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虽然到目前为止人类还不能成功选择自身的基因,但是本文站在未来的视角观望基因选择技术的进化合理性和伦理问题。当基因选择与现存伦理观念发生冲突时,不应当为人类基因选择技术设立科学的禁区,而应让伦理观念整合新事实。基因人工选择技术可以给人类带来福利,或许将是人类进化的新方式。基因选择的生命伦理观念应当适应形势的发展,以是否有利于人类追求最佳的生存状态作为伦理判断的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2.
微信公众号对于高新科技的传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因编辑技术是重要的新兴生物科技,应用将会越发广泛;同时,基因编辑技术涉及一定的安全与伦理问题,具有较大的社会争议.因此,将微信公众号中关于基因编辑技术的态度和讨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对基因编辑技术形象进行客观刻画,对于分析社交媒介与基因编辑技术之间的传播关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通过采用逐个统计的原则对微信公众号中有效样本进行内容分析,归纳微信公众号中基因编辑技术内容信息及分类目录,总结出基因编辑技术在微信公众号中的三种形象:疾病治疗技术——健康的福音、基因改造技术——未知的恐惧、生命增强技术——人类灭亡的推手.通过对基因编辑技术媒介形象的合理建构,可以实现基因编辑技术更好的传播,以帮助公众进一步了解基因编辑技术,避免某些认知误区,进而促进基因编辑技术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科学技术应用的两重性为基点,在肯定基因工程技术对人类生命和健康产生的积极意义的同时,分析了基因工程技术在安全性方面的不确定性可能给人类带来滞后效应的损害;指出了基因资源、基因歧视等一系列伦理问题为基因工程技术发展提出的伦理挑战,并从社会建构的角度提出了保证和促进基因工程技术健康发展的举措。  相似文献   

4.
由人类基因研究看科技发展与人类伦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基因组的研究及其技术的利用,对人类的伦理道德产生了很大冲击.面对科学技术的挑战,人类的伦理道德已显得苍白无力.当前首要的任务是从人类基因研究及其技术的利用可能带来的伦理问题着手,着重寻求促进科技与人类伦理和谐发展的途径.一、充分强调人类在基因研究成果上的共享性与个人的平等性;二、在全社会弘扬主流的道德风气、主流的价值观念;三、加强立法.  相似文献   

5.
抗体对免疫治疗具有重要作用.人源化抗体是指抗体的可变区部分由人类可变区基因所编码的抗体,代替鼠源抗体,避免用于人体时所造成的HAMA反应或其他并发症.用基因重组方法制备人源化抗体的技术为抗体药物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大容量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的不断改进使得快速高通量的不经免疫即可获得各种特异性抗体成为可能,为抗体药物的重新兴起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6.
从身体到精神的自我解构、自我重组、自我增强一直是学界热议的话题.一种诉诸药物、神经刺激、基因编辑以及人工智能等用以增强人类道德的新兴技术手段——"非传统道德增强技术"悄然到来.新兴技术革命为德性论的复兴创造了新的契机,却也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将会引发传统德性论的多重困境:颠倒道德根基、稀释德性价值、偏离德性育养路径、导致德性评价错位.在新兴增强技术背景下,应当倡导技术与德性的良性互动,使德性与技术共生共荣,从而推动人类道德文明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7.
人类基因组研究的伦理焦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实施,人类基因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目前人类基因组研究的伦理问题聚焦在基因隐私、基因歧视和基因多样性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试论基因技术发展对法律的挑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面对基因科技发展对人类原有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提出的挑战,介绍了人类基因组ELSI计划以及一些重要问题,如基因滥用、基因隐私、改良基因、转基因技术所涉及的伦理和法律问题,以抛砖引玉,与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9.
技术是人类矢志追求的一种"改造自然的能力",它和科学一道使人类摆脱愚昧、野蛮和贫穷落后,跨入文明社会,实现富裕梦想,使人类从自然的奴隶变成自然的主人.技术既能为善,也能为恶,关键在于人类的应用.技术具有生产力价值、资本价值、文明价值、审美价值和人类自由价值.但技术也对人类生存环境、人类安全和自然资源造成破坏,构成威胁.技术的善恶决定于制度和人的动机.人类需要树立科学的技术善恶观.  相似文献   

10.
社会生物学是一门新兴综合学科.人类基因组组织的诞生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功实施,意味着社会生物学的巨大生命力.社会生物学广泛吸收动物生态学、分子遗传学和基因工程的尖端成果,运用自然、社会和人文科学新的综合方法,对基因的生命天性、人类生物性与社会性的内在统一,人类遗传与文化的协同进化及人的学习能力和可教育性、必教育性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我们准确理解教育在塑造人类第二天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科学地设计教育引导和促进人类文化进化的途径与机制,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