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代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制度在现代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影响日益重要,近代中国尤其如此.农村合作金融作为现代农业金融的一环.在整个金融体制中,实占有一定的地位,尤其是以小农经营为主体、农业经济占整个国家经济最大比重的近代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更显示其重要性.近代中国农村合作运动在总体上是一场农村信用合作运动.近代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变迁经历了从农村信用合作制度-农业贷款制度-合作金库制度的不同阶段,体现了各自不同特征.考察这一历史,对我国重建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应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
农民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的问题。恩格斯晚年系统论述了关于农民问题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这些理论对于我们今天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大的启示 :对小农的社会主义改造要按经济规律来进行 ;正确认识小农经济的性质和前途 ;正确认识我国农村的各种合作经济形式。  相似文献   

3.
魏本权 《东方论坛》2010,(6):116-122
目前学界关于民国农村合作运动的研究,主要是在合作主义与合作思想研究、国家—社会关系、新制度经济学、经济社会学与乡村现代化的学术视野与问题意识的脉络中进行的。农村合作运动的经济功能与区域特征,农村合作运动中的民众参与、社会动员、政府行为与小农角色变迁,仍是今后研究亟待突破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4.
现代意义上的合作组织是以合作经济为基础,因此在以小农经济为根基的中国社会组建合作组织事实上是嵌入而非自觉生成的结果。经过对现有的林农合作组织研究进行梳理,在归纳合作经济嵌入动力的基础上,从历史文化和社会结构的视角,指出影响林农合作组织发展的重要原因是小农民本(而非民主的传统)和小农的分散性,以及小农社会的人际关系结构。并以区域的差异,从村庄社会结构的层面去解释农民林业组织合作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社会化小农分析范式的提出,一方面是基于对中国农村研究本土化和主体性缺失的回应,另一方面则是对中国农村市场化进程所导致的农村社会变革的回应。然而由于社会化小农在伦理关怀、政治关怀以及小农形态解释上存在的缺陷,使得这一分析范式在农村治理研究中存在争议。同时,社会化小农对于农村市场化进程中消费膨胀压力的过于掩饰,导致其与农村市场化逻辑的不断脱离。而对于私人生活变迁的过多关注也导致其研究的公共性的严重不足。相对而言,消费小农发展了社会化小农分析范式的优势,并能够还原农民的真实形态,同农村市场化进程本身相契合。伴随着农民由个体消费向公共消费的延伸,消费小农也不断从私人的生活领域走向公共的治理领域,消费小农同国家之间的互动也由此产生。  相似文献   

6.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是着眼于农村内部制度创新、实现小农户和大市场对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从整体上看,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虽然有较大发展,但仍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发展相当缓慢。为此对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障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希望对合作经济在我国农村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小农作为市场主体,在农业产业化、合作组织的选择、农业投资、资源开发等四种主要经济决策中存在的一些意识障碍,认为小农经营方式和当前存在的一些制度因素是产生这些意识障碍的根源。最后提出了消除小农意识障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户的农业投资行为,特别是农户对农业的长期投资行为对实现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繁荣农村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外,农户投资行为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学派:组织和生产学派与理性小农学派,前者的核心观点是“自给小农”,而后者却认为农民是有经济理性的。在理性小农的基础上,国内外学者对农户长期投资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但由于研究的角度和包含的因素、使用的研究材料等不同,得出的结论往往不一致。因此,要深入研究我国农户长期投资行为,必须结合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将农户分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农地市场不完备等情况引入研究范畴并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透过农地经营历史变迁,我们总能够找寻到小农被改造的例证;历时30余年小农经济又走到命运被改变的十字路口.对中国粮食生产而言,急需找准问题,解决农村、农业发展难题是一项复杂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系统工程,绝非简单的农业生产业态转变,需重建社会经济资源配置机制.文章借助持续5年45个家庭跟踪调查的面板数据,展开小农生产微观机理探析,重新估计小农家庭水稻种植生产函数,揭示生产可能性边界可达性.结果表明:对效率损失而言,由人为可控制的部分占到72.3%,随机无效率的贡献占到27.7%,社会化程度趋高的小农其价格预期直接影响种植意愿,减少水稻种植面积的概率达到13%.经济层面,粮价早已挫伤了散户小农种粮积极性,水稻种植生产陷入了无效率陷阱;社会层面,乡土社会转型的准备工作迟迟未跟进.为实现农业农村发展稳定目标,关键在于权衡利与弊的关系之后,重建效率与公平平衡之大局;事在人为,植入社会化小农特征考释粮食生产多了一层内容设计.未来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在社会与经济之间寻求二者的内在平衡,重构小农经济效率认识.  相似文献   

10.
农村合作经济的组织变异:现象及其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微观组织形式。然而,我国普遍发生的农村合作经济的组织变异使得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偏离了合作社的基本原则,组织功能减弱,显现出较强的非合作经济组织特点。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变异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并试图从集体行动理论、绩效与风险、以及法制等方面对之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1.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扶持小农户之间的关系。通过概念思辨、理论分析和发展趋势判断等对相关经济学概念进行辨识,澄清了一些传统认识上的误区。在此基础上,试图说明我国农业长期存在的小农户问题并非是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产生的,而是先天资源禀赋不足和人地比例失调的结果。农户家庭经营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单元必须得到坚持,但小农经营的先天不足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现代化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配套。建立健全面向小农户的多元化、多层次、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小农户之间的横向联合来获取外部规模经济,可以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夯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户作为市场主体参与竞争,越来越受小规模、分散化生产所形成的较低的组织化程度的严重制约。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发达国家农业家庭经济市场化不可替代的组织载体和有效推动器。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已成为提高我国农业和农产品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应借鉴国外合作经济组织运作经验,坚持自愿原则、进行制度创新、加强政策扶持、探索发展模式、制定法律规范,逐步引导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走上规模化和规范化轨道。  相似文献   

13.
优化中国农村非农产业组织结构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农村非农产业组织结构小型化的原因和市场绩效,认为农村非农产业组织小型化抵消了乡镇企业在机制上的优势,而且规模经济效应越显著的行业,这种抵消作用就越明显,提出了优化农村非农产业组织结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农户是农业与农村经济活动的主体,农户综合生产能力是衡量一个地区农户经营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提出了农户综合生产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对应分析方法对全国31个省(市)农户的综合生产能力进行测评。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农户最终收益能力最强,中部地区农户现实产出能力最强,西部地区环境效益较好;北京、上海、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农户综合生产能力居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5.
我国《物权法》以及《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家庭承包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做了较为严格的限制性规定,这种限制严重阻碍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顺利流转,不利于形成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因此,应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在法律层面上适时放开对家庭承包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的严格限制,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73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应用Logistic模型分析方法,对影响农户农业新技术需求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户主文化程度、农户非农收入、灌溉方式、农户参加合作组织的情况、参与培训情况和农户农业新技术需求呈显著正相关,户主的年龄、交通条件、获得资金难易度和农户新技术需求呈显著负相关,而农田面积、家庭劳动力数、设施情况评价、土地平整状况、农户农机操作熟练、农户的经营模式和农户农业新技术需求无关。  相似文献   

17.
家庭联产承包制使中国在农业上取得巨大进步,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土地使用权的流转,现行的土地家庭承包制度的边际效用急剧递减,已呈现出许多问题:粮食安全隐患、农村土地产权不明晰、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小、阻碍土地资源市场配置等。为使土地政策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从农民、土地与国家政权的关系角度切入,阐述土地政策的重要性,继而分析土地政策的变动影响因素,概括变更原因及内容,以更好的对土地政策进行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建构新型农村生产体系。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最直接、最有效的作用,就是把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提高组织化程度,形成有效的建设力量,促进生产的发展。同时,在推动乡风文明、改变村容村貌、健全民主管理制度等方面也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该文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当前农村发展的现实,用"五个迫切需要、六个有利于"阐述了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性,用"五个始终坚持、三个正确把握"阐明了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方向,用"四个重点围绕、五个切实加强"提出了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工作重点及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运用统计图解方法研究,发现中国农户家庭偏好中存在防卫性机制。适当选取模型和计量工具,随后的参数检验也证实防卫性机制存在。防卫性储蓄是金融保险制度缺失条件下的行为替代,决策应沿着合理利用这一行为机制来思考,以建立城乡一体的国家社保体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传统小农经济模式正在发生悄然转变,集体所有的、家庭承包制下的雇工经营模式(如"铁麦客"现象)正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不但成功解决了我国农业机械化与小规模土地占有之间的矛盾,还在农村衍生出适应这种生产模式的新型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