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咪拉 《北京纪事》2009,(5):67-68
与北京的不解之缘 95岁的女国学大师叶曼先生,在大陆还是个“新人”。殊不知70多年前,叶曼先生便与北京有着不小的渊源:时年20岁的叶曼,同时报考了清华、北大和北师大。在发榜的报纸上,她没有在清华的录取名单中找到自己的名字,却在北大试读生中看到了自己。  相似文献   

2.
正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荷塘月色》与《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心仪了几十年,一直渴望着有朝一日,能够到北京的清华园亲眼看看当年先生"日日走过的荷塘",到南京的秦淮河上,像朱先生那样"领略那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的秦淮河的滋味"。就在不久之前,我恰巧就有了两个机会,去了清华园里的荷塘边,也去了南京的秦淮河。荷塘就在清华园内的清华医院的对面,穿过大礼堂门前的广场,从游泳池到"工字厅",就是一  相似文献   

3.
说明:陈明先生把珍存多年的一些作家写给丁玲(1904-1986)的书信交给我,希望发表出来,供研究丁玲以及中国当代文学的学者参考。在丁玲诞辰100周年之际,《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准备刊载这组书信,我奉命加一点注释和说明。 就个人经历而言,丁玲和清华没有什么渊源。1924年游学北京,她住在沙滩北大红楼附近,与清华的文  相似文献   

4.
20世纪20年代,梁任公先生先是在清华讲授中国学术史,随后又主持国学研究院讲席,创辟路径,作育人才,把自己的晚年献给了清华园。梁先生之在清华,尤其是主持清华国学研究院讲席,有一贯穿始终的目的,这便是倡导合为人与为学于一体的新学风,培养不随波逐流的新人,造就与时俱进的国学。梁先生虽然为病魔夺去生命,但是,他的事业却在清华园获得了成功。梁先生既属于清华园,也属于整个中国学术界。  相似文献   

5.
1950年秋,我从广州岭南大学政治历史学系转学到清华大学历史系学习,后来留校任教,到今天,在清华已经55年了。今年是清华国学研究院成立80周年纪念。国学研究院与历史系有渊源关系,饮水思源,我这个老学生对养育自己多年的学术“母体”应有所忆念与反思。我最先想到的是陈寅恪先生。先生是国学研究院的四位(或五位,加李济)导师之一,我有幸在岭南大学受教于先生,转学到清华后,又受教于先生的学生(或“私淑弟子”)邵循正、周一良、丁则良等几位教授。我先做先生的“入室弟子”,再做“再传弟子”。今天的回忆就从先生与岭南说起。1949年春,陈寅恪…  相似文献   

6.
刘永济先生字弘度,又名济生,又以诵帚、云巢、微啤名其室,湖南邵阳新宁县人。1887年12月25日(光绪十三年十一月十一日)诞生,1966年10月2日逝世,享年79岁。先生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就在祖父、父亲身边读书。19岁离乡,先到长沙明德中学,后去上海复旦公学学习。1910年考入天津高等工业学校,次年考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17年,应师长之邀,先生回长沙明德中学执教,时达10年。1928年应聘为东北大学教授。东北沦陷后,1932年先生改任武汉大学教授。自此至1966年文革中被迫害致死,这期间除了在浙江大学和湖南大学作过短期讲学外…  相似文献   

7.
许廷旺 《新少年》2009,(5):34-35
听说叶曼要过生日了,单小海决定送给她一份礼物. 半年前,单小海跟着进城务工的爸妈转到这所学校读书,叶曼在学习上和生活上没少关心他,帮助他。人家既学习好,长得又漂亮,从来没嫌弃他,把他看成了自己的小弟弟,惹得其他男生都羡慕,后来竟变成了忌妒。  相似文献   

8.
清华大学四大史家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与李济之人生路程、人生观与文化观,有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生于清朝末年,都是南方人,"旧学"根底都很深厚,都对"西学"即所谓"现代科学"与"科学方法"下过功夫。以上四点对他们的学术路程、思想定向、世界观与人生观都有决定性的影响。四位史家到清华执教时,思想与国家观已成型,以后鲜有改变,而其最后之生命归宿亦因之而注定。四位先生之治学皆起始于国学,后转究西学,再回应国运与世势之变而归入国史之研究,乃成其终身大业。其间由于家世、家学、个人品性与人格、人生经验、立身之文化观与世界观等等因素之异殊,而使其个别经验路程不同,但亦各有创新国学系统与开辟国史新研究领域之划时代贡献。清华国学研究院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与教育制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与四位史家密切相关。四位史家在清华执教的1925年夏至1929年春这段时间,为清华国学研究院的黄金时期,使清华成为中国史学第一重镇,短短四年间培养出数十位史学精英。总之,国家变化、政治失修、社会失调及于个人世界之安危,使中国学术出现新局面,而国史之重整与翻新亦多为其相连之结果。  相似文献   

9.
有新中国"材料学之父"之称的师昌绪先生,最近在北京病逝,享年96岁。师昌绪先生是我国高温合金的奠基人,他一生致力于材料科学研究,在高温合金、合金钢、金属腐蚀与防护等研究领域都取得了丰硕成果,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先生一生坎坷,长期在艰苦的条件下从事繁重的科研工作,却能活到96岁高龄。有人向他请教养生秘诀,师昌绪说:"心态平衡,多做好事,不要闲着,多动脑筋。"知足常乐,心态平衡,这是师昌绪老人长寿之源。师昌绪经常教导他的学生:  相似文献   

10.
正"很多关口,都已是断壁残垣,有的只剩一堆焦土瓦砾了。"76岁的景浩老人站在自绘的"长城考察行程图"前,摩挲着消逝在历史长河中的"关隘"和"故城",幽幽轻叹。景老是齐白石先生再传弟子,著名画家和古钱币收藏家,北京通州人。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陈直先生逝世十周年。我们怀念他,纪念他,要继承他在学术研究方面的丰富遗产;在我们学校把秦汉史和中国考古学这样的学科建设好,多出著述,多出人才。陈直先生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今天我们更加要学习陈先生的高尚品德。陈先生毕生在学术园地耕耘,17岁时因家境贫寒,无法就学,到扬州宜之斋碑店当学徒,他利用工余时间刻苦自学,持之以恒。后来做过家庭教师和县志编辑。陈先生曾经考取过清华研究院,  相似文献   

12.
阳光 《21世纪》2007,(8):12-13
国内的优秀学生遭遇了一场港校面试的"绝对挑战"6月28日上午,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同时在北京展开面试,挑选"高分"生。港大面试在清华留学生楼举行,来自华北的考生在此进行了为期3天的面试。同一天,港科大的面试在和平宾馆启动。参加面试的北京考生多来自人大附中、北京四中等名校,高考成绩基本都在660分以上。  相似文献   

13.
很多人生平的第一次骄傲感,是从戴上北大或清华的校徽开始的。这种骄傲感使这两所学校的毕业生往往在几十年沧桑之后,依然自称"北大人"或"清华人"以缅怀那个留住他们黄金岁月的地方。但是"北大人"和"清华人"之间,却从来多少有些互相看不大起。清华人挺起坚实的胸脯说:在两校无数次的对抗赛中,  相似文献   

14.
清华历史系始建于80年前,是20世纪中国新史学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最初教授有梁启超、陆懋德、刘崇鈜、国学研究院的王国维、陈寅格及李济先生,后来又有蒋廷黻、雷海宗、张荫麟、邵循正、吴晗、孙毓棠、周一良等许多先生在此任教,培育了大量优秀人才,于国内外学术界有很突出的声誉和影响。清华的文科,一向以“中西融合,古今贯通”为宗旨,这在历史系有明显的体现。提倡学生将中国历史文化放到世界的大背景中分析考察。重视历史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是清华历史学的另一特色。梁启超接受西方进化论观点,早于1902年就在《新民丛报》上发表题为《新史…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1月10日,"人文清华"讲坛在新清华讲堂开启,到2017年春季学期结束,已经完成10场大型演讲活动和深度访谈。"人文清华"讲坛由清华大学主办,每两个月举行一次,邀请清华大学优秀的人文学者在标志性建筑新清华学堂发表公众演讲,阐述其经典学说和独特思考,呈现清华大学  相似文献   

16.
一 施滉,字动生,白族。1900年生于云南省洱源县一个贫寒的家庭里。他父亲原姓赵,因出身穷苦入赘于施家,职业是教小学,收入微薄。他母亲为人洗衣裳、到集上卖豆腐脑等以帮助解决家庭的经济困难。施滉五岁时就跟着父亲到昆明念书。 他十六岁时,以优秀的成绩考入北京清华学校。他在清华学习期间,由于做小学教师的父亲收入少,无法给他接济,他便在学校图书馆当助理,过着半工半读的生活。他的学习时间比别人少,但学习成绩却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17.
潘光旦     
潘光旦先生(1899-1967)是我国老一代著名的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民族学家和教育学家。江苏宝山县人,1922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赴美留学,主修生物学,研究遗传学、优生学等。先后获达茂大学学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曾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中央民族学院等校任教。毕业后从事于优生学、社会思想史、家庭制度史、人才  相似文献   

18.
金岳霖先生1925年回国,1926年秋,赵元任调入中央研究院,清华聘请金岳霖接替赵元任到校讲逻辑学,不久,金岳霖创办清华哲学系. 金先生首先在中国引进罗素的《数学原理》,向中国学术界介绍了书中的命题演算、谓词演算、类演算和关系演算;首先在中国学术界讨论了逻辑系统的种种理论问题,特别是讨论了一致性(无矛盾性)、完全性和独立性等元逻辑性质.  相似文献   

19.
追溯王瑶先生的学术道路时,他早年参加"一二·九"运动的经验,是一个不能忽略的话题。正是"一二·九"时期的政治文化参与,才使得一个左翼学者最初的态度、视野和方法,得到强有力的塑造,这具体表现在对唯物论辩证法的自觉使用以及对一种新的文化运动的构想上。编辑《清华周刊》大概是青年王瑶在这一时期最为重要的一项实践,他所写的《一二九与中国文化》一文,以亲历者的身份对当时"新启蒙运动"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和反思。在王瑶先生80年代的学科规划和30年代的批评实践之间,在他晚年的学术总结和早年的方法论自觉之间,显然存在着难以割断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五四运动以前,清华在教学上是重西文轻国文,且在国文教学中对新文学持抵制态度。对国文教学的改革主要停留在教学方法层面,内容上仍以"尊孔"为主,表现出一种不新偏旧的立场。五四运动后,清华在课程设置上开始中西并重,对于新文学的态度也由排斥变为吸收乃至接受。国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也实现了从"为实用而改革"到"为文化而改革"的转变。在改革过程中,清华既不趋新,也不守旧,而是在中西新旧之间穿行,最终走出了一条融会中西的新路。五四运动前后清华的国文教学改革反映了一种与当时主流新文化派不同的文化观念和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