。其未照搬儒家原有"礼治"学说,而是对人性论做出自己的解释,并以此为基础推出了"礼",以礼化性,实现内圣,隆礼重法实现外王。荀子形成了以礼为核心的隆礼重法的社会政治思想,这种思想延续了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的正统。  相似文献   

20.
嘉明 《现代交际》2003,(3):10-11
日本是个讲究礼仪的国度,人际交往中礼节繁多。日本人见面多以鞠躬为礼,一般分为15度、30度和45度。由于弯腰鞠躬的深浅不同。表示的含义也不同,弯腰越低表示越尊敬,最有礼貌的45度鞠躬礼称为“最敬礼”。15度礼,常用在机关接待客人或公司见客户之时,表示“欢迎光临”之意;30度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