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实践初中数学生活化的过程中,如何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增强学生在生活中的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本文从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例题、练习的设计以及学生的数学活动等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做法,与诸位交流磋商.  相似文献   

2.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相似文献   

3.
宋磊 《新天地》2011,(12):177-17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所以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身边的生活情景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把数学内容与“数学现实”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境里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学生不断寻找数学问题,不断求异创新,不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如何让生活与数学“亲密接触”呢,结合实际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一个成功的数学学习情境.应当能够直接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需要,诱导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唤醒学生主动探究.最终实现数学知识的自主建构.笔者在平时的实践中.总结出了以下四种情境创设法.旨在落实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让探究成为数学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5.
数学在经济中的应用已经相当广泛,如何让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学好经济数学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引入情境教学法,通过以境生情、以情境调节学生的需要、鼓励学生自创学习情境以及以史为鉴、以情生情等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拟就此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既要在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数学教学素质观的前提下,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要在合理布局课堂结构、优化数学教学方式上去探讨、去发展,以期达到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提高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目的,使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得以具体、全面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是当前大学教育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在大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建构教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不直接教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用学生生活中的情境来布题,以便用他们的旧经验来建构新知识,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表不同于别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数学实验教学就是指恰当地运用数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而发现数学问题、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和创造性地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活动.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编排和学生学习的需求,适度地进行数学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合情推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破教学的难点、培养学生探究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以及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9.
分析如何运用数学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和数学能力.并结合教学过程,重点阐述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等做法.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掌握知识,不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然而学生缺乏必要的学习经验和方法,对教师在新授课的教学上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提升他们的探究欲;另一方面又需要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数学,并利用数学学会生活、认识世界作好基垫。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备课、上课和外出观摩学习,在如何通过适恰的问题导引,激发学生深入学习,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上,有如下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1.
数学建模思想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建模就是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大学数学教学中引进数学模型,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与方法,不仅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能力,而且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丰富现有的教学方法,拓宽课堂教学的内涵,有效提高大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徐本琴 《新天地》2011,(12):216-217
估算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一项内容,也是数学教育界一致认为相当重要的一个教学技能,估算是相对于精算而言的。估算教学纵向贯穿于小学各个年级,横向蕴含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内容的具体教学中。如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落实估算教学,让学生从意识上重视起来,从方法上运用起来,从习惯上培养起来呢?本文作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创设现实情境,激发估算欲望,体验估算的价值;鼓励估算方法多样化,培养估算能力;合理评价估算结果,培养学生估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将估算贯穿于教学始终,培养估算习惯。  相似文献   

13.
数学实验是一种教学活动,是对数学发现过程的体验.数学实验是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的源泉;能启迪思维,突破教学难点;有助于巩固数学知识,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用数学”的意识.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笔者从事数学教育工作已有多年,深谙其道。在数学教学中,我总是把激发兴趣放在首要位置,使学生热爱数学,以便打开数学之门。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数学教学一贯注重“双基”,老师的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拥有厚实的知识储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老师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借助数学问题的解决来激活学生的思维,这种教学优势明显表现在学生基础知识扎实,解题能力强,然而有一部分学生在努力学习数学同时,逐渐地厌烦、冷漠数学.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激发学生兴趣,联系生活实际等方面就如何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数学教学应从培养学生的数学价值观,加强教学创新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等方面入手,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以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完成数学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7.
正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数学研究的出发点,也是调动学生思维的始发器。由于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思考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体作用有:创设问题情境,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可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创设问题情境,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问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尽情地感受、理解、欣赏数学美,探究数学中渗透美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美好享受,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乔惠芳 《新天地》2011,(11):239-239
一个学期来,我在高二数学教学中,体会到课程改革后的数学课堂应创设富有探索性、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那样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主要做了这些工作:  相似文献   

20.
根据数学具有定量分析强的特点,以人口增长、资源消耗、污染物产生等问题为素材,按照数学教学大纲要求、设定一些分析应用题.通过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挖掘教材、开展活动等方法渗透环境教育,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环境意识,也可以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