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教育与回族文化观念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族文化观念是指以伊斯兰为核心所形成的反映回民族特征的一种意识形态,是随回族的发展而形成的,它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和继承性。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回民家庭教育通过语言、宗教信仰、民族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等几个方面,对回族文化观念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回族是我国人口较多,分布最广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受经济生活、社会结构、心理素质、宗教信仰、艺术、语言等因素影响,形成了众多丰富多彩有别于其它民族的文化习俗。在这些习俗中,回族的养生习俗是丰富而深刻的,研究它,对于完善回族的养生学理论,丰富回族文化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3.
回族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大家庭中人口较多,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除宁夏、甘肃、青海、河南、河北、云南、新疆等省区回民分布较多外,其余各省、市、自治区均有回民居住。据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湖南省现有回民六万七千多人。其中邵阳市(包括新划入的邵东,新邵两县)和邵阳、隆回两县的广大城乡,共有回民二万四千三百多人,占全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的五十六个民族中,回族是最分散的少数民族。从大兴安岭到帕米尔高原,从内蒙古草原到天涯海角都有回民居住,八百多万回族居民散市在全国2000多个县、200多个市里,全国98%的地方都有回族分布,可谓“回回民族遍毕夏”。全国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门源回族自治县、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孟村回族自治县、新疆焉省回族自治县以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在有些县、市中…  相似文献   

5.
回族使用汉语历史悠久 ,似乎并无讨论的价值 ,然而作为一个民族 ,受其宗教信仰、社会历史等影响 ,在语言使用中必然会呈现出与汉族不同的特殊词语或词语相同而义殊的现象。因此 ,在一定程度上说 ,回族语言是回族民族特征与汉语的一种结合体 ,是回族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分析回族语言特点有助于了解该民族的历史、民俗文化及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6.
周口地区回民教育的现状与出路马明超河南省周口地区地处豫东平原,是历史上的黄泛区,人口923万,其中回族人口11.3万,占全区总人口的1.2%,占全区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99.1%。从居住情况看,回族人口大分散小集中,居住农村的占64.5%,居住城镇的占...  相似文献   

7.
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都是中国内地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四个民族的人口分布和居住格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回族是仅次于汉族的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回族的传统聚居地以西北为主,但回族人口在各地的流动性较强.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分别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等地,居住相对集中.对这四个民族的人口指标和历史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总结和发现中国穆斯林民族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变迁与时代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亚回族的民族意识与汉语论著中"东干"一词的使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天 ,居住在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回族 (东干人 )总人口已超过1 0万 ,他们是 1 2 5年前西北回民起义失败后迁往沙皇俄国境内的陕甘回民的后代。这一部分回民虽然与母体分离了 1 2 0多年 ,其生活方式与文化传统都有了很大变化 ,他们与生活在中国的同一民族的主体相比 ,在发展方面产生了一个断层。但是他们仍然具有很强的民族自我意识 ,在民族内部称谓上仍称自己为回族或回回。“东干”一词是讲突厥语和讲俄语的人对回族的称谓。因此 ,在中国出版的汉文论著中大量使用“东干”、“东干人”、“东干话”之类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对这部分回族来说也有失礼貌 ,不利于他们与中国回族同胞的联系交流。长此以往 ,人们会误以为是另一个民族。  相似文献   

9.
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一个农商并重、善于经商的民族。本文从历史上回族重商传统的形成、成因两个方面做了主要分析,从而指出回族重商文化不仅深受伊斯兰教商业伦理精神的影响,反过来更提升了回族群体自身的社会地位,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内聚力。  相似文献   

10.
回回考辨     
回回民族简称回族。是我国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少数民族之一。研究回回这一名称的来源及其演变,对于了解我国回回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了解有关兄弟民族间的历史关系以及理解党的民族政策,都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1.
回族和伊斯兰教有密切关系。阐述回族和伊斯兰教的关系,不仅有理论意义,也有实践意义。本人拟从“伊斯兰教和回族风俗习惯”、“伊斯兰教和回民起义”、“伊斯兰教和回族经济”、“伊斯兰教和回民教育”、“伊斯兰教和回族民间文学”、“伊斯兰教和回回民族的形成”、“回民和清真寺”七个方面,对回族和伊斯兰教的关系进行探讨。这是第一篇。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镜子,是民族文化的碑铭。一个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无不在它的语言中留下印记,民族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思维特征、认知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都能在语言中找到证据。语言造词与其文化理据之间是一种镜像关系,语言造词的理据必然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民族文化也必然反映在语言的造词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试析南诏的语言段伶南诏是我国历史上西南边疆的一个少数民族地方权。它在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土语的地区得以巩固和发展,其语言观及语言制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历史文化问题。以史为鉴,或许对我们认识当今的一些语言现象有益处,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南...  相似文献   

14.
从回族语言解读其民族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十个民族,在这些民族中只有回族没有自己的语言,通用汉语.但经语言学的实际调查发现,其实回族使用的汉语很有特色,其间夹杂着很多阿拉伯语、波斯语借词[1].回族语言的这种独特性与回族的历史是有很大关系的.虽然伊斯兰教是回族民族认同的最重要因素,但是回族语言在某种程度上作为表征民族性的符号,在其日常生活中运用的更加广泛.因此,以阿拉伯语、波斯语借词为特色的回族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回族的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15.
回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她虽历经沧桑,但却以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奋斗精神开拓着自己的历史道路和建造着自己的文化殿堂。回族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内涵和独特文化模式的民族。她在近千年的历史浮沉中铸造着自己的形象和心灵,并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回族虽然是以外域民族为主体,融合了一些本土民族成员而生成的,但她从一开始就扎根在中国大地上,成为中国众多民族的一员。在历史长河中,她依靠坚定的信念和勤劳才智,逐渐适应了所在地域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在和其他民族(主要是汉族)共同生活中,逐渐将汉…  相似文献   

16.
福建泉州(包括市治鲤城区和晋江、惠安、南安、安溪、永春、德化六县)现有回族4万多人,占我国东南地区回族人口的五分之一。泉州回族形成的历史和民族特性,与西北地区回族相比,既有共同之处,又具有不同特点。本文爰就调查所得,对此作一初探。 一、泉州回族形成的历史 泉州回族形成时间比西北地区的回族要迟,大抵可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民国时期西北回民研究的状况、成果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认为当时出现的许多文化教育团体和刊物对促进西北地区回族的研究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可以说是西北回族人研究自己历史的开端  相似文献   

18.
从回族语言看其民族认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十个民族中,只有回族没有自己的语言,通用汉语。但经语言学协会的实际调查发现,其实回族使用的汉语很有特色,其间夹杂着很多阿拉伯语、波斯语借词。[1]回族语言的这种独特性与回族的历史是有很大关系的。虽然伊斯兰教是回族民族认同的最重要因素,但是回族语言在某种程度上作为表征民族性的符号,在其日常生活中运用的更加广泛。因此,以阿拉伯语、波斯语借词为特色的回族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回族的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到现代,光是一种语言是不够用的。中国民族多,分布广,在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下,历史形成的双语现象错综复杂。为了发展民族教育,提高科学文化水平,进行四化建设,根据宪法规定,必须发挥民族语和汉语的作用,科学地调查研究,为中国对比语言学的兴起而奋斗!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多语言的社会主义国家。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6%,分布占全国总面积50%以上的广大地区,这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的语言和使用语言情况非常复杂。初步估计这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约有八十四种语言,分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法律文化。每种法律文化对我国法治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回族在灿烂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了许多优秀的法律文化,同时也有许多和今天的法治不相协调的内容,有着现实缺陷。仔细分析这些缺陷和影响回族法律文化现代化的障碍,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路径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