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子兵法》咱称《孙子》)被誉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兵学圣典”.这是一部用来指导战争的兵书,讲的是用兵之道,而我们却提出将它运用到现代化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这样的提法是否妥当?是不是牵强附会?两者的结合是否必要、可行、有价值?笔者认为:运用孙子的科学思想,研究企业管理问题是可行的和必要的.首先,用《孙子》的科学思想去研究企业管理,对于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学是有积极意义的。众所周知,科学的管理制度首先是在欧洲形成的,到了70年代美国的企业管理水平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而so年代,日本吸收美国…  相似文献   

2.
《孙子》是春秋末期孙武所著的一部兵书。过去,对《孙子》一书的研究往往偏重于它的军事辩证法。实际上,《孙子》一书的认识论思想也很突出,而且具有自己的特色。本文仅对《孙子》书中的认识论作初步探讨。 (一) 《孙子》认识论体现在战争问题上,即它提出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著名主张。  相似文献   

3.
《武经七书》(以下简称《七书》)是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从我国浩繁的兵书中选出,颁行于武学(军事学校)的七部兵书,包括《孙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吴子》、《三略》和《唐李问对》。这些北宋以前军事代表作,是我国冷兵器时代战争指挥者智慧和经验的总结,在军事理论和战争实践上都起过巨大的指导作用。重要的是,七书又是我国古代丰富管理思想的总汇,对研究古代管理思想的发展有着珍贵的史料价值。 管理是一个近代才有的概念,古代与它相应的是“治”,“官者,事之所主,为治之本也。”“治”就是管理,又称为“司牧”、“驭民”。本文试分析《七书》所提出的“算”、“道”、“利”这三个范畴,探讨《七书》管理思想与现代经营管理的结合点。 庙算运筹,多元决定  相似文献   

4.
《司马法》是中国古代著名兵法著作,内容闳廓,思想深邃,蕴涵着丰富的治国统军思想,一直为历代统治者、兵家及学者所重视。它的“杀人安人、以战止战”的战争观、“礼义为先、兼爱其民”的政治观以及“敌若伤之、医药归之”的人道主义精神突出反映了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仁义思想渗透到军事斗争领域,并逐渐形成为中国传统武德中颇具特色的“贵仁尚义”的仁本思想。这种思想,不仅对中国历代战争理论的发展起过重大作用,而且在世界军事史上也享有盛名。  相似文献   

5.
《孙子兵法》既是军事宝典,也是哲学名著.孙子既是伟大的战略家,也是杰出的思想家.在漫长的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家为数并不太多,而能将唯物论与辩证法自觉结合在一起的思想家更是不多,距今2500年前的孙子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一)卓越的唯物观点孙子不仅以自己的五行说表明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而且他的天道观也是唯物的,他的战争认识论与方法论更是唯物主义的.战争的指导者、主宰者究竟是谁?战争结局是人与物的综合效应,还是天帝鬼神的旨意与效应?这个问题成了军事哲学中唯物论与唯物心论斗争的焦点之一.事实证明,孙子是完全站在唯物论立场上的.孙子认为,正确的战争指导必须依靠英明的国君和贤良的将帅,绝对不可依靠鬼神的指点,不可信赖占卜的暗示.他说:“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用间》)一连三个“不可”,说明孙子态度何等坚决!他强烈反对当时普遍流行的鬼神迷信,反对进行机械的类比推测,反对当时广为采用的占星、卜筮、望气以预测吉凶祸福的办法.因而孙子进一步主张:“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九地》)在军中必须禁止一切关于占卜、驱神弄鬼等迷信活动,禁止谣言惑众.只有这洋,才能消除官兵疑虑,以致战死也不会逃跑.这种对战争指导活动中天命观的批判,是  相似文献   

6.
王郅强  张扬 《东岳论丛》2012,(8):108-112
《孙子兵法》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兵书,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战争理论和战争哲学,而且蕴藏其间的危机观让人警醒,指导着我们在危机中做到有备无患、以患为利、转危为安.本文从危机管理的事前、事中与事后三阶段对《孙子兵法》蕴含的危机观进行了系统梳理,并从“古为今用”的角度探寻其对现代危机管理的有益启示,为建构我国危机管理思想体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资源  相似文献   

7.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最近把宋刻本《十一家注孙子》影印出版。卷首有郭化若同志写的代序“论孙子兵法”,并把化若同志的《孙子今译》作为附册。这在整理古籍继承文化遗产方面说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孙子》是我国古代最早最杰出的兵书,历来注本很多,译成外文的也有多种。在注本方面,宋吉天保曾经搜辑魏曹操、梁孟氏、唐李筌、杜牧、陈(?)、贾林、宋梅尧臣、王皙、何氏、张预等十家,称为《孙子十家注》,当时最为通行。惜此刻本已不  相似文献   

8.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闪耀着智慧光芒的精品,如今已成为中国和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优秀军事著作《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和《司马法》,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最近,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杨善群著的《孙子评传》(以下简称《评传》),阐述这三部兵法的作者孙武、孙膑、司马穰苴的生平业绩和军事思想,取得了可喜收获。这里谨就该书在理论分析和材料考订上的成就,作一简要的评介。 孙子的军事思想,是《评传》论述的重点。作者把它分成“战争取胜的要素”、“军队的组织和建设”、“指导全局的战略原则”、“临阵击敌的战术技巧”、“特殊的战斗方法”、“军队的后勤”等六方面的内容来进行评析,在每一项内容之下又分为若干论点。这样的剖析,充分展示了孙子军事思想博  相似文献   

9.
论墨子的军事防御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墨子主张“非攻”,反对不义战争,赞同正义战争。他的军事防御思想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有备无患”是积极防御的基本前提;二、全方位的防御思想;三、建立高效畅通的指挥系统;四、全民皆兵的群众战争思想。为了军事防御,他还设计制造了相应的武器装备,将先进的科技手段运用于军事领域。墨子立足于小国的军事防御思想与孙子研究大国进攻规律的《孙子兵法》,既有相通之处,又有所区别,两者构成了我国古代军事史上的“双子星座”。  相似文献   

10.
春秋末年的孙武,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他的军事学说有着广博深邃的内容和比较完整的体系,这保留在《孙子》一书里.《孙子》历来被人们尊为兵书里的经典.它包含着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如书中多处论述了关于内容可以利用与之相反的形式为自己服务的思想,这种思想对后人、特别是军事家发生过深远的影响.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新内容可以利用旧形式为自己服务,旧内容也可以利用新形式为自己服务.换言之,内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利用与之相反的形式为自己服务.《孙子》在这方  相似文献   

11.
姚振文 《兰州学刊》2008,(11):15-16,44
在评述孔子、老子、孙子思想核心的基础上,从道德价值和现实功利相结合的视角,比较《孙子》之“全”与《论语》之“仁”、《老子》之“道”的主要差别,探究其迥然不同的哲学观和人生观。《论语》之“仁”从总体上表现出一种否定现实功利的道德理想主义倾向;《老子》之“道”在追求现实功利和自我生存圆满的同时,带有不可讳言的自私性;《孙子》之“全”则是立足于特定战争领域,实现了理想与现实、功利与仁义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的“大一统”理念包括以下内容:“大一统”的地理观—天下观,“大一统”的政治观—政治一统,“大一统”的思想观—思想一统和“大一统”的民族观—华夷一统.数千年来,“大一统”理念根植于中国各民族的心灵深处,得到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各民族的一致赞同,形成了一种无形而强大的向心力.思想和文化上的“大一统”始终存在于历史上各种类型的王朝之中,这是中华文明之所以数千年绵延不断的重要原因之一.“大一统”的中国是古代各族人们认同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3.
“运筹惟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运筹方法是系统分析的主要量化基础,它是应用定量计算,模拟类比等方法使系统的规划和运用达到优化的科学。许多军事专家经过研究认为,在中国,真正把古代军事运筹思想引入军事领域的首当推孙子,把孙子尊为古代军事运筹思想的开山祖师是当之无愧的。尽管,人们对于《算经十书》中的《孙子算经》的作者究竟是不是孙子还存在意见分歧,然而,对于孙子所表现出来的高超数学水平和丰富的运筹思想却是推崇备至,交口赞誉的。孙子在运筹帷幄,策划谋略,权衡利弊,预见胜负,选将任势,理兵料敌,筹算费用,保…  相似文献   

14.
日本民族以长于吸收、消化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及科学技术以推进本民族的文化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著称 ,我国《孙子兵法》在日本的传播、研究与应用便是一个生动的实例。《孙子》在古代日本属于秘籍 ,传承方式是秘密的、极小范围的 ,可是 ,到德川幕府时期 ,日本研究《孙子》便进入鼎盛时期。近代日本研究《孙子》的势头虽有所减弱 ,但当代日本研究《孙子》又出现了经久不衰的形势。  相似文献   

15.
“大一统”思想是古代中国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制一直秉承的国家观和民族观.“大一统”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共同的治国理念和政治追求,“大一统”思想内含的民族因素使得中央政府在坚持华戎同轨的思想基础上,又推行了因俗而治、分而治之的政策,对于维持与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世界社会科学的研究主题集中在加速社会发展的管理科学上,用以完善国家政治经济管理体制,制定科学的社会发展政策以及研究开发智能,发挥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基于上述目的,目前日美等发达国家学术界对我国古代兵法要典《孙子》十分重视,尤其是军事界和经济界,更把它视为指导军事战争和经济竞争的必读物。本文旨在从宏观角度探讨《孙子》的管理思想,并试图以它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张冠梓 《学术界》2003,(5):162-175
中国古代民族法制的根本特征和理念是 ,作为国家观的夏夷一统思想是古代民族法制的观念基础 ,华戎同轨和化外异制则分别是古代实施民族法制的双重标准和二元观。在这种二元观指导下的古代民族法制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级到高级 ,由随意到规范 ,由不完备到比较完备 ,由指导思想的模糊到逐渐明确化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8.
诸子学说与战国兵书文化精神的构建□黄朴民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很大的发展,取得突出的成就。这既表现为《左传》等史书和儒、墨、道、法学派的著作中,对军事问题的高度重视和深刻论述;更体现为《孙子兵法》为代表的成熟兵书的纷纷面世。它们为中国古代...  相似文献   

19.
《周易》中的类比推论思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易》是中国古代一部非常重要的文献 ,它通过对卦象的阐释 ,论述了“观物取象、以象尽意”、“取象比类”等类比推论思想 ;刻画出了“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等直观性、经验性的意象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 ,在我国古代社会生活及思想文化领域中被广泛运用并影响至巨。  相似文献   

20.
《孙子兵法大辞典》(约140余万字,以下简称《大辞典》),最近由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主编古棣、副主编戚文及主要撰稿人,都是长期研究《孙子兵法》和其他中国古兵书的。因为有了长期研究的基础,所以确是实现了主编在本书序言中所提出的“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通观全书,可以说它是一部实用的工具书,又是一部有科学价值的学术著作。《大辞典》为了便于阅读,在导言一(《学习和研究<孙子兵法>的方法论》)、导言二(《孙子其人和<孙子兵法>内容概述》)之后,首列经过正副主编等人校勘过的《孙子兵法》和《孙子佚文》(以下简称《佚文》)的原文和有自己的特色的今译(并附《孙武传》原文及今译)。然后是它的主体部分:(一)《孙子兵法》和《佚文》“词汇解释”;(二)“《孙子兵法》研究文献概要”;(三)“《孙子兵法》研究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