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中美商务谈判风格的差异进行对比研究.一种谈判风格的形成可能源于多种因素,毫无疑问,文化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来探讨两种谈判风格差异背后的文化因素.通过对影响谈判的文化差异因素的深刻理解,作者试图为参与中美商务谈判的中国谈判者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化差异在中美贸易谈判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贸易谈判中,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决定了各自的谈判风格和谈判方式。中美贸易谈判中的文化差异集中表现在谈判风格、谈判起始方式、决策方式、人际关系观念四个方面。了解这些差异对我们发展国际贸易有着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3.
高、低语境文化差异在中美贸易谈判中的体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和美国分属于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高、低语境文化差异在中美双方贸易谈判中主要体现在谈判风格、时间观念、对人情关系的重视程度和采取的谈判战术等方面。要提高中关贸易谈判的成功率,我们应认识到这些差异,在谈判中采取相应的对策:表达要直截了当,加强时间观念,更多地关注贸易本身,谈判时直奔主题,速战速决。  相似文献   

4.
价值观对中美贸易谈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中美两国在价值观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中美两国贸易谈判中双方谈判代表的决策权限、谈判风格、对待合同以及对待长短利益的不同态度。培养和提高文化认知能力与跨文化情感能力,有利于缩短中美贸易谈判的差距,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中美两国也已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经贸关系的良好发展有赖两国商人之间成功的商务磋商,而不同的历史文化造成了中美商务人员在价值观、思维方式、谈判风格、语言个性上的显著差异,这些差异直接会对商务谈判的顺利进行造成障碍,因此,中美商务谈判必须充分关注和高度重视这种文化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美两国商务谈判风格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美两国在社会政治经济体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及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两国间的商务谈判风格也各有特色。美国人重视法律、时间、利益、信息,习惯“纵向妥协式谈判”,个人立场决策能力强,主张即时谈判;中国人富有耐心,重人性,重立场,较为含蓄,集体决策,喜欢观“横向妥协式谈判”,主张先定原则框架,等等  相似文献   

7.
中美商务谈判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沟通。中美文化差异深刻影响着中美商务谈判的成功与否。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时间观、语言观等文化变量上,这些文化变量对中美商务谈判中的决策方式、节奏、沟通方式、对利益与关系的把控,以及合同的订立等有重要影响。为促成中美商务谈判的成功,我方应采取积极的应对之策,如树立跨文化谈判意识、掌握与美方谈判的技巧、建设合理的谈判团队等,以提高谈判效率。  相似文献   

8.
中美是重要的贸易伙伴,彼此的贸易关系很为密切.双方都很重视中美之间的知识产权协议问题的达成,取得双赢局面.从1989年以来,中美已经进行了6次谈判,其中的过程极其曲折.双方在一些方面达成了共识,签订了一些协议.总结多年来的经验教训,如何将谈判进行下去,是双方都要努力的事情.根据多次谈判经验和教训,结合美方谈判的特点和文化,中方又该如何运用三十六计突破僵局,不至于在其中处于被动地位.  相似文献   

9.
20世纪50年代举行的日内瓦会议为中美进行外交谈判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尽管两国在会议上存在着严重的对立,但围绕着国民遣返问题仍进行了外交接触与谈判。中美之间的外交接触与谈判之所以能得以进行,一方面是由于中美双方在朝鲜战争之后修正了对彼此的认识,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双方的最高决策层采取了现实主义战略。中美双方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以及之后的外交接触与谈判,为此后长达15年之久的大使级谈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国内     
吴仪 谈判风格“铁”性十足吴仪的名气不是靠她中共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头衔挣来的。能取得今天的成就,照她自己的话说:“小女子是从男人堆里干出来的。”没有家庭背景的吴仪硬是从石油化工这个几乎由男性垄断的行业干出来的。在20多年的石化生涯中,吴仪从实习生、技术员、技术科长一直做到副厂长、副总经理。1991年,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仪被调到外经贸部担任副部长,主管让很多官员头痛的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结果,她的“铁”性十足的谈判风格很快就让美国人头痛。吴仪刚接手中美知识产权谈判时,美国人想给她来个下马威,在开场白中不…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言语交际的根基。中美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客观存在,主要表现在语言及非语言文化、思维模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方面。谈判过程受两国文化差异的影响和制约。中美双方谈判人员为达合作目的,必须消除文化差异的影响,尊重和包容文化差异,树立跨文化谈判意识,加强跨文化培训,提高外语能力,善于运用多种谈判策略,最终促使谈判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人是商务谈判成功的决定因素.在商务谈判中,商务谈判人员的谈判风格对商务谈判的方式、内容都有着较大的影响.通过对商务谈判人员谈判风格的含叉与类型以及不同谈判风格的特点和表现做出分析,就可以针对不同国家或地区谈判者谈判风格的差异做出相应的调整方法,从而提高谈判效率与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从人际交流、谈判风格和对合同的态度三个方面讨论了中西文化在涉外工程建设和管理中的差异,并分析了引起这些差异的原因: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思维方式,世界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从人际交流、谈判风格和对合同的态度三个方面讨论了中西文化在涉外工程建设和管理中的差异 ,并分析了引起这些差异的原因 :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思维方式、世界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美国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研究中美商务谈判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种文化的核心部分,价值观的差异是影响中美商务谈判的重要原因之一.价值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人们应处理的社会关系中.在中美商务谈判中 ,价值观在社会关系中的差异 ,就可能表现为双方在决策方式、平等性、法律观念、时间和效率等方面的差别.了解这些差别有助于人们领悟中美商务谈判风格差异产生的深层原因,以减少中美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误解和障碍.  相似文献   

16.
中美知识产权谈判在去年年底破裂后,今年1月18日又重开谈判。中美两国这种打打谈谈、谈谈打打的做法。已不是一年半载了。时至今日,既然知识产权的谈判对两国的经贸关系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人们必须对这个问题有一长远的认识。 应当知道,中美知识产权的谈判和争执由来已久。1985年5月,中美双方就签署过关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谅解备忘录”。但之后,争执一直不  相似文献   

17.
对中美经济关系从博弈视角进行浅析,在对中美冲突起源进行思考的基础上,探讨了中美谈判协商中的博弈策略选择的技巧,并以中东欧和德国为例分析中美经济关系中欧洲的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18.
礼貌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普遍现象,对于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维持社会的和睦及促进社会文明有着十 分重要的作用。礼貌现象的普遍性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而其文化差异则往往构成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因此,在日益增多的跨文化商务谈判中,谈判双方应重视那些具有文化差异的方面,加强对礼貌的语用文化价值观 差异的研究,以便我们理解跨文化谈判中各种谈判风格的差异,促进商务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中美报刊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本文针对中美报刊选题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中美报刊选题上的差异,并指出了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最后对中国报刊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美国解密的尼克松总统档案,运用国际关系研究中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解读周恩来与基辛格的谈判话语,探求基辛格北京秘密之行成功的原因.笔者将1971年7月周恩来与基辛格峰会成功的原因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第135和136次中美大使级会谈和巴基斯坦"从首脑,经首脑,到首脑"秘密渠道的信息传递扮演了"挑夫"的角色,"预备级会谈"为周基峰会铺平了道路.其次.双方的外事工作作风令彼此感到舒服,周恩来强调天时、地利、人和,而基辛格则信奉秘密外交.再次,彼此均认可对方独特的谈判风格,并且不断地努力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