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环境伦理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境伦理的哲学基础是在解决“自然主义谬误” (从“是”推出“应该”)问题上形成的。环境是“人化自然” ,当然具有工具性价值 ,并且不包含伦理关怀因素。只有在“自然的内在价值”即目的性价值前提下 ,才能推出伦理关怀的理论和实践。因此 ,环境伦理的哲学基础转变为“自然的内在价值”的哲学依据问题。  相似文献   

2.
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是环境伦理的基本理论形态和解决方案,然而二者都有无法避免的缺陷。随着研究的深入,环境伦理发生了转向:科学向度上表现为生态学,哲学向度上表现为环境道德哲学,伦理类型上表现为环境美德伦理,社会政治上表现为可持续发展,社会教育上表现为环境伦理教育。环境伦理的转变突出显示了应用伦理学的本质:充分体现出应用伦理学的"哲学"根源、"伦理"本质、"应用"特性和"实践"本性。  相似文献   

3.
近几十年来西方思想界从哲学角度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促使了西方现代意义上的生态与环境伦理思想的发展,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两大流派。本文对其中的各种学说观点做了详细论述和评析,认为在当前现代化建设中,有分析地借鉴西方思想,对创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理论学说,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极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评价材料与环境协调性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有环境伦理的哲学基础,是环境伦理的核心观点的科学体现。然而,从科学角度来看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局限性则未必真是它的局限性,在对其作出环境伦理学的说明之后,有些局限性不过是哲学与科学的内在矛盾的体现,是科学自身的局限性的折射而已。  相似文献   

5.
从一定意义上讲,环境伦理意识的缺乏是引发我国环境问题的深层原因之一。因此,要加强环境伦理建设,提高环境伦理意识已是刻不容缓。本文对提高环境伦理意识的途径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语:环境伦理学诞生于西方第一次环境运动的浪潮之中,作为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其初始动力就是对现实的环境危机作出哲学和伦理学的回应,回答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所引发的各种道德难题。但是,环境伦理学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纠缠于各种元哲学意义上的论争,忽略了现实世界中诸多需要我们关注的具体环境问题。环境伦理学的理论研究与现实世界中环境问题之间的脱节已经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理论研究难以深入、公众对环境伦理的理解存在障碍、缺乏参与热情,环境伦理也因此难以有效地影响社会决策。  相似文献   

7.
环境代际正义的实现依赖于人类整体的道德努力,其中,人类整体是个体主体、群体主体以及类主体的统一,它们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承担着相应的角色,要解决人与自然、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环境正义问题,必须实现三种伦理主体的道德建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近年来我国环境伦理研究概况的分析,发现我国环境伦理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推动了环境伦理观的普及;但还缺乏对环境伦理的实践路径研究,尤其缺乏对环境伦理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研究。这些不足之处将是今后我国环境伦理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尤其是要重视研究环境伦理如何走向实践,如何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在环境伦理研究中需要重点把握环境伦理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道德范畴等主要理论问题。我国环境伦理研究在未来将呈现出新的趋势:研究重点将逐步由"人类中心主义"转移到"非人类中心主义",研究范围将会逐渐扩大,环境公正问题将会更加受到重视,环境伦理学科将会越来越完善,研究将会逐渐侧重于环境伦理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
社会环境伦理学研究的学术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角色具有重要的环境伦理学意义.目前我国社会中的十个社会阶层有不同的环境伦理态度和行为,特别是国家各级领导人即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企业家即经理人员阶层和私营企业主阶层;科学技术工作者即专业技术人员阶层等,他们的伦理价值观和行为对环境的影响非常重要.开展不同社会阶层社会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制定和实施社会环境伦理原则,为实现人与人社会的和解、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解,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这是中国环境伦理学为国服务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0.
卡尔松和伯林特代表了环境美学研究中两种主要取向,他们在哲学基础、思维方式、环境界定、体系构建等一系列的基本问题上都存在着巨大分歧.环境美学要担负起应对环境危机和变革美学学科的双重历史使命,必须平衡和协调好与环境伦理之间的关系,那就是要立足于伯林特的环境审美现象学研究,在对卡尔松陈旧的思维方式和理论框架进行扬弃的前提下吸收其有价值的创见,实现二者的融合.  相似文献   

11.
ENGO是英文Environment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的缩写,中文直译为环境非政府组织或环保非政府组织。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ENGO在数量、规模、专业化等多个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但也确实存在着发展历史短、资金缺乏、自身缺乏组织能力、号召力不强等客观问题。面对中国的社会转型和不断增长的环境压力,ENGO面临着重新定位和提高能力的挑战。为了促进我国ENGO的健康发展,使其成长为公民社会中更加坚强的主体力量,针对其在身份资格、财税行为和意识文化三个方面遭遇的制度困境提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2.
环境美学与环境伦理密不可分,伦理维度是理解环境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视角。阿诺德·伯林特的环境美学关注很多现实的环境问题,表现出深切的伦理关怀和环境伦理意识。尤其是他主张发展一种环境批评,这意味着环境美学理论也可以发挥干预社会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心灵环保"是相对自然环保、生活环保而言的心身修养。中国哲学很重视心灵环保活动与功能。心灵不仅有知、情、意的功能,还是人完满自足的精神本体。但认识的偏狭、物欲的侵扰使得心灵的完满还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尚需通过格物、内省等修养方式促使心灵自我实现、自我提升。中国哲学中的这种关注人生、关怀生命的精神价值资源,有益于人们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化生存环境中调适心灵,安顿生命。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 环境法与民法需要对话。环境法与民法进行对话的实质, 是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两种理论范式之间的对话。环境法与民法在问题意识、历史视域、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上存在着重大冲突, 这种冲突实际上是民法采取的个人主义理论范式与环境法采取的整体主义理论范式之间的差异所导致。在环境法与民法的对话中, 环境法旨在借助民法的理论范式审视环境问题, 为解决环境问题探寻新的出路; 民法的目的是研究环境问题如何影响了民法、民法学, 而这恰是民法典立法急欲从环境法中获得的启示。为解决环境问题, 环境法与民法需要合作, 以公序良俗原则为联结点, 确立二者在调整范围上的界分。  相似文献   

15.
关于修改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存在着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缺乏对环境资源的市场机制的构建,环境管理机构设置重叠、空缺,立法体系不完善,立法内容交叉矛盾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和完善,应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立法上体现全过程控制思想,对环境资源法的基本原则进行重大修正,引入市场机制,合理配置环境资源,解决环境管理机构设置重叠、空缺的问题,完善立法体系。  相似文献   

16.
环境法与民法进行对话的实质,是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两种理论范式之间的对话。环境法与民法在问题意识、历史视阈、世界图景、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规范上存有重大冲突,实际上是民法采取的个人主义理论范式与环境法采取整体主义理论范式之间的差异所导致。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话的必要性源自环境问题构成现代法学普遍面临的现实挑战,更深层次原因源自环境法学与民法学自身的范式危机。环境法与民法进行对话涉及现有法律体系下,二者如何界分领域、分工;涉及面对同一现实问题时,如何对两种法律解决方案做出选择。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话的目的旨在实现环境法学与民法学的范式重构和范式整合;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话有利于环境法学和民法学拓宽视阈、转换思路、价值重构、方法更新。在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双向互动的对话中,环境法学旨在借助民法的理论范式审视环境问题,为解决环境问题探寻新的出路;民法学的目的是研究环境问题如何影响了民法、民法学,而这恰是民法典立法急欲从环境法中获得的启示。界定环境法与民法,应尝试在新的法律部门划分理论下进行,应淡化“领域定性”观念而代之以“问题定性”观念;为解决环境问题,环境法与民法需要合作,以“公序良俗原则”为联结点,确立了二者在调整范围上的界分。  相似文献   

17.
建设美丽中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之一。为了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指导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践活动,找到环境哲学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学者们将关注点投向了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环境哲学实践指向性上。通过对以往研究成果的分析和对现实经验的总结,阐述了环境哲学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背景和理论基础;并立足于社会的发展阶段,对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时期环境哲学的实践指向性特点进行了论述和比较。在分析比较中,提出了建设生态和谐社会体现了环境哲学的现实属性和实践诉求,是"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社会化的媒介以及环境哲学从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目标。目前,中国的生态和谐社会建设处于初级阶段,但它是环境哲学实践性转变的核心步骤,因此,每位公民无论在任何领域都应为美丽中国建设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8.
环境问题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一直是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关注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新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思想:倡导环境忧患意识,突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实施科学发展战略,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创新环境保护路径,建设“两型”社会。这些思想是对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环境保护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新时期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9.
实践性: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的重要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伦理学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点,其实践性兼具道德哲学与应用伦理学的双重特征。中国环境伦理学的实践性研究体现在生活、生产、建设、教育、环保、制度等方面。在“创建中国环境伦理学学派”的宏伟目标下,中国环境伦理学的实践性研究应把握更深层次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环境社会学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出现的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社会学在对环境问题的理论探索过程中争论的一个主要焦点是,环境问题是属于自然界的问题,还是属于社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环境社会学理论历程的梳理,试图展现环境问题本身是一个具有复杂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