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她说,他不理解我。这世界上,最不理解她的人便是她的丈夫。他从来不说"我爱你"这三个字,即使爱得最热烈的时候;他也从来不叫她的名字,总是"哎,我说……""哎"就成了她的名字,下面是他要说的事了,比如,他要一条毛裤穿,比如,他要一粒感冒药。  相似文献   

2.
有爱不孤单     
老人是社会的一笔财富,几十年的人生奋斗造就了老人的睿智与辉煌,几十年的人生阅历锻造了老人的坚毅与豁达。每一个老人,都有他(她)一段独特的人生故事。所以,老人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是我们要尊敬、要爱戴的人。在"九九"重阳到来的时候,我们为老人送上我们真诚的问候,同时,也来说一说我们和老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燃烧     
"哎?伸子自焚?怎么可能……"听到突然找上门来的刑警的叙述,我大吃一惊。他说我的挚友伸子自杀了,用灯油浇在身上,点了火。"听说你是伸子小姐的好朋友,所以想了解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4.
卷首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  相似文献   

5.
2015年12月18日,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银川村,81岁的彝族老人陈登明接过2000元慰问金,紧紧握着他的手,不停地说":谢谢,谢谢……" 12月19日,东关乡广场上,在冬雨中等了两个小时的73岁老人刘庆辉,背篓里放着一桶食用油,一个劲儿叨念:"我得见见他,当面感谢他……" "大方县来了一位'大方人'".这两天,"奢香故里"沸腾了,这位"大方人"带来的不仅是给陈登明老人的2000元慰问金和给大方县110万老百姓送去的食用油,还带来了30亿元帮扶资金和"不脱贫,不脱钩"的承诺.  相似文献   

6.
马立从小就是"百家爱",他特别孝敬老人,全村的老人。成为亿万富豪后,他广散钱财,最忙的事是孝敬全乡的300多位人……  相似文献   

7.
重温悲壮与崇高──访“狼牙山五壮士”之一葛振林李心球照片上的老人叫葛振林。看过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一定记得那个瘦削的副班长,那就是他。老人今年78岁了,当年日本鬼子付出100多人的代价要砍的头,至今还好端端地架在他的肩膀上,只是那双握惯了枪的手,眼...  相似文献   

8.
在瑞典乌普沙拉市中心医院一间普通病房里,一位气若游丝的中国老人用双手紧握一位中国少妇的手说:"你……你一定要帮我……我照顾好明儿……"少妇牵过身旁年约5岁的男孩,眼含泪光对男孩说:"叫奶奶放心,我们会照顾好爸爸的。"中国老人安详地闭上了眼睛。站在病房里的中国男子,忍不住伤心地哭出了声……  相似文献   

9.
正60年前,"闯关东"的养父在哈尔滨收养了6个孤儿,其中一个孤儿在30年前放弃国企干部身份,下海经商。他感念养父爱的滋润与熏陶,创建为老年人服务的"雷锋"车队,又专门关注呵护老人,坚持至今。16年的时光隧道里,一直有他躬身乐善于老人的身影……  相似文献   

10.
记得每次回乡下老家,都要经过旧时的乡电影院.如今电影院早已人去楼空,但那高高的石板台阶依旧在,那时候的一位放映员也还在,只是他已经成为满头银发的老人了.有一天我看到他在路边散步,便停下车和他搭讪,没想到他居然还认识我,甚至还准确地叫出了我的名字.在和老人的谈话中,我仿佛又回到了那纯真的少年时代,往昔岁月中的那份温馨的感觉,瞬间填满了胸膛.  相似文献   

11.
爱,永远年轻     
那天黄昏,我在综合市场碰到一对买莱的老人。老妇很认真地选菜,很认真地与菜贩论价,絮絮叨叨的。老头始终耐心地提着菜篮,微微地笑着。菜篮满满的了,老头缓缓前行,回身却见老伴还在那儿东瞅西望的。老头叫了声:"丫头,快点。"老妇"哎"的应了,竟小姑娘般奔上来,挽了老头的手臂,慢慢汇人人流,消隐在黄昏的暮纪之中。一个春光微能的日子,一对银发老人领着自己乖巧的孙子、孙女,在公园青青草坪间玩耍。天使般的孩子歪着头,伸出稚嫩的小手,玩击掌的游戏。"你拍一,我拍-......"孩童的脆声如音乐。两位老人先是慈样而幸福地望着花…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中国作恶"坏老人"移民美国,下场凄惨》《蛮不讲理的中国老人竟然在加拿大傻眼了》……朋友圈,类似奚落老年人的文章层出不穷。近来,一篇《学做老人》的文章在老年群体中被热传,其反思的口吻,颇有回应上述指责的味道,"第一次做老人,我们还在学习,请给点时间"。老人也要"学着做"吗?  相似文献   

13.
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糊。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路回家。不知情的乡邻以为父亲又  相似文献   

14.
正选择性关注个别老年人的负面行为,有失公正。公交车上"故事"多网络上,对老年人特别是坏老人的"吐槽"绵延数年,生生不息: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在小区花园放着震耳欲聋的音乐跳着广场舞;明明是他走路不小心撞了你,却大声斥责你:"为什么不让着我"……摊上了"扶老人反被讹""碰瓷老人"等热门话题,网络中的老人就不仅仅是令人讨厌了,简直就是妖魔鬼怪般的存在,"老人即地狱",唯恐避之不及,"以后看到老太倒地别说扶了,只要看到的都有罪"。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小伙宋扬毅然将英国老人汉斯接到中国养老,他不是爱心泛滥,也不是沽名钓誉,而是因为在13年前,汉斯曾经给了他一个家……2012年8月10日,记者走进宋扬家时,他正在为英国老人汉斯梳头。他小心翼翼地将汉斯的满头银发向后梳拢,梳完头后,汉斯回过身,满意地对宋扬说:"不错,酷!"两个人相视而笑,似朋友,又  相似文献   

16.
悄然 《老人天地》2008,(1):12-13
王艾甫是一位参加过援越抗美的老人,一位退休检察官。他在旧书市场偶然发现了一批解放太原战役中阵亡将士登记册,其中84份烈士阵亡通知书不知为何没有发出。为了寻找烈士家属、告慰烈士在天之灵,老人散尽家财,自费寻找,走上十多年漫长的"寻亲"之路……  相似文献   

17.
修水县上奉镇,素以醇正的米酒和香喷喷的板鸭著称于整个九江地区,而闻名中外的"山背文化"更是给上奉人增添了许多的骄傲。上奉镇观前村,有一位老人,他今年八十六岁,但耳不聋,眼不花,手不抖,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在当地也是一个传奇人物,他就是参加了海南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张庆本老人。当他和记者谈起过去的峥嵘岁月时,老人记忆犹新,心潮涌动,他用那苍老沙哑的声音把我们带进那段硝烟弥漫的历史中……  相似文献   

18.
正眼下,股市不景气、央行降息,老人手头的那点闲钱又被各路推销人员盯上了。这不,经常有"热心人"打电话来,有的说某某保健品好,建议我赶紧买点;有的说某某理财产品收益高,建议我考虑买进……我都一一告诉他们,我的"理财顾问"是我孙女儿,要动钱,我得先问问她。那些人一听,就知趣地不再纠缠我了。我下决心聘孙女儿做我的"理财顾问",还得  相似文献   

19.
2011年6月,在建党90周年前夕,湖南卫视的一位记者问我:"退休了,您为何还活跃在关心下一代的讲台上?"我回答说,是帅孟奇老人对革命的坚定信心和对下一代的关爱教育了我、鼓励了我,让我传承她的精神和事业……退休10多年来,我不仅介绍了革命老人帅孟奇,还宣讲了全国战斗英雄戴笃伯、"当代雷锋"郭明义、"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等人的感人事迹,以及一些本地的先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约有一半左右的老人不同程度地患有"科技恐惧症".其具体表现为:电脑不敢开、手机不会打、短信不懂发……通常总是一件家电产品进门,子孙辈们便要做一件"功课":义务培训老人,或者为老人设定简易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