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东能源结构性矛盾与中国—中东石油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中东石油合作对中国能源安全战略意义重大,中国能源安全本质上是中东地缘政治安全。中东地缘政治具有结构性矛盾、长期化和难以解决等特点,影响到中东石油的安全和稳定供应、国际能源市场供求、国际油价稳定,也意味着中国能源安全将长期受中东和其他地区能源地缘政治的影响。尽管近年来中国—中东能源合作取得长足进步,但双方存在的问题和限制性因素仍显而易见。迄今为止,中国在中东特别是海湾产油国没有获得如苏丹那样的参与当地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的重大上游油气合作的突破性成果,中国与中东的油气合作仍然任重道远。本文在论述有关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与中东的能源合作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南海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和能源运输通道,在我国能源安全中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近年来,由于区域外大国的介入、周边国家对南海能源的争夺以及海上油气开采技术限制等诸多因素,南海的能源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面对复杂多变的南海局势,我国必须增强能源安全紧迫感,加快南海能源开发,积极制定南海能源安全的战略对策,才能保障国家"和平发展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中,能源领域的政策规划薄弱,法律保障制度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滞后,能源供应与能源安全保障体系缺乏相关政策、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只有真正做到政策、法律和管理体制"三位一体",才能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本文从能源安全体系建构的理论和实践出发,借鉴西方能源安全战略实践,从政策、法律和管理体制等角度,对我国能源安全体系的内在机制建构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与中东能源合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页岩气作为一种新的清洁能源,其勘查开发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土资源部公布的信息显示,我国页岩气资源开发现在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开始进入规模化开发初期阶段。专家称,通过不断的踏实工作,页岩气这种清洁高效资源将成为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海湾六国的能源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扩大,其对外依存度也日益加剧,确保能源安全已成当务之急.海湾六国素有"世界油库"之称,是国际能源争夺的主要场所.对中国而言,如何加强与之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中国早已将与海湾六国的油气合作视为对外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原油贸易、石油工程项目承包、兴办炼油和石化企业、勘探与开发新油气田等方面开展了积极有效的合作.海湾需要稳定的油气市场,中国也需要稳定的油气供应.尽管双方未来的能源合作会遇到一些严峻挑战,但相信双方一定能抓住机遇,在自由贸易区协定的框架内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合作机制,发挥各自优势,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中,能源领域的政策规划薄弱,法律保障制度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滞后,能源供应与能源安全保障体系缺乏相关政策、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只有真正做到政策、法律和管理体制“三位一体”,才能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本文从能源安全体系建构的理论和实践出发,借鉴西方能源安全战略实践,从政策、法律和管理体制等角度,对我国能源安全体系的内在机制建构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与中东能源合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政府网1月23日发布消息,"国务院关于印发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于2013年1月1日下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以及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并同时公布了《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全文。这意味着去年10月底获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规划》终于揭开面纱。《规划》对已发布的能源各子行业"十二五"规划做了集纳,并罗列了"十二五"时期能源发展主要目标。共有19个预期性指标;另有5个约束性指标,分别为"一升四降":非化石  相似文献   

8.
田志友 《科学发展》2014,(4):109-115
2008年以来,受页岩气等新型天然气开采量激增的影响,北美地区天然气价格持续下降,并有可能成为世界能源出口的"新中东",这将对世界能源市场乃至地缘政治、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在此背景下,2012年5月,哈佛大学贝尔佛科学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举办能源专题研讨会,探讨北美地区页岩气与页岩油等新型能源资源储备、开发前景及对美国国家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并发布研究报告《北美石油与天然气储藏:前景与政策》。本刊现刊发一份该研究报告的编译稿,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9.
中阿能源合作对双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乃至全球国际能源安全意义重大。中国要恰如其分地评估阿拉伯世界尤其是海湾国家对我国国际能源合作的重要性及难度,正确处理好我国油气进口来源多元化与经营主渠道的关系。要及时抓住国际形势演变带来的新机遇,同时正视中阿能源合作面临的严峻挑战。新形势下的中阿能源合作要以新能源安全观为指导,积极利用中阿合作论坛等各种合作机制,在互利共赢中推动中阿战略合作关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煤炭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为许多重要工业部门提供原料和能源.我国<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4~2020年)>中确定,我国将"坚持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战略".鉴于资源贮存状况,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格局在今后较长时间内不可能改变.<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指出,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海湾六国的能源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扩大,其对外依存度也日益加剧,确保能源安全已成当务之急.海湾六国素有“世界油库”之称,是国际能源争夺的主要场所.对中国而言,如何加强与之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中国早已将与海湾六国的油气合作视为对外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原油贸易、石油工程项目承包、兴办炼油和石化企业、勘探与开发新油气田等方面开展了积极有效的合作.海湾需要稳定的油气市场,中国也需要稳定的油气供应.尽管双方未来的能源合作会遇到一些严峻挑战,但相信双方一定能抓住机遇,在自由贸易区协定的框架内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合作机制,发挥各自优势,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在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期间,我国能源政策将何去何从?2010年在11月30日国家能源研究院主办的2010"能源·经济·发展"论坛上,国家能源局吴吟副局长根据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做了一番解读。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进入碳中和时代,世界能源体系正在发生绿色变革。加速能源转型是新时代海合会国家迎合全球能源需求、履行减碳承诺、构建低碳经济、塑造现代国家的必要选择。立足资源优势和发展利益,海合会国家追求能源融合转型,即促进各种能源资源的融合开发,包括油气产业的低碳转型、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氢能开发。近年来,它们在行动上取得了一定进展:“油气+CCUS”等措施快速落地;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大幅增长,但高碳的发电结构并未改变;多个氢能项目启动建设。能源融合转型面临部分国家缺乏转型决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足、开发模式比较单一、能源补贴抑制投资、技术实力有待增强等严峻挑战。中国是海合会国家能源转型的重要合作伙伴,可开拓双边和多边能源合作新领域,与区域国家共建碳中和时代的能源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日本海外矿产资源开发:14个部门联成的无缝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日本资源无缝开发体制下各个主体的关系 获取海外矿产资源是日本<资源综合确保战略>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为实现能源安全稳定的供给,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日本经济产业省根据<能源基本规划>制定了<资源保障指南>,规定政府及承担资源金融制度的新政策金融机构要按照该指南的要求来共同保障和推进资源综合保障战略,对日本矿业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开发权益的获得进行支援.  相似文献   

15.
阿尔及利亚素有“北非油库”之称,中国与之开展能源合作虽起步较晚,却已取得较大成就,主要包括中石化的扎尔扎亭(zarzaitine)油田提高采收率工程,中石油的阿德拉尔(Adrar)上下游一体化项目、谢里夫(Cheliff)盆地112/102A区块和乌埃德姆亚(Oued Mya)盆地350区块的油气勘探项目、438B区块油气勘探项目、Octouat油田设计服务项目和斯基克达(Skikda)凝析油炼油厂建设项目等。随着中阿两国政治关系和经贸合作的日益加强,两国能源合作的互补性亦趋强,且阿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持续改善以及阿《新油气法》的出台均为双方的能源合作带来了有利条件,但由于阿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存在不稳定性,且阿政府对投资本国油气产业的外国公司设限增税,双方的能源合作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2008年3月31日,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全国地质勘查规划》的通知正式下发,这标志着我国首部《全国地质勘查规划》正式发布实施。《规划》提出了地质勘查总体发展目标,是指导地质勘查工作发展的重要文件,将作为依法管理和监督全国地质勘查活动的重要依据。编制和实施《全国地质勘查规划》,是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重大举措,对于切实加强地质工作,不断增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资源保障和基础支撑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刊将对《规划》全丈进行连载。  相似文献   

17.
《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8(11):24-26
2008年3月31日,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全国地质勘查规划》的通知正式下发,这标志着我国首部《全国地质勘查规划》正式发布实施。《规划》提出了地质勘查总体发展目标,是指导地质勘查工作发展的重要文件,将作为依法管理和监督全国地质勘查活动的重要依据。编制和实施《全国地质勘查规划》,是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重大举措,对于切实加强地质工作,不断增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资源保障和基础支撑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刊将对《规划》全文进行连载。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作为世界能源大国,石油、天然气分别占世界总储量的10%、33%。中、日、韩是能源消耗大户,三国分别是世界第二、第三、第六大石油消费国,占据东北亚地区油气资源需求的绝大部分。为了保证本国的能源安全,中日韩不约而同地把自己的能源战略选择投向邻国俄罗斯,三国都渴望与相邻的俄罗斯加强能源合作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阿尔及利亚的能源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尔及利亚素有“北非油库”之称,中国与之开展能源合作虽起步较晚,却已取得较大成就,主要包括中石化的扎尔扎亭(Zarzaitine)油田提高采收率工程、中石油的阿德拉尔(Adrar)上下游一体化项目、谢里夫(Cheliff)盆地112/102A区块和乌埃德姆亚(Oued Mya)盆地350区块的油气勘探项目、438B区块油气勘探项目、Octouat油田设计服务项目和斯基克达(Skikda)凝析油炼油厂建设项目等。随着中阿两国政治关系和经贸合作的日益加强,两国能源合作的互补性亦趋强,且阿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持续改善以及阿《新油气法》的出台均为双方的能源合作带来了有利条件,但由于阿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存在不稳定性,且阿政府对投资本国油气产业的外国公司设限增税,双方的能源合作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中东地缘政治发展趋势以及未来该地区对中国能源安全的潜在影响,并就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中东能源安全战略提出了建议,并认为,中国经济将继续依赖中东能源;中东政治动荡的危险正在增大,中东油气供应存在极大风险。中国的中东能源安全战略应包括:转变外交理念,平衡在中东的能源利益与不干涉内政原则间的关系,建立与中东能源供应国的相互依存关系,制定中美能源合作的长期目标,建立一个以问题为核心的功能性多边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