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代名文《百合花》的独特风格并非如茅盾先生所评价的是“清新俊逸”,它更主要的还体现出作者茹志鹃“深沉悲悯”的精神风貌。同时,《百合花》也是一篇“没有爱情的爱情颂歌”。它传达了人类感情美好的爱欲。在艺术上,《百合花》是一篇象征写意结构的小说,这不仅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独出一格,而且也与20世纪世界现代小说相类同。  相似文献   

2.
基于鲁迅小说《离婚》中的农村女子爱姑这一形象以及1925年当时的社会背景,阐释鲁迅当时的民众观、社会观以及爱姑的思想性格与反抗斗争.并论及《离婚》与有岛五郎《该隐的末裔》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3.
冷满冰 《学术交流》2007,(8):161-163
小说《卡拉玛佐夫兄弟》有三处对民众的集中描写,充分展现了民众的低劣。在小说的主题中,根本是宗教大法官(伊凡、斯麦尔佳科夫、拉基金、柯里亚)与佐西玛长老(阿辽沙)的对立。伊凡和佐西玛长老都在为"病重的俄罗斯"指点迷津,他们争论的关键问题是人民的素质优劣。最终,陀思妥耶夫斯基所塑造的民众印证了宗教大法官对民众的断言,说明作家表面上支持阿辽沙而暗地里支持伊凡。  相似文献   

4.
张净秋 《求是学刊》2012,39(2):124-129
清代宫廷大戏《昇平宝筏》受到小说《西游记》的极大影响,全面继承了《西游记》的整体框架和情节设计,但另一方面《昇平宝筏》对小说局部情节内容、结构层次、人物性格、思想主旨等也进行了改编.其改编策略的形成源于以下四点:戏曲创作实践目的的制约;小说与戏曲叙事上的差异;特殊创作、表演环境的要求;皇帝意志的决定.通过改编,《昇平宝筏》的思想意义更为单纯,表演更加集中,最终成为清代西游戏题材作品中的扛鼎之作.  相似文献   

5.
杨彬 《求是学刊》2016,(4):116-123
《金瓶梅词话》对于前代以及当代流行的各种文艺作品的仿拟是极其普遍且复杂的,文言中篇传奇小说《贾云华还魂记》就是其仿拟对象之一。在研究者指认出的诗词仿拟的基础上,笔者首次查证了《金瓶梅词话》在小说情节层面对《贾云华还魂记》的仿拟,及其同时对《西厢记》和其他一些文言小说的仿拟,由此揭示了《金瓶梅词话》"多层仿拟"的写作方式,进而发现它在这一写作方式之下形成的文学趣味的转向。追寻《金瓶梅词话》对此类小说的仿拟效果,不仅能呈现出多层仿拟的文学意义,还可为我们深入地理解这部奇书的若干难题提供重新解读的契机和别样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寇振锋 《日本研究》2013,(3):123-128
本文主要以黄世仲的政治小说《党人碑》和《大马扁》为例,通过康有为、孙中山、宫崎寅藏等人物形象和一些典型的故事情节,考证了两篇小说在创作过程中对日本人宫崎寅藏的作品《三十三年之梦》的接受事实。正因为有了《三十三年之梦》对清末小说界的渗透与影响,两篇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才得以描写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小说在内在精神与叙事笔法上,均与《春秋》存在谱系上的渊源关系,源于说话的章回小说,亦不例外。它的以事见义的叙事目的、决断去取的叙事伦理、直书其事的叙事法则以及尚简用晦的审美追求,均来自于对《春秋》的自觉继承。小说家以《春秋》为法,组织叙事;小说批评家以《春秋》为断,判分高下。被历代奉为经的《春秋》,是操纵章回小说叙事的内在规则,是掌控小说话语的范导性原则,也是深含于中国各类叙事文体中的元叙事。只有认识《春秋》这一元叙事的意义和作用,才能破译出章回小说所隐含的叙事密码,解析出它内蕴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8.
陈倪  茜子 《学术交流》2012,(1):164-166
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竹林中》通过对《今昔物语集》的改写,体现了作者在故事情节安排、人物形象塑造、叙事手法设计和新主题发掘方面的个性。《竹林中》展示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和了解,以及尖锐而透彻的剖析;贯穿整篇小说的怀疑主义情绪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怀疑主义思想,也使改编后的故事脱离了肤浅的愉悦功能,真正使读者有所得;借助大盗之口所表现出的黑色幽默,强化了作品的社会批判价值与现实意义,彰显了文学作品的价值性。  相似文献   

9.
《世说新语》:史学与艺术的交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说新语》具有独特的文体特征。它既是文言小说,又是史学名著;既有史书之真实可信,又有小说之可读性;既是具有较高艺术成就的文学作品,又是通过某些艺术加工写成的历史著作。可以说,《世说新语》是我国古代史学与文学结合得最好的一部杂史小说。它创建的体例、运用的技巧、蕴涵的内容,对后世的史学与文学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美学哲学层次上的《老人与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胜利 《社科纵横》2004,19(1):91-92
《老人与海》正如海明威所预期的那样包含意味了许多东西。《老人与海》中的悲剧意识是海明威剧审美方式的完美体现 ,它是海明威式的 ,也是现代意义上的悲剧意识 ,它不乏忧患、哀怨和进取的精神。海明威用桑提亚哥的遭遇表明 :人生的悲剧固不可免 ,但数十万年沉积而来的人类文明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坚不可摧的精神后盾 ,这就是《老人与海》贯穿全文的哲学思考 ,这是整个小说的哲学构架。  相似文献   

11.
过度经济激励倾向与国有企业分配制度失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乔榛 《求是学刊》2005,32(4):51-55
过度的经济激励很容易培育起人们无限的欲望追求,而这种欲望一旦主导人们的行为,企业的分配制度就很难通过经济利益激励来实现人们积极性的持续发挥,结果导致国有企业分配制度的失灵。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只有调整人们的激励机制,充分考虑人的行为具有的多样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增加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涉及的内容,包括增加激励的责任内容和激励的竞争性等手段才能改变国有企业分配制度失灵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慈善事业的发展首先表现为社会成员广泛而踊跃的慈善行为,要激发人们的慈善行为就必须首先激发人们的慈善意识。而人们慈善意识的激发是基于主体理性的自觉认知基础上的,为此深层次的慈善理念培育至关重要,特别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健康的财富观、人文关怀理念、社会责任感和助人就是助己的特殊功利观。  相似文献   

13.
汉初刘邦分封异姓王原因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初刘邦分封异姓王不能只归结为刘邦的"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任何一个历史事实的出现,必定有其时代的需要,所以应看到当时的文化、政治、经济和军事发展的推动作用。且从刘邦本人及其集团对他的影响来看,刘邦潜意识中也有分封异姓王的想法。  相似文献   

14.
黎学军  张少宁 《创新》2009,3(1):31-34
思维方式虽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历史条件的发展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也要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稳定性是相对的,变动性是绝对的。邓小平是一个唯物辩证法大师,虽然没有相关的哲学著作,但他在理论和实践中善于“照辩证法办事”。这实际上是一种实践辩证思维方式,它为正确认识、把握中国国情、分析和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了创新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5.
陈成志  焦春红 《创新》2011,5(1):104-106,128
人际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际和谐具有普世价值和恒久价值,它是人类共同的期盼和追求。然而,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严重扭曲和扰乱了人们对人际和谐的正确理解。从"五个方面"把握人际和谐的科学内涵,从"三个辩证统一"的维度认识人际和谐的特点,对实现真正的人际和谐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田恩铭 《唐都学刊》2007,23(5):7-10
"龙虎榜"事件之前的陆贽经历了一个由得宠到失宠的过程,事件之后又经历了一个由得宠到失宠的过程。陆贽以其文才被擢用,因精于吏治而得宠,而他的失宠则缘于他的儒者精神。唐德宗与陆贽在经历了丧乱之后,都发生了心态上的变化。由翰林学士到当朝宰相,政治身份的变化使得君臣关系也发生了质的改变,"龙虎榜"事件就是其中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7.
2007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合伙企业法》是一部非常有效地法律,但其最大缺陷是仍然没有规定表见合伙制度。表见合伙与表见代理、与民事欺诈是有明显区别的,不能用表见代理与民事欺诈解决实践中的表见合伙纠纷。新《合伙企业法》第76条的规定让人困惑,像似表见合伙,实则不然。建立表见合伙制度更有利于保障交易公平和安全,彰显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充分救济善意第三人的权利。因此,我国应当建立表见合伙制度。  相似文献   

18.
加强立法,对保障矿产资源合理开发、有序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矿产资源法律制度不尽完善,特别是刑事法律比较弱化,对国家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违法发放采矿许可证、矿主肆意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官商勾结和监察失职等行为难究其责,使私开滥采、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和矿难频发等矿产资源刑事违法犯罪问题突出,严重危及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因此,从增设罪名、加重刑罚和创新量刑制度等方面完善我国矿产资源刑法保护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The concern that immigration could threaten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European Social Model is a reason to have a closer look at popular images of immigrants in the context of European welfare states. The focus is on Europeans' informal solidarity towards immigrants relative to other vulnerable groups in society. Using data from the European Values Survey 1999/2000 we find that in all European countries the public is least solidaristic towards migrants, in comparison with elderly people, sick and disabled people and unemployed people. Contrary to expectation, there is little relation between welfare state characteristics and people's solidarity, while the relative solidarity towards immigrants is higher in culturally more diverse countries. As expected, the relative solidarity towards immigrants is lower in countries with a more negative opinion climate towards immigrants and in poorer countries of Europe.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市中市民与农民工群体的社会隔离已经成为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农民工在职业、生活方式、社会交往、居住空间与心理认同等等方面都显现出与城市居民的差异与隔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因而通过推进户籍改革等方式,消除农民工与市民之间的隔离是促进城市社会的和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