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海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108-112
在古代汉字理论中,象意造字法就是通过联想、比拟、象征等间接手段来表现词义的一种造字方法.从写词的角度看,它与象物造字法、象事造字法一样,也是形象写词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构形角度看,象意造字法所创造出来的字形(即象意字)是颇具特点的.通过对殷、周时代的甲骨文、金文中一些象意字的分析和归纳,可以推论象意造字法在造字构形上有如下主要特点:一、依图形关系而引起联想的象意字;二、用象征性符号表示的象意字;三、依附一定条件的象意字;四、同体比附的象意字. 相似文献
2.
朱建新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
文章通过分析彝文单字结构后,认为彝文造字方法中最基本的有六种,即象形、指事、会意、类形、类义、类音等。这些造字方法既有与世界各种在意义字(如汉文等)所共有的,如象形、指事、会意的方法,也有彝文所独有的,如类形、类义、类音等。 相似文献
3.
闵爽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1):33-35
针对古代汉语文字教学中的疑点 ,该文认为许慎所论“本无其字 ,依声托事”的假借为造字之法而非用字之法。从教学实践出发 ,兼及主要学者学派的观点 ,该文将“假借”概念分为广义假借与狭义假借。词义引申而假借和本有其字的假借应看作广义假借 ;“本无其字 ,依声托事”的造字假借应看作狭义假借。它是古今字产生的基础之一 ,是表意字与形声字之间的桥梁 ,在汉字发展史中起过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许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1)
汉字中,合体字占绝大多数。合体字包括会意和形声二种。会意字是会合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来表示一个新义的字,它的字义,本应与其部首的意义有关联。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合成的字,它所表示的意义,一般与它的形旁所表示的意义有某种联系,也就是说与其部首的意义有关联。由于古今汉语词义的演变,依现代汉语的用法视之,有些已不能发现字义与部首之间的这种,关系例如“好”,现代汉语是“优点多的或使人满意的”之意,跟“坏”相对,但为什么此字从女?又如“骄”,现在是“自满、自高自大”的意思,又为何从马?这些字,只要我们追源求本,它们的字义与部首的关系就一目了然了。“好” 相似文献
5.
古汉字的写词法与造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梦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4)
写词法与造字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在一些文字学论著当中,对这两个术语的使用相当混乱,往往把它们混为一谈。写词法与造字法究竟指的什么,二者有什么关系,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意见。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是语言在书面上的直观的代表。世界上各种文字记录语言的方法是不同的,各种文字都是适应着不同语言的结构特点、语音特点来完成记录和表达语言的作用的。日语的假名和俄语的字母是通过记音来记录语言的,前者记录语 相似文献
6.
梁莉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3,(5):33-36
宴席曲是在甘、青两省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群众中广为流传的歌唱艺术形式。宴席曲中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文化信息及穆斯林群众鲜活厚实的生活状态,并折射出甘肃地区穆斯林群众的伦理观念、价值趋向、行为方式及其独特的情感抒发方式。 相似文献
7.
徐小蒙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41-45
"事象"是中国缘事诗学的核心概念,它在言事诗创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国古代诗学多着力于意象的营造,而忽略了"事象"的发展。在多元化发展的当下,仅仅用意象来阐释诗歌,建构诗学体系是远远不够的。于此语境之中,很多学者对意象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反思,事象研究开始引起学者们的普遍关注。对诗学事象研究进行梳理与综论,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事象的内涵及其发展历程,而且也有助于全面建构中国本土的缘事诗学理论。 相似文献
8.
叶沐耕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
自从许慎给出“六书”定义与例字,特别是经戴震提出“四体二用”之说以来,汉字的造字之法就是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四种,“假借”只是音同或音近的字的通假用法,这种解释看来已成为定论了.其实不然.“四体”不足以总结汉字的造字规律,还应该增加一种“假借”造字法,才能说明所有汉字的形体结构之所以然,才能全面地认识汉字体系的复杂性质. 相似文献
9.
张泽渡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3):78-81
指事造字是汉字的一种重要构形法。学界对指事字往往致力于它的“兼类”研究,论及指事字构形原理就显得歧见纷纭。我们经过对指事字进行系统观察整理,就指事字的构形机制及构形类型作出了客观分析。区别出指事字当中的指事符号存在指事记号跟指事代号之分,并对省形指事字进行了讨论研究。还明确提出了区别指事字跟象形字以及会意字的根本原则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0.
韩建业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2):53-55
民俗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民间文学则用语言形式表达部分民俗。它蕴涵着丰富的民俗事象,是了解和研究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材料。本文就撒拉族民间文学中的民俗事象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张治东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6):1-7
会意是“六书”之一,是一种重要的造字方法.会意以象形字和指事字为基础构件,充分利用人们的意象性思维和逆向性思维特征,抓住社会生活中各类事物相互关联的本质特征,用形象的组合和画面的意境,揭示出了事物的抽象概念,集中体现了汉字的表意特征和古人的造字思维方式.会意是汉字由独体走向合体,由象形走向意合的关键和枢纽.会意构形法包括形体的会合和意义的会合.无论是以形会意,还是以意会意,会意字各个构件本身所具备的含义都与汉字所表达的概念具有意义上的联系.也就是说,会意字所表达的含义并不是各个组成构件的简单相加或相减,而是灵活运用各个构件组合后或减体后的意联关系,藉以表达整个汉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炳海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0(3):45-49
先秦两汉散文经常出现以声观气事象,根据人的声音判断生命力的强弱及其功能属性。有时赋予声音以超验的属性,它可以脱离人的形体而继续存在。周代礼乐文化用理性精神看待声与气之间的关系,强调志的统辖作用。先秦两汉散文所展示的声气形态多种多样,主要有喜剧型、悲剧型、悲喜剧错杂型、悖反型四类。 相似文献
13.
从汉字的发展过程看造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良平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
汉字系统的确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研究造字法应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考察。文字是语言的符号,语言是思维的符号。文字发展过程的每一变化都反映了思维的发展变化。文字的发展分四阶段:(一)前文字阶段产生文字画;(二)图画文字阶段产生象形字;(三)表意文字阶段产生表意字;(四)形声文字阶段产生形声字。每种造字法的产生都与当时人类的思维发展水平相对应,各阶段文字都在构件与功能上有着不同的特点。划分象形、表意、形声三种造字法是站在狭义文字学的立场上进行的,由此出发,转注、假借不是造字法。 相似文献
14.
汉字构形理论作为中国传统文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提供了有效分析汉字结构和演变规律的方法,在汉字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即以分析汉字古今字形为出发点,探讨了汉字构形理论在汉字发展史上的意义和作用。目的在于探索汉字构形理论的应用价值,进而找到一条有效学习和使用汉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张蕾梅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30-132
在对大众文化的产生条件、国外大众文化理论研究状况进行简要概述的基础上,结合国内近年来一些典型的文化事象对大众文化的商品消费性、通俗流行性、娱乐游戏性、传媒依赖性等基本特征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6.
贾晞儒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3)
语词结构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在这里主要是指蒙古语的词的构成和组词成句的规则。在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里,都普遍存在着这种现象,一个词可能是一个语音结构,也可能是由几个含有一定意义的语音结构单位组成的,蒙古语也不例外。例如蒙古语的vlagan(红)这个有一定意义的语音结构单位,可以同其它有一定意义的语音结构单位组合在一起,构成合成词,表示一个完整的、可以独立运用的语义内容,并且具有单独承担一定的句子成分的 相似文献
17.
席元麟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1)
人类的认识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以至达到创造新物种的境界。但是更多的人的认识能力,只能达到认识一般事物的某一点或某一侧面,而很难达到完全了解客观存在着的事物的全貌和它的发展规律的高度。就高层次的专门家们也只有在各自专长的领域里达到认识某些自然界及其规律的水平上。这些完全取决于人们的整体素质(生理的、智力的、心理的、文化的等等)。当代社会的人们仍生活在许多不同层次的环境(历史的、社会的、 相似文献
18.
聂焱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9(2):74-78
汉字是汉民族创造性思维的光辉结晶,以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传统造字法创制的汉字运用了以比喻为主体的辞格式思维,或者说,汉字是用辞格思维模式创制的。用这种思维模式构建的汉字世界充满了创造主体的情感、意志、精神和智慧,是人们认识、看待世界的一种艺术性全息图式。 相似文献
19.
来玉英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34-38
武夷礼俗文化在深远厚重的武夷文化孕育下,内涵丰富,具有古闽族变迁融合遗存的礼俗、南迁移民交互相融的农事节庆生活礼俗、集儒释道三教为一的信仰礼俗、武夷茶礼俗、朱熹《家礼》熏染下的武夷家庭礼俗等多元性特征,对武夷文化生活产生了广泛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王光荣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0(4):104-108
广西桂西那坡县和桂西北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壮彝同胞, 在保持自 壮 彝 文 化 交 融 事 象 浅 析 己原生特色的同时, 多种文化形态上呈交融、渗透状态。形成这种文化上的交融、渗透的原因, 首先是随水草而居, 大山为屏的共同生活习性所致; 其次,亦更重要的是两个民族共同的生存和发展欲望, 铸成了许多相同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