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佛教传入湖南,始于魏晋之际。湖南最早的一座佛教寺庙为岳麓寺,又名慧光寺、麓山寺,始建于西晋初年。接着湖南各地相继兴建了一批佛教寺庙。两晋至南朝时期,佛教由北而南,逐步传布于湖南各地。至隋唐五代更为盛行,并发展成许多宗派,特别是南岳衡山,已发展为全国著名的佛教胜地之一,一批著名的高僧,先后来到南岳,修行传法,南朝时兴建的几座寺庙成了全国佛教名刹,同时还增建了不少新的寺庙和道场。其他山林,也兴建了不少佛教寺院。宋代湖南佛教仍以南岳衡山为中心,并影响到谭、衡等州,形成向四周辐射的局势,而最突出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2.
唐中期之前大多数僧尼能奉持戒行,而戒行高洁的僧尼也为广大僧尼所崇奉。但随着社会习俗的变化,理想的僧尼角色逐渐发生演变,这在僧尼与世俗家庭的关系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唐朝僧尼理想角色的不断演变,是中国佛教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
唐代大诗人杜牧《江南春绝句》云:“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诗形象地写出了宋齐梁陈到隋唐时江南佛教繁盛的景况。再度复兴的黄山区焦村镇陈村翠微寺,其初佛事的兴起就在唐代。  相似文献   

4.
佛都金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南京的地位举足轻重。东汉末年佛教初传,金陵建初寺成为江南首寺。南朝时,佛教成为国教,建康成为全国佛教的中心。在中国成立的大小乘各宗派,包括三论、天台、华严等,无不和南京有关。明朝建造的金陵大报恩寺塔,被西方人称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观之一。先后十次供奉佛舍利的悠久历史,使得南京成为中国瘗藏圣物最早、最多的城市。在历史上的各个时期,南京总是以复苏与振兴佛教文化的形象出现,更是近代中国佛教文化的复兴、研究、传播中心。可以说,南京是中国当之无愧的佛教之都。  相似文献   

5.
均田制是中古时期重要的经济制度.唐代均田制"僧尼授田"的规定对于中古佛教寺院经济的发展演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正是基于均田制"僧尼授田"与中古佛教寺院经济变迁的视角,以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对国家"制度化"的僧尼授田方式与其他"非制度化"的方式及其意义予以论述,指出"制度化"的僧尼授田方式与"非制度化"的其他方式这种双轨制的发展道路,是唐代佛教寺院经济兴盛的真正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6.
据后弘期藏文史籍记载,松赞干布时除兴建大、小昭寺两座佛教寺庙外,还在吐着全境修建了众多佛教寺庙,此即所谓四茹边压寺、四再压寺、四压肢寺、九对治寺等等。对于松赞干布时这些大规模兴建神庙的记载,学术界往往持信疑参半态度,且认识上也存在较大分歧。一些人认为这些神庙当属佛教寺庙性质,并将其作为松赞干布推崇和发展佛教的证据①,一些人则认为这些神庙当时应是受本教观念支配而兴建的②,而另一些人则根本对当时是否建有如此众多的神庙表示怀疑③。毫无疑问,弄清这些神庙是否得到兴建以及其兴建之性质是十分重要的。笔者以为…  相似文献   

7.
辽代佛教赈灾济贫活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代佛教盛行,以寺庵僧尼和在家居士为核心成员的佛教徒们,当某地出现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之时,经常会以施钱舍财、义仓放粮、“无遮会”饭、铺路修桥、发药疗疾、义冢掩尸、祭龙祈雨等各种形式赈灾济贫,救助饥民,由此,亦形成了这种种配合官方赈灾并带有浓重宗教色彩的民间公益之行动。辽代民间佛教赈灾活动之所以能持续不断地开展下去,与其持有源于佛教教义的“慈悲济世”之指导思想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8.
(一)蒙古族首领成吉思汗建立元朝之后,采用了对各种宗教宽容和利用的政策。蒙古人原来所信奉的萨满教乃是一种原始宗教,没有形成完整的教义和仪式,也就不象其它宗教那样稳定或排它。于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乘虚而入,竞相发展,使元代宗教盛况超过了以前所有朝代。成吉思汗西征时,曾让全真教(道教之一)主到中亚传道,并给国内道士以优厚的待遇。到了忽必烈,佛教尤其受到推崇。忽必烈本人就尊西藏大喇嘛为帝师,还让帝师给皇妃传佛戒,并亲自主持过佛道的论争。当时掌管宗教的都是高级官员,比如掌管佛教的就是宗政院的院使,从一品;掌管道教的是集贤院的院使,从二品。以1291年计,全国寺宇有42,318座,僧尼213,148人。黄时鉴先生在他的《元  相似文献   

9.
阳清 《兰州学刊》2014,(11):31-35
基于宣传佛教的需要,古小说"释氏辅教之书"集中表现为五种叙事范式,亦即记得道僧尼行传以促进僧传文学建构,叙僧尼与鬼神交锋以彰显佛教徒之神能异术,述人鬼遇合以明因果报应之理,说观世音灵验以诱趋利避害之徒,谈亡魂显形、死而复生以证崇佛之好处。受汉译佛经、佛教义理、本土信仰及其相关宗教活动的综合影响,"释氏辅教之书"以佛教灵验为特色的志怪叙事,总体上呈现出程式性、世俗性、交叉性、社会性等特点,最终扩大了佛教在中世民间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后周世宗文明限佛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箭 《文史哲》2003,(4):28-33
后周世宗限佛是“三武一宗之厄”中最为温和、文明、理性的一次。其限制整肃措施既严厉又有序、周全、斯文。对无寺院的地方还批给赐额增设寺院。实行“学而优则僧”。建寺赐额、剃僧度牒、出家试经成为限制驾驭佛教的三条羁縻。对和佛道二教有关的愚昧野蛮迷信巫术狂热行仪都予以禁止。既销毁多余的铜佛像 ,又废止官府的铜鱼符以铸钱 ,合理配置铜资源 ,妥善处理停废的寺院。文明限佛的原因在于统治者更富有经验 ,没有鼓动者 ,佛教已基本中国化 ,寺庵僧尼已不太多。  相似文献   

11.
背景资料 泰安寺,座落在青城后山泰安古镇,是青城山现存佛教寺庙中最悠久者。古籍载:“唐代初建,逮明复振;楼殿壮丽,甲于青城。”自唐宋以来,一直为佛门弟子向往的圣地。并为佛教的讲习之所。经各代修葺和重建,现有大雄宝殿、天王殿、大悲殿及僧舍斋房等建筑。寺内现存清代古碑三通,山门“古泰安寺”为前中国佛协会长赵朴初手书镌刻。寺外有明代著名高僧鉴随禅师灵塔,寺周有古红豆树。银杏树及松楠等参天大树数十株。  相似文献   

12.
至少从晋朝开始,佛教已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广泛传播,女性出家为尼时有所见。但直到唐代之后,才出现女尼修行的公共场所———寺庵,宋元逐渐增多,明清几乎遍布城乡各地。与此同时,信女向寺庙捐施财物也持续不断,宋元捐施财物数量最多,明清则捐施人数最多。珠三角女尼及尼庵的发展显示,随着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佛教通过海洋传入岭南,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因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而成为尼姑最活跃的区域。  相似文献   

13.
明清僧尼社会形象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土佛教发展至明清,虽然间或有贵盛、中兴之势,但总体呈现颓波日下之态。这一时期,僧尼群体的社会形象远离圣洁高雅渐趋流于下品,并成为一种脸谱化的定型。明清僧尼丑化的社会形象,既镌刻着佛教世俗化进程中没落的痕迹,也折射出明清独特的时代特色与世俗观念。  相似文献   

14.
佛教净土思想在南朝得到广泛的传播,南朝文人普遍持净土信仰,他们在表现自己的转生理想时,对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均有涉及。南朝文人在接受净土信仰的过程中,宗教和皇族社团起了重要作用。南朝文人追求不染的人格,选择皎洁的物象,赞赏简净的笔法,由此形成文坛上崇尚洁净的风气。南朝文人具有自觉的反污染意识,怀着忏悔心理和负罪感,同时,还对莲花意象赋予带有净土色彩的美学内涵。南朝山水诗所表现的洁净之美,经历了由粗糙到完美的发展历程。那个时代的文学批评反对绮语而提倡简净,这种主张可以从净土思想那里找到渊源。  相似文献   

15.
圣地拉萨的东郊、北郊、西郊三处,有三座规模宏伟的佛教格鲁派的寺院,那就是举世闻名的噶丹寺()、哲蚌寺()、色拉寺()。这三座寺庙原是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洛桑扎巴及他的弟子们创建的,成为格鲁派的三大主寺。按照规定的编制,三大寺的住寺僧人分别为:噶丹寺三千三百人,色拉寺五千五百人,哲蚌寺七千七百人。实际上各寺僧人人数往往超出这个编制。如此众多的僧人住寺,寺院建筑的规模便可想而知了。噶丹寺在十年浩劫中被破坏净尽。哲蚌寺和色拉寺现在规模如旧,从十里以外,便可远远望到依山叠砌的哲蚌寺和色拉寺的建筑群。 噶丹寺是公元一四○九年兴建的。谈到噶丹寺,便要谈到佛教格鲁派的祖师宗喀巴洛桑扎巴。他出身在青海西宁附近宗喀地方,宗喀巴意为宗喀地方的人,洛桑扎巴才是  相似文献   

16.
东晋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南方的影响日益增加,名士奉佛的风气日浓.作为东晋南朝社会地位和文学影响最大的侨寓文化世族之一的陈郡谢氏,其家族经历了由天师道世家向奉佛世家转变的历程,佛教信仰绵延不绝,代有其人.他们结交名僧,参与佛教活动并撰写佛教文章,为推动佛教中国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的佛教信仰也影响了文学创作,而山水题材诗的出现对南朝文学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萧子良集团是南朝极具特色的文化组织,它由竟陵王萧子良引领,吸纳了众多优秀士子和文化高僧.这些人从事大量与佛教有关的文化活动,这些活动对南朝佛教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一影响突出表现在:理论上义学发达,玄学色彩浓厚,三教融合趋势明显;实践上注重修行,信仰虔诚,信众激增.  相似文献   

18.
罗燚英 《学术研究》2023,(10):118-126
通过集中讨论唐代恒山慧炬寺所立四通石刻,追溯慧炬寺立寺前北岳地方社会与佛教发展情况,聚焦慧炬寺肇创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可以看出,慧炬寺虽创立于唐,但其创建佛寺的信众基础和宗教土壤却是植根于汉末以来河北佛教的历史发展。慧炬寺肇创是北岳地方社会中上层善信推动的结果,该寺在建立伊始就确定农稼立寺。不过,揆之碑刻可以看出,在慧炬寺的发展中,其信众中周边方镇军管手工行业中属于武职身份的管理官员,尤其是中下层管理者,特别引人瞩目,这一群体构成了慧炬寺延存的重要外缘。  相似文献   

19.
刘玉叶 《理论界》2012,(5):109-110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悔过自新的人格修养非常重视。忏悔作为佛教中重要的思想和修行法门,对当时的南朝文人有很大的影响。本文概述南朝文人的忏悔活动以及他们所做的忏法、忏文,着重分析沈约、庾信等具有独特忏悔精神的文人,以此为视角来对南朝文人的精神世界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0.
群峰竞秀、风景绮丽的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境内,素有“东南第一山”的称号,同时也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地藏王菩萨的道场,寺庵数和僧尼数都居我国各大名山之首。而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九华山的肉身菩萨之谜。所谓肉身菩萨是指修道高僧圆寂后,遗体跏跌于缸中,几年后开缸,内身不腐,经油漆贴金后,受人供奉。这种现象如果出现在气候干燥的西北沙漠地区还可以理解,但出现在年降水量超过1600mm的江南山区,就有点匪夷所思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