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政府组织及其官员的腐败,是带有普遍性的社会消极现象。控制和预防国家公职人员腐败,建设廉洁政府,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地方政府中腐败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政府组织及国家公职人员通过种种途径产生了租金,引发了寻租活动,即寻租性腐败。在县级政府中寻租性腐败主要寄生在权力运作过程中,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文章以江苏省北部某县1999年-2006年腐败案例为样本,分析了这种腐败的特点和成因,提出了从经济人和道德人两个维度出发,创新和完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从源头上治理寻租性腐败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自2005年我国首份权力清单面世以来,中国开始了权力清单建设之路。权力清单对政府起到权力制约、监督作用,是加强权力监督、源头预防腐败的治本之策。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取得一些成效,公众对未来的反腐工作有了更多期待。深入反腐首先要认清我国腐败萌生的原因,因地制宜地寻求对策。权力清单从规制权力的视角入手,从源头上杜绝腐败产生的机理,预防腐败的产生。另外,由于腐败萌生的多因性,发挥反腐实效还需要澄清权力运行乃至腐败发生的政治生态环境,使清单建设与反腐法律、制度、廉教的建设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3.
腐败问题是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不同历史时期腐败的成因及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制度赋予的权力才是产生腐败的根本原因。因此,从新制度主义理论出发,以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为视角分析腐败问题的产生及制度预防,方可从源头入手,有效预防和治理腐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党中央加大了惩治腐败的力度,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收到阶段性成效。但对腐败现象的预防,即对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政治思想素质等治本方面工作的力度则疲乏薄弱,以致于边查边犯,屡禁不止。笔者认为,惩处腐败虽然很必要,但预防更为重要。预防不仅有利于从腐败的源头解决问题,防微杜渐、正本清源,更能减少党和国家的损失,维护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这是反腐败的“治本之道”。一、世界观扭曲是腐败产生的重要原因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少数党员…  相似文献   

5.
治理腐败必须标本兼治, 综合治理,尤其要加大源头治本力度。强化思想教育、强化监督机制、强化干部和财务管理、 强化法制严惩腐败, 乃是源头治腐的“釜底抽薪”之举。只有如此, 才能从源头上根治腐败。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经济转轨时期腐败行为的分类分析论证了腐败的表现形式及新特点,并且从经济转轨时期暂时出现的无序状态、脱节、失控及其政策法规方面的漏洞,政府干预中出现的偏差,个人欲望的异化,精神文明建设滞后等方面论证了腐败产生的原因。从而进一步提出了反腐败斗争的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对正处于急速发展中的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国际地位等诸多方面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同时也会影响到我们正在强化中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我们应抓住入世的有利时机 ,进一步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的力度 ,铲除腐败现象蔓延的土壤和条件  相似文献   

8.
利益冲突是公共权力的代理人所代表的公共利益与公职人员作为社会人所代表的私人利益之间的矛盾,是众多因素共同导致腐败产生的触发器。防止利益冲突的过程是预防腐败,从源头治理腐败的重要切入点。新时期构建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是我党创新预防和惩治腐败制度的重要举措。面对日益严峻的腐败形势,高校应着重从构建思想道德防线、制度防线和社会监督防线等方面构建腐败防止体系。  相似文献   

9.
腐败现象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最大的社会污染和政治挑战。只有从腐败的源头抓起,对制度进行创新,才能有效地 遏制腐败的蔓延。本文通过引入上海市近年来所采取的防范腐败的制度创新,对如何从机制上防腐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也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要取得反腐败斗争的成效,首先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铲除滋生腐败的温床,同时要加强反腐败斗争的宣传力度与对腐败行为的监督力度.从改革管理体制和完善运行机制入手,从严治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这是取得反腐败斗争胜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听鼓者”是晚清官绅对有官职而无实缺的地方候补官员的一种形象称呼。在晚清,“听鼓者”的数量大大超过了社会需求,其质量也难以适应社会需要。候补官员的大量存在及其不良行为对晚清地方吏治具有破坏性的冲击,候补官员的腐败只是晚清官僚整体性腐败的组成部分。文章简要阐明“听鼓者”的内涵、职事的性质和方式;重点论述候补官员对晚清吏治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并分析造成这些影响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以德治腐与依法治腐各自的作用 ,指出了以德治腐能够预防腐败 ,使人不想贪 ;依法治腐能够惩治腐败 ,使人不敢贪。以德治腐是根本 ,依法治腐是保证。提出反腐防腐斗争应将以德治腐与依法治腐相结合 ,二者相辅相成才能达到标本兼治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腐败已成为困扰全球的一个大问题,在中国也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影响政权巩固、阻碍经济发展的一大公害。尤其是处在体制转型期的中国,更是经历着腐败滋生甚至蔓延的侵蚀。毋庸置疑,二十余年的经济改革所取得的成就世人瞩目,但转型期的种种制度缺陷也助长了腐败行为发生的频数和规模。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以经济学中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前提,即假设腐败者都是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理性的经济人,从而揭示腐败滋生的制度性因素。  相似文献   

14.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廉政文化是一种行政道德的软约束,影响人们的日常行为模式。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对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要遵循文化建设的规律抓好廉政文化建设,同时在工作中要注意处理好教育性与娱乐性、继承与创新、立足党内和面向社会、制度反腐和文化反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转型期中国面临许多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其中最突出最严重的一个就是政治腐败,这个问题也是政府和民众都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腐败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对于政治腐败,我们已经开出的对策固然很多,但必须对政治腐败在目前时期的定义准确的进行划分,对政治腐败的成因进行分析,进而分析腐败的社会可承受度。这样才可以比较理性全面的认识转型期中国的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我国加入WTO后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正负面影响,提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筑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加强党员干部自身修养和教育并完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7.
反腐败斗争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必须从宏观上思考,确定斗争的正确方式和策略,坚持法德普备,以法为主,标本兼治,以本为要;教督兼施,以教为先的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18.
清末新政旨在革弊振衰、挽救行将就木的王朝统治。然而,由于晚清官场的腐败,自救的新政被执政者们演变成了争权夺利的工具。以新政为名,统治集团内部竭力争权夺利,枢府疆臣大搞权钱交易,地方官绅大肆鱼肉乡里。整个新政时期,腐败的官场演绎出一张张栩栩如生的争利图。  相似文献   

19.
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腐败案件恶性升级。严惩是反腐败方略的首要选择。严惩的主要功能在于打击腐败分子的嚣张气焰 ,要从根本上遏制腐败 ,尚需社会系统性反腐败措施加以配合。按照社会系统性反腐方略的要求 ,应将具体的腐败过程进行系统性透视 ,在腐败意识层面加强防范 ;任何改革方案都必须有与之配套的反腐方略 ;应从官员与非官员互动的视角设计反腐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