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地区R&D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随机前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1999~2008年省级地区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研究了我国地区R&D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R&D效率平均水平较低,但呈现稳步的增长趋势.各地区R&D效率存在明显的差异,东部高于中、西部,但有逐步缩小的趋势.从R&D资源投入角度看,我国R&D效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资本驱动型.政府对科技活动的支持强度对R&D效率提高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外资依存度和贸易依存度均对R&D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且贸易依存度的影响力度略高于外资依存度.工业化水平与R&D效率呈显著正相关,信息化水平对R&D效率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R&D活动技术无效率程度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基于价值链视角,将R&D活动分解为上游的"科技研发"和下游的"经济转化"两个阶段,并通过构建相应的网络SBM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对中国区域R&D活动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等进行全面的动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考察期内,中国R&D活动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均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2.技术进步的年均增长率显著高于技术效率,是R&D活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3.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之间存在较高的正相关,而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之间几乎完全背离,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4.相对于科技研发阶段,经济转化阶段全要素生产率的快速提升才是R&D活动发展的主要因素;5.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地区差异有所降低,均存在显著的"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浙江11个地区2007-2010年R&D投入持续增长能力差异及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浙江11个地区的R&D投入规模、R&D人力投入素质与产出效率、R&D投入速度以及综合能力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对外技术依存度和企业规模的差异是导致这种不均衡的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1999-2008年我国建筑业技术效率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引入趋同理论进一步分析了技术效率空间差异的演进轨迹和内在规律。结果表明:我国建筑业技术效率存在较大空间差异,东部地区高于全国和中西部水平,中西部低于全国水平;从变动趋势来看,建筑业技术效率表现为明显的绝对趋同和“俱乐部趋同”特征;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呈现较为明显的资本驱动型和规模经济特征,城市化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对建筑业技术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政府行为对建筑业技术效率有明显的负面影响,我国建筑业技术无效率程度有明显的不断减弱趋势。  相似文献   

5.
R&D资产折旧率作为R&D支出资本化过程中的重要指标,其数值直接影响我国资本存量、GDP等测算结果的准确性,但以往研究对R&D资产折旧内在原理的认识不足且对其数值的选取存在较大任意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借鉴前瞻利润模型构建了我国地区工业企业R&D资产折旧率测算模型,在选取1997-2010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的基础上,经科学测算将样本期延伸为1997-2015年,并采用数值最优化算法分别测算了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R&D资产折旧率.结果表明,我国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R&D资产折旧率高于以往研究结果且各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异.对于R&D资产技术含量高的地区、竞争程度低的地区、研发投入时滞期短的地区和自主研发能力强的地区R&D资产折旧率相对较低;反之,R&D资产折旧率相对较高.本文的测算结果弥补了R&D资产折旧率已有研究的不足,有助于我国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R&D资产存量、R&D资产回报等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R&D(研究与开发)活动是国家发展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是国家或地区整体科技创新竞争力的源动力.合理评价R&D效率,有助于政府合理配置R&D投入并提高R&D产出水平.文章构建的DEA交叉评价模型,评估了我国主要机构部门的R&D活动投入产出效率,比较了我国R&D投入结构与发达国家差距.发现:为提高R&D效率,应该调整R&D投入结构,增加对高校及科研机构的R&D投入;同时努力实现地区间R&D活动均衡发展;企业部门需要组建高素质科技研发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泰尔指数法对我国研发投入要素的区域差异进行了研究,并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时空跃迁法对我国研发投入要素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的区域差异具有不同的发展态势,区域间差异是导致地区总差异的主要因素,区域内中、东部地区差异最大;我国研发投入要素在空间上呈现集聚特征,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并且这种集聚趋势在不断增强;我国研发投入在空间分布上呈现"集聚"与"分异"并存,且以低-低水平"集聚"为主要时空演化特征;我国研发投入的局部空间结构稳定性较强,具有高度的路径锁定特征。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三阶段DEA模型测算我国31个省份2005—2019年医疗资源配置效率,采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医疗资源配置效率的地区差异和分布动态,使用莫兰指数分析空间自相关性。结果显示:(1)各省份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存在明显地区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医疗资源配置效率的绝对差异整体呈稳步下降趋势。(2)东部地区绝对差异呈缩小趋势,中西部地区经历了先升后降过程,中部地区最终呈上升趋势,而西部地区保持平稳下降。2009年出现断崖式下降,其余年份则不断提高并呈分散趋势。(3)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性,且相关性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9.
本文立足于R&D资本化核算的最新研究成果,遵循SNA-2008的框架体系和核算要求,在详细探讨当期R&D投资、R&D投资价格指数、R&D资产的服务期限和折旧率、初始R&D资本存量等关键参数设定方法的基础上,利用BEA方法估算得到1998-2015年中国省际R&D资本存量,厘清了省际R&D资本存量的核算思路,可适当补充和完善现有R&D资本化核算的理论和方法。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来看,我国R&D资本存量总体上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但增速逐渐放缓;从地区层面来看,各省份R&D资本存量基本上呈现增长趋势,地区间差距逐渐扩大而地区内差距逐渐缩小,但有可能存在全域收敛,须进一步利用统计指数或计量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李占风  张建 《统计研究》2018,35(12):45-55
本文通过构建环境污染综合指数来全面反映环境污染非期望产出,运用基于非径向、非角度包含非期望产出的DEA—SBM模型测算了资源环境约束下2001—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工业环境技术效率,然后运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子群分解方法、kernel 密度估计方法和空间Markov链对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工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地区差异及其分布动态演变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工业环境技术效率在地理空间上具有集聚特征,呈现“东高西低”非均衡的空间分布格局;中国工业环境技术效率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的分布状态;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工业环境技术效率地区差异整体上呈现不断扩大趋势,地区间差异和超变密度是造成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工业环境技术效率地区差异的主要来源;中国工业环境技术效率分布的演变总体上受到邻域空间滞后类型的影响,但在传统粗放型的工业发展方式下,中国工业环境技术效率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在时长1年内很难实现短期跨越式发展。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中国高技术服务业R&D资源配置效率,分析各地区效率差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利用经典DEA模型,实证分析中国高技术服务业的R&D资源配置效率状况.结果显示:辽宁、福建、山东、云南等省份R&D效率有效,而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河南、湖南、安徽等省份效率较低,且内部效率值差异较大.为缩小地区高技术服务业R&D效率差距,提高全国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水平,必须优化资源投入结构、加强投入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育市场需求及引导产业集聚等.  相似文献   

12.
为避免空间变量的内生性问题,文章构建了空间联立方程,采用多种空间面板模型,构建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基于中国区域数据,考察了R&D空间溢出对R&D投入的替代效应或互补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区域的R&D空间溢出对R&D投入产生了显著空间溢出效应,无论是其他地区的创新投入还是创新产出都对本地区产生了积极互补效应.制度距离是影响空间知识溢出的重要影响因素,知识产权保护积极促进了企业的R&D投入.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先介绍了非径向超效率DEA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测算了中国1998~2007年各省区的技术效率,并对测算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东部地区的技术效率水平较高,中西部则相对较低,但所有地区技术效率水平均呈现稳步下降趋势。技术效率的核密度分析显示,我国技术效率主体呈"单峰"分布趋势,省区间技术效率差距没有明显扩大倾向。同时还发现,我国省区技术效率普遍恶化,且恶化的省区在不断增加。最后,针对分析结论给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利用2005~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在考虑空间效应的情况下,运用空间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国内R&D投入、人力资本和专利授权数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积极影响,而外商直接投资几乎无影响;省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影响能源效率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如何利用好外商直接投资、发挥东部地区溢出效应等是解决我国能源效率发展非平衡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方法的高新技术产业R&D绩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采用非参数的DEA-Malmquist指数方法计算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效率指数、技术进步指数和TFP指数,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R&D绩效。进一步以高技术产业的五类制造行业作为研究重点,建立面板数据定量分析不同行业的R&D绩效。结果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平均技术效率为0.864,存在13.6%的投入资源浪费;现阶段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制造业资源配置的提高快于技术进步的提高,R&D绩效总体增长主要受技术进步的影响。应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引进竞争机制;加大产业自主研发和创新,加快技术的转化;进一步合理配置资源。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在现有资源条件下,如何提高我国农业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文章构建超效率EBM模型测算2001—2022年我国31个省份的农业资源配置效率,采用Dagum基尼系数、马尔可夫链探究其空间差异和动态演进规律,用地理探测器考察其时空演进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业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升,呈现东部地区高、中西部地区低的分布特征;不同区域内部差异较大,东部地区农业资源配置效率的不均衡现象最为突出;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差异最大,但从年均增长率来看,差异贡献率增长最快的是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并随时间推移加剧,各省份农业资源配置效率也不太可能实现跨越式提升;耕地、科技进步是影响农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基于熵值法的区域R&D产出水平差异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经济、科技发展水平不同,我国各地区在R&D产出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对我国区域R&D产出水平差异进行评价,文章引入了主要检索工具收录论文数量、授权专利数量、技术市场规模、新产品产值规模等指标,根据<2008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对反映我国各地区R&D产出水平的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熵值法对我国各省区R&D产出水平差异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绿色化(以下简称"五化")协调发展,是安徽省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基于安徽省2001-2014年的数据,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HR模型测算安徽省"五化"协调度,构建Malmquist指数分解安徽省"五化"协调发展效率;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五化"协调度和协调发展效率的空间互相关;利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模型探讨其动态演进情况,结果显示:样本期内"五化"协调度逐年改善,协调发展效率呈现下降趋势,空间差异均在减小,但"五化"协调度与协调发展效率未能呈现良好的互动性;"五化"协调发展效率水平比较低,"五化"协调度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呈现出皖江城市带集聚趋势,"五化"协调度和协调发展效率的双变量集聚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基于随机前沿的我国省域碳排放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随机前沿方法对我国1995~2010年的各省市的碳排放效率进行了测算,并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整个样本期间我国平均效率值为0.7033,整体效率偏低,且地区间差异大;政府干预、R&D投入与碳排放效率正相关,而开放度、城市化、煤炭消耗在总能源消耗中的占比、第二产业产值在GDP中的占比都与碳排放效率负相关.最后使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对碳排放效率的动态演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效率、模式与收敛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以2000~2007年我国大陆31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应用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实证测评了我国各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的增长状况.研究显示: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呈现增长趋势,TFP年均增长率达到2.1%;技术进步是推动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增长的最显著因素,技术效率对科技创新效率有负作用;各地区科技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且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的TFP增长与技术进步均存在绝对收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