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云芳 《社科纵横》2013,(7):131-134
文革历史是王松小说创作的酵母。他以独特的个体经验为依托,生动地再现了文革的日常生活空间;他通过知识分子与天才儿童两类人物形象的塑造,描摹出荒谬年代人性蜕变的轨迹,向后来者揭示出文革形成的内在人性动因秉承难能可贵的反思意识,他以悲剧、喜剧、传奇等多元化的审美实践极大地丰富了文革书写的审美维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中外作家比较研究的角度分析、评价了新时期当代文坛中“性冲击波”的实质、道德意识和审美水平。作者认为,文学中性冲击波的实质是文学在社会的革命性调整中为人性的健康伸展而探索、呐喊、战斗。当代中国文坛的性冲击波一方面标志着新时期人道主义文学思潮的深化,另一方面又受到历史条件的局限;当代中国作家为建立新的性道德栅栏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但也表现出道德意识的迷误;就审美水平而言,当代文坛的性描写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并就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任灵华 《社科纵横》2008,23(3):110-111
意象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更嬗积淀而形成的,具有广泛的文化意义和深刻的美学内涵."意象"一方面具有无限的时间跨度和空间幅度,审美意义具右多层次性;另一方面其理论在"意"与"象"、"形"与"神"、"意"与"境"等二元互动关系中构成,赋予其文论内涵及其审美理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原有的以“形象认识论”为逻辑起点和中心话语的文艺学理论体系存在着严重缺陷。而审美意象,较之于形象和日常生活的意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质,它是贯穿全部文学活动流程的审美内涵的中心载体。以审美意象作为中心话语,必将使文艺学理论体系大为改观。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艺术本质说作了历史的考察后提出了艺术本体是由显质(社会质)、隐质(人文质)和基质(审美质)三个层次构成的。艺术本体的三重结构各司其职,又互相渗透、转化而联为一体。艺术的整体机制和功能亦是通过社会、人文和审美三重质因的相互作用予以实现的。作者结合中外古今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些艺术现象,对艺术本体“三质”及其结构的流动性进行了具体分析和理论阐述。  相似文献   

6.
法国当代著名美学家米盖尔·杜夫海纳为自己规定的任务是探讨审美经验,而他研究审美经验的步骤是:先对此加以描述,接着进行先验的分析,最后从中引出形而上学的意义。由经验而先验而超验,就是杜夫海纳哲学美学的逻辑构架。作为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美学流派之一,杜夫海纳的现象学美学有自己独到之处,如果说由海德格尔到萨特、梅洛·庞蒂完成了一次由现象学的先验论向存在论的转化,那么杜夫海纳则顺着这一思路将哲学上的转变在美学领域完成,以现象学建立自己的美学认识论,以自然哲学建立自己的美学本体论。文章认为,杜夫海纳的美的现象与美的本质同一观(即美的内在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是美学史上富有创造性的;但他把美学认识论作为非理性与科学认识论完全对立起来是偏激的。文章从哲学美学的基本问题谈起,展开了杜氏的审美经验、审美对象、情感先验、自然想象力等哲学美学构架。  相似文献   

7.
<正> 中华民族是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它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对人类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已成为世界各国美学工作者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中华民族包括汉、满、蒙、回、藏等多种民族,中华民族的历史既是汉族自身融合的历史,也是汉族与其它民族融合的历史。在中华民族中,汉族的贡献最大,我在这里说的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主要指汉族的审美心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结构是伴随着中华民族整个心理结构的形成而形成的,它初步形成于夏商周时代,正式形成于秦汉之际。从夏商周时代起,中华民族以内向、深沉为主要特征的审美心理已初步形成,到秦汉之际正式形成,这种审美心理贯串中华民族的整个历史,一直延续到现在。  相似文献   

8.
李庆本 《求是学刊》2003,30(6):98-103
本文试图突破将中国等同于传统、将西方等同于现代的学术范式,以中国近代文学中的浪漫主义为主要考察对象,从浪漫主义与审美现代性的密切关联入手,揭示了审美现代性在汉语语境中产生的文化渊源、具体内涵、历史意义。以此说明审美现代性问题不仅仅是西方独特的文化现象,而且也是内在于中国美学发展的历程之中的。而在考察中国审美现代性问题的时候,就不应该仅从西方着眼,还应该考虑到中国文学自身因素,不仅要看到中国浪漫主义作家所受到的外国文化的影响,还应该注意到本民族文化的传承性在现代作家身上所发挥的作用以及所表现出的文化姿态。  相似文献   

9.
城市景观美是实用与审美的统一,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尤其要强调的是,割断了历史血脉与文化经济的城市景观是缺之内涵的新寂的景观  相似文献   

10.
王秀臣 《学术交流》2004,(6):139-142
诗人注定是孤独和寂寞的。他们在不断地追寻和构筑着自己的精神家园。思乡是诗人的历史本性,而"归乡"则是文学恒久的主题。在这一主题里,对家园的怀念实质上比家园本身更具吸引力,因为由空间范围的阻隔而产生的那种思念和渴求,正是激发诗人心理幻觉从而产生一种审美心理期待的创作动力。家园与乡思主题不仅具有深切的思想内涵,同时也具有积极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审美"概念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文放 《求是学刊》2008,35(1):96-102
在中西美学史上."审美"概念都以审美经验为中心.在西方美学中.审美经验经历了从自律性向他律性的转化,"审美"概念的内涵也从非功利、无甘的的变为功利的、实用的.中国美学对于"审美"概念的理解始终叠加着国外美学理论的交光互影,但也不乏对于中国本土传统美学观念的传承,在总体上更具开放性、普适性和兼容性.从中西美学史的嬗变可见,"审美"概念的内涵十分宽泛.这与它所依托的审美经验的包容性和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郝琳 《社科纵横》2022,(3):50-57
“文明”是布鲁姆斯伯里集团的关键词。布鲁姆斯伯里集团不仅对英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杰出贡献,而且提出了独树一帜、内涵丰富、意义重大的文明观。以“个人感情”和“审美享受”为终极伦理目的,经过集团成员的多重阐释和反复补充修正,布鲁姆斯伯里集团对文明性质的界定,一方面包含理性、自由、个体、心灵、品位、才智、真理、友情、创造力、自由教育等精英主义价值观,另一方面关注性别、阶级、种族、民族、国家、经济等多种政治和社会议题。同时,布鲁姆斯伯里集团相信艺术对于实现文明的进步和繁荣具有极大重要性,相信对大众的艺术普及教育与对艺术和艺术家的支持和赞助是塑造文明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张华《鹪鹩赋》与庄子《逍遥游》中鹪鹩意象的内涵存在差异,前者重在小而无用,而后者重在独立精神。差异的根源在于此意象在先秦儒道两家的不同渊源。唐宋诗文中,鹪鹩意象在先唐用法的差异上进一步延伸出了"仕进"与"归隐"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审美内涵,而后者经白居易中隐思想及宋代新儒学的改造,形成了"对日常生活进行诗性的审美观照"这一新内涵。  相似文献   

14.
艺术思维的起点是什么?我们认为,在艺术思维的起点上不存在预设的普遍法则、原理、规律,艺术思维的唯一前提就是思维主体面对的感性具体、个别事实和在体验、感受具体事物时浮升的感情。 艺术思维以感性具体的直观和表象为起点,从一个方面显示了人类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的基本特征。首先,人在对感性具体的个别性存在的直观中,能够形象而真切地找见自己生命活动的影子,感受到审美的愉悦。笔者认为,艺术活动属于一般生活活动,而生活活动总是以个别对象的实际掌握为起点的。作为生活活动的现实对象也必然最直接地受到人的直观和人的活动的改造。…  相似文献   

15.
《社科纵横》2015,(3):128-134
曹植的《洛神赋》通过人神交往的愉悦、情感的升华、人神殊途的困厄、哀戚无奈的离别,用生命感受生命,反映了人心浇漓的末世人们欲改变现状的苦闷和悲悯,曹植作为末世代言人发出生命短微、人力薄鄙的不安和惶惑的叹息声,形成了"纤柔温婉"的审美取向。这种审美取向直接关照了魏晋时期士人的一种进取、矛盾、寄托、恐惧、怨恨、抚慰的普遍而又真实的心理状态。这就是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有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6.
《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审美意识。它反映了周初以前的美意识,并在此基础上作出了重大的发展。《易经》的象、数、理包孕着丰富的美学内涵,而其本身就是一部极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它不仅提示了当时艺术活动的信息,并且对把握审美规律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把履、比、观作为审美认识的源泉;由象到意,达到穷神知化的深层审美认识;以变易为核心的简易、不易渗透着审美的一般规律;而“中行”思想贯穿于整个审美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7.
王世海 《唐都学刊》2014,(2):114-119
真趣概念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美学内涵及审美特征也有所变化.真主要指真实、真诚以及因真反假的内涵.真趣概念起初指诗文反映出的真实义理,物象中存有的自然道理,宋元逐渐突出了本真性情的义涵指向;明代李贽、三袁等主要论述并建立起真趣概念的理论内涵,强调了真趣概念的本真性、自由性和灵慧性等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付梅 《阅江学刊》2012,4(1):142-148
萱草是早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的植物意象。在古代社会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萱草意象酝酿出了丰厚的象征意蕴:一是忘忧,二是宜男,三是代指母亲。忘忧是萱草意象的基本象征内涵,它承载着社会生活与人文理想的深厚内涵;宜男意象也同样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萱草代母是一个较为后起的意义,在唐宋时期才出现并最终形成。这三者有着近似的起源,却沿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成为各自独立而深远的影响的文化符号,并共同构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萱草审美文化意象。  相似文献   

19.
史学主体与历史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历史哲学的角度提出,史学主体的求真审美感知是联结史学主体与史实之间的桥梁,而在求真审美感知过程中起重大作用的是史学主体的认知结构和心理格局。本文认为,求真审美感知是史学主体历史认识的生长点。此外,本文还从历史本体论和认识论两个方面分析了史学主体对历史认识的制约而形成的历史认识的软化与硬化特征,并通过对传统史学研究中的两种认识倾向的剖析,提出历史认识是史学主体主观性与史实客观性辩证统一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民俗是一种社会文化积淀,具有意识载体的功能,反映着这一地域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民俗习惯能够形成相对稳定的民俗审美,固有的民俗文化活动决定了民众的审美范式和审美实践.萧红凭借对民俗文化特有的敏感和艺术直觉,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详尽地刻画了东北的地方民俗风情,给予了这块有着历史深缘的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以文化的剖析,使对该地民俗风情的认识上升到了地域文化的高度,从而达到了乡土文学的高峰.对于萧红笔下民俗文化的审视,是其丰厚内涵的审视,需要我们在现代性的视野内,分析其外在的审美表现症候,捕捉其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