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部制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初中三年级要“学习在记叙中运用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法,着重培养议论能力”,要求“写一篇议论的文章,做到观点正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而高中二年级则规定应“培养比较复杂的议论能力”,要求“学习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用之于读写”。显然,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除初中一、二年级  相似文献   

2.
《杨树》这篇科学小品选作高二年级语文教材是令人高兴的.原来高二教材中没有一篇说明文,这对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说明文的能力显然是不利的.《杨树》的教学要根据说明文的特点来进行.说明文要求知识的科学性和说明的条理性,而介绍科学知识必须抓住事物特征进行正确说明.通过《杨树》的教学,我们要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写作训练要求“有创意的表达”,2000年的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一般的应用文”。而1978年语文教学大纲则要求“能写一般的记叙、说明、议论的文章”。很明显,新课程标准将写作要求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特别强调要“有创意的表达”。这个“有创  相似文献   

4.
一、必须充分认识记叙文教学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初中阶段,学生能写一般的记叙、说明、议论的文章。高中阶段,学生能写比较复杂的记叙、说明、议论的文章。从这里可以看出两个问题:一是中学生首先要练好记叙文,然后才进一步练习其它文体;二是记叙文有浅显和复杂之分,要写好记叙文,必须加强记叙文的教学。事实证明: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了很多记叙文,初高中阶段又接触了数量较多的记叙文,但在高考时,很多同学都不会写记叙文。一九七九年高考作文题是把《第二次考试》改写成《陈伊玲的故事》,故事实际上就是记叙文,遗憾的是许多考生都没把它改写好。事实还可以证明:为数较多的高中毕业生从事工作以后,不会写信,不会写小通讯、小消息,这说明他们没有阅读和写作记叙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一些初学写议论文的同学,由于没有掌握议论说理的方法,写不好议论文;还有一些同学不喜欢写议论文,他们认为写议论文“不好玩”。其实,议论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同写其他体裁的文章一样,只要掌握了方法,写好议论文还是很有可能的。先请大家阅读一篇“例文”。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五年制中学语文课本(修订本)已于去年秋季开始在全国通用。新课本仍维持原试用本的编排体系未变,主要是按《教学大纲》的要求突出各年级读写训练的重点: 初一着重训练记叙; 初二继续训练记叙,着重训练说明; 初三继续训练记叙,着重训练议论; 高一训练比较复杂的记叙和说明; 高一训练比较复杂的赢余和议论  相似文献   

7.
人们一般以为我国古代议论文体是从诸子讲学语录——特别是《论语》——发展而来的,这个看法忽略了春秋时代的议论文辞。首先,《论语》并非我国最早的语录体散文;其次,《论语》在艺术方面也不代表春秋议论文体的最高水平,《左传》、《国语》所载议论文辞,主题明确,结构完整,表述生动,堪为春秋议论文体的典范。春秋人多通过上书和借助史官记录的方式实现"立言"的愿望,其议论文辞说理圆通,从容委曲,华实相副,体现着春秋议论文体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8.
对说明文的教学,教师和学生一般都缺乏兴致,但《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高考复习大纲》中都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说明文能力的要求。当前,举国上下,同心同德搞四化,改革蔚然成风,工农业生产、科技事业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说明文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为了振兴中华,培养人才,尽快地让学生掌握阅读和写作说明文的本领,也就成了当务之急了。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呢?近年来,我们逐步摸索运用心理学的规律改进说明文,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说明文的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我们的做法是把中学各年级语文课本中的说明文分成两类:(一)能用再造想象的规律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的;(二)能用直观形象进行教学的。  相似文献   

9.
《五代史伶官传序》录自欧阳修编修的《新五代史卷三十七·伶官传第二十五》,是《伶官传》开始的一段作者议论,题目是后人加的。把它拿出来单独成篇,不失为一篇短小精悍富有特色的议论文,被前人誉为“千古绝调”。  相似文献   

10.
说明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部颁教材中,有23篇,占课文总数12%。如果将语文知识短文计算在内,说明文课文和有关短文则占总数的29%。根据原教育部教学大纲规定,对初中二年级要着重培养说明能力,掌握说明事物的基本方法,学会写普通的说明文,做到准确、清楚、有条有理。为此,帮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结构特点和说明文结构的基本类型,是较好地完成说明文教学任务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大纲·初中·写作能力》指出:初中学生要“能写五六百字的一事一议的议论文,对周围发生的事情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到观点明确,有根有据,有点分析”。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四册中的《编写说明》指出,第四册教科书“以训练议论能力为主”。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抓好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教学训练。写议论的目的,就是要宣传某个观点,讲清某个道理,收到以理服人的效果。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基点,应该放在怎样说清道理这一点上。训练初中生说清道理,首先当然要让他们明确论点、论据、论证这三个概念。从平时的语…  相似文献   

12.
现行的十年制中学课本里,所选的古代记叙散文有二十余篇,目前,在一些地区、学校自编的教材中,这类文章更有增多。而“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打下一生广泛基础知识的重要学习阶段。这个时期,应该注意比较全面的学习”。(秦牧语,见1980年《语文月刊》)所以,如何通过这些文章的讲授,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是颇为重要的。一、读懂、精讲、多练(一)读懂。只有读懂,才能备好课(写好教案或教学设计),才能在课堂上讲明白,这大  相似文献   

13.
一、读后感是引导学生从记叙过渡到议论的最佳训练形式由于学生初二以前主要以训练记叙文、说明文的听说读写能力为主,到了第五册,学生开始训练写议论文未免存在一些陌生感和畏难情绪,而引导学生写读后感不失为一种减少或消除这种心理障碍,让学生从写记叙文过渡到议论文的好方法。读后感是在阅读原文基础上产生感想的一种文体。它往往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一般先简要叙述所读内容,接着以精练的语言概括自己的总体感受(这是下文展开议论的基础),然后摆事实,讲道理,联系实际,通过概括阐明自己的观点。这样就把叙和议两种表达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历史教学中应将教材看成是一篇议论文章,通过科学设问指导学生把握教材整体框架结构,明确教材各部分要旨,挖掘隐性知识,以达到切实掌握基础,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语篇分析教学与读写水平的提高●朱慧敏《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对理工科学生在基础阶段的基本要求是:“掌握基本阅读技能,能顺利阅读并正确理解语言难度中等的一般题材文章和科普、科技读物。”由此可见,《大纲》把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作为教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听力是英语教学过程中五项基本技能之一,也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一个难点。突破这个难关不仅有助于其它单项技能的训练,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交际能力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国家教育委员会最近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中,对大学三、四年级学生在听力方面应该达到的标准作了详细的规定,目前,我们所选用的英语专业的高年级听力教材《英语高级听力》(又名《Listen to this:3》)一书,就是根据这一教学大纲的要求而编写的。 《英语高级听力》一书的特点是适合大学三、四年级英语专业的学生使用,以达到国家教委教学大纲中的第六级和第八级考试要求的听力水平;内容新颖,听力教材主要选自80年代美国国内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广播节目;声音清晰,语言纯正、地道。全书共分为36课,每课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简明新闻,语速较快,篇幅短;第二部分为新闻报道,一般是就第一部分中的一篇简明新闻进行详细报道;第三部分为专题采访,内容涉及最近发生的重大国际事件,以美国为主的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及风土人情等等。这些课文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同时对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扩大知识面,也有很大帮助。 英语高级听力课的教学目的是在基础听力教学的  相似文献   

17.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份。高中语文教材选用的文言文大多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例如《谋攻》、《劝学》、《师说》等篇论文,立论独到精当,议论鞭辟入里,具有论文的典范性,是我国古代论文精华的一部份,是极其珍贵的文学遗产之一。鲁迅先生说:“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路。”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份,提高学生的议论能力是高中作文教学重点之一。因此,引导学生借鉴古文,提高议论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引导学生借鉴古文,提高议论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规定:“课文分讲读和阅读两种”。所谓阅读课文,即与讲读课文相区别的、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学为主的课文。其目的是通过这些课文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巩固讲读课所学的语文知识,并为阅读训练提供范例;同时,在指点阅读方法和自学门径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现行中学语文教材课文总数为二百九十四篇,其中阅读课文一百零八篇,约占百分之三十七点六。并且从初中到高中,这个比例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在高中教材中,阅读课文所占比例已高达百分之四十五点五。阅读课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如此之大,它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因此,对于阅读课文的教学,我们  相似文献   

19.
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以下简称《忘却》)一文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有关这篇文章的教学参考资料不少,但其中有些资料对《忘却》写作特点的分析,往往和对鲁迅另一篇纪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下简称《记念》)的分析雷同,即都强调记叙、抒情、议论的完美的结合,而不注意去分析它们各自的特色。有些教师为了给学生归纳出鲁迅这一类文章的写作特点,也常常喜欢将《忘却》和《记念》相提并论,不加区别。我们认为,这样的分析不够深入,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写作水平帮助不大。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议论文指导理论,是主张“一篇议论文有三个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即所谓“三要素”论的.近年来,不少同志从议论文具体实际出发,对“三要素”论特别是其中单一的“论证方法”提出了异议.老彭指出:议论文有不同论说方法,“有的用逻辑推理,进行论证的方法;有的用具体说明、阐释,进行论述的方法;更多的是将逻辑推理和说明、阐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西南师院函授教材《论说文及其教学》,1977年印).陆鉴三提出:“事实上却还有这样一类议论文”,它“不是在运用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