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人民也需要充分认识载覆规律的巨大破坏性从几千年载覆规律的自发表现中,官民双方都应该充分吸取有益的教训,找到共同的语言和一致的步骤。这才是人类成熟的表现之一。就舟而言,水可载之,亦可覆之,因此不可逆水之规律而动;对水来说,它所承载的,既有官僚国家之舟,也有公共国家之舟,既有官宦名利之舟,也有人类文化宝藏之舟。根据官僚主义的寄生规律,人民更应该懂得投鼠忌器的道理,更应该首先考虑和平演进与逐步改良的实效。恩格斯在晚年的觉悟应该成为全体劳动人民宝贵的智慧财富。就舟而言,资产阶级政治家吸取了封建官僚政…  相似文献   

2.
远古湖湘水文化的时空透视与洞庭湖船文化溯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民科 《云梦学刊》2002,23(3):55-57
洞庭湖远在华夏文明伊始之前即为汪洋大泽。居住在水边的湖湘远古各族先民们所创造的灿烂水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湖湘文明孕育出了洞庭湖船文化 ,它是世界船文化和中国龙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轩辕作舟”之说不可靠。它同视洞庭湖地区为蒙昧的“南蛮”地区一样 ,都是受了所谓中原正统文化观念的局囿。湖湘远古居民的灵感、智慧、思维和创造力 ,对中华文化构成了独特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3.
甲骨文所见舟人及相关国族研究彭邦炯-、舟字的认定舟字甲骨文写作,或等形,与金文舟字同形。从其构形看,确象一船形,字当释舟无疑。《说文》曰:“舟,船也。古者共鼓、货狄刳木为舟,刻木为楫,以济不通。象形。”舟本是一种水上交通工具,初以整段树木为之,即所谓...  相似文献   

4.
门:一个语词的诗学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语源意义、文化意义、诗意的象征意义三个方面探讨了“门”这个特殊语词在中国古典诗学里的丰富意蕴.门最原始的意义是家园,家园的门意味着防卫与保护。在文明的进程中,门的朴素意味不断改变,它成为一种地位和身份的代表.中国古代围绕着门所设立的种种制度,其实质是等级的标志和尊严的捍卫.在古代诗人笔下,门从其日常交际意义分离出来,显露出语言令名的诗性意味。门在象征里不再是一个普通语词,而是一个无限丰富的世界;家园与世界、开启与关闭、有门与无门,即分别展示了古代诗人对精神家园的苦苦追寻,对世俗社会的反叛抗争,对人生本真的呼唤。如等待的呼唤、爱情的呼唤、解脱的呼唤、诗中的“门”,很少敞开,通常是关闭着,紧闭的门扉是诗人对世俗世界的拒绝,门成为容纳无限诗意空间的艺术形式。闭门,意味着逃避世俗,意味着追求诗意闲适,不是封闭,而是敞开,是精神的敞开。门的诗学意义是从诗性出发的,也是向诗性回归的。  相似文献   

5.
文化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声和需要.作为旧文化核心的旧道德成为新学家们攻击的重点,与此相关的是启蒙.中国近代的文化革命使后人部分地摆脱了沉重的历史包袱,为新文化建设作了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新文化运动成就巨大,教训也是深刻的:文化变革必须摆脱自卑的文化心态、幼稚的速成论和极端的政治化倾向,不能把改造社会的希望完全寄托于文化变革.  相似文献   

6.
陈欣 《北方论丛》2011,(4):19-22
团扇自班婕妤《怨歌行》始进入诗歌成为意象,此后经魏晋南北朝诗人们反反复复的动情歌咏,不断融入新的文化因素,同时,也反映出不同时代的社会风气与文人的审美取向。然而,团扇作为宫怨弃妇的象征始终是最主要的文化意蕴,并成为怨女思妇常用的情感载体。  相似文献   

7.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是孟浩然山水小诗中的名篇,颇堪品味。开元十七年(729),诗人在长安应试落第,深感怀才不遇,遂决定扁舟泛湖,寄情山水,东游吴越,这首诗就写船至浙江建德江遇晚停泊时的情景。日暮欲宿,移舟泊岸,此句叙事,但一个“烟”字,已写尽黄昏沙洲的薄雾轻笼。又是一个孤独的夜晚来临,失意之悲,羁旅之苦,思乡之情,一起全又涌上心头,异乡漂流,人地生疏,所以每一泊舟,“客愁”都会不断翻“新”。下面两句写景,一个是广角远镜头,一个是近镜头特写。明人宋懋澄曾在一封短简里以看…  相似文献   

8.
人类活动在不断创造文化,同时也在丰富人类活动的内容,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党的建设也有丰富的党内文化支撑。发展党内民主必须注重党内民主文化建设,而党内选举文化建设则是党内民主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事实表明,党在选举文化方面的缺失,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诗歌的民族,异常发达的抒情诗所构建的诗意精神世界,成为我们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成为东方文学的杰出代表而辉耀于世界文学的星空.但八十年代后期以来,诗歌的光环效应、轰动效应在短短几年间几乎褪尽,敏感的诗人们的预言不再是无病呻吟:“诗死了/而诗人还活着/是诗的不幸和诗人最大的悲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应用人类学的过去、现在与将来石奕龙一般而言.应用人类学是指在承认人类社会文化是不断向进步方向发展的前提下.把人类学家对人类文化社会和认识和知识应用于改善人类社会文化现状和促进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学科.它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主要偏重于应用研究但也不排...  相似文献   

11.
华美诗人通过各种方式在中美文化相互冲击的环境中,利用文字表达形式来维护和继承族裔文化,从而表达自己对族裔文化的认同。在此主要探讨美国华裔诗人族裔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以及华美诗人对族裔文化认同在诗歌中的表现特征。华美诗人通过大量诗歌作品表达对族裔文化的认同,这样既保存了族裔文化的活力,抒发对中美文化的态度,同时也丰富了中美文学,提升两种文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李白是唐代诗人中身上最具有西域和丝路文化色彩的诗人之一。他的西域文化色彩不仅表现在他的诗歌中,更体现在他的家世的西域文化背景上。他的西域情结和西域文化因素不仅是体现在表面的言行风格上,而且也体现在他的骨子里,即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上面。他是盛唐时代文化开放和思想开放最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中亚和西域文化的熏陶使李白的诗歌具有巨大的文化魅力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这也是他的诗歌成功走向世界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孙彦 《船山学刊》2011,(4):61-64
瑟是中国古代最为古老的弹弦乐器之一,它因在湘妃传说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一直留存在中国人的文化记忆中。不仅如此,瑟与湘妃传说的融合更给中国古典文学世界贡献了一个经典的文学意象——“湘灵鼓瑟”,成为千百年来诗人们源源不断的灵感来源,诞生了许多不朽佳作。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诗的国度,也是迷人的花卉王国,在我国丰富的古典诗歌中,以大自然美的精华──花卉为吟咏对象的名作不胜枚举。诗人们或缘物寄情,寓理于文中;或借景抒情,寄志于辞问。许多花卉因而承载了丰厚的文化意蕴,将古典诗社领域点缀得摇曳多姿;同时,这些古典诗歌也赋予花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这当中,以开在修林凋殒、茂草收荣时节的菊花,尤为引人注目。这类咏菊诗所构建的菊花意象,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一、高风亮节的菊花意象被誉为一四君子”之一的菊花,在我国已有3O00多年的栽培历史。早在250O多年前的《礼记…  相似文献   

15.
一宋以前造船业的发展在我国悠久的文化中,造船业发达较早,长期居于世界的领先地位。甲骨文的(?)字即船字。《诗》曰:“泛彼柏舟,在彼中河。”水上交通工具的出现,为创造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易》曰:“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作为水上交通工具的船,早已用于作战,“秦为舶舡万艘攻楚。”马援出征,统率楼舡大小二千余艘。汉武帝“浮江射蚊,舳舻千里。”历代皇帝运用水上工具寻欢作乐,汉武帝修周围四十里的昆明池,作大舡可载万人,舡上起宫室。汉代造船业已相当发达。汉代水灾时,有发船五百艘“徙民避水”的记载。三国时,东吴的交通运输主要靠船,能载马八十匹的船,还不算大船。曹丕《沂淮赋》云:“建安十四年,王师东征,泛舟万艘。”晋武帝准备攻吴,诏令王濬作大舰连舡,方百二十步,载二千余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东吴灭亡时,西晋接收的船只在五千艘以上。东晋末,孙恩起义,有楼船千余艘。卢循从广州北上,有楼船九艘,高十二丈,上下四层。大船载重量达二万斛。造船技术精湛。《晋宫阁记》所记各船,渐趋精巧,天渊池中有紫宫舟、升进舡、曜阳飞龙舟、射猎舟;灵芝池有鸣鹤舟、指南舟;舍利池有云母舟、无极舟;都亭池有华润舟、常安舟。隋炀帝的“龙舟”则极尽其奢侈华丽之  相似文献   

16.
绍兴地名文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都是靠语言传承的,地名是语言中的一部分,因而地名之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也可以说地名是人类创造的文明的部分活化石。本文探讨绍兴地名文化,从地名的语言特点入手,进而试图揭示绍兴地名命名的理据以及地名之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西海饭店座落于千米黄山之巅.是一家四星级高山旅游饭店,近年来饭店致力于企业文化建设,强化企业文化的经营理念、文化载体建设,丰富企业文化内涵,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活动,企业文化已渗透在一切企业活动之中,成为企业的灵魂所在,如今企业文化已成为西海饭店企业经营管理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相似文献   

18.
舒位是活跃于清代乾嘉之际的诗人。舟渡诗是舒位《瓶水斋诗集》中特色突出的一类诗歌,贯穿其创作生涯的始终,与其个人经历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他从“舟”这一独特视角出发,将舟渡环境投射在诗歌中,使舟渡诗的艺术特色有别于其他诗歌。舒位舟渡诗又与山水、羁旅、赠别等传统文人诗歌相结合,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面貌。舒位舟渡诗尤重“性情”,却又博采古典,重视创新,不甘落于前人窠臼。舒位独特的性情诗论折射出清乾嘉诗风的纷争,反映了当时诗学思潮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诗的断想     
如果我何承认今天的诗歌由于主体力量的单薄不但失却亮色而陷入了危机的话,那么,重建我们的诗歌不但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中都已刻不容缓地摆在我们面前,作为人类的一部分而且是作为人类良心的发言者的诗人们,正受到物欲世界日益严重的技术盘剥,因此诗的存在越来越艰难困苦,诗也日益渴望一种实质性的超越。“没有超越,不能超越个人,我们就会成为病态的、狂暴的  相似文献   

20.
后朦胧诗是中国当代新潮诗第二个发展阶段,它是继朦胧诗之后又一引人注目的新潮诗,大约繁衍于1984年———1994年间。本文论及的就是这一时期的诗歌语言特色。后朦胧诗是我国改革开放时代的产物,8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转型带来了文化的转型。文化转型首先必须是文化开放,是本土与外域的沟通。人类面临的诸多选择和痛苦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中国当代诗人面临的选择和痛苦。中心价值观念体系面临解体,新的价值观念体系尚未建立,于是乎价值观念的改变加上世界性的后现代文化思潮影响,使得后朦胧诗人从诗歌观念到创作技巧都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